第62頁
書迷正在閱讀:本王看上你老婆了、蜀紅、你等陽光,我等你、燒不盡春風(fēng)、萌翻你個蛋、[快穿]撒嬌第一名、碧曦[快穿]、萌翻你個寵物蛋、聯(lián)盟之夢回s3、[魔道祖師]穿成溫若寒的廢物女兒怎么辦
那男子卻深色大變,試探著叫聲:“大丫?” 小滿覺得這個人甚是奇怪,又想著這該是那位夫人的夫君,招了女婿的那位,覺得男女大防,再看他臉上神色叵測,舉止異常,又想起了身邊的梔娘可是個絕世美女,若是被他盯上了,那可是洗不脫的麻煩。 因而也顧不上那些禮節(jié),匆匆行了個禮,道聲:“都是誤會,奴家家中還有事情繁忙,就先告退了。”就匆忙拉著梔娘走了,連銀錢也顧不得拿。 小滿剛走出府中,這邊的動靜就全部都傳到了宋寶寧那里,宋寶寧聽了,神情怔忪,呆呆再夾一筷子蜜合蓮藕心,蓮藕取得是最嫩的藕帶,涼拌做成。 想起第一眼看見他,是在父親的書房,自己藏在大屏風(fēng)后面,一心想偷看一下將來的夫婿。 他長身玉立,相貌英俊,自己一看見,原來擔(dān)心的心思就放下了。他恭恭敬敬跟父親談事情,卻似乎是感覺到屏風(fēng)后面有人,尋了個空隙沖著自己的方向笑了一笑。 自己嚇壞了,想著這下被抓了個正著,嚇得心怦怦直跳,落荒而逃。 可是閑下來想起,卻全是甜蜜蜜的回憶。 蜜合蓮藕心清脆無筋,清香濃郁,樸素的嫩香襲來,吃一口藕斷絲連,藕絲,連綿不斷。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fēng)。 名蓮自可念,況復(fù)兩心同。 況復(fù)兩心同,再怎么努力,還是兩條心。 不知道何時,宋寶寧 眼淚無聲的掉了下來。 宋寶寧擦了擦腮邊的淚珠,復(fù)又恢復(fù)了冷靜:“曹嬤嬤,你且去派了奶哥兒去查訪一番,這,可是那沅江碼頭擺攤失蹤的小娘子?” 曹嬤嬤大驚:“夫人,那豈不是,今日里來做飯的那個廚娘,是老爺?shù)摹?/br> 饒是她久經(jīng)風(fēng)霜,也不敢再說出下面的話。 第39章 夏季三鮮宴 宋寶寧凄然一笑,“不錯,正是那老爺?shù)呐畠?只是不知道老爺,一開始是不是如他所說,落水后撞入水中暗礁,腦子記不大清了。” 曹嬤嬤心中猜想被宋寶寧證實,心中慌亂不已:“夫人,那豈不是可要告訴老太爺?”,一時心中又轉(zhuǎn)了無數(shù)個念頭,又說:“那廚娘送來的吃食可不能再吃了?!?/br> 宋寶寧思忖:“菜肴無妨,她若是有心害我,上次那道茸湯廣肚豈不便宜?” 曹嬤嬤一聽,更是后怕:“那夫人,這可如何是好?都怪老奴失察,若是夫人有個什么閃失,老奴也不” “不是奶娘的過錯,誰能想到名揚(yáng)京中的廚娘卻是老爺跟前頭生的次女?”聽靛兒時候那廚娘神色懵懂,似是不知道老爺身份,許是分離久了,認(rèn)不出來了” 說著,宋寶寧陷入了沉思。曹嬤嬤大氣不敢喘的在旁邊侍奉著。 少頃,宋寶寧回過神來,道:“您讓奶兄且去查訪,我去趟爹爹那里,”曹嬤嬤知道宋寶寧要去跟宋太師商量,忙伺候她更了衣,往宋太師的書房里去了。 小滿在家里琢磨一道仲夏宴席。夏天的時候,民間有自己的一套慶?;顒?。這本來是古代就傳下來的習(xí)俗,到了本朝,立夏那天,今上帶著百官在西郊舉行迎夏大典。要拿生rou、水果、五谷與香茗祭祀。上行下效,百姓黎民也要歡慶立夏。小滿卻惦記著吃。(梔娘:我就知道) 只是今年事情太多,忙忙碌碌過了立夏,卻還沒有顧上做。 眼瞅著這幾天得了閑,正好琢磨一下,更新一下鹿鳴苑的菜單。 夏三鮮,金陵那里流行吃櫻桃、青梅、鰣魚,無錫人要吃黃瓜和杏子,常州人的菜單上是刀魚和椿苗,蘇州人卻吃櫻桃、青梅和麥子。 各地風(fēng)俗不同,所選的三鮮也不一樣。 前世里師傅最喜歡此時去無錫找一位老友,小滿也跟著去湊過熱鬧。 甜甜叫一聲“歐陽師伯”,歐陽師伯就笑得眼睛都瞇瞇,樂呵呵端出陽山水蜜桃給小滿吃,歐陽伯娘生了兩個小子,最是稀罕小丫頭,小滿小時候給小滿買惠山泥人,待到小滿大了,就帶著她一條一條試本地的珠鏈,師傅也不客氣,泡了歐陽師伯的太湖翠竹茶,悠哉游哉在堂下看著歐陽師伯系著圍裙忙碌著做最拿手的三鮮宴。 歐陽師伯所做的地三鮮,水三鮮,樹三鮮。 蠶豆。這是歐陽伯娘帶著小滿坐在院子中的香樟樹下的石頭桌椅旁邊,把歐陽伯娘從早市上買來的新上市蠶豆一粒一粒剝出來的,剝久了手指頭變得紅紅的,又癢又痛,歐陽伯娘心疼小滿,總是捏了她手指放到嘴邊幫她吹吹,逗得年幼的小滿咯咯笑。 歐陽大哥和歐陽二哥都是調(diào)皮搗蛋的性子,歐陽師伯做飯,他倆老是喜歡圍觀,過一會就聽見歐陽師伯呵斥“皮猴兒不要搗亂”。 兩兄弟被呵斥了也不以為意,嘻嘻哈哈從廚房里出來,手里還捧著剛才廚房里順來的瓜果吃。 還要遞給小滿吃。 他倆調(diào)皮歸調(diào)皮,對小滿卻是很友好。小時候歐陽伯娘還開玩笑說讓小滿以后做他家兒媳婦。 一會功夫歐陽師伯就招呼吃飯,伯娘去開一瓶紹興黃酒,桌邊一個小泥爐冒著煙咕嘟咕嘟溫著酒,師傅和歐陽師伯兩人對酌,其樂融融。 桌上新鮮的蠶豆米嫩嫩的,多半做成蔥油蠶豆,有時候還做成蠶豆泥,或者蠶豆湯,卻都有一個原則:不加別的配菜,就吃的是一個蠶豆的鮮。等過段時間,街面上賣的蠶豆老了,才會做成在燒五花rou或者炒火腿時加上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