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jié)
就在兩人準備婚禮時,連唐褚年都以為命不久矣的老爺子,突然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將他們打入地獄。 …… 唐楹一片茫然無知,當了多年象牙塔里的小公主何曾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昏迷之前她還和小叔柔情蜜意地躺在床上,醒來,渾身都被死死地捆著,像是綁票,但面前出現(xiàn)的人卻不是兇神惡煞的綁匪,而是她叫了近二十年的爺爺。 見到老爺子周圍的手下,其中有些面孔,是老爺子當年用過的人,唐褚年心也漸漸涼了下來,這些年來,他怎么也沒找到這股勢力,以為是老爺子金盆洗手,心慈手軟再也不用了。 唐褚年被押著跪在老爺子面前,而他甚至不敢有半分動彈,因為身后的人手握的槍口正抵著他的腦門。 老爺子坐在椅子上,居高臨下的神情異常的冷漠,“唐楹不是我的孫女?!?/br> 唐褚年聞言,如墜冰窟,此刻還有什么不清楚的,老爺子已經(jīng)查清了所有的真相。 老爺子又繼續(xù)道,“而你們殺了我的親孫女,我唯一的骨血?!?/br> 距離那場車禍已經(jīng)有兩年了, 唐老爺子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死了,怎么會不查個清楚,便是普通的車禍,他也會送那個害死他孫女的人下地獄去,但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唐褚年的手筆。 “是我引狼入室,養(yǎng)出了一個心狠手辣的人。我自認待你不薄,明柘更沒有半點對不起你,你卻要我唐家斷子絕孫?!碧评蠣斪泳o緊盯著唐褚年,一字一句充滿仇恨的戾氣道。 唐褚年甚至都能聽到身后扣動扳機的聲音,他背后盡是冷汗,恐懼也達到了極點。 “唐家要是沒有我,誰來支撐,你難道想你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還有唐家好不容易洗白上岸了,我要是死了,對唐家造成的影響……”唐褚年咬牙試圖掙扎,還以他準備的一些后手威脅老爺子,他死了也不會讓老爺子好過。 這可不是二三十年前了,老爺子要報復的不可能只有他一個人,但要是敢這么做,一定會引起上面的關(guān)注。 更重要的是,唐褚年身居高位多年,無法想象到頭來生死懸于老爺子一念之間。 唐老爺子冷冷打斷他的話,“我一個風燭殘年的孤寡老人,你說,我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他兒子兒媳都死了,唯一的孫女還來不及見上一面也被人害死了。 老爺子極為平靜地道,“財富,權(quán)勢,地位,甚至壽命,這些對我來說還有什么意義呢。” 而他這份平靜之下,決定的不止是唐褚年和唐楹兩個人的沉海結(jié)局,而是很多人。從偷換孩子的養(yǎng)母張淑英,到被唐褚年收買在體檢上做手腳的醫(yī)生都遭到了嚴酷的報復。 甚至和唐褚年有關(guān)的人,一個個的離奇失蹤或死掉,唐老爺子仿佛回到了當年,這場復仇手段殘酷,不留絲毫余地。對于a市來說,卻是一場突如其來帶著血腥味的地震動蕩。 已經(jīng)有人開始警告唐老爺子了,他再這么下去,唐家也保不住。 唐老爺子卻置若罔聞,就像他說的,他一個活不了多久的孤寡老人,還有什么可顧忌的呢。唐家是他一手創(chuàng)立的心血又如何,已無后人繼承,便是毀了也沒關(guān)系。 這也許是他的報應(yīng),年輕時桀驁過甚,手段狠辣,做事太絕,又錯信他人養(yǎng)虎為患。才會淪落到今日,斷子絕孫,死后也無人送終。但事已至此,他又為何要管洪水滔天,別人生死好過不好過,他的孫女死了,自然是要很多人陪葬的。 當霍家老二勸阻無果離開唐家后,管家來到坐著輪椅的老爺身邊,彎腰輕聲道,“老爺放心,已經(jīng)妥善安排好了,小小姐和少爺少夫人葬在了一起。” 老爺子在見過江漁后,怎么會舍得她的骸骨孤零零的在那凄涼狹小的墓園里。這個一出生連父母爺爺都沒見過的孩子,他怎么忍心讓她到死都是孤零零一個人。 唐老爺子微微頷首,又交待道,“等我去世后,也將我與他們一同合葬,好讓我到了地下能看看他們,看看我的親孫女,希望她不要怪我這個爺爺沒做好?!?/br> 老爺?shù)纳眢w本就不好,從知道真相起就受了極大的打擊,如今不過是撐著一口氣瘋狂報復,等到一切結(jié)束的時候,老爺也是大限將至罷了。 管家忍住眼中的酸澀,鄭重地點了點頭,“是的,我會謹記您的吩咐。” 他的命是被老爺子救的,便是老爺去世,他也會為老爺守墓,也守著大少爺少夫人,還有小小姐。 第180章 古代孤女 鄭府偏僻的東北角小院花木深深, 說不出來的雅致靜謐。 “小姐?!笔膛嘟j(luò)臉上氣得鼓鼓寫滿了不快, 提著食盒跨過門檻進屋來, “府里的下人實在不像話,小姐都出孝了, 廚房怎么還送來這么素淡的吃食。” “無妨。”蕭函放下手中書卷,瞥了一眼青絡(luò)從食盒里拿出來的菜肴,笑了笑, “我也吃慣了素?!?/br> 青絡(luò)撅嘴道:“小姐純孝,三年來每日茹素,清減得不成樣子了, 出孝了可不得好好補一下?!?/br> 雖嫌棄這菜清淡有余,不見半點葷腥, 青絡(luò)還是用心地擺好碗筷盛湯布菜。 蕭函口上說著吃慣了素, 但心里也是認同青絡(luò)的話, 原身這姑娘守孝守得太實誠了。三年每日堅持茹素,著麻衣抄孝經(jīng)佛經(jīng), 從未斷過。 就是一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也不一定受得住, 何況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呢。 現(xiàn)在豈止是清減消瘦,簡直就是弱柳扶風風吹就倒。 但誰讓小姑娘是為全家人守孝呢, 蕭函在心里微嘆了一聲。 原身名為易瑕, 易家祖父是孤苦出身, 在大梁太.祖皇帝麾下為將,一路打天下建功立業(yè),唯有一位青梅竹馬相識的妻子, 互相扶持恩愛多年,待到新朝建立,人也到中年才得了一子,就是易瑕的父親易云章,也隨父入了軍營,戰(zhàn)功赫赫,更讓易老將軍欣慰的是,易父與妻子鄭氏成婚后育有三子一女,易瑕就是最小的女兒。 然而鄭氏體弱,生下易瑕后沒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易父和幾位兄長都是極為疼愛易瑕,只是因為長年在外打仗,沒能多加陪伴。 三年前,邊關(guān)告急,北燕來犯,易瑕的父親和幾位兄長受命帶軍趕赴戰(zhàn)場,最后在金石谷一役中皆戰(zhàn)死殉國。 短短幾日間,父兄皆亡,易瑕也成了孤女。 自易家祖父起,易家三代男兒皆是為保衛(wèi)大梁兒戰(zhàn)死,此戰(zhàn)過后,易家滿門忠烈的名聲也傳遍大寧,為世人所贊譽。 當今皇帝也追封易父為一等靖忠公,并賜婚易瑕與五皇子趙承瑋,只待出孝后便完婚。此舉一出后,朝野內(nèi)外無不都稱贊陛下仁心仁義,厚待功臣遺孤。 誰不知道五皇子是貴妃娘娘所出,也是諸皇子中最受寵的皇子。 青絡(luò)心里也想著,小姐可是未來的五皇子正妃,若是鄭府要真敢怠慢,貴妃娘娘和五皇子一定會為她家小姐做主的。 蕭函對尚未謀面的貴妃和五皇子暫不做評判,她不久前才穿越過來,原身的記憶簡單得如同一張白紙,最深刻的也就是易家父兄戰(zhàn)死的消息傳來的哀慟了,其他有些事也是從青絡(luò)口中套話和觀察周圍得來的。 堅持茹素著麻衣每日誦經(jīng),的確是原身小姑娘孝心一片,但旁人聽之任之,恐怕不見得好心。 大梁朝對女子禮教苛刻,易瑕父兄戰(zhàn)死后,她一介孤女,哪怕是靖忠公唯一骨血,也不能襲爵,不得頂立門戶,于是被接到舅家鄭府守孝。 不說三餐常見的青菜豆腐粥,屋內(nèi)擺設(shè)也素凈至極,不見一絲繡衾錦被綢衣緞服,蕭函對這所謂的舅家也心中有數(shù)了。 也不怪連青絡(luò)這個沒什么心眼的傻丫頭也會覺得鄭府怠慢她家小姐,她從小陪在易瑕身邊的,以前在易府的時候,易父和幾位兄長不是在外征戰(zhàn)就是在軍營,府里就易瑕一個主子,家里的好東西都是緊著易瑕來的,相比起來,在守孝這幾年清苦多了。 青絡(luò)從湯盅里盛出一碗湯,叨叨道,“晚上我去廚房,要她們煨個雞湯,要是孫嬤嬤在就好了,她做的雞湯滋補又不油膩,小姐最喜歡喝了?!?/br> 孫嬤嬤是易瑕的乳母,除了青絡(luò)還有其他丫鬟嬤嬤,只是將軍府門第衰微,連唯一的后人易瑕都要寄居舅家,將軍府里的人自然也是走的走,散的散。 易瑕也覺得寄居舅家,又是守孝,還帶這么多下人不好。 孫嬤嬤本是要隨著易瑕一起來,后被秋姨娘勸著說乳母年紀又大了,她的兒女也要接她回去奉養(yǎng)。 這幾年,將軍府的舊人也只有青絡(luò)一個傻丫頭了。 蕭函看著那豆腐湯,陷入思考。 穿越來后她就給自己把過脈,這體弱不只是三年守孝留下的病根,還在飲食中不知不覺被人下了藥。份量不多,只會讓人慢慢虛弱,還看不出什么異樣來,除非是蕭函這種幾世積累下來精于醫(yī)道的人。 更讓人奇怪的是,原身守孝三年,這藥卻是半年前開始下的。 下藥的人是誰,又是什么目的。 蕭函略想了想,她身上最引人覬覦無非兩個,一是易家的家財。 可別小看了這份家財,易家祖父是開國功勛,四處征戰(zhàn)時就積累了不少財富家底,易父又常年打戰(zhàn),收獲的戰(zhàn)利品數(shù)不勝數(shù),易家雖男丁盡數(shù)凋亡,但因為皇帝對功臣遺孤的照顧,也沒有依著所謂的律法絕戶女最多只能得家產(chǎn)兩成,而是盡數(shù)歸于易瑕,連皇帝都特意施恩,旁人也不敢覬覦。 三代勛貴的積累,如今就落到易瑕一人身上,哪怕沒有親眼見過,蕭函也能猜得出來絕對豐厚無疑。易瑕寄居舅家,這一大筆家財自然是在鄭府。 二是當今圣上的親旨賜婚。 在從青絡(luò)口中得知,這門婚事看起來太好了,甚至好得太過了。 大梁帝傳三代,戰(zhàn)亂已平,就是對大梁邊境有威脅的北燕也在三年前那一戰(zhàn)被打得狠了需要休養(yǎng)生息,與大梁定下和約,為此大梁還嫁了位皇族公主過去。 如今正處于大梁皇室坐穩(wěn)了江山逐漸開始走向盛世的時代。 當朝梁安帝趙瀚年歲四十二,仍是年富力強,自他繼位以來,開拓疆土,風調(diào)雨順,為君者自然也是意氣風發(fā),但膝下的皇子卻不如人意。 先皇后因外戚專權(quán)被廢,連累她膝下所撫養(yǎng)的大皇子二皇子也被皇帝厭棄,早早打發(fā)去了封地,三皇子四皇子是普通宮人妃嬪所出,表現(xiàn)平庸,在朝野中沒什么名聲,其他皇子都尚年幼,沒什么存在感,唯有五皇子出身最高,文武出眾,最得圣寵,還隱隱有被立為太子之勢。 朝內(nèi)外都看得出來的一個信號就是,五皇子趙承瑋至今未被封王。 一般封王也就會劃分將來屬地,當今皇帝對哪怕是不怎么喜歡的成年皇子也封了郡王,對五皇子卻遲遲沒有下旨意。 對五皇子趙承瑋一系的人來說是好事,但對于易瑕,卻是禍不是福,相當于架在火上烤,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取而代之。 三年已過,仍記得易家忠烈的人不知還有多少,當初賜婚時世人還會覺得皇帝厚待功臣遺孤,但現(xiàn)在只怕更多覺得一個孤女配不上未來的太子,甚至未來皇帝。 宮里的貴妃娘娘還有五皇子又會怎么想呢。 別怪蕭函抱以最惡意的揣測,她才剛穿過來,為了自身處境安全也不得不將所有情況往最壞的想。 也幸好易瑕這三年專心守孝,不然外面的明槍暗箭足以要了她的性命,也拖不到現(xiàn)在。 蕭函邊想著,邊慢悠悠地喝湯,肚子還是要填飽的,這世界沒有靈氣,但修習真氣內(nèi)力還是可以的,到時候再化解就是了。在周圍詭譎難測的情形下,她還是不要表現(xiàn)什么異狀來比較好。 但同時,蕭函也沒攔著青絡(luò)為她出氣去廚房鬧,到了晚上,就有人到蕭函所居的寒枝院來了。 是鄭府的姨娘秋氏。 舅舅鄭同只是一五品京官,原配早逝,一直未續(xù)弦,由貴妾秋姨娘管家。從這幾日得知的信息,這位秋姨娘也是頗為受寵,掌管著內(nèi)宅大權(quán),下人對她也是稱呼一聲秋夫人。 因著她把持著鄭府后宅,鄭同膝下只有兩個女兒,長女還是原配所出,前兩年就嫁人了,不過是個寒門秀才,小女兒鄭姝就是秋姨娘所出。 秋姨娘年過三十仍然風姿綽約,是個美人,一進來就連連道歉,柔聲笑道,“都是下人們粗心,居然忘了表小姐前兩日出孝,還依著以往的例,妾身都罰了他們了,叫以后都不得慢待?!?/br> 蕭函笑了笑,“不過是些小事,姨娘不必自責。” “表小姐只管當鄭府是自己家?!鼻镆棠镉秩崧暤溃版磉€特地從自己的體己支出了些銀錢買了些燕窩,回頭讓廚房的人燉了給表小姐補補身子。” 繞著這燕窩說了好幾句話,話里話外透的意思無非是鄭家還有她秋姨娘有多照顧易瑕這個外甥女。 聽著有些好笑,易家家財雄厚,燕窩又算得了什么。但秋姨娘的話哄哄不知事的小姑娘也是夠了,又是唯一的親戚,還是會念著情的。 幾兩燕窩什么的,蕭函不在意,她更好奇那下藥的是不是出自鄭家的人。 秋姨娘又轉(zhuǎn)了話題,笑語嫣然道,“表姑娘也出孝了,我讓姝兒多來寒枝院,你們姐妹倆也好多說說話?!?/br> 蕭函微微點了點頭,之前原身為守孝,不僅是閉門不出,也甚少見客。 …… “表姐?!币晃蝗菝采趺懒钊梭@艷的粉衣少女盈盈地走進屋內(nèi),身后還跟著兩個丫鬟。 她就是鄭同與秋姨娘的女兒鄭姝。 鄭姝繼承了秋姨娘的美貌,而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鮮花初綻,眸含秋水,顧盼之間極為動人,笑意盈盈,說不盡的嬌媚可愛,衣著質(zhì)地且不說,發(fā)間的步搖金釵,手上的名貴玉鐲,更添了幾分華彩熠熠。 蕭函眸色微動,秋姨娘對女兒倒是極為寵溺。 鄭家早在易瑕外祖父那時起就已沒落了,以舅舅鄭同的家底和俸祿,怕是供不起鄭姝這樣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