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jié)
“奶奶,您怎么來了?我做了點甜品,要嘗嘗嗎?” 可別怪她會這么問,奶奶最近喜歡往田間地頭跑,每天都要和爺爺一齊去田埂上散步,一呆就是大半天,也不知道光禿禿的土地到底有何吸引力。 雖說春種已經結束,但苗苗還沒出呢! 直到走近,阮綺玉才知道奶奶嗅覺為什么這么靈敏了,看著直流口水的meimei頓時有點無奈。 也不知道是嬰兒的嗅覺感知比較強還是什么的,每當自己在廚房做了什么,meimei總是第一個知道,若不是她現在月份還小,恐怕爬也要爬到廚房來。 就算她現在行動還不能自由,也知道指使大人們抱她進來…… 阮綺玉覺得她這個meimei是家里隱藏最深的吃貨。 果然,沈映之指著懷里的小人兒笑道:“還不是小土豆,鬧著進廚房,怎么哄都不行。” 阮綺玉好笑地看著meimei,點了點她的小鼻子說:“你啊?!?/br> 按照地球上的養(yǎng)法,五個月大的嬰兒除母乳外還需添加別的輔食,比如米糊、魚湯、蔬菜汁等,只是星際養(yǎng)孩子不是母乳就是喝專門的嬰兒營養(yǎng)液,阮綺玉也不敢擅自喂食別的東西,畢竟嬰兒嬌弱,萬一喂壞了腸胃可就成了大事兒了。 土豆這會兒也不害羞,討好地笑了笑,小手直往布丁方向指,嘴巴還急切地啊啊啊叫喚,一看就是被饞得不行了。 阮綺玉看著不忍心,看向奶奶問道:“能給她吃嗎?” 沈映之也沒經驗,當初自己養(yǎng)兒子時,她事務比較繁忙,也就親自喂了三四個月,后來喂的就是適應各種階段的營養(yǎng)液了,根本就沒這方面的煩惱。 一時間,兩人面面相覷,廚房里只有土豆急切的叫聲。 林頓見狀,遲疑著說:“應該可以吃?!?/br> “嗯?”阮綺玉不解,他難道是嬰兒方面的能手? “我也是從網絡上看見的,很多家長會喂孩子各種食物,rou、青菜和雞蛋什么的,并沒有那么精細,而且也沒出現什么問題,甚至有些嬰兒吃播火得一塌糊涂。” 阮綺玉被星際人的快速反應給驚呆了,吃播在地球可謂火爆至極,沒想到星際美食才出現不久,吃播竟快速應運而生。 她將信將疑地打開光腦,輸入吃播二字,一連串相關的直播間瞬間跳了出來,再仔細一看,嚯,人氣還不低! 而位居人氣榜首的確實是一個嬰兒直播間。 之間視頻中的mama把咕咕獸蛋切成塊狀,就這么遞給了自己的孩子,關鍵是那小嬰兒也啃得津津有味。 再看一眼彈幕區(qū),觀眾們竟沒有一人提出質疑。 阮綺玉心神復雜,她開心食物這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憂心的是很多人只知道食物可以飽腹,更細節(jié)的就不了解了,比如嬰兒吃播的出現和對食物粗糙的處理方式。 嬰兒吞咽能力畢竟比不上成人,若是雞蛋塊堵住了喉嚨,窒息的情況就會發(fā)生。 她覺得自己有必要專門講解一下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同時還要向政府建議,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個食材研究部門,畢竟食材間的最佳搭配或者是性狀相沖,需要再細細研究一番,她自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布丁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材料,牛奶雞蛋對嬰兒來說富含營養(yǎng),少食一點不會出什么大問題,思及此,阮綺玉用勺子挖了一點兒布丁,遞到meimei嘴邊。 土豆眼睛一亮,小嘴穩(wěn)穩(wěn)地咬住了勺子,濃郁的味道席卷口腔,唾液迅速分泌,控制不住從嘴角流下。 “慢點兒,沒人跟你搶?!?/br> 阮綺玉干脆從奶奶那接過meimei,自己抱著喂,一邊還同沈映之說:“奶奶,你也嘗嘗味道如何。” “對了,花生呢?還睡著” 沈映之邊吃邊點頭:“花生和土豆可謂是兩個極端,土豆精力旺盛,花生整天就睡覺?!?/br> 阮綺玉對此深有同感,自己這個弟弟簡直是睡神附體,大多時間都奉獻給了睡眠。 * 關于海鮮的宣傳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阮綺玉每天除了直播海鮮的各種吃法外,就是在準備自己的小店了。 由于之前在外婆家有了經驗,對于鹵料的配比,她是駕輕就熟。 現在屠宰場每天所產生的內臟等邊角料不再往外出售,少量發(fā)給外婆,大多都被留存下來。 阮綺玉知道,一旦店鋪開張,這些東西將轉化為大量的財富。 鹵味大鍋翻騰,各種材料投入其中。 這只是其中一環(huán),接下來她還向周叔叔定制了很多外賣保鮮盒,同時又與快遞公司聯系,敲定了合作細節(jié),準備工作勉強完成。 她不打算招收工人,而是購入了客服和打包機器人,一切都是智能化cao作,既方便又衛(wèi)生。 在她忙碌的籌備期間,左炎所負責的海鮮終于上市,預熱了這么久,海鮮一經上市就取得了開門紅。 海鮮的銷售采取線下和線上兩種方式,大型商場和市場隨處可見海鮮鋪子,線上銷售也不遑多讓。 “恭喜你了?!?/br> “這也有你的功勞?!?/br> 左炎略微沙啞的聲音穿過耳膜,阮綺玉的心顫了顫,耳朵變得通紅。 她第一次知道,原來他的聲音這么撩人! 第107章 海鮮上市以后, 這種怪模怪樣的海產吸引了大家的全部心神, 特別是沒有看阮綺玉直播的那部分人。 圍觀了一會兒, 再稍加詢問后才知道原來這也是食材, 據說既好吃又鮮美, 可他們都沒見過這些東西, 更何況處理了。 將這些疑惑向賣海鮮的老板一說, 老板并沒有急著推銷自己的產品, 反而向他們推薦了一個直播間,只說看了這個直播間就什么都會了。 現在人們對于眾多食材的不了解,所以他們很樂于去嘗試, 勇于去探索食材間的微妙,也正因為如此,海鮮的出現并沒有受到市場的排斥。 在前期的銷售中,阮綺玉的粉絲成了購買主力, 很多不明所以的顧客看著他們胸有成竹的樣子不免恍惚,自己難道是錯過了什么? 直到半信半疑之下看了大家推薦的直播間,就像是窺探了一個新世界一般, 沉醉其中的美食不可自拔, 而且他們也發(fā)現了跟著主播學習廚藝可比自己單獨摸索要簡單多了。 就這樣,阮綺玉粉絲暴增,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店鋪開業(yè)了。 店鋪主營不單單是鹵rou, 還有奶茶和布丁, 后面還會陸續(xù)上架新品, 她可是立志把這個店鋪打造成一個線上的美食城,只有這幾種商品也太單調了。 阮綺玉對于這個店鋪并沒有大肆宣傳,只在直播的時候順便提了一嘴兒,待到下播時,她查看營業(yè)額,發(fā)現所有的東西全部都被賣光。 后臺還收到了一大堆補貨通知,那通知飛速刷屏,她是目瞪口呆。 好在有關店鋪的言論不能在直播間彈幕區(qū)中出現,不然她都可以預見每天直播時滿屏都是補貨催單的情景,那也太影響直播觀看體驗了。 早在開店前,她就屯了好多貨,只要店鋪設置的數量賣完,客服機器人就會根據倉庫實際庫存重新設置上架數量,而現在她刷新了幾次庫存都沒有增加,這說明倉庫里已經沒有剩余量了。 她實在是被粉絲們的購買力所震驚,準備了好幾天就夠賣幾小時? 雖然錢入賬的聲音很美妙,但備貨的過程可就夠酸爽的。 阮綺玉認命地備貨去了,她還特意拉上了林頓,等自己開學后,這攤子事兒就交給他了,當然,她不是那種黑心的師父,分了一成利給他,而且他也可以自己制作小食上架出售,賣出所得全部歸自個兒。 林頓當然不接受,只是她堅持,他也無可奈何。 師徒倆直奔鹵味大鍋旁忙碌,而此時首都星離暮云市比較近的顧客已經收到了心心念念已久的美味。 喬伊居住在星云市,她是資深的網癮少女,半年前入了小玉主播的美食坑,就再也不想出坑了。 在她的不斷推薦之下,家人們也成了小玉主播的粉絲。 一家人的集體活動不是去游玩,而是聚在一塊兒看直播。 自從主播透露出要開店的意向后,喬伊就一直關注著店鋪的動態(tài),她知道小玉這般隨心所欲的性子,不能指望她記得預告一下的,指不定哪天就突然開業(yè)了。 果不其然,某天早上她再次查看店鋪狀態(tài)時就發(fā)現店鋪列表上躺著幾樣自己饞了很久的美食。 喬伊心臟快速跳動,買買買占據了全部心神,分量不算大,多囤點兒才夠吃,再加上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要送一點兒,每樣先來個五十份! 計劃永遠是最完美的,她沒想到主播居然設置了購買數量!每個賬號每樣商品只只能買五份! 喬伊忍不住失落,人就是這樣,一旦擁有了就會想要得更多,眼看庫存不斷減少,她趕緊付款,直到顯示付款成功她才松了一口氣。 等到她記得把爸媽叫起來買東西的時候,店鋪所有的商品全部售罄,氣得她捶胸頓足懊悔不已。 因此在收到這些美味的時候,喬家人無比珍視。 所有人到齊,目光熱烈而虔誠。 “那我現在打開了?” 這樣的情景發(fā)生在不少家庭中,打開之后的快遞盒中卻沒有溢出香味,阮綺玉定制的保鮮盒很好地鎖住了溫度和味道,打開保鮮盒立即品嘗是最佳的時刻,如果吃不完放在冰箱或者溫箱中,味道會差上一大截。 喬家根本不存在放置一會兒這一說,一家三口不到十分鐘,差點就把不多的東西吃完,好在喬mama還殘存著一絲理智,打發(fā)女兒把留出來的那份立刻快遞給公公婆婆,她怕再耽擱下去,自己可就沒有那份定力了。 優(yōu)雅地喝下最后一口奶茶,對女兒道:“伊伊,下次店鋪上架時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和你爸爸?!毕胂胗值溃骸八懔耍易约喝リP注店鋪,老喬,你也關注一下。” 關注店鋪之后,一旦上新就會有通知提示,喬mama為了搶購也是拼了。 * 阮綺玉的小店每天都能上架不少份量的鹵rou和布丁等,每次不超過兩分鐘就會全部售罄。 供不應求,妥妥的賣方市場。 沒搶到美食的顧客不敢吵到阮綺玉這邊來,就怕她一不開心把店鋪關門大吉,到時候他們想哭都沒地方哭去,就連補貨提醒也是斟酌再三才發(fā)給她。 阮綺玉不知道滿屏的催貨通知竟還是顧客們相當克制的結果,她每天都忙得飛起,早上慣例直播,下午做鹵味奶茶布丁,傍晚還得去巡視田地,恨不得能夠□□。 好在忙碌沒多久,學校就開學了。 小店漸入正軌,林頓慢慢地能夠獨擋一面,阮綺玉很放心,唯一擔心的就是那方圓幾十里的土地了,春種順利,就算老天爺不賞飯吃,以星際的科技程度,也能進行人為干預,只是她就是掛心,唯恐會出什么亂子,畢竟這事關星盟和聯邦的合作,且自己多受兩方政府的照拂,事情一日沒辦妥貼,她就一日不安。 不過她再不舍,也阻擋不住開學日的到來。 * 阮綺玉打算和蘇珊一齊返校,哪知這個決定一說出來就遭到了父母的反對。 她知道是上次自己失蹤的事情把他們嚇壞了,可那件事就是意外中的意外,千年萬年都難遇上一次,她終是不能總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生活。 雙方僵持不下,最后還是奶奶沈映之在中間和了稀泥,各退一步,阮綺玉得以自己去上學,條件就是每天必須發(fā)消息報平安,每周進行一次視頻聊天。 阮綺玉同意。 兒女長大后陪伴父母的時間就會減少,這時一點兒消息都不能給到他們才是最大的不孝。 她很享受來之不易的家庭溫暖,并不想完全摒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