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前朝權謀
書迷正在閱讀:零女配她不想奮斗穿書、狄大人的追妻日常、夫君太撩人了怎么辦、對不起,我又上火了、我有無敵復制系統(tǒng)、秦樓約(雙重生)、神級升級系統(tǒng)、非凡特工、[綜]宿主重來系統(tǒng)、成為天道大佬后的業(yè)余生活
宣綠華啞然失笑,好吧,趙才人還真懂得經營,果然是藥材商人的女兒。 文太醫(yī)囑咐道:“這陳貴人和趙才人的胎,都是個棘手的,以后才人少去他們宮里,也斷不能給他們送東西,越少牽連越好,你話,你也可以說給謝貴嬪和沈寶林,讓他們也要小心,這一旦沾上了,必是大禍?!?/br> 午膳后,皇上正在乾元宮里,與皇后商議去翠微行宮避暑的事情。 皇上的意思是,陳貴人和趙才人,眼看著身子都不好,不宜挪動,就先留在太極城,可是,他們二人都需要一個高階嬪妃照顧著。所以,同去翠微行宮的人選,須得好好琢磨。 但太后、汾陽王、晉陽郡王、宣才人、謝貴嬪和麗陽公主是一定要去的,其他人選,由皇后決定。 皇后頗為為難。她倒不是貪戀著去行宮避暑,而是怕那二位的胎萬一出點什么岔子,自己只怕脫不了干系,到那個時候,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當然,此時推給貴妃,也有據(jù)可依,當初,趙才人有孕之時,皇上已經說了,趙才人這一胎由貴妃負責照料,既然如此,那就讓貴妃留下來好了。 既然暫時定不下來,皇后便打算拖一拖,看看形勢有什么變化。 皇后又取出了一封書信,呈給皇上:“這是劍南王的側妃給臣妾的信,向臣妾請安問好,順帶著問問晉陽郡王的近況,以及將來的安排……” 皇上一聽這話,心里就明白了,看起來,劍南王是很擔心愛子在宮里的處境啊。他打開信一看,果然,雖然這信是以劍南王側妃名義呈上,卻滿懷著父愛,一片關切之情,感人至深。 皇上道:“晉陽郡王確實也挺可憐,他的母親早逝,所幸劍南王疼愛他,可是這么小的年紀,又離開父親,在長樂宮里,日子怕是也不好過?!?/br> 皇后說:“是啊,這么小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之時,他一個人在長樂宮,真是孤單,雖然太后待他極好,可離家之情,讓這么小的孩子來承擔,也真是可憐?!?/br> 皇上皇后嘴上這么說,可是心里都明白,太后對晉陽郡王,那真談不上好,也就是把他當成了人質,震懾劍南王??墒翘筮@么做,也是為了皇上的江山穩(wěn)固。 但這半年來,晉陽郡王的種種遭遇,只怕早就傳到了劍南王耳朵里了,這人在宮里的耳目定然不算少,所以,劍南王才讓側妃給皇后呈了這封請安的書信。 名為請安,實則試探。 皇上雖然同樣可憐這孩子,但內心里對劍南王的忌憚,與太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也只能狠下心腸。 劍南王越是如此百般試探,皇上就越是要緊緊捏住晉陽郡王不放,否則,劍南王的十萬大軍,真的有可能將江山翻轉了。 “以后,你過些時候,就去長樂宮看看晉陽郡王,此外,教他讀書的老師,用最好的,與汾陽王比肩,用前一任狀元來教他,好讓劍南王安心些?!被噬蠂诟赖?。 皇后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 二人正說著,中書令上官熙突然前來覲見皇上,皇后匆忙之間,連忙退到了后室回避。上官熙一進來,請了安之后,便報告了一個讓皇上又驚又喜的消息。 御史大夫韋忠自盡了。 韋忠是在上官熙和陳文華聯(lián)手彈劾他枉法、擅權、貪污之后,突然自殺的,沒有留下任何話語。今日,韋家將韋忠的死訊上報到了御史臺,陳文華第一個得到了消息,告知了上官熙,上官熙查實之后,即刻便進宮面見皇上,報告此事。 皇上吃驚的是,韋忠居然如此迅速地自我了斷,甚至一點口供都沒有留下來。這樣,上官熙和陳文華的各種指控也就成了死無對證,韋忠的種種罪行,也就沒辦法得到清算,將來,御史臺必出大事。 但此事的好處是,御史大夫是皇帝極為倚重的權臣,可監(jiān)察百官,掌控律令,韋忠一死,那么這個重要的職位終于可以為進入皇帝的手中,他大可以安排自己的親信了。 皇上登基近三年了,依舊沒能掌控住權力,外有外賊和藩王緊逼,內有輔政大臣掣肘,還有一個太后垂簾聽政,皇上處處受制,連自己的嬪妃懷孕了,還要被人逼著喝酒,真是窩囊極了。 前段時間,李炎死了,他的空缺被太后的親信所占據(jù),現(xiàn)在,皇上要為自己謀劃了,他的第一人選就是陳文華,這是皇上最為信任的人之一,第二人選,是另一位當世大才子。 “既然韋忠已死,那他的案子也就從小范圍查起,只查韋忠自己家的,其余人等,就算了。不過,御史大夫一職,不可空缺,愛卿有何意見嗎?”皇上問道。 皇上心里已有人選,卻故意問上官熙的意見,就是想看看上官熙說的是誰。果然,上官熙還是沒讓皇上失望,他說出了另一個人,不是陳文華。 那人是上官熙的門生,也是當今的大才子,是皇上心目中的候選人,聲名赫赫,的確足以擔任御史大夫一職。可越是如此,皇上就越是忌憚。 上官熙已經位極人臣,是事實上的宰相,文官之首領,如果再讓他把御史臺的權力也納入囊中,只怕天底下沒誰能降服得了他。 所以,雖然上官熙推薦的人,也是皇上心里頗為欣賞的,但皇上還是猶豫了,舉棋不定。 上官熙一走,皇上立刻召見了王懷勇大將軍。 韋忠的死訊,已經傳到了王懷勇的心里。雖然王將軍假裝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但內心里卻極為警惕。 先是李炎,接著就是韋忠,四大輔臣,已經去了兩個。雖然二人一個謀反,一個貪腐,皆是罪有應得,可難道不是皇上暗中籌謀逼迫的結果嗎?王懷勇心里很擔心,皇上是想把四大輔臣全部扳倒,他好獨攬大權。 王懷勇或許可以卸甲歸田,告老還鄉(xiāng),可是他還有那么多手下,王氏家族還有那么多人,都需要他在大將軍的位置上鎮(zhèn)著,并且女兒還在宮里,多年無寵無子,若是自己倒下了,只怕女兒立刻就會被打入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