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秀美溶洞
又走了大約兩三分鐘,來到一個平整的巖壁前,巖壁下有著一個洞xue,不過洞xue前面已經(jīng)被木板給釘死了。 常二寶已經(jīng)多年沒來過這里,沒想到有這么多木板和樹木遮擋,只是將這些東西去除也需要一點時間。 “只是我們這幾個人恐怕弄不開,我得叫些人來!”常二寶說著走到一旁掏出電話給村長打了個電話,讓其召集幾個人到溶洞前來。 村長雖然不知道常二寶具體做什么,還是去叫人帶著器械,一路趕到了溶洞前。 “你要把這些堵住都拆了?”村長張鴻遠知道了常二寶的目的后連連搖頭,將這里堵住可是費了不少力氣,現(xiàn)在要拆除,再堵上可更麻煩了。 常二寶只能夠耐心解釋:“這溶洞在咱們眼中看來只是個破山洞,但是在城里人的眼中看來就是一個藝術(shù)寶地,是鬼斧神工之力凝成的。到時候城里人來觀看,我們只需要站在這里收去門票就行。收取的收益,兩成可以歸村支部,隨意支配!” 常二寶也顯得相當豪氣,其實他也想給出更多的比例,只是他那時候腦子一熱就許諾了段天成會給旅行社三成的收益。 現(xiàn)在又得給村子兩成,自己這邊也只剩下一半的收益了,自己這個老板還真是夠苦逼的。 聽到可以賺錢,收取門票村長張鴻運兩眼立即冒起藍光,不只是他就連村民也都一樣。 因為這筆收入到時候他們指定是可以收取一部分的,這溶洞可是整個石窩子村的共同財產(chǎn)。 “行!” 張鴻運答應著,立即差人對溶洞前的堵住進行拆除的工作,四下里頓時響起了叮叮當當?shù)捻懧暋?/br> 林雨軒也一直注意著里面,對于這被封住的溶洞充滿了好奇,這種天地凝成的景觀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過她也沒有抱什么太大的期望,覺得即便是有天然形成的溶洞也不會太大,不然早就被開發(fā)了。 足足過去一個小時,整個洞口才被完全清理出來,洞口并不算大,一個成人都需要低些頭才能夠進入。 “走吧!”常二寶接過一個手電筒后,對著林雨軒招了下手當先走了進去,林雨軒等人也跟著魚貫而入。 “小心注意點頭上腳下,這溶洞畢竟是天然形成,沒經(jīng)過任何檢測和固定,有些地方未必牢固!”常二寶一邊走著,一邊對林雨軒提醒道。 剛進入的時候,溶洞顯得有些狹窄,不過隨著深入變得越來越寬廣,大約走了幾十米,林雨軒徹底呆住了。 一個個光彩照人的石柱,有立著的,有的下垂著,顯得無比的絢麗,讓人應接不暇。 關(guān)鍵是地方十分寬廣,即便是幾百人都能夠容得下。 “常二寶,這次我們發(fā)財了!”林雨軒激動的一把拉住常二寶的胳臂,顯得有些失態(tài)。 不過她也是因為太過激動了,只是這溶洞,只要廣告效應顯現(xiàn),便能夠吸引無數(shù)的游客前來,因為的確是太壯闊了。 常二寶撓了撓頭,愣愣的說道:“發(fā)財也應該是我的事情吧,你數(shù)說的是我們,難道要跟我成為一家人?” 說完,常二寶湊到林雨軒的脖頸前,貪婪的聞了一下,香氣四溢,她身上的香水味真的很好聞,令人迷醉,還帶著淡淡的體香。 “流氓!” 林雨軒看到常二寶那色瞇瞇的樣子,嘟囔了一句趕緊松開手,離著他遠了幾步。 “不過這里還需要專門人員檢測,對一些不穩(wěn)定區(qū)域進行固定,安全是最重要的,而且需要專門的線路燈光,入口處也需要擴建!” 林雨軒說完看向了常二寶,很明顯,這筆費用還是需要常二寶來承擔的。 常二寶立即做出苦瓜臉狀,他自然是明白林雨軒的意思,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啊,自己現(xiàn)在哪有那個閑錢。 “你若是拿不出這個錢,這里的開發(fā)可以全權(quán)由我們公司來進行,不過股份自然也就成為我們公司的了!”林雨軒說著,露出jian商的笑容。 “不行!” 常二寶想也沒想,直接出言拒絕。 本來他只是想利用這條旅游線路來吸引游客來為自己的療養(yǎng)院招攬生意,現(xiàn)在看來這里面也有不少油水,自然不能夠錯過。 錢這種東西沒有人嫌多,而且利用這里賺取到的錢,可以迅速對療養(yǎng)院進行擴張。即便是用不著,也可以發(fā)給村民作為分紅,也比給這些jian商強的多。 林雨軒攤開雙手,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道:“隨便你!” 神情上變現(xiàn)的很自然,可心里卻很是遺憾,她心里清楚這里招牌一旦打出去,會成為整個吳城的敵意旅游勝地。 暫時可能只能夠吸引周邊的游客,但是隨著深入的開發(fā)和宣傳,一定可以招攬全國游客,那時候帶來的收益可不是幾百萬那么簡單。 不過林雨軒也清楚這里是村民共有資源,若是外來人進行開發(fā),到時候肯定會遇到很多阻撓和問題,所以由常二寶進行,則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反正他們已經(jīng)擁有這條線路的三成利潤,這筆錢也少不了。 林雨軒暢想著露出了淺淺的酒窩,已經(jīng)準備好施展拳腳大干一番了。 “我真不明白,你們坐擁著這樣的一座寶山,怎么還會這么貧窮?”林雨軒嘆息著搖頭,這葛云山若是早被開發(fā),這石窩子村,恐怕早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了。 這一點常二寶還是比較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他就是從這里走出來的,說道:“農(nóng)村人觀念比較守舊,習慣了靠天吃飯,不懂得商人那一套東西。這村子名叫石窩子村,消息自然比較閉塞,是窩在石頭堆里的,人們觀念還比較落后,完全靠著吃苦耐勞攢下一些積蓄?!?/br> 若不是他有機會走出這里,去衛(wèi)校讀書,現(xiàn)在的觀念也和老輩一般,習慣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就算他進入城里,見識了外面的燈紅酒綠先前也沒有想過開發(fā)這里,引領(lǐng)村民致富的事情,想想還是有些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