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的作死手冊(快穿)、拯救世界的喵影帝 完結(jié)+番外、當(dāng)沙雕穿成花市文里的炮灰男妻、當(dāng)直男穿進(jìn)生子文、吃rou、和大佬結(jié)婚后我爆紅了、在修真界瘋狂吃瓜、重回九七、有何不可 完結(jié)+番外、快穿之對手總是撩我
而且,五百斤糧食,這省著點(diǎn)吃,一家人吃一年都沒問題啊。 第60章 兌換 人來人往的群眾們,基本上路過這個攤位就疾步而去。 唯恐自己被忽悠從而掏出了五百斤糧食來買了那棵草。 所以,沅家人在這攤位前面,一點(diǎn)也不擁擠。 官方負(fù)責(zé)人小jiejie也沒有氣餒,就算對方不拿糧食換這個小麥樹苗,她也要做好本職工作,認(rèn)真科普植株的用處。 “你聯(lián)系一下村長,讓他過來一下?!卑踩皇疽忏溲皖^,他湊在了他的耳邊低語輕聲地說。 沅漾點(diǎn)頭 用手表聯(lián)系了村長。 沅金花和周江看兩個小的對這個感興趣,應(yīng)該是想要這個的。 她決定不插手,小輩這么做,一定有他們的道理。 這頭,村長一家,剛剛和丈母娘等親戚順利會面后,一家人和他們分別了。 他正準(zhǔn)備看下邊上攤位賣的不銹鋼盆,手表上就有人聯(lián)絡(luò)了。 打開一看,就看看是沅漾發(fā)來的。 根據(jù)對方發(fā)來的信息和坐標(biāo)定位,他和家里人說了一下,然后就聯(lián)系上村里的會計等村干部,還有出來趕集的老叔公和太婆。 沅漾他們這邊,決定把價格拉扯一下,畢竟,五百斤糧食一棵,能省點(diǎn)糧食就省點(diǎn)。 “這個五百斤糧食,太多了,我們想要的話,能不能少點(diǎn)?我們一起要。”安然開口。 還在滔滔不絕科普的小jiejie差點(diǎn)以為自己聽錯了,他們說啥?! 剛剛她沒聽錯吧?!是不是他們說他們要了?。窟€是都要,確定嗎? 或許是小jiejie的眼神太震驚了,他們覺得有些逗,不過,沒人笑就是了。 “你們說真的?!”小jiejie不確定地問。 實(shí)在是太驚喜了,這三顆苗苗,從集市開始,到現(xiàn)在都最后一波了,居然!居然有人看上了! 等下,少點(diǎn)? 這個她得等他們確認(rèn)是不是真的要,然后她再請示一下上面。 “嗯,我們確定想要,不過要等我們村的人來了再商量一下這三棵苗的具體事項(xiàng)咋樣?現(xiàn)在有多的時間,你要不要給我們介紹一下你這攤位上的其他東西,你后面那個,是不是無土栽培設(shè)備?”沅漾收到了村長他們的準(zhǔn)確回復(fù),又看著他們那坐標(biāo)朝著這邊移動,回了一句。 官方讓他們帶的這個手表,坐標(biāo)功能真不錯,跟著提示走,找人方便。 “好的好的,我給你們介紹,這個還有這個,我后面這一排,基本上都是種植工具,他們可以無土種植,也不需要很多水,只要在這個水箱位置放一點(diǎn)點(diǎn)水,種植在里面的植物,它的根系就可以吸收管道內(nèi)部的水氣,再配上我們專門研制的濃縮液體肥,每次一水箱的水,加上一滴這個液體肥,就可以管用兩個月,自然,水也可以管用一個月,這個閘門有個霧化開關(guān),讓霧氣傳導(dǎo)至管道的每一處植物根部。。。。。?!毙iejie介紹起來后,整個人都自信飛揚(yáng)了起來。 安然聽完,覺得這玩意挺好的。 上輩子這玩意應(yīng)該也有,這輩子國家早早地折騰出來了這么多,真好。 “真的這么好?。磕峭?,這個怎么換?”沅金花也覺得這個好,直接就不扭捏地問這玩意怎么換。 “可以用積分或者食物換,積分的話,一套五十積分,新型稻谷的話換這個一百斤一套,如果有以前的稻谷,只需要十斤就行。其他東西,再估價商量一下。”小jiejie象征性地說了一下末世前那稻谷。 末世前的稻谷,和末世后的新型稻谷,兌換率越來越大了。 現(xiàn)在他們的兌換率已經(jīng)一比四了,以后估計還會更高。 主要是末世前的稻谷,哪怕是口感最不好的品種,也比現(xiàn)在的新型稻谷更好吃,任何時候,也少不了一些不缺吃喝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市場,反正不是太過,不踩線,口腹之欲而已,問題不大。 “那末世前的稻谷,換小麥樹苗,多少斤換?”沅漾問。 “末世前的稻谷換?”小jiejie欣喜,無它,因?yàn)橛眠@個換,他們的提成很高。 “你們有末世前的稻谷換的話,那就一百五十斤一棵就好,這個小麥樹本來就是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而放出來的三棵樹苗。”小jiejie深怕說慢了,對方來一句不要了。 而這時候,村長和會計還有婦女主任等一些人,都來了。 沅漾眼神很好,快速上前,迎了過去。 然后,他附耳在村長他們邊上,小聲地快速說清楚情況。 而村長他們,聽完后,覺得匪夷所思,但是,他們都覺得,這個肯定是沒問題的,畢竟,官方出品,不可能坑老百姓的。 而且,一百五十斤末世前的稻谷,別人沒有,但他們村,必須有啊。 別忘了他們磊石村的巖洞里面那些公家的田,每年,他們村都集體種植,收獲的稻谷,會統(tǒng)一保管在村里的大糧倉里面。 別的村估計沒有這個情況了,畢竟不吃大鍋飯好多年了。 但磊石村不一樣,他們逃難過來,祖訓(xùn)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屯糧,任何時候,糧倉都要有糧。 年成好的時候,他們村留下必要的稻谷,然后其他多出來的稻谷,低于市場價格,賣給村里的人,賣的那些錢,用來購買種子農(nóng)藥化肥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