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wèi)廠花基情錄_分節(jié)閱讀_64
書迷正在閱讀:蘇子青的尋夢農(nóng)場、畫滿田園、尾巴真的不能吃嗎 完結(jié)+番外、靠臉吸粉征服娛樂圈、染白、神醫(yī)棄婦、天字一號緝靈組 完結(jié)+番外、我真沒想火葬場啊[快穿]、不許你再亂放電![娛樂圈] 完結(jié)+番外、我和替身渣攻戀愛后,白月光回來了
“不,不用了!”方嘉連連擺手,“別惹得我娘又哭鼻子,我好不容易勸住的?!?/br> “那就上馬,出發(fā)吧!” 按照方夫人的意思,方嘉本該坐在馬車里的,但方嘉看到段明臣和顧懷清都騎馬,怎么也不肯悶到馬車里,管家拗不過他,只好牽了匹馬讓方嘉騎,另外使人駕著馬車跟隨其后。 京城距離文筆峰不足百里,一路都是寬闊平坦的官路,路旁風(fēng)光宜人,大片綠油油的麥田,間或夾雜著幾株怒放的桃花。 今日晴光正好,暖陽明媚,正是游春的好季節(jié),不時遇上出外游春的馬車,車里面坐著結(jié)伴出游的深閨少女,有大膽的女子甚至掀開簾子,紅著臉兒偷偷打量他們?nèi)桓骶咛厣挠⒖」印?/br> 只可惜這三人卻不解風(fēng)情,段明臣心無旁騖,顧懷清天生遲鈍,而方嘉年紀尚小,只顧著嘰嘰喳喳的說話。段明臣和顧懷清初時還跟方嘉說幾句,可是沒多久就發(fā)現(xiàn)這少年的話實在太多了,而且還特別八卦,簡直令人疲于招架。 段明臣率先不理方嘉,一馬當先跑在前頭,只留個后腦勺給他。 方嘉做了個鬼臉,也不氣餒,轉(zhuǎn)而去糾纏顧懷清:“顧大哥,你跟我表哥是什么關(guān)系啊,怎么那么要好?” 顧懷清被他聒噪的有點不耐煩,敷衍道:“嗯,有緣分唄!” “奇怪……我表哥冷得像冰塊,脾氣硬得像石頭,古板又沒情趣,你到底看上他哪一點了?” 顧懷清雖是遲鈍,也覺得方嘉問得有點怪異:“什么叫我看上他?” “難道沒有嘛?”方嘉壓低了聲音,擠眉弄眼道,“昨兒在段家,我可是親眼看到你從表哥的臥室里走出來的哦!” 原來那晚他睡得是段明臣的房間,但是顧懷清也不覺得有什么,坦然反問道:“那又怎么樣?” 方嘉策馬挨近他,曖昧的笑道:“誒,何必瞞著我呢?斷袖分桃、龍陽之好,我雖年紀小沒有嘗試過,但也略知一二呀!” 斷袖分桃是什么意思,顧懷清還是知道的,方嘉居然誤會他跟段明臣是斷袖?顧懷清呆住了。 方嘉卻誤會成被他說中了真相,又輕聲笑道:“這也沒什么的,翰林風(fēng)月,自古有之,本是風(fēng)雅之事。據(jù)說新科狀元和探花就是一對兒呢!” “?。≌娴??”顧懷清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自然是真的,他們的事跡在晉江書院廣為流傳,感情好著呢,據(jù)說同起同臥,形影不離,書院里夫子同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兩人不僅情意相投,而且同殿登科,寫下一段風(fēng)流佳話!” 顧懷清是見過狀元和探花的,仔細想想,兩人俱是俊秀人物,站在一起如春花秋月,確實挺登對的,這么一想,倒也不覺得難以接受。 顧懷清和方嘉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落入段明臣的耳中,段明臣之所以沒打斷方嘉,是存心想試探一下顧懷清對于斷袖分桃的態(tài)度。顧懷清雖驚訝,卻并無輕視或排斥,段明臣心中暗暗竊喜,看來只要加以引導(dǎo),自己的念想并非不可能實現(xiàn)。 “我表哥他……”方嘉還想繼續(xù)八卦他們的關(guān)系,段明臣卻適時的低咳一聲打斷了他。 “方嘉,你講了半天,嘴巴干不干?”段明臣二話不說,擰開牛皮水袋的口,塞入方嘉的嘴里,阻止了他的喋喋不休。 “你小小年紀,腦子里竟裝些亂七八糟的。我告誡你,去了書院好好學(xué)習(xí)。小小年紀,別跟人學(xué)那些歪風(fēng)邪氣的玩意兒,否則別怪我告訴你父親,聽到?jīng)]?”段明臣板著臉,一本正經(jīng)的訓(xùn)斥方嘉。 方嘉到底還是畏懼他父親,方源是個典型的嚴父,從小只要他不聽話,就被他父親棍棒教育,他天不怕地不怕,卻是真心怵他爹。方嘉悻悻然閉了嘴,他知道他這位表哥言出必行,果然錦衣衛(wèi)什么的最是冷面無情了,活該他娶不著媳婦兒!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表看到表弟是俊俏書生,就認為死的是他呀,表弟會有重要戲份,但我保證表弟不會有事噠~ 另外,附上兩張朱子深衣的圖,其實漢服真的很美呢,深衣飄逸儒雅,底蘊深厚,是咱們?nèi)寮椅拿鞯慕?jīng)典服飾~ ☆、第64章 初至?xí)?/br> 一路上有方嘉這個話嘮,倒也不寂寞,費了半日功夫,三人便抵達了文筆峰的山腳。 文筆峰,顧名思義,遠觀山峰猶如一支豎立的毛筆,近看則山勢險峻,重巒疊嶂,山巔云霧繚繞,有百丈飛瀑傾瀉而下,于山谷平川處匯聚成一汪青翠欲滴的潭水。 晉江書院建于文筆峰的山腰,以一道天然石門作屏,依山傍水,風(fēng)水絕佳,內(nèi)有古木參天,曲徑通幽,蓮池樓閣,亭臺水榭,端的是人間仙境般的地方。 晉江書院的創(chuàng)建者乃是一百年前的一位奇人,他學(xué)富五車,才華橫溢,卻不求功名,隱居避世,潛心治學(xué),于四十歲時頓悟,獨創(chuàng)心學(xué)一門,開宗立派,廣納弟子。 這位宗師深感科舉八股取材的弊端,主張學(xué)子不應(yīng)只局限于學(xué)習(xí)儒學(xué)經(jīng)典,還須通曉六藝,德才兼?zhèn)?,文武雙全。他指出,書院育才樹人,不應(yīng)只注重科舉,更要培養(yǎng)全能型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晉江書院之教學(xué)不同于其他傳統(tǒng)書院,除了禮學(xué)和國學(xué)之外,還設(shè)立了騎射、書畫、音樂、算術(shù)等功課,培養(yǎng)學(xué)生多種興趣,而不拘泥于科舉應(yīng)試。 晉江書院獨具一格的教學(xué)方式在最初并不被人看好,畢竟天下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為的便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平步青云,不求聞達于天下的那是隱士。 不過,晉江書院之所以牛,是因為他們請到的夫子都是天下知名的鴻儒,不僅學(xué)問好,在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上也很有影響力。所謂良師出高徒,這個道理誰都懂。 晉江書院每屆招收的學(xué)子不超過五十人,選材非常嚴格,學(xué)生要經(jīng)歷層層考核,不是有錢有權(quán)就能進的。 就拿段明臣的表弟方嘉來說,雖然方小公子是個話嘮,但不能掩蓋他的天資極高。三歲啟蒙,五歲能熟練背誦三字經(jīng)百家姓,八歲指物作詩,十四歲初試便考中秀才,可以說是個讀書的奇才,正因為這樣,才會被晉江書院錄取。 別小看著秀才,要知道有些人苦讀一輩子都考不中秀才。秀才的待遇跟普通百姓不同,普通庶民只可以穿布衣,出遠門需要官府開具路引,而有了秀才的頭銜,就可以穿士族錦袍,可以不用路引就四處旅行,甚至見了縣老爺都不用下跪,還有椅子坐呢! 晉江書院的嚴格選材制度保證了學(xué)生的高素質(zhì),天賦上佳的學(xué)生,加上良師的悉心引導(dǎo),晉江書院人才輩出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書院不以科舉為唯一目的,但在大齊近百年來的科舉歷史上,晉江書院的成績非常優(yōu)異,基本每屆都有幾人考中進士,一甲及第的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最近這一科連摘狀元和探花桂冠,更是一舉震驚天下,一時間,多少學(xué)子都以能進晉江為夢想。 文筆峰陡峭險峻,山路狹窄,車馬難行,只能徒步攀登。三人在山腳下馬,雇了兩個挑夫挑行李跟在后面。 段明臣和顧懷清身負武功,爬起山來如履平地,邊登山邊欣賞風(fēng)景,宛如閑庭信步。 方嘉是讀書人,體力自不能跟他們相比,好在他年輕,好勝心也強,咬牙跟著他們身后吭哧吭哧的爬。 段明臣照顧方嘉,盡量走得慢一點,不時停下腳步,跟顧懷清并肩欣賞一番風(fēng)景。 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抬頭望去一座莊嚴肅穆的漢白玉牌坊,牌坊的柱子上雕刻著鯉魚躍龍門的圖案,坊額上題“晉江書院”四個氣勢磅礴的大字,兩側(cè)的柱子刻有原始楹聯(lián):“九重天上書聲舊,千古人間義字香”。 三人行至石門下,書院知曉方嘉今日前來入學(xué),院監(jiān)李笠親自等候在大門處,見到他們一行人便上前問安見禮。 院監(jiān)李笠三旬開外,面白微須,頭戴東坡巾,身披灰色氅衣,一派儒雅。 李笠與方嘉的父親方源是同窗,與方嘉十分熟捻,笑著問道:“方世侄,這一路可還順利?” 方嘉也難得的收斂了調(diào)皮跳脫,一本正經(jīng)的躬身行禮:“李叔叔,讓您久等了。一路順暢,多謝您掛牽?!?/br> “這兩位是……”李笠看看方嘉身旁的兩位,遲疑道。 李笠身為院監(jiān),書院對外接洽和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皆由他負責(zé),他深諳人情練達,養(yǎng)就一雙火眼金睛。雖然素不相識,但段明臣和顧懷清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段明臣身上帶著冷峻肅殺的氣勢,顧懷清俊雅清貴,氣質(zhì)高華。 方嘉便給李笠引薦道:“這位是我表兄,現(xiàn)任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段明臣,那位是……東廠都督太監(jiān)顧懷清顧大人?!?/br> 方嘉有個錦衣衛(wèi)表兄,李笠早有耳聞,只是顧懷清這位紅得發(fā)紫的東廠太監(jiān),怎么也跟著方嘉來了? 李笠眼中的訝異一閃而過,但臉上還是露出得體的笑容:“原來是段大人、顧大人,失敬失敬!兩位大人來訪,有失遠迎,實在失禮!” 幾人客套的寒暄幾句,便有李笠引著進入書院。 他們穿過石牌坊,進入大殿,前殿供奉著文昌帝君,后殿則供奉孔子和三教圣賢。遵循書院的慣例,學(xué)生入學(xué)需要拜祭文昌帝君、孔圣人和三教圣賢,方嘉依禮一一跪拜敬香。 方嘉敬完香,李笠將他們?nèi)祟I(lǐng)到東院會客廳,按照慣例,新生入學(xué)必須先拜見山長。 令人意外的是,名震天下的晉江書院的山長竟是一位女子,自號冰心。 不同于官府撥款建制的院是民間書院,從創(chuàng)始人開始起世代相傳,至今已有五代。然而前一代山長膝下無子,唯有一女,便是冰心。 冰心姑娘秉承淵博的家學(xué),雖是女子之身卻學(xué)識不凡。她與尋常女子不同,生平志向不是相夫教子,而是立志要繼承祖業(yè)。在父親過世后,她便自梳,立誓終身不嫁,只為能傳承晉江書院,并將之發(fā)揚光大。 冰心以女子之身掌管書院,初時遇到不少挑戰(zhàn),但她都以驚人的毅力和手腕一一克服。晉江書院在她管理下,非但沒有墮了往日威名,反而比從前更勝一籌。 冰心自十八歲繼承書院,苦心孤詣十年,在經(jīng)營書院方面顯示了不俗的才能,晉江書院聲名鵲起,能人輩出,跟她的出色管理是分不開的,連太后都曾召見她,對她夸贊有加。有了太后的贊譽,皇室貴族也漸漸開始送子弟來讀書,比如安王世子如今便在此就讀。而有了權(quán)貴階層的抬舉和庇護,書院招賢納士,也更有底氣了。 段明臣和顧懷清對于這位奇女子早有耳聞,今日有機會見到本人,心中亦帶著幾分尊敬。 冰心身穿藕色褙子,內(nèi)著素白長裙,不像貴族女子那般簪金戴銀,只用一支烏木簪挽住滿頭青絲,她面容清秀,雙眸有神,身上帶著一股溫潤出塵的書卷氣,果然是胸有詩書氣自華。 李笠將段明臣和顧懷清引薦給冰心,冰心得知兩人身份,態(tài)度依然不卑不亢,但臉上笑容更溫和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