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怎么可能,郭嘉笑的特別純良:我發(fā)自內心的盼望著先生和將軍可以入我青州呢。 講真的,不騙人! 第117章 太史慈是隔天趕到的,原本讓他屯兵魯陽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現(xiàn)在倒是不需要了。 在讓太史慈駐守宛城之后,曹cao等人就準備返回青州。 當然,張繡賈詡肯定是跟著他們一起走的。 雖然張繡鬧了這么一出,這使得曹cao的損失不小,但這倒是帶來了另外一樁好處,張繡心中愧疚,因此在曹cao對他說,到了青州之后,張繡恐怕要暫時先調離自己的涼州軍。 是的,張繡雖然是跟著劉表gān活兒,但他手下的兵馬本質上其實是以涼州兵馬為主體的。 張繡的兵馬原先是張濟的,而張濟原本是在董卓手下gān活兒的,他們都是涼州人,也都是在涼州發(fā)展起了自己的力量,因此后來董卓完蛋,張濟帶人離開的時候,他帶走的當然也是涼州軍。 不過這些年因為張繡屯兵宛城的緣故,因此他的士卒之中也并不再全部都是涼州人了,但總體來說,還是被稱作涼州軍更加合適。 對于曹cao的要求,張繡當然沒有拒絕,他之前gān的那事確實不好,因此如果曹cao不放心他統(tǒng)領原本的軍隊的話,調去其他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這其實有變相奪權的意思,但除非張繡打算再反一次,否則他就無法拒絕這樣的要求。 曹cao卻對他解釋道:請將軍先調去別處并非是因為不相信將軍,只是因為青州兵馬的qíng況特殊,因此不僅僅是要進行整編更是要進行學習,而將軍對我青州戰(zhàn)法也是不清楚的,因此先調去別處適應,等一切完成自然調回本部。 張繡頓時松了口氣,其實他還是想帶著自己的舊部的,畢竟是他手下的老人,忠心也更有保障,去了青州,若是能夠手握自己的兵馬,那么自然更安心一些。 只是他不由得問道:之前呂布去青州的時候,也曾調去別處嗎? 這個嘛 自然是沒有的,不過軍隊整編倒是同樣要做。 聽到這話,張繡心里就有些不高興,怎么呂布就不用調走,他就需要? 這時候倒是曹旭說話了:奉先確實沒調走,但你看著,他去了青州之后,等了好久才終于能夠重新上戰(zhàn)場呢,你也打算等那么久么? 而且 明年的青州大概忙碌的很,可沒空讓你歇著呀,但要打仗,你帶著原本的兵馬恐怕很難和我們做出最好的配合,因此主公才這么決定的。 張繡連忙說道:曹公放心,張繡并無其他意思。 他原本也是答應這件事qíng的。 一行人返回青州之后,自然有辦事的章程,這些就跟曹旭沒啥關系了。 不過第二天的時候,呂布倒是帶著女兒呂瑤上門了。 呂瑤是個身材高挑健美的姑娘,當然,這個高挑的意思是和這個年代的大部分女xing相比,而不是和曹旭相比。 曹旭的身高,放在現(xiàn)代女xing中也算高了,放在這年頭,比之很多男人也不差,因此未免就顯得有些太高。 呂瑤倒是好些,紀衡目測一下,大概放在現(xiàn)代來算的,應該是一米六多點的身高,并不算很高但在這個人均不知道有沒有一米七的年代,其實算不錯了。 畢竟人家爹就挺高_(:3ゝang;)_ 而呂布的遺傳大概不僅僅是身高而已,呂瑤也是個相當漂亮的姑娘,雖然眉眼之間明顯帶著呂布的影子,但看起來并不是中xing的長相,還是女孩子的柔美更多一點。 但她走路很有趣,并不如同很多女子一般小步向前婉婉約約,這一點和曹旭倒是很像。 曹旭把這稱之為習武之人的步伐。 學著那些姑娘們看似漂亮的走路方式,實際上下盤不穩(wěn)的,真的。 紀衡倒是沒在這方面看出啥差別來,講真的,他反倒是覺得那種小步婀娜的樣子,有點怪怪的== 呂布帶著呂瑤來,自然是兌現(xiàn)之前的話,讓呂瑤入曹旭軍中的。 他抓抓腦袋:雖然跟著我也好,不過我一個大男人,帶著她總是有些不方便,對于女子在軍中的那些事qíng也沒什么經(jīng)驗,jiāo給你我就很放心了。 而且 我家瑤瑤也取字了,字子瓊。呂布說起這個還很得意:之前她母親還說取字文姬呢,我就說不好,我家瑤瑤才不要文文弱弱。 紀衡雖然是個理科學霸,但這年頭的教育他早年也是很合格的,紀父對家里孩子的教育可不含糊,孫氏也沒在這事上虧待他,也給他請了好先生。 因此作為在場的唯一一個能夠稱得上文化人的,他不得不給呂布解釋道:文字并非是文文弱弱的意思呀。 ???不是嗎?呂布想了想:可我見文若就是文文弱弱的樣子嘛。 紀衡: 你這么說荀彧是會被坑的你知道嗎? 別以為溫文君子就沒脾氣啊。 不過 雖然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不過取字倒是很靠譜呢。 呂布咧嘴笑:我家瑤瑤的字,就是我問過他之后才取的,瓊字多好呀,我看著比文好。 瓊和瑤都有美玉的意思,聽著不錯,意思也好。 這一點呂布還是很佩服荀彧的:還是他們讀書人懂得多,像我,之前就只會想到什么大虎,力壯之類的字,想想也不好,就算是個文盲也不會取這種字嘛。 這種的,當做小名也就罷了,當做字來說的話,其實就不太好。 然而 紀衡想了想,貌似后來孫權家,就有孩子字大虎小虎什么的? 能夠被呂布鄙視為文盲紀衡都不知道該不該心疼一下孫權了,說起來,現(xiàn)在的孫權應該還是個小少年吧? 娃兒啊,你可要好好讀書?。?/br> 不然的話,呂布都會鄙視你的! 不過字倒是一說,真正重要的事qíng,其實還是安排呂瑤去曹旭那里。 曹旭招招手把十幾歲的小姑娘叫到面前來:你想來我這里當然是好的,我也歡迎你來,我第一眼見你就很喜歡呢。 呂瑤小姑娘長得漂亮又不顯得太過嬌柔,也沒有什么軟趴趴的感覺,看起來朝氣陽光,完全是曹旭喜歡的類型。 但 話是這么說,咱們還是得照章辦事,今年秋天倒是還有一次考核,你若是過了,我就去要人,把你調入我?guī)は?,只是你來了不是做小姐更不是做將軍的,你得從普通的士卒做起,這樣的話,你還愿意嗎? 愿意!呂瑤的回答毫不猶豫:不是憑著自己的真功勞換來的將軍,給我我也不當! 呂布大笑:好!不愧是我女兒,有志氣! 他拍拍呂瑤的肩膀:你跟著元昭,只要肯努力,立功的時候可多著呢。 于是曹旭站起身:既然如此,先去院中,我試試你的武藝。 雖然呂布家的孩子,武力值是肯定不用擔心的,但曹旭還是覺得她需要親自打一場看看,這樣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呂瑤的qíng況。 聽到曹旭的話,呂瑤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她大聲的答應下來。 其實呂瑤并不缺高手過招,先不說父親呂布就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的武將,就說時常來他們家串門的張遼高順等人,武藝也是不差的,跟著這些人,她都jiāo過手。 但曹旭不同。 呂瑤覺得,那些人都是男人,和她不一樣,但曹旭跟她是一樣的。 而且,一介女子的武藝卻能夠與呂布相較,呂瑤覺得這已經(jīng)是非常非常厲害的事qíng了,至少她自己至今摸不準呂布到底有多厲害。 因為每次都輸?shù)耐K,可看著呂布的樣子就知道,那對于呂布來說,至多算得上是個熱身運動,呂布恐怕連一半的本事都沒用出來。 但就算是這樣,呂瑤與高順張遼比試的時候,也多次被兩位叔叔夸獎武藝很好了。 呂瑤當然不覺得這是假話,或許張遼會這么說哄她開心,但高順的xing格,他既然這么說了,就肯定不是虛話。 如果呂瑤和呂布的差距有那么大的話 呂瑤不由得看向曹旭,她很清楚的知道,曹旭是呂布親口承認的對手,是能夠與使出全力的呂布相抗衡的人。 她到底有多厲害呢? 作為一個女將,曹旭這樣,已經(jīng)算是登峰造極了吧? 這么想著,幾人已經(jīng)跟著曹旭走到了他們家中的練武場上,空地的兩邊放著木架,上面是滿滿的各式兵刃。 徐昌屬于那種各種武器都會用的人,他教曹旭,雖然因曹旭的個人選擇,于是主要教的刀法,可其他的徐昌也沒給曹旭落下了,對于其他兵器,曹旭不說jīng通,但使用熟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此時曹旭隨手取了平日里練武用的刀,并不是曹嵩送她的橫云,上面甚至不見什么裝飾,看起來非常簡樸。 然后她對呂瑤問道:你用什么兵器? 呂布是用畫戟的,但曹旭覺得呂瑤的武器不可能是畫戟。 方天畫戟對于使用者的要求太高,不僅僅是jīng妙的技巧,還有有qiáng大的力量,可以說這是一種需要將力量和技巧都發(fā)揮到極致才能用好的兵器。 至于說呂瑤,曹旭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力氣雖然不差,但卻并非長于力氣的類型,如果使用方天畫戟作為武器的話,只會將她的弱點更加放大,反而不好。 果然,呂瑤走到場邊拿起長槍來。 呂布很清楚自家女兒的qíng況,他本就是經(jīng)驗老道的人,自然不會為了啥父女一致的效果就讓呂瑤也使用方天畫戟,當初他就跟呂瑤把話說清楚,然后選出適合呂瑤的兵器,并且讓呂瑤在其中挑選一樣。 呂瑤選了槍。 槍對于使用者的力量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卻更加靈巧,更有利于呂瑤發(fā)揮。 曹旭一笑:來吧。 從這姑娘握槍的姿勢和手法來看,至少不會給呂布丟人了。 呂布和紀衡兩人站在場邊,紀衡就說道:我看這次贏的是元昭。 呂布:你這不是廢話么。 他簡直想要給紀衡翻個白眼:我家瑤瑤雖然不弱,但比之元昭就差遠了,不過她才十幾歲,還沒長到最好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