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滄海橫流_分節(jié)閱讀_37
從小他身邊就有無數(shù)人像他灌輸靖國弱小而北蠻強大的念頭,言道靖人膽怯,北蠻人勇壯。聽了這么多年,這些話已經深深的根植于他的內心深處了。他以祖先脫離靖朝投奔北蠻為榮,為身上流著的中原血統(tǒng)為恥,可是現(xiàn)在呢?靖國強大的軍隊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無論他再怎么扭曲事實都得承認,靖國的軍隊真的很強大,絕對的強大!比西域諸國強大,比歐洲諸國強大,一點都不比北蠻國的軍隊弱小。如果硬碰硬作戰(zhàn)的話,北蠻或許不會取得勝利…… 他說不出北蠻國會輸?shù)脑?,可是他心里面隱隱有這樣一種感覺,北蠻或許會…… 他很清楚北蠻沒有靖國那么富裕,也沒有靖國的發(fā)展?jié)摿?。靖國的發(fā)展是建立在創(chuàng)造之上的,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商品創(chuàng)造糧食用于交換更多的財富,可是北蠻不同……游牧文明的平穩(wěn)程度難以和農耕文明相比,缺乏穩(wěn)定性的他們還處于社會形成的早期階段,本來抗壓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就有所不如,而北蠻的富庶與否更在于能否掠奪其他的國家的財產,一旦他們掠奪的對象變得強大,那么就是他們的死期。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什么差別,可是時間一長高下立判! 過去兩國的軍隊差別最多在于靖國鐵器更多,北蠻軍士更強,可是現(xiàn)在,靖國掌握的已經不只是鐵器那么簡單了,那些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武器裝備已經走向了戰(zhàn)場。隨著靖國的技術越來越強,強大的武器在逐漸彌補士兵體魄的差距,一旦技術的增強超越了體魄的強健,那么…… 他不敢想下去了。薛進只知道一旦北蠻失敗,那么他還有他的祖先就會成為歷史中的笑柄!一想到這里他就心肺劇痛,差點一口血咯出來。 司徒晟冷眼看著神色極為難看的薛進卻毫無同情,只覺得心胸一陣舒暢,露出了一個淡然的微笑,就好像在和這兩位使臣討論御花園的牡丹開得是不是很好一樣。跳梁小丑,不過如此! 太子殿下心中冷笑,就連他這個一直很了解京畿大營訓練程度的人看到這次閱兵都驚訝不已,其他人又怎能平靜的下來呢?看到了如此強盛的軍隊,北蠻絕對不敢輕啟邊釁破壞現(xiàn)在的穩(wěn)定局面,否則他們不但沒辦法獲得利益,反而會損失更多。 觀看閱兵的文武群臣都受到了強大的刺激,不過他們倒是興奮居多。沒有人會不喜歡自己的國家更加強盛的,不過也有例外——順王和義忠郡王……義忠郡王倒是很老實,順眉順眼的沒什么表示。自從廢太子死去,他們家就沒有什么登臨絕頂?shù)目赡芰?,還不如老實度日,安安穩(wěn)穩(wěn)保住性命,所以這位庶出的義忠郡王一貫都沒有任何反抗的跡象。至于順王司徒暉,他的表情五彩紛呈,好看的緊,也不知道會不會放棄那不切實際的妄想。 ☆、第五十二章 腹內轉薛進心猶豫暗商量白鹽換黃金 永定門大閱兵的效果異常的好,不但把北蠻國的使者給震懾住了,文武群臣都是驚訝不已。 失去了五皇子司徒易這個標桿,科舉出身的文臣官員只得老老實實地投入了司徒晟的懷抱。同樣失去了大皇子司徒旭的勛貴最開始倒是害怕了幾天,可是看到老皇帝一點沒有重罰他們的意思就又開始囂張了起來,但在這次看到了如此雄壯的京畿大營之后,他們立刻嚇得老實了不少。 而世家的勢力和順王司徒暉呢?呵呵,光看他們難看的臉色就知道他們心中有多么震撼了,司徒晟特意點名讓順王司徒暉參加閱兵式,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就連傻子都明白了,他們哪敢做這個出頭鳥? 司徒晟心中很是滿意,回宮之后特意召見了江源和眾位謀臣談論下一步的事宜。震懾只是第一步而已,下面需要做的是獲得更大的利益。在能夠一口吞下整個北蠻國之前,大靖需要一個平穩(wěn)的發(fā)展時期,新式的裝備武器雖然很好用,可是工匠們打造武器需要更多的時間,士兵需要適應裝備需要更多的時間,軍隊還需要找一些合適的目標進行實戰(zhàn)方面的演練,所有的事情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這些都需要一個磨合期。不但軍隊的將士需要磨合,整個官員集團也需要磨合,當這一切都磨合完畢才能發(fā)生根本性的質變。無論是江源還是司徒晟都需要北蠻在這段重要的時間老老實實呆在那里,而不是給大靖這邊搗亂。 怎么才能穩(wěn)住一個敵人呢?除了武力方面的震懾還需要的是經濟上的聯(lián)接,當北蠻國意識到自己和靖國短時間分不了勝負,只有和平共處才能得到更多利益的時候,這群蠻人就會選擇平靜下來,不要惹事了。 林鈞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難免有些不適應,不過他倒是很清楚自己需要更多的展露才華的機會,所以還是第一個站出來發(fā)言,“殿下,既然他們內部不和,那么分別與這兩個北蠻使者商談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br> 司徒晟和江源相視一笑,分別商談這是他們兩個早就定下來的論調。自從知道那兩位使者的出身和相互間的矛盾之時他們就已經決定這么做了。林鈞得到的消息到底還是少,所以醒悟的也晚了一些,但他剛一知道消息就能想到這一點,比起余下這些謀臣卻是勝出了不少。確實是個好苗子! 司徒晟對于林鈞的表現(xiàn)還是滿意的,尤其他后面提出的方案確實可行。他想了想,最終說道:“那么下面清遠負責與那位定靈王薛進談一談,而那個阿伯那江……就交給林卿你吧?!?/br> 林鈞沒想到太子殿下會將與國使對話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剛剛投效他的自己,心內激動萬分,感恩非常,他深深拜伏于地,近乎哽咽的說道:“臣必不負殿下所望?!?/br> 江源一怔,而后同樣施禮。他倒是沒想到司徒晟這么快就交給林鈞展示才華的機會,不過想想林鈞的才能也不是不可以嘗試一下。看來他在用人方面的膽量還是不及他這位主公大人,上一世童年的遭遇讓他對于初認識的人總是心懷防備有所保留,當然,適當?shù)脑囂阶匀皇菓摰模欠纻涮嗑惋@得太過疏離了。 看樣子他也得好好改改這個習慣才行…… 鴻臚寺。這里本是燕朝大鴻臚這位主管外賓事宜的官員辦公用的地方,但靖朝不單設大鴻臚,接待外賓的事宜也早已交給了禮部管理,燕朝的鴻臚寺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被改成了外國使節(jié)團隊住宿的地方。 鴻臚寺內的房間明亮寬敞,桌椅擺設都透著入骨的雅致,沒有北蠻和西域那種恨不能將家里所有黃金寶石擺在明面上的露骨,這種低調的奢華更能彰顯出一種內斂的高貴。房間之中的家具擺設都是北京造辦處的做工,論起精致細膩來當然沒有南方的那么靈巧,可是簡單之中富有大氣,古拙卻雅致,小中見大,透露著帝都的皇家威儀。 薛進坐在桌案邊,擺弄著桌子上的青花茶杯,一陣陣的發(fā)怔。他心思極度混亂,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 這次出使大靖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踏足中原,卻完完全全顛覆了他過去幾十年來對中原的印象。想想他從小到大周圍的北蠻人都是怎么說的?中原那里遍地都有黃金,到處都是財富,可是民眾卻膽怯弱小瘦弱不堪,皇帝官員皆是昏聵無能廢物一般,那里的將領就像草扎的一樣,一碰就倒,再碰就跪地投降,無論如何都比北蠻差遠了。中原就好比一塊上好的牛rou,正等待北蠻撲上去撕咬吞咽呢。 可到等他真的來到了靖國呢?這里的所聞所看無處不在顛覆他過去傲慢的思想。 靖朝的官員們都穿著絲綢的衣服,談吐優(yōu)雅,溫和有禮。這里的城池宏偉高大,建筑精妙絕倫,甚至一個普普通通的州府城池都要比西域那些小國家的王宮還要堅固精美??吹匠浅乩锩娴娜肆魉家@呆了!一個縣城而已,里面竟然有兩萬多人居住,這個數(shù)字簡直趕得上北蠻一個中等部落的人口了! 而這樣規(guī)模的城池在靖國竟然有一千多個,隨隨便便就能拿出這樣的數(shù)字。這還不算什么,居住在城池里面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還有更多的人口是居住在城郭之外的,那一個縣得有多少人?。烤赋珖??幾千萬還是更多?!這個數(shù)字聽著就令人心驚膽寒,這么多的人口他想都想不到,北蠻的人口到現(xiàn)在也不過才數(shù)百萬而已,這點數(shù)字甚至還不足靖朝的一個零頭! 他路過一條寬闊的河流,想問問這是一條什么河,通往哪里。接待他的譯官告訴他那不是河流而是一條水渠,是人工開鑿為農田輸送河水的。 人工竟然能夠開河?這種事他連聽都沒有聽到過。而那條河上面安裝著一些一丈多高的大圓盤,譯官說這種東西竟然是用來將河里的水引入田地間的渠道的,這樣就不用人工提水了。竟然有這樣的東西存在?!薛進的眼睛都要瞪圓了。那位譯官還告訴他這些名為水車的輪/盤還能推磨和舂米,比起牲口和人都更加有力。對于科技落后的北蠻來說,看到這些最新的科技簡直就像閉關鎖國的清朝人第一次看到蒸汽機時的反應一樣,完全被驚訝得不知所措了。 到得京城,他先是見識到了靖國士兵超乎尋常的弓箭技法,再是看到了那足以改變戰(zhàn)局的二石強弓,最后更是被江源的神力嚇得不輕。如果說這還在他的接受范圍內,那么檢閱京畿大營軍隊所見的那些事又是怎么回事?是誰告訴他靖國人膽怯弱小不堪一擊的?是誰告訴他靖國的將軍像草扎的一樣望風而降的?那樣的鋼鐵洪流,那么強大的軍隊和將領,他一直戀慕的北蠻真的能夠抵擋得住嗎? 他有沖動立刻跑去休書一封,請北蠻大汗集結國內全部的軍隊進攻靖朝,趁著靖朝還沒有完全強大起來毀掉這個無限潛力的國家。可是一想到那足有十幾萬人的京畿大營,他又搖了搖頭。擁有這樣強大的軍隊,此時此刻的靖國完全不是北蠻說消滅就能夠消滅得了的了。這已經不是通往強大的萌芽了,靖國已經在北蠻沒有留意的情況下強大得難以消滅了。隨著靖國的繼續(xù)發(fā)展,他們只會變得越來越強,直到北蠻再也難以壓制,然后…… 嘴上雖然沒有說出口,可是薛進心里面很清楚,到了那個時候北蠻國就會成為大靖國嘴邊的一塊上好的牛rou!供靖朝的軍隊撕咬吞咽的牛rou!為了獲得西域的財富,靖國絕對不會放過北蠻的,他們絕對會消滅北蠻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 薛進在北蠻倒是也管著一個數(shù)萬人的部落,他自以為很強大呢,可那點人口在靖朝不過是一個縣城的人數(shù)。想想他身上穿的那些做工粗陋,過于簡單的裝飾,再想想靖朝的官員們那些華貴的玉帶和配飾,柔軟光滑閃著亮光的絲綢服裝,簡直比都沒法比。光是這個接待使者的屋子就要比他在北蠻的那個王帳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北蠻和靖國真的能放在一起比較嗎? 前幾天他還夸耀自己的祖先明見萬里呢,現(xiàn)在倒開始怨恨起他的祖先了。為什么要離開中原投奔北蠻這么落后的國家?現(xiàn)在中原這邊強盛了起來了,他們倒成了丟棄珍寶選石頭的愚蠢之人,等到靖國打過來,他們豈不會成為史書上的笑柄? 薛進還在屋子里躊躇不已,一個侍從卻在門口通報有靖朝的官員來訪。靖朝的官員與來訪的使者交談是非常常見的事,盡管薛進還在心煩意亂也不能不見,這是他身為使臣的責任,因此他只能讓侍從請來訪之人進來。可當他真的看到來訪的人是誰的時候,卻不由一陣心驚rou跳,來的竟然就是那個節(jié)度京畿大營的冠英侯江源! 江源就像沒看到對方那副見了鬼的表情一般,微笑著說道:“貴使這幾天休息的可好,可有什么不習慣之處?若是有什么想要改動的地方都可以和鴻臚寺的侍者們說,他們自會去辦到的。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也都可以吩咐他們,這些人會辦妥的。若還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情貴使也可以和我說一說,若是可以辦到,在下絕不推脫。” 薛進忍下了心中的驚訝,默默咽了口唾沫,用眼神示意站在外面的侍從關門離開,這才干巴巴的說道:“自然是習慣的,不知冠英侯今日所來何事?。俊彼@回倒是不說北蠻話了,老老實實地說起了漢話,哪里還看得出剛來京城的時候那副囂張跋扈,鼻子樹在腦門頂上的樣子? 對他這種叛臣出身的家伙江源不說十分了解也是知道一些的,不用說別的,那么多抗戰(zhàn)劇里的漢jian翻譯和偽軍還沒有見過嗎?崇洋媚外說的就是他們這些人。 這種人的性格要不然就是背叛了就死不回頭,自我催眠自己絕對沒有錯,既然上了賊船就要一條道走到黑,后悔也說不后悔。要不然就是墻頭草左右倒,哪邊強他就沖著哪邊膝蓋軟,完全沒有什么立場可言,叛變比喝涼水還容易。看來這個薛進就是后一種人,哼,這種人倒是比想象中更好對付。 江源一笑,說道:“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大事。只是我朝太子殿下對于北蠻以及西域的事物有些好奇,朝中群臣也是如此。聽聞北蠻國疆域廣闊,物產富饒,與我朝的種植之物卻是多有不同,不知貴使的使團是否帶著一些特產,也好讓我等感受一下新奇的事物?!?/br> 這話說的并不算客氣,可是也很委婉了,說是見識一下,見完之后很可能就要談兩國通商的事了,這是當時國與國使團交談的慣例,薛進自然知曉。 北蠻與大靖這些年來一直有通商,無論絲綢、藥品、瓷器、茶葉還是一些精巧的奢侈物件都是北蠻貴族們的心頭好,就是普通的牧民也想買一些便宜的茶葉來喝,所以貿易一直都很好。更何況由于北蠻國的崛起,絲綢之路已經從中截斷,西域和歐洲那邊的商人若是想要購買東方的貨物都必須從北蠻國的手中購買才行,這更是促進了北蠻國對于他們與中原貿易的重視。聽這位江源江大人的語氣,這一次的貿易將會是由靖朝的太子殿下主導,那么交易的貨物絕對不是下面的那些商人可以比擬的,這將是多么大的一筆利益啊,薛進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看到薛進感興趣了,江源反倒拿了起來,面對這位北蠻正使的追問他是說一句藏兩句,句句都不露根底,將薛進的興趣吊得高高的,卻就是不讓他落地。好像他什么都說了似的,可是仔細一品就知道江源其實什么都沒說,你以為他說了的不過是一些自己腦補之后的內容,實際的東西他是一句都沒提過,可謂滴水不漏。足足“商談”了一個時辰,江源這才告辭離去。 說話要點到即止,一開始就下猛藥未必能起到作用。慢慢來,不著急,江源勾起一絲笑容。 林鈞也好好地涮了一把那位副使阿伯那江,從頭到尾一句實話都沒有,牽著阿伯那江的鼻子轉了好幾圈。這個北蠻副使倒是沒有被顛覆信念的樣子,不過也被驚的不輕,一聽說通商的事情他比起薛進還要激動,被林鈞順利地套出了不少話。 對于林鈞的表現(xiàn),無論是司徒晟還是江源都是相當認可的,不過他依然還需要在戶部繼續(xù)鍛煉。和江源借助戰(zhàn)爭瞬間躥升到二品大員不同,林鈞的歷練還不夠,冒然身居要職并不是什么好事。就算強如江源這般,剛當上兵部侍郎的時候也是一陣的手忙腳亂,從來沒有擔當過政事,猛地一接手怎能受得了?這幾年時間的歷練對江源來講也是收獲頗豐的。 三藩之戰(zhàn)論功行賞之時,司徒晟需要搶占有利位置和獲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江源必須被推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搶占最美味的果實,哪怕揠苗助長也得挺在那里,絕不能掉下來。可是現(xiàn)在情形不同了,林鈞可以獲得更長的培養(yǎng)時間,穩(wěn)定的成長,平順的升遷,雖然慢了一點,可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就這么吊了薛進幾天胃口,江源終于肯說一點實際的東西了,就這一點兒就差點震趴下這位北蠻正使。太子殿下主導的兩國貿易,其中一樣重要的商品就是——鹽!不是一斤兩斤,而是成千上萬斤的鹽! 鹽有多重要是個人就知道,相對于其他的物品來說,沒有一種商品比鹽更重要了。香料可以不用,綢緞可以不穿,藥物可以找其他方法代替,有病了大不了忍著。只有鹽,是必需品中的必需品,無可代替! 此時的鹽,來源有三,井鹽、海鹽和池鹽。后世常見的巖鹽可遇而不可求,礦產雖多但是發(fā)現(xiàn)不易,至少靖朝這時還沒有被人類廣泛應用,而剩下的三種食鹽來源在這個時代都是用煮干水分的原理得到的。 北蠻的控制范圍里還沒有鹽井和大海,他們自己生產食鹽只能依靠煮干鹽湖里的咸水。煮鹽倒是沒什么,可是北蠻沒有導熱效果更好的鐵鍋和足夠的煮鹽匠人,鹽的產量簡直低的令人發(fā)指,因此北蠻一直很需要鹽。過去北蠻不是通過貿易就是通過掠奪的方法來獲得食鹽的,可依然有所不足,如果能夠從靖朝這邊交易到足夠的鹽的話,無疑是一件對北蠻相當有利的事。 薛進自以為得了便宜,卻不知司徒晟才是最大的贏家。 自從知道江源知曉的火藥是墨家的傳承,司徒晟就再沒有輕視過儒家們喊叫的“奇yin技巧”,工部更是在方越的帶領下吸納了不少墨家的學者,果然這些學者的到來帶來了各種創(chuàng)新的技術。 煉鋼的新法,更強的攻城守城裝備……這些工部的墨家學者經過研發(fā)更是創(chuàng)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曬鹽法!雖然制造出的鹽沒有煮鹽法制出來的精細,可是所耗人力和所需成本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天氣好的時候曬鹽法的產量遠遠優(yōu)于煮鹽法。目前這些工部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才能用曬鹽法制造精細的食鹽,一旦成功所創(chuàng)造的利益絕對是個天文數(shù)字。 北蠻得到的不過是通過劫掠也能獲得的食鹽,而靖朝得到的卻是真金白銀以及所需的各種物產,雖然北蠻堅決不販賣馬匹,可難道天下間就只有北蠻一個地方有馬嗎?有了成本廉價的食鹽作為商品,害怕買不來馬?司徒晟冷冷一笑。 ☆、第五十四章 談買賣使臣生矛盾遭貶黜賈赦鬧生母 相對比靖朝這邊的商品食鹽,太子殿下交給北蠻使者的名錄上可交易的種類就多了很多,除了真金白銀珠寶玉石之外,從吃的到用的,從種子到植物,牲畜、礦石等等足足列了上百種。這張清單之中以中原沒有的植物居多,有的可用于使用,有的可作為藥材,有的則用于觀賞把玩,北蠻國的使者見沒有什么特殊的東西,毫不懷疑就答應了下來,卻不知江源正在那里冷笑不已。蔬菜水果雖然可以豐富物產,藥材也可以用于治病,可是他和大靖真正想要的卻是北蠻人以為沒有絲毫用處的棉花! 上一世中原有大規(guī)模應用棉花的記錄已經是宋朝時的事情了,據(jù)說宋朝以前漢字之中就沒有“棉”這個字,只有“綿”。綿指的是動物的毛發(fā),比如綿羊,而棉花的原產地卻根本不是中國,人們也不知道這白花花的東西可以做什么用,只是作為觀賞植物而已。 靖朝這時候倒是已經有了木棉這種植物,可是木棉是樹木,它所產的“棉花”雖然御寒效果很好,但是以靖朝現(xiàn)在的生產技術不易將其應用,雖然也有人將它的棉絨放進衣服或被子里面做填充,可是會這樣做的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更多的還是選用羊毛之類的動物毛發(fā)或者動物的皮毛來御寒。說是這么說,但是牲畜畢竟很少,除了有錢人家,一般人也買辦法得到太多的皮毛,用來裝備軍隊就更難完成了。 棉花不同于木棉,它的大規(guī)模種植和應用都相對容易,一旦正確應用它制作成棉襖、棉鞋,那么靖朝的士兵就可以無視寒冷的天氣于嚴寒的北方作戰(zhàn),而不至于因為凍傷而脫離戰(zhàn)場。那么攻打北蠻國的最后一個難題——寒冷的天氣——也將被大靖攻克,靖軍將會發(fā)揮出更加強大的力量。 另一邊,林鈞拉著北蠻國的副使阿伯那江談了幾天也談下了交易茶葉的買賣,這位副使大人根本不知道還有鹽這種商品的事,還以為自己成功越過了薛進為北蠻國立了大功,在那里興奮不已呢。 北蠻人的飲食結構主要是rou類和奶類,缺乏植物的攝入,這使得他們營養(yǎng)有所失衡,而茶葉就能緩解這種營養(yǎng)缺乏。不止如此,大量食rou也使得北蠻人消化不易,這也需要茶葉來促進消化,因此凡是北蠻人都是離不開茶的。相對比從西域國家掠奪來的植物類的食物,還是中原的茶葉保存時間更長也更容易食用,一筆茶葉的大買賣絕對是相當大的利益,也難怪阿伯那江自以為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