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分節(jié)閱讀_265
只是倭寇從蘇州向北流竄,因趙致禮部回援余杭,而歐陽樊部圍之不利,倭寇闖入了江陰,江陰知縣戰(zhàn)死,后這一股倭寇又和太湖上流竄的倭寇合流,汪秉直遂親自帶兵前往,又派趙致禮部為右翼包抄,一起合擊倭寇,敗倭寇于蔡涇壩,倭寇又直接向鎮(zhèn)江揚州流竄,鎮(zhèn)江指揮戰(zhàn)死,倭寇之后從高郵興化劫掠而去,因在興化抓捕大批老弱婦孺為人質(zhì),以人質(zhì)為盾牌,官軍一路追擊,卻不敢過分,因倭寇誤打誤撞所抓人質(zhì)多為季氏族人,現(xiàn)如今季氏一族在朝中勢大,季衡更是皇帝跟前第一寵臣,故而官軍受人質(zhì)掣肘,只得任由其出海。 季衡得知情況時,人正在蘇州城內(nèi),蘇州城雖然沒有被倭寇攻下,但是也是損傷慘重,城墻亦有損毀,季衡前往巡查。 季氏族人被倭寇抓走之事,汪大人覺得自己義不容辭需要向季衡說明,故而只好派人給季衡送了信來,說了季氏族人被倭寇劫走之事。 季衡看了信,愣在當場。 209、第五章 倭寇海賊劫掠一地,抓捕陸上百姓為人質(zhì)為俘虜之事乃是十分尋常的,被抓之人,大多為一般男女,劫到海上之后,便成為倭寇海賊的奴隸,生活十分艱苦,一般都是干些雜事,任打任罵,任殺任剮,自然要是遇到大戰(zhàn),往往他們還要被作為敢死隊,有些稍稍厲害的人,或者能夠逃跑,或者就直接淪為了海賊,女人則是成了營/妓,淪為泄/欲和生孩子的工具。 季衡對這些十分明白。 所以看到信上說他的族人被抓走數(shù)十之后,就大腦充血,差點要坐不穩(wěn)。 好在他一向是內(nèi)斂而鎮(zhèn)定的,雖說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但是此時他也幾乎要忍不住。 季衡回老家祖宅的次數(shù)實在有限,一只手也數(shù)得過來,認識的人自然更是有限,不過,宗族的牽絆卻不是用回老家?guī)状蝸砼卸ǖ摹?/br> 蘇州知府劉炳正坐在季衡下手,劉炳這次是守城有功,季衡前來巡查也對他多有褒揚,他雖然面上恭敬又沉靜,心里其實是歡喜的,他等著自己高升的機會呢。 季衡弱冠之齡,巡撫閩浙,文人清高,閩浙兩地官員,對他本是很不服氣的,不管面上是多么恭敬恭維,心里都會有些輕視,特別是看到他長得面若桃花,眼含秋水之后,心里的那些輕視就更重了。 最初劉炳也是在心里這般輕視季衡的。 不過季衡這下東南來,身上絲毫沒有任何輕浮之象,反而是文韜武略,性格堅毅,讓人折服。 劉炳也不是迂腐之人,漸漸也就真心佩服他起來,在心里贊嘆自古英雄出少年。 蘇州乃是屬于江蘇,不過因距離余杭不遠,故而這里便直接由汪秉直管理了,汪秉直雖然只是閩浙總督,但是因兩江總督?jīng)]有魄力,加上倭寇海賊又是不管省界的,流竄到哪里就是哪里,要是倭寇從閩浙流竄到江蘇安徽等地了,就該兩江總督管,這樣便是誤事,所以為了便于追擊,皇帝就賜予了汪秉直跨省用兵的權利。 于是這蘇州,便也成了季衡管理之地。 劉炳見季衡看了信之后神色有變,便問道,“撫臺大人,是出了什么事?” 季衡又看了一眼信,將信紙直接遞給了劉炳,劉炳看了信一眼,為了十足十地要表現(xiàn)出悲憤之情,他瞬間就站了起來,對那倭寇大罵道,“這群倭國賊子,侵擾我地方,劫掠我百姓,不殺盡不足以安民?!?/br> 他說著,又看向季衡,皺眉道,“下官沒有記錯的話,撫臺大人祖籍便是興化,這倭寇所劫之人,是撫臺大人的族人,倭寇入海,怕是沒有逃得太遠,讓水軍追擊,不會追不到?!?/br> 那信里汪大人只寫了倭寇劫掠興化,劫走成百百姓,其中季氏一族便有數(shù)十,因其以百姓為人質(zhì),官軍受到掣肘,不得已放了他們?nèi)牒!?/br> 劉炳一看這信,信里沒寫那季氏一族的數(shù)十人是季衡的族人,但是劉炳何其人精,要是真是一般百姓被抓為人質(zhì),汪秉直根本會是管也不管,直接追擊,人質(zhì)在汪秉直眼里什么都不是,能夠救回的人質(zhì)便救,不能救回的直接就算了。 這其中自然也是有原因在的。 倭寇十分兇殘,宮城之時總是抓捕大批平民百姓做先鋒敢死隊叩擊城門,這些百姓要是不向前就會被殺,向前去叩擊城門有可能還能夠有生機,故而這些被俘虜?shù)陌傩罩坏米鲑量艿南蠕h敢死隊,最初有城中守軍憐憫百姓,將城門打開放這些百姓入城,但是百姓里卻又摻雜有???,入城之后馬上反戈,于是城池馬上被迫,倭寇入城,更是大肆劫掠,殺人放火,城中百姓死傷數(shù)千,燒毀房屋無數(shù)。 如此這般,之后汪秉直直接下令,一律被抓百姓,若是做倭寇敢死隊的,視為倭寇無異。 這樣的做法反而讓倭寇束手束腳了,因為抓了百姓做敢死隊也無法叩開城門,而且這些百姓有些還是有血性的,知道上前也是死,往后也是死,那何必向前殘害同胞,還不如退后和倭寇死戰(zhàn)。 因發(fā)生了幾起俘虜?shù)垢攴磽糍量苤?,倭寇反而并不敢大肆抓捕俘虜為先鋒了,讓一般百姓還有了些保障。 有此前因,但是這次汪大人還是為人質(zhì)掣肘,可見那人質(zhì)的確不是一般人質(zhì)。 那一族既然姓季,便該是季衡的族人了。 季衡祖籍興化,季氏一族在這里已經(jīng)立足兩百多年,人口眾多,并不是住在興化縣城里面的,而是縣城外季家村,季家村根本沒有防御措施,所以被劫走族人,完全可以想見。 現(xiàn)在季衡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對待這件事。 要對宗族有個交代,必定要將這些族人救回來,但是若是因此而私用軍隊,自然便是罵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