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經(jīng)嫁過我_分節(jié)閱讀_164
書迷正在閱讀:肆無忌憚、和男主離婚后我成了富婆[穿書]、重生之天價經(jīng)紀人、我的信息素有毒、八零肥妞逆襲記[穿書]、榮耀之刃[花樣滑冰]、黃泉路下、嫁給暴君、折盡溫柔、青春訓(xùn)練手冊
歐陽看了看戚云恒的臉龐,尤其是那雙緊緊閉著的嘆了口氣,轉(zhuǎn)頭對魏公公道:“勞煩你那手下再出宮跑一趟,去我府里取樣?xùn)|西。” 說完,歐陽向魏公公要了紙筆,在紙上寫了一個鬼畫符似的的古字。 “把這個交給我府里管家,他自會知道要取什么。”歐陽把這張紙遞到魏公公的手中,讓他轉(zhuǎn)交給出門辦事的小太監(jiān),然后道,“把外面的太醫(yī)和六位尚書全都請進來吧,又不是什么大事,別搞得好像大廈將傾,危在旦夕一樣。” “諾!”魏公公對歐陽的判斷雖還有些半信半疑,但歐陽的吩咐并無不妥之處,他也確實不好把六位尚書一直晾在外面,便按照歐陽的吩咐,先安排了小太監(jiān)去歐陽的府里拿取歐陽想要的東西,然后便把太醫(yī)和六位尚書全都請進了內(nèi)室。 作為目前“身份”最高的清醒之人,歐陽直接接管了當(dāng)前的話語權(quán),讓六位尚書暫且站到一邊,命太醫(yī)重新為戚云恒把脈。 “照實說?!睔W陽強調(diào)道,“若是連這樣的癥狀都診斷不明,你們也不用再做什么醫(yī)者了——沒資格!” 聽歐陽如此一說,兩名太醫(yī)下意識地往戚云恒身邊走去,另外兩名太醫(yī)卻是互相看了一眼,直接躬身作答:“啟稟九千歲,就我等判斷,陛下……很像是勞累過度,睡過去了?!?/br> “早說不就好了!”歐陽翻了個白眼,“原本沒啥事,你們這一猶豫,倒是把大人們差點嚇出個好歹!” “陛下無事?” “九千歲懂醫(yī)術(shù)?” 禮部尚書紀鴻和刑部尚書朱邊同時開口,只是問出的問題各不相同。 “不相信,自己上來摸摸!”歐陽把臉一沉,冷冷說道。 如今的讀書人大多學(xué)識斑雜,對醫(yī)書亦是常有涉獵,所以才會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的說法。 聽歐陽如此一說,紀鴻不由一愣,朱邊卻是明顯有些意動。 只是他倆都還沒有付諸行動,一旁的戶部尚書萬山反倒最先站了出來,來到戚云恒的床榻旁邊,扣住他的脈搏,仔細感受起脈搏的跳動,很快就臉色一緩,躬身退下。 “陛下確實沒有大恙,只需要好好休息?!比f山肯定地說道。 “太好了!”吏部尚書米粟立刻大大地松了口氣。 許是萬山的信譽很好,威望很高,他一說陛下無恙,即便是朱邊也沒再上前驗證。 工部尚書袁止望更是有些過于直率地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暫且告退?” 余下五位尚書頓時表情各異,但顯然對袁止望的想法并不贊成。 歐陽也不贊成。 “退什么退,你們走了,誰給陛下干活?”歐陽很不客氣地叱責(zé)道,“陛下雖無大礙,但也不是一覺睡醒就能恢復(fù)如初的,總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們幾個都別閑著,趕緊行動起來,把能處理的事情盡可能地處理掉,讓陛下好好休養(yǎng)幾日!” “這個……” 六位尚書面面相覷,一時間竟是誰都沒有接言。 即便萬山也是跟在戚云恒身邊做事做了四五年的,年紀最輕但資歷卻是最久的米粟更是從戚云恒舉兵的第二年就加入到他的麾下,對他“專權(quán)”的毛病全都心知肚明。 幫戚云恒處理政務(wù)?那真是壽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見尚書們?nèi)怀雎?,歐陽雙眉一挑,“怎么,有問題?” “此事,還是等陛下蘇醒后再做定奪較為合適。”最不想“分擔(dān)”皇帝政務(wù)的兵部尚書霍丙申小心翼翼地答道。 “等等等,等到陛下再次辛勞過度,突然昏倒?!”歐陽板著臉,冷冷反問,“今日,我便干一次政,把此事做個定奪!” 話音一落,歐陽便轉(zhuǎn)頭向魏公公說道:“去找十個識字的宮女和十個識字的太監(jiān),年紀越小越好。” “九千歲尋這些人是想……”魏公公也為之一愣。 “分揀奏章?!睔W陽道,“皇帝每天最辛苦的事就是看奏章,最費神的事也是看奏章,最費時間的事還是看奏章。這些人要做的,就是替他把奏章看好,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扔開;該讓六部思量的歸于六部,該由陛下定奪的交給陛下。” “這……”魏公公也遲疑起來。 “反正六位尚書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出宮,便讓他們辛苦一下,把你挑出來的這些宮人指導(dǎo)一番,讓他們明白分揀奏章是怎么回事?!睔W陽繼續(xù)說道,“記住,要挑年輕的,別把那些已經(jīng)學(xué)會以公謀私和偷jian耍滑的老油條給選進來了。還有,接手了這項活計的宮女要做好老死宮中的準備,盡可能自愿,別找那些還想著出宮與家人團聚,甚至有心攀高枝的!” “這樣的話,不如只找內(nèi)侍……” “我信不過!”歐陽打斷道,“是男人就有野心,切了子孫根的男人也還是男人,這世上可沒有太監(jiān)這個物種!若不是時間緊急,擔(dān)心你一時湊不齊人,我倒是想全用女人!” 魏公公一時啞口。 雖然他有心為自己所代表的群體辯駁幾句,和九千歲說一說野心和忠心的關(guān)系,但又擔(dān)心這么一爭執(zhí),會把話題偏移到太監(jiān)還是不是男人的問題上來。 轉(zhuǎn)念一想,魏公公便覺得九千歲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雖然有些僭越,但也算不得干政篡權(quán)。他整日跟在戚云恒身邊,對那些奏章的內(nèi)容也心里有數(shù),十本里面能挑出一本言之有物的就算不錯了,真不值得陛下去浪費時間,而且宮女和太監(jiān)全在他的掌控之下,大不了事后滅口便是,麻煩不到哪去。 于是,略一權(quán)衡,魏公公便閉上嘴巴,按照歐陽的要求挑人去了。 余下的六位尚書也沒再多言。 他們這些人嫌棄什么都不會嫌棄權(quán)力,而批閱奏章便是一項極為要緊的權(quán)力,再怎么繁瑣無趣,也絕對值得大力爭取,更何況此事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 奏章里隱藏的彎彎道道,多著呢! 即便是看起來最為無用的請安折子,也會因為能否遞到皇帝面前以及什么時候遞到皇帝面前而生出不同的影響! 但很快,六位尚書就發(fā)現(xiàn)這位九千歲并不像他們以為的那樣“無知”,之所以留下他們,也真的只是“干活”而已。 魏公公將歐陽要求的人手帶到乾坤殿之后,歐陽讓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聽從六位尚書的吩咐,而是把有待批改的奏章全部抬了出來,一本一本地登記造冊,把奏章的撰寫人、撰寫時間、登記造冊的時間……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 這一步驟完成了,那些已經(jīng)被記錄在案的奏章才會移交到六位尚書的手中,由他們領(lǐng)著幾個學(xué)識較深的宮女太監(jiān)對其進行分門別類,并告知這些宮女太監(jiān),為何要做這樣的劃分,要點又是什么什么。 幾十本奏章分類完畢,跟在六位尚書身邊學(xué)習(xí)的宮女太監(jiān)還不好說,魏公公卻是已經(jīng)看出了訣竅。 ——這活兒,還真的是可以為陛下分擔(dān)過來! ——若是真能將此事分擔(dān)過來,他們內(nèi)侍也不必只做些端茶倒水的奴婢行當(dāng)了! 魏公公這邊正心情激蕩,派去歐陽府里取東西的小太監(jiān)也趕了回來,而被他取回來的,卻是一個只有巴掌大小的白玉水壺。 這只水壺呈橢圓狀,扁扁的,表面的花紋明顯是精雕細琢出來的,看起來很漂亮,只是并非常見的花鳥福壽,也不是萬字云紋,古里古怪,讓人難以形容,與九千歲之前在紙上畫出來的圖案倒是有些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