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前奏既已起
“特殊的農(nóng)具?遠超當(dāng)今水準的冶鐵鍛造水平?奇異的種子?還有許多古怪之處?” 看著手上的回信,遠在楚國的春申君臉色不住的變化。這次不同于上次收到來信,之前不過只是一個不被重視的家族庶子送來的書信,但這次他派過去的,可都稱得上是心腹,不是尋常人物可比,這群人反饋回來的消息,更不會是道聽途說,必是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有的放失! “這個成皋陳氏,居然是有真本事的?本君看走了眼?” 一念至此,春申君忍不住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陣頭疼。 當(dāng)下,他正為五國聯(lián)軍的分崩離析而頭疼——原本在消息傳來的時候,他還想著動用自己在魏國與趙國的人脈,想辦法將五國聯(lián)軍重新拉攏回來,至少也要擋住秦國兵馬一段時間,給楚國創(chuàng)造出恢復(fù)和應(yīng)對時間?,F(xiàn)在已然確定,那位魏王對信陵君魏無忌的猜忌,已近乎公開,不可能再放任信陵君擔(dān)任五國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而沒了信陵君的威望鎮(zhèn)壓,五國之間的齟齬,自是難以再維持軍勢。 “唉。” 搖了搖頭,春申君知事不可為,只能選擇放下,轉(zhuǎn)而關(guān)注起眼前的事來。 “聯(lián)軍之事既不可為,那接下來終究還要看我楚國自身,這就要用各種方法增強國力。”想到這里,他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信件,“這個陳成皋若真有本事,那說什么都要請過來!畢竟耕種事關(guān)人口,而冶鐵直接關(guān)系到兵鋒!與之相比,所謂興衰之說可能造成的人心紛亂,反倒不那般重要了!” 他拿著那封信,反復(fù)看了幾眼之后,已然從字里行間看出了寫信人的迫切,表情也逐漸凝重。 “當(dāng)初是大意了,因五國之事亂了心境,以至于沒有注意到這個陳氏的異樣,現(xiàn)在他既已嶄露頭角,知道這件事的就不止我楚國一家,其他各家怕是都要有動作!尤其是那秦國,那人既在三川郡,如今五國一退,秦軍卷土重來,重新掌握了那三川要地,既知有此人,就更不會輕易放手了!” 一念至此,春申君不由揉了揉頭。 “還是聯(lián)軍退的太早、散的太快,秦軍被壓在關(guān)中,焉能有這般苦惱?” 但現(xiàn)在再是懊惱,也是無用了,只能在目前的基礎(chǔ)上,迅速做出反應(yīng),直接招來了自己的弟弟黃準與侄子黃羊,吩咐道:“眼下有個大事要爾等去做……” 一番吩咐過后,二人雖是心中驚疑,卻也不敢不信,更不敢耽擱時間,當(dāng)時就回去收拾行囊,第二天一早便就上路,經(jīng)過近半個月的顛簸,這才來到成皋,結(jié)果還未進城,就注意到此處氣氛不同。 “這些車馬,看旗號,皆非一般人物啊。” 黃羊環(huán)視一圈,注意到那道路上來來往往的,多是馬車、牛車,便是行走之人,雖然多數(shù)風(fēng)塵仆仆,卻難掩不凡氣度。 黃準同樣游目四望,待得收回目光,沉聲道:“這是自然,若君上所言為真,那此番來尋那成皋陳的,怕是要踏破他的門檻!” “那咱們該如何去做?可要先探明清楚,城中都來了什么人?” “哪里還需要探明?已經(jīng)慢了一步了,不能再耽擱時間了?!秉S準搖了搖頭,“更何況,來的會是什么人,咱們心里都有數(shù),也無需刻意去問詢,同樣,咱們也不用遮掩自身,只管去做?!?/br> 看著越來越近的城門,黃準的眉頭越皺越緊。 “如今看來,主君所言不僅沒有半點虛假,怕是還低估了那位陳先生!咱們想要說服他,不付出些許代價,怕是難了?!?/br> 盡管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可等兩人進了城中,就不斷有諸多消息傳入耳中,這個說趙主愿以一城之主的位置招攬陳先生,那個說趙將李牧在拜訪過陳氏后如何敬佩,直言招攬之事,更有什么魏國龍陽君千金請陳氏出山、秦相呂不韋前后三次遣人來邀請、齊國田氏愿以入祠為條件邀請之類的傳言。 這一樁樁、一件件,直聽得黃家叔侄兩人眼花繚亂。 待得一波消息過后,黃羊已有幾分放棄,苦笑道:“這又是拿城池來換,又是千金想請,還有秦相幾次相邀的,咱們帶來的些許財帛,怕是根本入不了人家的眼?!?/br> “那也未必?!秉S準卻搖了搖頭,“我看啊,咱們也許有機會能招攬此人,若是不能,其他家也未必能成?!?/br> “叔父此話怎講?” 黃準就道:“這么多條件、這么多方勢力都出手了,那人若是動心,早就被人邀請離開了,你我哪里還能等到?” “有道理,動心了,早就走了,現(xiàn)在留下來,莫非是待價而沽,想要等幾國皆來,再擇優(yōu)而入仕?”黃羊說到這里,露出幾分驚容,“此人的野心怕是不小?!?/br> 黃準卻道:“這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是此人所求的,并非金銀珠寶、權(quán)勢利祿?!?/br> 黃羊奇道:“不是這些,還能是什么?” 黃準意味深長的道:“你莫要忘了,按著主君之言,此人最早是以宣講一套興衰之說而揚名的?!?/br> “他想要宣揚學(xué)說?”黃羊臉色微變,“這一家之學(xué)說,往往能影響一方人心,乃至改變國運,就算此人本事再大,怕是那些大國也不會輕易答應(yīng)。” “不錯,各家學(xué)說雖然聲勢不小,在民間、士林中都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放到朝堂上,依舊是合則用,不合則去,哪里能輕易許下學(xué)說之位?”黃準點點頭,“所以,咱們此次到來,第一步就是要探查清楚他的目的!如果他真是這個主意,就要與他分說厲害,勸他打消主意,然后再給予一些優(yōu)待,比如允他建立學(xué)宮,看能否將人招攬?!?/br> “還是叔父想的周到?!?/br> 叔侄二人打定了主意,這才前往拜訪,但半日之后,卻又嘆息著從陳莊離開。 “這般執(zhí)著于傳播所謂興衰學(xué)說,怕是哪家都不會輕易許他?!?/br> 回去的路上,黃準與侄子道:“說到底,他拿出來的那些雖然珍貴,但若是派出細作慢慢打探,都能一一獲得,相比之下,用一國之力推行學(xué)說,阻力卻太大了?!?/br> 黃羊點頭稱是:“不錯,而且聽他的意思,還要大肆招募學(xué)生,開壇講學(xué),如此一來,就更好安插細作了。” 正如這叔侄二人所料那般,在知曉陳錯的目的,是要傳播、發(fā)揚興衰學(xué)說后,各家都顯得謹慎許多,畢竟他們各自國中,皆有顯學(xué),便是官吏之內(nèi),亦多有崇尚各家學(xué)說者,真要是強行推動,必然生出紛亂。何況,陳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人,也不值得各家冒險。 所以,隨后幾年,各家招攬之心漸熄。 與之相比,來陳莊求學(xué)之人越發(fā)增多。 陳錯有教無類,廣傳學(xué)問,漸漸也有了桃李滿天下的意思。卻也讓各國各家,不以為然。 殊不知,隨著知曉興衰之說的人越來越多,聚集于陳錯身上的朦朧光輝,也逐漸濃郁。 “快了?!?/br> 在來到此世的第五年,陳錯察覺到聚集于身的人念,達到了一個瓶頸。 “破開阻礙,通古博今的契機,已然到來!” 在他眼中,碧綠玉帶另一端的脈絡(luò),越發(fā)清晰。 . . “嗯?” 時光長河之中,漆黑屏障之外。 長發(fā)道人凌空而立,感受著屏障另一邊不斷增加的威勢,微微皺眉。 “前后不過須臾,陳氏蓄勢待發(fā),怕是要行奠基之事!卻不能放任不管,不能再任憑那兩人躲避下去了?!?/br> 念頭落下,他屈指一彈,就有一點靈光沒入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