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女配:男神,撩上癮、[西游]悟空代購、被鴿子o偷聞信息素后、傅先生,你被挖墻腳了!、復(fù)讀生 完結(jié)+番外、離凰、恣妄、重生之獨寵賢后 完結(jié)+番外、被靈異博物館展品愛上后、妖怪坑我進警局的那些年
肖御見他倆旁若無人地對視,立刻臭臉:“哥,你老盯著他看,有什么好看的!” 虞寒江:“……” 肖樓被說得耳根一熱,扭頭看向弟弟,道:“肖御,我們有個風(fēng)險極大的任務(wù)想讓你幫忙,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肖御疑惑道:“什么任務(wù)?” 肖樓看了虞寒江一眼,見他點頭,便開口說道:“燕國的太子,既然親手組建了一個情報、刺客組織來針對齊國,還派人刺殺知府、王爺甚至是陛下,如果他繼位當(dāng)了燕國的皇帝,以他對大齊的敵意,他肯定會跟齊國全面開戰(zhàn),對不對?” 肖御點點頭,冷道:“沒錯,燕國的太子殿下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當(dāng)初,他的寵妾只不過半夜起身看到他跟一位大臣見面,就被他一劍刺死,毫不留情……我待在他身邊這幾年,也是心驚膽戰(zhàn)。他的書房時常掛著四國地圖,我看,他不但想吞并齊國,還想統(tǒng)一四國,做這天下之主。” 虞寒江道:“所以,我們決不能讓他成為燕國的下一任國主?!?/br> 肖御聽到這里總算反應(yīng)過來:“你們的意思是,在燕國內(nèi)亂時,幫助三皇子干掉太子?” 肖樓道:“三皇子對大齊是什么態(tài)度,我們目前還不確定,所以才想拜托你走這一趟,你對燕國最為熟悉,能不能想辦法接觸三皇子,試探一下他愿不愿意跟大齊結(jié)盟?如果大齊協(xié)助他登上皇位,讓他跟大齊簽訂盟書,停戰(zhàn)修好,他可愿意?” 歷史上有很多兩國簽訂盟約休戰(zhàn)的例子。肖樓這段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大齊和趙國的邊境江州,因為沒有戰(zhàn)亂,百姓們生活富足,來往商人絡(luò)繹不絕,整個江州城無比繁華。 可以想象,大齊和燕國交界的邊境,由于連年戰(zhàn)亂,百姓們過得是怎樣的日子。 戰(zhàn)爭只會讓老百姓民不聊生,如果能休戰(zhàn),對這個世界的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他們?nèi)裟苡绊懰膰母窬郑尨簖R和燕國從敵對變得和睦,天下再無戰(zhàn)亂,或許,這才是“亂世烽煙”真正的完美通關(guān)方式。 肖御聽到這里,也點頭贊同:“哥哥說得有理,我這就返回燕國?!?/br> 虞寒江關(guān)心道:“但是你的任務(wù)要怎么回復(fù)?刺殺王爺、知府全部失敗,太子會放過你嗎?” 肖御笑道:“我有個辦法,明天我把青姨她們引到江州城郊,有勞虞大人將其他刺客、包括我,全部抓獲,假裝當(dāng)場將我擊斃。我會想辦法以另一個身份秘密返回燕國?!?/br> 虞寒江點了一下頭:“好,我?guī)湍惆才?。?/br> 肖御道:“我該回去了,哥哥……”他朝肖樓抱了抱拳,眼中滿是不舍:“保重。” 肖樓也朝他抱拳:“你也是,一切小心?!?/br> 肖御飛出山洞,轉(zhuǎn)眼就消失在夜色里。藏在附近的隊友們這才紛紛現(xiàn)身走進山洞,肖樓將弟弟帶來的線索大概給眾人復(fù)述了一遍,老莫忍不住感慨:“看來在這個密室,我們不但要破案,還要協(xié)助陛下平定叛亂!不愧是a級難度,錯過任何一條線索都想不到這一點!” 虞寒江嚴肅道:“我馬上回去給陛下寫一封密函,龍森,為了確保這封密函送到陛下的手中,你親自快馬加鞭,送這封信去京城?!?/br> 龍森用力點頭:“明白!” 回到知府后,虞寒江仔細思考著措辭,給皇帝寫了一封信。 信中表明了兩件事,一是有刺客混在本次選秀的秀女當(dāng)中,想要刺殺陛下,請陛下做好防范,推遲選秀或者暗中調(diào)查,揪出那位在京城接應(yīng)的內(nèi)jian;其二就是燕國的太子殿下和三皇子奪位一事,齊國或許可以從中周旋,扶持三皇子上位。 洋洋灑灑寫了兩頁,這才把信密封好,讓龍森連夜送去。 刺客團隊的來歷已經(jīng)全部查清,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王府的謀殺案。 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大小姐、林少爺?shù)乃?,到底誰才是兇手? 第177章 【亂世烽煙25】 次日,肖御按照約定將其他刺客全部引去江州城外。 虞寒江提前做好埋伏,將這批刺客一網(wǎng)打盡。 在抓捕行動中,肖御“不慎”被利劍所傷,正中胸口,當(dāng)場喪命。 其實肖御衣服里面穿著金絲甲,普通兵器根本刺不穿,胸口大量的鮮血也是提前弄好的血袋——這位弟弟能在燕國潛伏四年,確實練就了影帝一般的演技。他畢竟是在尸體堆里待過的,裝死水平一流,不但胸口綻開血花,嘴里也在吐血。 演得如此逼真,為難他了。 肖樓配合地親自上前驗尸,探了探弟弟的鼻息,朝虞寒江搖頭道:“已經(jīng)死了?!?/br> 虞寒江皺眉:“活著的全部帶回知府審問,死了的也把尸體帶走!” 一群衙役手腳麻利地把人押回知府,也把肖御的“尸體”抬回知府。 夜深人靜時,肖御果然詐尸了。 肖樓偷偷把他帶到書房,問了他一些問題:“王爺生日當(dāng)天,去王府后院的人是雪雁吧?” 肖御說:“是她。她潛伏進去摸清王府的環(huán)境,好隨時逃跑?!?/br> 也就是說,秦護衛(wèi)當(dāng)時見到的那個翻墻而過的刺客確實是雪雁。只不過,雪雁來到佛堂方向后,用白紗蒙面,假扮四小姐騙過了秦瑞。 那么,林少泊手里的護衛(wèi)衣服又是誰的? 肖御表示他并不知情,看來他跟王府案牽連不大。 虞寒江給他開了知府后門,提前幫他肅清障礙,讓他盡快去燕國。 見弟弟在夜色中飛快地遠去,肖樓不由擔(dān)心:“他跟三皇子見面,會不會有危險?” 虞寒江道:“放心,他在燕國待了四年,武功高強,有辦法自保。太子殿下野心勃勃,冷血殘酷,一旦讓太子登基肯定會是一位暴君,我們協(xié)助三皇子上位的思路應(yīng)該是沒錯的?!?/br> 肖樓點點頭,眉頭微蹙:“刺客團的謎底已經(jīng)徹底揭曉,是燕國那位野心勃勃的太子殿下組建的??墒?,王府大小姐被殺案,到現(xiàn)在還是沒有頭緒。” 兩人開始重新分析案情。 肖樓仔細整理了一下本案的時間線—— 王爺生日當(dāng)天下午,6點左右,刺客之一的雪雁進王府后院查探,她輕功飛過院墻時正好被路過的護衛(wèi)秦瑞發(fā)現(xiàn),秦瑞匆忙追了上去,在路上碰見三小姐和兩個丫鬟(目擊證人),秦瑞最終追到佛堂,雪雁白紗蒙面、假扮四小姐低頭離開。 同一時間,四小姐和林少泊后院私會,被大小姐撞見。三小姐也在假山撞見了四小姐。 生日宴開始后,晚上7點30左右,雪雁行刺王爺,失敗后逃離,她查過王府的地形,所以逃跑比較容易,王府的護衛(wèi)沒能追上她。同時,林少泊借口“如廁”消失。 晚上8點,丫鬟匆忙趕來匯報在院子里看見了大小姐上吊,經(jīng)過肖樓對尸體的分析,大小姐的死亡時間是在6點左右,上吊只是偽裝的自殺現(xiàn)場,她早已被毒殺。 6點那個時間段發(fā)生的事情非常多,線索很集中。 按照時間線——大小姐在后院看到四妹和林少泊約會;四小姐心虛之下匆忙逃離,撞上了三小姐,借口說自己“身體不適”回了紅梅苑。同時,三小姐看見秦瑞追人去佛堂,秦瑞在佛堂看見假扮成四小姐的刺客。之后,林少泊或許是去找大小姐攤牌、解釋,又或者是心慌之下直接回到了前院;大小姐目睹了不該知道的事情,被滅口。 大小姐的死亡時間在下午6點左右,這一點可以確定。 林少泊尸體被水泡了一晚上,肖樓只能推斷他的死亡時間在1920點之間,因為林少泊19點的時候還在前院和邵總坐在同一桌看表演,他是宴會中途離開后被殺的。 兩人相繼死去,死時都是“落單”狀態(tài),沒有任何目擊證人。 雪雁在躲避秦瑞的追蹤,殺大小姐的肯定不是她。四小姐慌忙逃回紅梅苑,也不可能是兇手。三小姐只是目擊四妹和秦瑞出現(xiàn)的時間證人,沒有任何的作案動機。 從林少泊手中有護衛(wèi)的衣服碎片來看,殺死大小姐和林少泊的應(yīng)該另有其人——這個人在下午6點到晚上8點之間一直在王府后院,并且假扮成護衛(wèi)、或者是穿了跟護衛(wèi)同一種料子的衣服。 誰能在王府潛伏這么長時間不被發(fā)現(xiàn)? 肖樓皺著眉仔細沉思片刻,道:“這個人,首先是大小姐認識的人,因為大小姐是被毒殺的,死前沒有過掙扎,此人能讓大小姐毫無防備地吃下含毒的食品,如果是陌生護衛(wèi)出現(xiàn)在后院,大小姐肯定會驚訝,甚至呼叫,引人注意?!?/br> 虞寒江贊同:“她沒有掙扎和呼叫,應(yīng)該和此人非常熟悉。而且這個人對王府的布局、甚至是護衛(wèi)的衣服都了如指掌,他穿著護衛(wèi)服出現(xiàn)在王府后院,居然沒被任何夫人、丫鬟撞見,說明他專門挑一些視野死角來行動,他在王府后院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樣輕車熟路?!?/br> 家里? 虞寒江說到這里,猛然一頓,他看向肖樓,后者也正好雙眼發(fā)亮地看向他。 兩人同時說出了一個名字:“齊風(fēng)華?!” 居然想到了一起! 肖樓只覺得眼前豁然開朗,認真地分析道:“跟大小姐認識,熟悉王府后院的布局甚至護衛(wèi)的衣服,能假扮護衛(wèi)潛入后院長時間不被人發(fā)現(xiàn),對王府無比了解——同時符合這么多條件的人,只有被我們忽略的王府大少爺,齊風(fēng)華!” 虞寒江點頭:“如果兇手是他,那么,齊亦瑤見到自己的兄長,肯定不會心生防備,說不定齊亦瑤只會疑惑地問他‘兄長為什么會突然回來,還是這副打扮?’我猜,齊風(fēng)華會以‘給父王生辰一個驚喜’來搪塞過去,然后帶meimei去僻靜的地方,借口敘舊給meimei喂毒?!?/br> 肖樓順著對方的話分析道:“毒殺大小姐后,他先把尸體藏起來,趁著晚宴開始、后院沒人的時機,再拿白綾把meimei吊在樹上,偽裝成自殺的假象。晚上七點半左右,林少泊從晚宴離開,去后院大概是想跟大小姐解釋,說不定正好目睹了齊風(fēng)華把meimei吊到樹上的現(xiàn)場,又被齊風(fēng)華滅口?!?/br> 肖樓頓了頓,翻開自己最近的筆錄,困惑地道:“可是有一點證詞不對,我記得兩個丫鬟說,下午路過池塘,聽到有東西掉進池水的聲音,緊跟著看到秦護衛(wèi)追人,當(dāng)時應(yīng)該是6點,林少爺還沒死,因為林少爺參加了王爺?shù)耐硌?,是晚宴中?點多才離開的。那東西落水的聲音該怎么解釋?” 虞寒江道:“丫鬟聽到的東西落入池塘的聲音,并不是林少爺?shù)氖w。大白天的,尸體掉進池塘肯定會有很大動靜……或許,正是齊風(fēng)華在行動時不小心把石頭之類的東西撞翻,掉進了池塘,發(fā)出聲音,大小姐聞聲趕去,見到了不該出現(xiàn)在王府的兄長,引來殺身之禍。” 肖樓恍然大悟:“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 齊風(fēng)華在前線,三年沒回過王府,卻在王爺生日當(dāng)天突然回府,這肯定不對勁。 meimei見到他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出現(xiàn),一旦讓王爺知道了這件事,王爺肯定會著手調(diào)查,從而查出齊風(fēng)華很可能參與了謀反。 他回王府到底干什么,目前還不清楚,但他回王府的事情絕對不能讓人知道。 所以,齊風(fēng)華狠心殺了meimei滅口。 而林少泊,晚宴期間突然離開,大概是想去跟大小姐解釋,結(jié)果正好目睹了齊風(fēng)華把大小姐往樹上吊的那一幕,林少泊嚇懵了,轉(zhuǎn)身跑,齊風(fēng)華武功高強,立刻飛到身后掐住林少泊的脖子,林少爺瘋狂掙扎,撕下了他袖子上的一片碎布,被他丟進了池塘。 當(dāng)時天已經(jīng)黑了,加上所有人都被大小姐上吊的案發(fā)現(xiàn)場所吸引,眾人并沒有察覺到——在冰冷的月色下,不遠處的池塘里,還有一具被掐死的男性尸體,緩緩地浮了上來。 第178章 【亂世烽煙26】 肖樓和虞寒江的這次推理,將前段時間審問過的夫人小姐、丫鬟侍衛(wèi)的證詞全部串了起來,時間線和兇手作案的動機、邏輯也能對得上。肖樓主觀上認為,他們的推理距離真相已經(jīng)很接近了,可不管兩個人怎么推測,那都只是理論上的推測——他們沒有實際證據(jù)! 要對一個人定罪,不能純靠推測,證據(jù)才是關(guān)鍵。 這個案子人證根本不存在,大小姐死時后院沒有任何人看見她和誰在一起;林少泊死時,天已經(jīng)黑了,也沒有人看到是誰掐死的他。 物證更難找,毒殺大小姐的藥已經(jīng)被她吞入胃里消化掉,古代沒有專業(yè)的儀器可以從死者血液中提取藥物,也不能從白綾上面提取指紋…… 所以,即便推測出兇手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王府那位神秘的大少爺,虞寒江也沒法說服王爺或者陛下齊風(fēng)華是兇手,總不能說“這是我猜的”,那就貽笑大方了。 必須找出有力的證據(jù)。 虞寒江皺著眉思考了片刻,說道:“我們首先需要時間上的證據(jù),齊風(fēng)華本該在齊國和燕國打仗的前線,突然出現(xiàn)在江州,當(dāng)然不合理。肖御不是要去燕國嗎?不如給他飛鴿傳書,讓他確認一下齊風(fēng)華在不在軍營,只要確認他離開了軍營,時間上就能說得通?!?/br> 肖樓轉(zhuǎn)身看向墻上掛著的四國地圖,若有所思道:“從江州去前線,要花多長時間?” 虞寒江用拇指和食指大概測量了一下地圖上的距離,說:“從京城到江州,我們當(dāng)時花了一天一夜。從江州去前線的路程是去京城的五倍之多,即便是騎快馬,也要走五天五夜?!?/br> 為方便破案,這個紅桃世界設(shè)定的四個國家面積都比較小,路上花費的時間并不算多,否則,按照唐朝這種疆域遼闊的朝代來設(shè)定的話,光是從京城走到邊境,路上都要好幾個月了。 想起大小姐的死亡時間還不到五天,肖樓回頭看向虞寒江道:“五天五夜的路程,即便齊風(fēng)華殺人滅口之后立刻返回前線也來不及。所以,他現(xiàn)在很有可能還在江州?” 虞寒江也是這么想的,他微微蹙眉,抱著胳膊道:“齊風(fēng)華冒著風(fēng)險趕回江州,肯定有大事需要他處理,不會那么快離開。他偽裝成侍衛(wèi)進入王府,到底想干什么,我們得先查清楚這件事,才能明白他真正的動機?!?/br> 肖樓點了點頭:“我給弟弟寫封信,肖御那邊應(yīng)該還有關(guān)于齊風(fēng)華的線索?!?/br> 天香樓養(yǎng)的那些信鴿,也可以給肖御傳信,肖御在江州期間就是通過天香樓的信鴿跟青姨聯(lián)系的。但是,肖樓有速度更快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2技能“云中誰寄錦書來”可以鎖定目標傳信且不被截獲,速度也比普通信鴿快好幾倍,他在信中仔細說明了緣由,讓弟弟路過前線時想辦法混進軍營,查查齊風(fēng)華的情況,查到后立刻由這只鴿子寄回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