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當(dāng)事業(yè)狂遇見工作狂、晨溪心事(高h)、學(xué)渣在古代的上學(xué)生涯、穿你的襯衣入睡、少爺萬福、神仙的包辦婚姻、前夫披馬甲重生了、西柚汽水、我去烏托邦、原配千金重生了
他隨手把整形小廣告扔進了空間格,轉(zhuǎn)頭又去研究那個物產(chǎn)提示。 提示的內(nèi)容是青膠蒲公英,又名青橡膠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就長在沙嶺河?xùn)|口的山區(qū)里,廣泛分布于向陽的南坡,因為喜歡晝夜溫差大的環(huán)境,是當(dāng)?shù)厥殖R姷囊安荨?/br> 一般的蒲公英可以被當(dāng)做野菜使用,但青膠蒲公英因為根部含有大量的橡膠成分,口感苦澀不說,膠液還可以拉成銀色的長絲,人或是動物吃下去都沒辦法消化。 當(dāng)?shù)厝硕冀兴翱囵じ保訔壦鼪]甚用處,時不時就要放火燒一燒,避免這草籽飛落到田里擠占莊稼的養(yǎng)分。 但寧非在系統(tǒng)中看得清楚,這種草一年就可以出膠,每畝可產(chǎn)膠100斤上下,產(chǎn)膠量已經(jīng)是非??捎^了。 就算和系統(tǒng)出品的橡膠樹沒得比,但這玩意貴在沒有成本,還是本地原生土著??! 原生土著就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在橡膠樹能夠量產(chǎn)橡膠之前,用青膠蒲公英先期制作一批橡膠制品,確定一下工藝標(biāo)準(zhǔn)和流程,也省了以后再麻煩。 于是,寧鋸子便興沖沖乘船去了沙嶺河西口。 這次跟他一起過來的依舊是三水老道和天匠人納達,如今蒸汽水輪的改造正在九凌城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土木組每天都忙到飛起,身為親眼見證了蒸汽機誕生的魚忻,自然要勇敢地投入到改建工程中,不能跟過來看熱鬧,他還小小郁悶了一番。 三人到達東口碼頭的時候已然是晌午,駐守在東口岸防的兵丁驗看過他們的路引和信物,馬上就要護送他們進山。 寧非自己就帶著護衛(wèi),哪肯再給旁人添麻煩,謝絕了守軍的好意,只留了一個向?qū)?,便帶人進山采草。 蒲公英不是啥稀罕物,漫山遍野都是。寧非先給眾將士講解一下青膠蒲公英的特征,然后給每個護衛(wèi)都發(fā)了一個小鏟子,發(fā)動大家一起挖菜。 他自覺是做科研的手,手速必然比拿刀槍的靈巧。結(jié)果分分鐘就被打臉,隨隊來的黑甲軍兵丁都是苦出身,挖野菜那是生存必備技能,各個挖得飛起,也就一個半時辰的功夫,寧鋸子帶來的麻袋全部裝滿了。 “寧先生,還要不?” 寧非的護衛(wèi)長正是張三山,傳說邊軍中運氣最好的男人。 封愷看中他的膽大心細及狗屎運,特地把他調(diào)職到寧非身邊做護衛(wèi)統(tǒng)領(lǐng),張三山最近過得十分滋潤。 他原本準(zhǔn)備攢些銀錢在定安城中買個小院,再把婆娘娃娃接去生活。結(jié)果跟著寧非在九凌城住了一段,張三山忽然就有些看不上定安城了。總覺定安城的房子沒有九凌城的整齊,坊市也沒有九凌湖新鮮,更別說九凌湖有全邊城最好的學(xué)房和作坊,娃養(yǎng)在這里可是有機會接受寧先生親自授課的! 不過九凌湖的房子可不好買,價格高不高另算,住在九凌城可是得有點由頭的。 如今九凌湖的常駐居民,不是墨宗出身便是在作坊中表現(xiàn)出色。當(dāng)然,靠著軍功晉身也是可以,不過卻是住在九凌城附近的衛(wèi)城,距離真正的城市中心還有半天的腳程呢! 張三山說不好那種感覺,反正他就是覺得九凌城里的人和外面的不一樣,自家要是能住在這里,那多少也是能沾沾仙氣的。 他想來想去,最后還是借著做護衛(wèi)統(tǒng)領(lǐng)的身份,舔著臉去問寧矩子,問他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他家人搬去九凌湖。 “這有何難。” 寧矩子摸了摸下巴。 “城市一直在擴建,你們將軍也有意把九凌城的模式推廣出去,將來邊城處處都是九凌城?!?/br> “未來主城也會開放房屋購置,不過有基礎(chǔ)要求的,除了對邊城或是九凌城有一定貢獻,還有具備基本的讀書識字以及術(shù)數(shù)、自然常識?!?/br> 他看了一眼面前的精干漢子,忽然露出了一個格外親切的笑容。 “張大哥,你若真想住進來,不如從現(xiàn)在就開始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補課吧。城里現(xiàn)在開設(shè)了掃盲班和晉級班,晚上少聽兩段講書,好好回去刷題……我手里有個五科綜合補習(xí)精講大禮包,送你如何?” 第277章 此話一出, 張三牛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很尷尬。 他……只是想要為自家的娃子爭取一個學(xué)習(xí)的環(huán)境,可不是想著自己也跟著去考試??! 打仗、戍邊,放炮、這些他都干得, 也不怕流血受傷,可是考試…… 一想到當(dāng)初努力學(xué)岸防炮的日子, 張三牛就忍不住兩股戰(zhàn)戰(zhàn)。 那時候, 關(guān)于角度好落點的計算,可是把他難為壞了, 一把把地掉頭發(fā), 原本就不算豐厚的發(fā)量瞬間見底, 拼著一口老血日夜復(fù)習(xí),這才把要用的重點都融會貫通。 等真上手發(fā)炮的時候,他老命都去了半條。 你聽聽寧先生說的這是什么話?五科綜合精講大禮包!一聽就不是啥簡單的玩意兒! 要真是沾染上了, 說不得后腦勺僅剩的這幾根毛也要搭出去。 “不,不,還是不了……” 張三牛干笑道, 身子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心中暗暗叫苦。 他怎地忘了! 寧先生最近在城里糾集了一群教員, 據(jù)說這些人在學(xué)房憋了好幾天, 然后就編了幾本冊子出來,里面全是題目。 這東西一出, 立刻受到了邊城一眾居民的熱烈追捧。聽他在印刷坊干活的老鄉(xiāng)說,這段時間印房的訂單整整三大本, 幾乎和《東山群雄傳》的單冊平分天下。 張三牛也跟風(fēng)買了幾本, 給家中的三個崽子一人備了一套。 他家的娃如今都進了學(xué)房,成績最好的老二也就是個中游,剩下兩個還吊了幾次榜尾。 張三牛打也打了, 罵也罵了,始終沒什么效果。 這次送他們題目合集,眼看著三個崽子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淚,張三牛的心中升騰起身為爹的驕傲。 反正這套冊子的價格不算高,他一個有軍功傍身的校尉,這點銀錢他還是不心疼的。他掙命大半輩子,在戰(zhàn)場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子孫后代能有出息嗎! 一套習(xí)題冊算什么,要不是實在搶不到更多的,他還想給老家的兄弟們置辦一些,讓族里的娃也跟著借借力。 可若是要做題的換成自己……那……那還是算了吧…… 想到這里,張三牛表情生硬,干笑著轉(zhuǎn)移話題道。 “寧先生,這些框子都裝滿了,咱們可是要回城?” 寧非抬頭,看了看天色,微微搖頭。 “時候還早,倒是不急?!?/br> “這里的橡膠草長得甚是茂盛,咱們索性先弄一些膠出來試試。若是能成,便再多采些回去備用,大船出來一趟不容易,不能浪費資源?!?/br> 寧非在邊城的威信極高,他說話幾乎沒人不聽從。只是眾護衛(wèi)都是以保障他的安全為第一任務(wù),說采草汁,誰也不知道該怎么下手。 面對一眾茫然的眼神,寧鋸子笑了笑,簡單講解了一下取膠的步驟,并親自用橡膠草做了示范。 在座的護衛(wèi)都是苦出身,從小都沒少干農(nóng)活,寧非稍微一點撥就做得有模有樣,飛快地上手了。 哦,原來是收集野草根部的這些黏黏的東西啊,簡單。 三下五除二,半透明的液體便擠了一小盆。寧鋸子也沒想到眾人的手法這樣熟練,開始還跟著忙亂了一陣,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拖后腿,便干脆把活計全部托付了出去。 “夠了?!?/br> 寧非點點頭,從張三牛的手中接過了那一小盆膠汁。 這是一種半透明的灰色液體,粘度很大,稍微攪動一下就會粘連。 寧鋸子轉(zhuǎn)過頭,視線在張三牛的腳上定格。 張三牛穿了一雙淺口布鞋,有點像是千層底的款式,在一眾草鞋護衛(wèi)中極其顯眼。 “張大哥,你這鞋能不能借我用用?” 聽他這樣問,張三牛微微一愣。 他這鞋是家中的婆娘做與他的,用草編和棉布一層一層壘起來的鞋底,穿著既柔軟又舒服,走到哪兒都受人羨慕。黑甲軍雖然也發(fā)鞋,但發(fā)的卻是冬天穿的皮靴,在這個節(jié)氣用不上大。是以大部分兵丁要么編個草鞋來穿,要么去鞋行買個薄低的,反正都沒他這雙俊俏。 張三牛心里是很看重自己這雙鞋子的,平日里十分愛惜。這次聽到寧先生需要,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干脆利落地脫了鞋子遞過去。 寧非接過鞋,果然嗅到一股酸酸的咸味。張三牛是汗腳,如今天氣正是炎熱的時候,就算棉布鞋再透氣吸汗,異味兒是難免的。 耗子啊寧鋸子是經(jīng)受過鐵匠坊重味考驗的男人,這點味道簡直就是灑灑水,應(yīng)對起來毫無壓力。 他把布鞋放在一邊,從隨身攜帶的木箱中取出硫磺,以及一些之前便準(zhǔn)備好的添加劑。 青膠蒲公英的根部雖然含有橡膠成分,但里面的天然橡膠到底質(zhì)量如何,屬于哪一種成分,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和處理。寧非這次來之前便做了充分的準(zhǔn)備,簡單硫化反應(yīng)需要的材料都隨身帶著,不能保證一定能制造出他需要的硫化橡膠,但橡膠的用途廣泛,各有各的用途。在石油工業(yè)暫不能起步,合成橡膠只存在于夢想的如今,他的密閉壓力容器膠圈也只能指望這些天然橡膠了。 寧鋸子摸了摸鼻子。 那就……先做個膠鞋吧。 于是,一眾護衛(wèi)便眼看著寧鋸子把取好的生橡膠草汁混入硫磺,放入密閉容器中隔水加熱。 中間,他還幾次打開蓋子查看情況,偶爾也添加一些不知名的東西進去,和三水老道嘀嘀咕咕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這兩個人神叨叨的模樣簡直如初一輒,頗有些神棍的風(fēng)帆,讓眾護衛(wèi)頓時肅然起敬。 三水道長是誰?那可是邊軍中著名的神仙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時不時就在觀星臺上揣度天機,輕易不和人接觸說話。 主要他說的那些玄而又玄,旁人也聽不懂。據(jù)說他還會看面相看氣運,一般心思不好的人根本不敢往他身邊靠。 可自從來了九凌城,大家就發(fā)現(xiàn)道長一掃之前仙風(fēng)道骨的模樣,變得接地氣了許多。就比如他現(xiàn)在和墨宗的寧矩子擠在一起,頭挨著頭,手忙腳亂還都沒個章法,就像兩個在廚房玩火的小娃。 “行了吧?” 老道看向?qū)幘刈?,手中的木棍攪了攪已?jīng)粘稠的液體。 寧矩子摸下巴。 “行叭,先把鞋扔進去沾沾,別忘了鞋底和鞋面的接縫處,防水密封不能有死角?!?/br> 然后,眾人見仙風(fēng)道骨的道長,小心翼翼地把只布鞋放進陶鍋,然后瞬間提起,帶起一波灰白色的膠汁。 “成了!” 寧鋸子馬上湊過去,小心翼翼繞著鞋子轉(zhuǎn)了三圈,目光比看暮野兄還要溫柔纏綿。 橡膠啊,橡膠啊,這可是橡膠啊…… 張三牛摸頭,好好的一雙鞋,現(xiàn)在黏上了一些不知道的玩意,回去他家婆娘說不得要罵人。 不過若他說是這鞋得了寧先生青眼,那婆娘多半又激動得臉紅睡不著覺,吵著要給寧先生也制一雙。 唉,這邊城,也不知有多少婆娘丫頭惦記著寧先生。 不過人家寧先生對誰都沒那個意思,行止坦蕩磊落,日常也十分注意,婆娘們也就只能惦記惦記了。 除非她們有大公子那本事……呵呵。 張三牛正胡思亂想呢,那邊寧非的膠鞋已經(jīng)干得差不多了。 他按了按鞋底,體驗了一些膠質(zhì)的粘合性和彈性,點了點頭。 “還不錯,彈性比我們之前用的高溫樹脂要大了許多,應(yīng)該可以用作膠圈和密閉,取代高溫樹脂做輸液管也沒問題?!?/br> “不過用作輪胎還稍顯軟了一些,只能做內(nèi)胎,外面還是要附著一層樹脂做耐磨保護,不然軟膠太容易磨損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