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秦之蒼雪龍城_分節(jié)閱讀_10
但是現在燕王態(tài)度不明,他不得不多準備一條退路,只是這個時間點......實在是不好準備...... 以為燕執(zhí)也是因為他剛才的話才不高興,趙政拍了拍燕執(zhí)的頭,“阿執(zhí)在想什么?” “在想怎么去參軍......”沒來得及想話就脫口而出,看趙政的臉色不好,反應過來的燕執(zhí)趕緊解釋,“是以后去軍中歷練,不是現在!” 七八歲的孩子進軍隊,就是當年實在找不出人來充軍時七國都沒發(fā)生過這種事情,他不要命了才會現在就打這個主意。 但是忙亂之中的解釋沒有一點兒可信度,聽著這人詞不達意的說辭,趙政揉了揉額頭,如果不是他多嘴問了一句,接下來是不是就能在軍中之中看見這人了? “聽話!”趙政看著慌忙想解釋的小孩兒,想也不想直接將話打斷,“你現在才多大,怎么能去軍中?” 才這么高一點兒,萬一真的有了戰(zhàn)事,這小孩兒以后還有命見他嗎? 垂頭喪氣低下了頭,燕執(zhí)抿了抿唇,“知道了,以后不會直接去軍中,要去的話先和阿丹商量,阿丹同意后再去。” “軍中不比朝堂,若是你阿父在,或許會比現在好些?!卑欀碱^嘆了一句,趙政端坐在席位之上,對這小孩兒更不放心了。 于是,原本是來告別的趙政,因為燕執(zhí)一不小心說錯話,從而變成了單方面的叮囑。 當然,燕執(zhí)是被叮囑的那個。 直到外面天色徹底黑了下來,蔫蔫兒的燕執(zhí)保證了多次不會偷偷行動才將趙政送走,他倒是想偷偷離開,那也得走得了啊。 質子府中人數有定,忽然少了一個仆人或許還是晚發(fā)現會兒,但是要是他不見了,當天就能被人抓回來好吧。 看著自己的從未真正拿過刀劍的雙手,燕執(zhí)沉沉的嘆了一口氣,要是再大上四五歲該有多好。 再大個四五歲,等他長的比同齡人更高,再去參軍就容易多了。 燕王不喜歡他,與其回燕國被拘著閑散無所事事,燕執(zhí)表示,還不如隱姓埋名當個小兵去參軍。 不過趙政說的都是猜測,姬丹讓人打聽了燕國的消息,只知道燕王的確割讓了五座城池與趙國,卻并沒有說接質子回國。 要接質子回國的只有秦國。 秦國使臣的動作極其利落,秦相呂不韋為了事情萬無一失更是親自來了邯鄲,只為能盡快將趙姬母子帶回秦國。 計劃趕不上變化,接回質子的國書剛送到趙王跟前,緊接著新的國書就又送到了。 安國君繼位僅三天便薨逝,已經改名為子楚的異人即位,此時的趙政不再只是個不起眼的王孫,而是大秦正兒八經的長公子。 形勢瞬間千變萬化,秦使軟硬皆施幾乎是硬逼著趙王放人,想著新王登基后秦趙關系有所緩和,趙王廷議商量了一下便大度的放人離開了。 唯恐趙王反悔,一得到準話呂不韋便帶人朝著秦國而去,只留下使臣在這兒周旋。 原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質子府中不會再有什么變故,但是不過平靜了小半年,燕國使臣跟著也到了邯鄲。 解決了趙軍圍城的事情,將渠奉燕王之命前來趙國與趙國簽訂盟約,并送上了上千鎰(一鎰合二十兩)黃金欲請質子回國。 聽到消息的燕執(zhí)沒什么反應,他還太小,這時候跑出去流落街頭沒命的幾率很大,他還不想這么快就去見閻王,聽從安排才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在燕執(zhí)想好要乖乖和姬丹一起離開,在燕國生活幾年長大一點便和燕王請命去軍隊時,變故又生。 事情的發(fā)展到底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將渠確實是來接質子歸燕,然而這個質子只有太子丹,不包括他公子執(zhí)。 第6章 天階夜色涼如水,姬丹不敢相信這是他父王的意思,更不知道該如何將事情告知燕執(zhí)。 一夜無眠,送走連夜趕來的使臣,姬丹在房中枯坐到天明,終于還是起身去了隔壁,這個時間,阿執(zhí)大概已經醒了。 已經在下人口中聽到這事,燕執(zhí)也沒有什么失落的感覺,他對燕國沒有太深的執(zhí)念,燕王同樣也沒拿他的生死當回事兒,這么一來,好像很公平。 燕趙之戰(zhàn)燕國是戰(zhàn)敗國,敢這么提出接質子回國,肯定已經想好了后路,只是沒想到后路會是將他一人留下。 在這個時候,最沒有前途的人不是身為下賤的奴仆,而是出身高貴卻遠在他國為質的公侯之子。 母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原本安富尊榮的公子王孫質于他國,若無戰(zhàn)事生活還過得去,一旦形勢有變,只怕連性命都保不住。 他和姬丹一同在趙為質,再不濟也能有個照應,現在燕王要把姬丹接走只留他一個在趙國,這是絲毫不在乎他的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