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趙言則聽到哥夫竟然送給自己一塊澄泥硯,不禁露出一個羞澀的笑容,“謝謝桐哥夫?!?/br> “不用客氣,這是你疏桐哥哥讓我專門準備給你的,你快起來,別跪著了?!迸釛?。 趙言則這才想起自己還跪著呢,趕緊站起來。 “這孩子從小就是個憨傻的,缺心眼,疏桐家的你可別見怪?!蔽逄脣疣亮艘痪涞?。 裴棲表示不見怪。 很快白玲將澄泥硯找了出來,曾嬤嬤將硯臺遞給趙言則,趙言則再次向裴棲道了謝就退出去了,桐叔不在家,這里面都是內眷他不適合久待。于是趙言則愛不釋手地捧著硯臺回家了。 趙言則一走,五堂嬸抓起裴棲的手,也夸獎起了裴棲,“你和疏桐辦喜事那天沒來得及細看,真是頂頂標志的一個人,怪不得疏桐誰都不愿娶,就算被你爹打死也非要娶棲棲你呢?!?/br> “這么快就有孩子了,疏桐娶到你真是好福氣。” 裴棲麻木地坐在哪里由著五堂嬸繼續(xù)夸他,時不時地低個頭裝下羞澀。 趙疏桐和趙老漢與人商談事情,中午是在外頭吃的,回去的時候已經下午了。上午來趙家的人在午飯的時候就有眼色地走了,只是下午又有人過來了。 裴棲看到趙疏桐就像看到救星一樣,眼巴巴盯著他瞧。 家中男人回來了,來的內眷都沒有多待,很快家里清靜起來。 “夫子,在村子里待了一日,比我在家里面養(yǎng)胎兩個月還要累?!迸釛?,雖然養(yǎng)胎的時候不讓他出門,悶得慌,可是不用應付這么多不知道怎么對待的人。 趙疏桐見裴棲這么疲憊,心中不免心疼,“初二的時候送你回娘家,到時候你就留在京里吧,我一個人回來?!?/br> “那我們不是要好幾天見不到面了?!迸釛馈?/br> “那你就和我初七的時候一起回京吧,明年咱們可以不回來過年?!壁w疏桐道。 聽了趙疏桐的話,裴棲這才覺著一些安慰。 作者有話要說: 十二點前先更了,一會捉蟲。 我看到數據了,你們還有這么多營養(yǎng)液。神秘液體果然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嗎,哈哈。 感謝大家,明天再繼續(xù)雙更。 感謝在20200531 19:28:24~20200531 23:56: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可懶則懶 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19952494 52瓶;寶寶的臭寶寶 31瓶;魚丠 20瓶;端雅敬思 14瓶;小酸、慕月、墨寒、艾小寶、花逆 10瓶;w堇然~、葉上秋、旸 8瓶;跡時歸、26493651 6瓶;卻道天涼、涼階月色、查查、榴悅、流沙、杜若 5瓶;哞一 3瓶;掉坑君、我是呵呵、糯糯諾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66章 大年初一這天, 石臺村的爆竹一直從子時放到了卯初。 天還沒有放亮,人們就開始互相走動拜年了。 趙疏桐和趙老漢先去村中輩分比他們高的長輩家中看望了一番,然后就回家等著小輩們來給他們拜年。 裴棲和趙疏桐準備了足夠量的糖果和花生瓜子,讓每個來拜年的小孩子把他們帶來的口袋都裝的滿滿的。好些個六七歲及以下的孩子沖著他和趙疏桐喊舉人爺爺舉人祖姆, 裴棲驚得好久沒回過神來。 嫁人后, 除了成為一個孩子的阿姆外,他現(xiàn)在還成了奶奶一輩的人了。 他在家輩分就高, 夫子在村子里也高。 等肚子里這個娃兩三歲的時候, 喊他爺爺的后輩大概就會出生了。 裴棲發(fā)現(xiàn), 他們一家子就這么被人叫老了。 除此以外, 初一這一天沒發(fā)生什么新鮮事。因為第二天要回娘家, 裴棲和趙疏桐早早地休息了。初二一大早, 趙疏桐年前從石磨村租的馬車就已經等候在他們門前了。 “夫子,總是租車不方便, 咱們今年也買一輛馬車吧。”裴棲道。 “行, 過兩天馬車行做生意了, 他們就去買一輛?!毖蛎佔拥纳夂芎? 今年的分紅不會少, 趙疏桐就同意了裴棲這個要求。 侍郎夫人好幾天沒見裴棲了, 先問了下裴棲的身體和肚子里的孩子的情況,然后再問了裴棲在鄉(xiāng)下過的怎么樣,方不方便。 裴棲向侍郎夫人說了自己的苦悶。 他從小就皮也不嬌慣,鄉(xiāng)下地方不如京城方便這些他都可以忍受, 但是招待趙疏桐這邊的親戚實在是太累了,好些親戚的嗓門特別大, 說起話來就和吵架一樣,話里話外的不是恭維他, 就是想從他這里得到什么好處。 他給資助過夫子的五堂叔家的趙言則送了一塊澄泥硯,村中人知道澄泥硯珍貴后,就有好多四五服還有一些出了五服的親戚帶著家里適齡的男孩子過來給他磕頭,夸獎自家孩子怎么怎么乖巧怎么怎么會讀書。他給人家孩子送了一些筆墨做表示后,那些人頓時就變臉了,話中都是要澄泥硯的,想仗著他是新夫郎抹不開臉面哄騙他做散財童子。 還有打聽侍郎府和趙府生活,想把家中丫頭哥兒送來做下人的,有讓他給找差事的。 要不是夫子說,不用理那些人,他都快膈應死了。 當然夫子的親戚也不全都是這樣的,大部分還是善良溫和勤勞樸實不善言辭的,但是他和這些人沒話說,在石臺村他也就能和村長家的幾個內眷、五堂嬸還有關二娘說的上話了,雖然這幾個人都在捧著他,五堂嬸尤其夸張,但他們至少還要臉,不想那些不要臉面的人那么功利嘴臉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