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國師在線閱讀 - 大明國師 第209節(jié)

大明國師 第209節(jié)

    姜星火撣了撣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塵掩飾尷尬。

    “地緣均勢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完成,一種是減少力量大的一方,一種是增加力量小的一方.我說的不是廢話。”

    “基于這兩種方式,地緣均勢誕生了五種可用之千百年不易的策略?!?/br>
    “分而治之、割roucao刀、軍備平衡、合縱連橫、支持弱者?!?/br>
    ——————

    “等等.”

    朱棣忽然虛虛抬手。

    “李尚書?!?/br>
    一聽皇帝沒叫李卿,李至剛心中便有些忐忑。

    “臣在。”

    朱棣問了一句讓人摸不到頭腦的話:“給朕說說你們禮部平常都干什么,越具體越好?!?/br>
    皇帝還能不知道六部都干嘛?

    李至剛不明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說道:“禮部通常的工作有四司分管,儀制、祠祭、主客、精膳。”

    是的,禮部管的非常的雜,儀制司主要負責朝廷各種慶典及日?;顒?、會議等的議程安排、組織和籌備,發(fā)放各種委任書、印綬等等。

    主客司,其實主要就是外交工作,主要是對待外國和外國使臣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了部分進出境管理、翻譯。

    精膳司,主要就是管吃飯,辦宴會,從做到吃全過程管理。

    祠祭司,則是負責祭祀相關事宜,譬如去東郊大祀壇祭拜“化肥仙人”.

    哦,對了,化肥仙人其實在禮部這里是有名字的。

    只不過根據(jù)古代中國的給神仙起名的方式,稍微有那么一點點長。

    “化生解災救苦紓難經(jīng)國濟民富海肥田仙人”,簡稱“化肥仙人”。

    朱棣聞言,重點批示了一下。

    “以后李尚書的主要精力,多放在對外交往上?!?/br>
    朱棣慢吞吞地說道:“大明以外的世界有哪些國家,都是什么情況,大明能從中獲取什么利益,或者說有哪些國家能威脅到大明,大明對這些國家采取什么樣的對外策略,這些不都是李尚書你要考慮的事情嗎?不要每天只把眼睛停留在cao辦宴會、祭祀這些尋常事情上,多往外看看!”

    李至剛聞言,不驚反喜。

    像他這種人最渴望的東西是什么?

    權柄!

    但禮部原本能有個屁的權柄?

    給人蓋章發(fā)委任狀就是個蓋章的活,決定權都在吏部手里;辦宴會祭祀更是毫無權力的事情;接待外國來朝貢的使者,也沒什么權力可言。

    而如今,皇帝的意思很明顯,要增加禮部的權柄。

    禮部可以代表大明向外國派出使節(jié),了解情況,還可以替皇帝制定對外策略,研究大明在海外能獲得什么樣的利益,海外有哪些敵人需要大明通過合縱連橫來遏制。

    這權柄,可比以前大太多了!

    君不見蘇秦掛六國相印乎?

    而此時,隔壁也傳來了朱高煦的聲音。

    “姜先生,這個地緣均勢,能不能舉個具體點的例子?”

    “你想拿哪個國家舉例?”

    “呃日本?”

    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

    姜星火甫一聽到“日本”這兩個字。

    再結(jié)合朱高煦有些閃爍的眼神。

    已經(jīng)知道了朱高煦真實身份的他,便曉得之前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事情,恐怕已經(jīng)傳到了大明帝國高層的耳朵里。

    或許,如果朱棣比較有執(zhí)行力的話,此時已經(jīng)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查看了。

    等等等等

    使者?

    過往的記憶開始在姜星火的腦海里浮現(xiàn)。

    李景隆這小子,不會騙我說去琉球,實際上去的是日本吧?

    這么一想,很多過去未曾在意的細節(jié),瞬間連在了一起。

    想到出發(fā)前李景隆如喪考妣的樣子,姜星火不由地尷尬的雙手交叉,搓了搓手指。

    如果自己不提日本金山銀山這茬,按照歷史線的原有發(fā)展,李景隆應該是沒有出使外國這回事的,所以大概率是真的去日本了。

    不過還好,此時是老狐貍足利義滿當政,因為覬覦勘合貿(mào)易的緣故,對大明的態(tài)度很友好,應該沒什么生命危險。

    不過此時的日本,好像確實也很適合拿來舉例。

    畢竟地緣廟堂這種東西,總得舉點學生能有認知的國家做例子,否則的話,自己拿帶英舉例子人家也聽不懂不是?

    雖然姜星火選修的日本史學的不是很好,但也依稀記得,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開啟,是從著名的東西軍應仁之亂開始的。

    而應仁之亂,距離眼下的時間,也就是六十多年后的樣子。

    換句話說,剛剛結(jié)束了南北朝對峙的日本,其實早就為東西軍之亂埋下了動亂的禍根。

    那么如果自己按照地緣均勢學說,是否可以提前點燃日本動亂的導火索,把日本這個各階層矛盾深刻,只是被強勢的足利義滿暫時壓制下去的火藥桶,重新點燃呢?

    姜星火剎那思索,便覺得,有可能!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讓日本提前六十多年進入戰(zhàn)國時代,姜星火就感覺,自己好像功德無量了。

    畢竟,如果按照單極管的推導,猴子不結(jié)束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就不可能入侵李氏朝鮮,沒有這檔子事萬歷就不會抗倭援朝,不抗倭援朝大明的遼東邊軍就不會元氣大傷,遼東邊軍不元氣大傷野豬皮就不能趁勢而起,那也就

    總之,哪怕不來這套單極管理論,能挑動日本內(nèi)戰(zhàn),也委實是給華夏減少了不少麻煩。

    就在朱高煦頗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姜星火終于開口了。

    “日本嘛,是個不錯的舉例對象。”

    “你們對日本國內(nèi)的廟堂局勢有了解嗎?”

    鄭和雖然也見過間諜從日本傳回來的情報,但是此時他的角色是盜匪,自然不好說自己有那般見識,于是看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全然不知,不過問題是他提的,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略有耳聞,略有?!?/br>
    姜星火笑道:“嗯,無妨,簡單說說。”

    “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地緣均勢學說,一條一條地往日本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適合當下的日本。”

    “第一條,分而治之?!?/br>
    “首先來說此時的日本,本就有分而治之的基礎,為什么?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日本剛剛結(jié)束了他們的南北朝時代,跟我們?nèi)A夏的隋朝統(tǒng)一有些類似,便是地方上依舊有著根深蒂固的各種勢力矛盾?!?/br>
    說到這里,朱高煦倒是略微明白了過來。

    鄭和亦是接話道:“那便是說,就像是北周滅了北齊,而繼承自北周的隋朝滅了南陳一般,雖然國滅,但是由于長時間的戰(zhàn)亂,和文化、習俗上的差異,導致看起來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可內(nèi)部分裂的種子早就種下了,或者說從來都沒有彌合過?!?/br>
    朱高煦捻須道:“俺聽說書先生的平話,隋末英雄的故事,便是關隴門閥得了勢,大力打壓原本北齊、南陳的貴族,歷代在河北江南當宰相的世家,到了隋朝的時候連當個小官都做不得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三征高句麗,更是耗盡了北齊、南陳故地的民力物力,所以土崩瓦解之勢早已有之?!?/br>
    “正是如此?!?/br>
    姜星火繼續(xù)道:“而且,不光是之前南朝與北朝的勢力有矛盾,如果把日本三島(北海道尚未開發(fā))看做一個整體,那么西部與東部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的矛盾也非常深刻,就比如他們對大明的態(tài)度,就截然不同”

    “這是為何?”

    “因為東部跟西部的具體情況不一樣,西部靠近大明和朝鮮、琉球,他們更希望能做生意,西部的大名,譬如松浦氏、大友氏、大內(nèi)氏、河野氏等等,如果用分而治之的辦法,那么他們都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因為他們深切地知道大明的強大與海洋貿(mào)易的巨額利潤。”

    “至于日本東部,上杉氏、小笠原氏、北條氏、武田氏,他們對大明知之甚少,或者說他們更樂于從日本農(nóng)民身上獲取財富,而不是開展海洋貿(mào)易,而且他們的自治性比較強?!?/br>
    “或者換言之,日本的東西部適合分而治之,中間的地區(qū),則適合作為他們絞殺的戰(zhàn)場?!?/br>
    ——————

    “記下來!”

    朱棣沉聲吩咐道。

    目前,日本使團里分屬不同間諜系統(tǒng)的間諜,已經(jīng)在源源不斷地通過大明寧波港到日本松浦氏所轄平戶港之間的船只來傳遞消息。

    松浦氏這種靠著海盜行當維持財富收入的大名,此時有了正當貿(mào)易做,反而搖身一變成了打擊海盜最積極的。

    沒人跟錢過不去,尤其是松浦氏深知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別人也會做,那么利益就輪不到自己頭上。

    當大明的狗,實在是太榮幸了!

    故此,朱棣對日本的了解,也開始逐漸增多。

    “姜先生說的沒錯,而且從人口體量上看,大明想要一次性征服日本,幾乎沒有可能,分而治之如果有可能實現(xiàn)的話,確實是個好辦法。”

    這里便是要說,日本此時的人口超過了一千萬,而經(jīng)過了四年靖難之役戰(zhàn)亂的大明,人口是六千六百萬,當然,這里面是有很多逃戶和隱戶的,或許真實的人口數(shù)字,能達到八千萬左右。

    可日本的國土面積,能跟大明比嗎?

    所以日本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實遠遠超過了大明,而且這上千萬人.別說上千萬人,就是上千萬頭豬,也殺不過來啊!

    一旦群起反抗,朱棣就得掂量掂量,他手下的幾十萬軍隊夠不夠用了。

    而且征伐日本這件事,朱棣又不可能派太多的軍隊,不然國內(nèi)也會不穩(wěn)定。

    何況,此時的日本無論是種族、文化、習俗、語言等等,皆與大明不同,想要短時間內(nèi)同化,更無可能。

    所以說,分而治之,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東西分而治之,李尚書,這件事就教給你準備,禮部拿個方略出來,相關的情報會送到你那里?!?/br>
    李至剛神情一振,人品歸人品、能力歸能力,李至剛做事的能力還是有的,尤其是這種能極大露臉,極大增加手中權柄的事情。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誰會嫌棄自己的權力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