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趙輝很快發(fā)來了航班號,時樂看了覺得沒問題,便把葉韻之的證件號碼一并發(fā)給了他,讓他直接訂票。 做完這一切,他完全沒有了睡意,在床上伸了個懶腰后,擁著被子坐起來。 等他洗漱完出來,茶幾上已經(jīng)擺上了早飯,念及他昨天晚上喝了酒,都是些清淡暖胃的。 “對了,你怎么突然過來了?”時樂咽下一口粥,后知后覺地想起這事來。 葉韻之挨著他肩膀坐著,聞言扭頭一笑,看著他的眼睛答到:“過來接你回家?!?/br> 回家,多么溫暖而安心的一個詞。 趙哥還說過來接機,但從趙輝那聽到時樂跟誰一起回來的后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然后給時樂打電話說放他三天的假。 不是不想讓他多休息幾天,但從過年到現(xiàn)在,時樂已經(jīng)有快兩個月的時間沒什么正式的曝光了,不好再耗下去。 他考慮的時樂自然也能想到,能有三天假期他已經(jīng)很滿意了。 短暫地休息后,時樂又開始忙碌,拍廣告,上綜藝,時不時關注一下豐年那邊的進度,轉(zhuǎn)眼時間就進入了夏天。 豐年的前期準備用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后面拍攝起來進展迅速,殺青宴剛結束,關于豐年的消息就在網(wǎng)上普天遍地地蔓延開來。 早在傳出衛(wèi)導將執(zhí)導拍攝豐年的時候,書粉們就開始了對于角色飾演者的猜測。隨著宣發(fā)一張張放出定妝照,討論更加熱火朝天。 影帝影后加盟,還有一眾演技有口皆碑的前輩,網(wǎng)上對于豐年那是一片看好,偶爾有一點負面言論也可以忽略不計。 直到豐年官V公布了鄭淵的飾演者,并放出定妝照艾特了時樂,猶如水入油鍋,炸翻了一眾網(wǎng)友。 最先提出反對意見就是《豐年》的書粉,其中甚至包括了本來就是時樂粉絲的一部分人。他們都不認為時樂能駕馭好鄭淵這個角色。 【what???我眼瞎了嗎?時樂演鄭淵???】 【衛(wèi)導你在開玩笑嗎?今天可不是愚人節(jié)!】 【我裂開了!】 【麻煩選角的時候能不能用點心,鬧呢!】 【豐年完了】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br> 【樓上過分了吧,我看劇照不是挺好的嗎?】 【雖然,但是,我覺得時樂可以演鄭淵】 【這兩種眼神絕了!】 【照片是可以P的,鬼知道他會演成什么樣!總之我不接受時樂演鄭淵!】 【拜托,你好好唱歌跳舞不行嗎,干嘛來禍害我們影視界!】 一時間時樂的微博和豐年官V甚至包括《豐年》作者的微博都被淪陷,各種通稿中也是對于時樂演技的質(zhì)疑,豐年在熱搜上維持的時間也忍不住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人出錢買了包月套餐。 網(wǎng)絡上的言論大致歸納一下可以分為三種,堅信時樂的粉絲表示支持,并且試圖用他在MV中的表現(xiàn)去證明時樂是有演技的;而第二種則與之完全相反,在他們眼里,讓時樂來演鄭淵,只會毀掉這個角色,毀掉豐年;最后就是持觀望態(tài)度的路人。 電影已經(jīng)開始后期,只等全部完成后定檔,不管他們持什么態(tài)度,也不能挽回時樂飾演鄭淵這個既定的事實。 “電影都還沒出來,他們什么都不知道,憑什么這么說!”趙輝一邊恨自己手賤,一邊忍不住點開評論區(qū),然后一次次把自己氣得面紅耳赤。 “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所以才會這么說?!壁w哥語氣也不甚平靜,但他更多地是期待到時候電影上映,這些人被啪啪打臉真香的場面。 他可是私下跟衛(wèi)導打聽過了,時樂在豐年里的表現(xiàn)不僅不差,甚至可以說是亮眼。 “你要是不放心,我上去發(fā)個微博?”衛(wèi)導心里也覺得挺對不住時樂這小孩的,人是他選的,現(xiàn)在小孩被罵得這么慘,跟他脫不了干系。 “那麻煩您了?!彪x電影上映還有好長一段時間,總不能讓時樂一直被這么罵下去,衛(wèi)導能主動提出來,趙哥當然求之不得。 衛(wèi)導是一個說做就做的人,掛了電話沒兩分鐘,他就編輯好了微博發(fā)布,只有一句話:他就是鄭淵@時樂。 繼他之后,杜建也發(fā)布了微博力挺時樂,緊接著豐年的其余演員也陸續(xù)下場。原本對時樂抱有質(zhì)疑的網(wǎng)友們不禁開始松動,難不成是他們想錯了? 至于那些人到底有沒有真的改變自己的想法,時樂他們不得而知,但罵他的聲音總算減弱了不少,大部分人陷入了沉默。 當然,如果時樂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不能讓他們滿意,那再迎來的,就將是不可逆轉(zhuǎn)的爆發(fā)。 “葉總,需要派人處理嗎?”王特助小心看著葉韻之的臉色,他恨不得鉆進網(wǎng)線去把那些罵時樂的人全部揪出來揍一頓,罵誰不行偏偏罵時樂,搞得他們一天上班都要提心吊膽的。 “先不用?!比~韻之拿起手機又放下,“跟法務那邊說一聲,讓他們先把造謠轉(zhuǎn)發(fā)超過五百的都記下來。” 葉韻之的語氣帶著風雨欲來山滿樓的平靜,王特助心道完了,葉總果然生氣了。他于是更加不敢耽擱,面對法務部同事的疑問,他只給了對方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將暫時這么告一段落的時候,夜晚凌晨三點,擅長熬夜的年輕人也抵不住困意放下手機沉沉睡去,八卦網(wǎng)上,有一篇文章悄悄浮上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