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漢世祖在線閱讀 - 漢世祖 第599節(jié)

漢世祖 第599節(jié)

    寒風凜冽,烏云壓城,整個天地都顯得晦暗不已。雖然看得不甚清明,但遠處山嶺,高低錯落,起伏綿延,仍舊給人一種雄奇厚重的感覺,雪峰反射出了一些暗光,更為之增添一抹亮彩。

    “陛下,此為南麓雪山,與主脈相連,祁連主峰還要在西北的甘肅境內(nèi)!”盧多遜介紹道。

    “胭脂山在何處?”劉皇帝又問。

    盧多遜伸手示意:“由官道向西北,約一百五十里處就是胭脂山,也是當年王師大破回鶻之地!”

    “大漢山河,無限風光?。 弊⒁曋锹栔旁谝暰€盡頭的莽莽雪山,劉皇帝精神看起來很是振奮,悠悠然地道:“這片山嶺,沉淀了太多歷史,見證著中國永載豐碑的功業(yè)也輝煌,也銘刻著我華夏兒郎開拓進取的精神……”

    盧多遜是個善于逢迎的人,此時見劉皇帝大發(fā)感概,當即順著他的話道:“武帝開邊,冠軍破虜,都是值得后人永遠傳唱與頌揚的。河西永為我土,也是自那時起!”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眲⒒实垡恢皇謶以诳罩袕堁牢枳Φ?,慨然說道:“這是匈奴人的哀歌,也是華夏的贊歌!先烈榜樣在前,如今,輪到我們了!”

    “陛下雄才豪情,臣聞之,也不禁心潮起伏!”盧多遜當即表態(tài)道:“得遇圣君,臣等大幸,唯有鞠躬盡瘁,追隨陛下!”

    對此,劉皇帝只是笑了笑,既沒有打擊,也沒有勉勵,讓人不可捉摸。

    “還是說說河西的情況吧!”劉皇帝與盧多遜回到關(guān)樓內(nèi),君臣二人靠著一個火爐坐下烤火,對盧多遜道:“你此前的奏章,朕也認真看了,覺得不錯,還想再聽聽你的想法!”

    “是!”盧多遜回以禮節(jié),而后不加思索地,從容敘來。對于職分內(nèi)的事情,盧多遜就突出一個干練。

    “陛下,自歸義軍回歸,甘肅收復,大漢抵定河西,將走廊完全控制在手中,也不過六七年的時間??梢哉f,在前面的四五年中,河西官府、駐軍,主要的任務(wù)都是放在剿賊平亂、定制治安上。一直到近兩年,賊虜臣服,人心向安,制法初行。

    臣以為,河西真正走向安定,恢復繁榮,便開寶七年起,正式開始!這也是臣履任后,與眾官員僚屬共同制定的目標……”

    盧多遜這話,稱得上張揚了,他也是今年才升職的。翻譯一下就是,過去河西不夠安定繁榮,河西的重新發(fā)展崛起,就從他盧多遜開始。

    對其言,劉皇帝只是嘴角稍微上揚,注意力似乎集中在爐子中升騰的火焰上。見狀,盧多遜繼續(xù)道:“陛下,大漢如今對河西統(tǒng)治,薄弱在于兩點,一是地形限制的,過于狹長,公文傳達,條令頒布不夠通暢,想要做到如中原內(nèi)地那般強有力的掌控,只能憑借足夠的軍事勢力控制威懾;

    其二,則是人口限制了,諸族林立,胡漢雜處,而漢人的數(shù)目,仍舊稀少。雖然這些年,與關(guān)隴、中原的道路已然暢通,也吸引了不少人,但不夠。因此,臣還當開放政策,繼續(xù)招引人來。

    而臣覺得最值得顧慮的,還是人心尚未徹底歸服,包括河西遺民在內(nèi),他們臣服,還是懾于大漢強大的國力與軍力,對大漢并沒有太多歸屬感。

    臣接下來要做的,首先就是收拾人心,人心定了,河西自然就安定了……”

    “人心是隔在肚皮里的!”聞之,劉皇帝指了指肚子,問盧多遜道:“要收拾人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盧多遜點頭道:“臣明白!此事,臣還是打算從文化根本上著手,在漢制初步推行全境的情況下,對語言、姓名、著裝、習俗等事務(wù)上,進行統(tǒng)一的推動整改!臣在河西多年,見到不少漢人,仍舊一身蕃裝土服……”

    “移風易俗,還當緩行,不可cao之過急!”劉皇帝點著頭,對他的著手點表示認可,但不免提醒一句。

    “是!臣以為,有前幾年基礎(chǔ),已然可以推動!并且,臣并非一味強行推行,當結(jié)合河西本地的民情風俗!”盧多遜解釋道:“臣欲推動是,是朝廷大一統(tǒng)的理念,將之融入河西官民的血rou脊髓里!”

    “因地制宜!很好!”劉皇帝說道:“為政治民,也忌不顧現(xiàn)實,不結(jié)合實情,強行一刀切!朕視察過的地方也不少了,不乏忠實履行朝廷政策,堅守大漢法度的官員,但能在國家政策方針之下,靈活處事的人,還是太少了!”

    面對皇帝話里隱含的夸獎,盧多遜嘴角輕微地翹了翹,有那么少許的自得。

    “我記得,你提到過漢民與胡民之間的矛盾!”劉皇帝又指出一點。

    盧多遜解釋道:“漢胡之間的矛盾沖突,在前幾年,比較頻繁,還是歷史原因。過去,在河西全面淪喪的背景下,整個河隴遺民,都為胡虜所統(tǒng)治。

    涼州這邊情況還算良好,當初的溫末政權(quán)中,有漢人的一席之地。比較嚴重的,還是甘肅,在回鶻的統(tǒng)治下,漢民幾為虜奴,多受盤剝欺壓。

    如今,大漢重返河西,消滅甘州回鶻政權(quán),使其復歸漢統(tǒng)。當?shù)貪h族遺民,翻身做主,對過去飽嘗的苦難難免抱負回去。

    再兼回鶻人對大漢潛懷怨憤,此前黃匪侵擾、馬賊橫行時,不安定的回鶻人更受軍政的監(jiān)視與管控。而為維穩(wěn)河西,迅速將之納入大漢統(tǒng)治,也需漢族遺民們的支持。

    各方面的原因,也就加劇了漢胡之間的矛盾,沖突不斷,甚至有流血事件發(fā)生。過去,是回鶻人欺壓漢人,如今,是漢人欺壓回鶻人?!?/br>
    聞之,劉皇帝的眉頭皺得可緊,思吟幾許,問:“如不控制,長此以往,必致禍亂,不得不小心戒之。官府是如何調(diào)和解決的?”

    盧多遜道:“目前暫行之辦法,是將胡漢分治,各居其所,漢耕其地,胡牧其羊,以此減少沖突。不過,在此前劃治的過程中,漢民分配了大量沃野草場,這也是引發(fā)胡民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此,只怕也是治標不治本??!”劉皇帝嘆道。

    盧多遜說道:“這也是無奈之事,在過去的兩百年間,河西胡漢雖然在不斷融合,但其根本的界限,還是存在的,朝廷收治,也當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

    分治之后,近兩年,沖突也確實減少了許多。臣就任以來,也給各地官府下了新令,要求州縣鎮(zhèn),嚴格落實治安要求,嚴防治下爭斗。

    并且,切實按照法律章程斷事,減少偏私,尤其是,對于那些刻意針對挑事的漢民,也當嚴厲約束,不可放任。

    在此前提下,再推行風俗融合,臣料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待到河西上下形成習慣,這個問題終究能夠得到解決……”

    第194章 減稅難

    “朕拭目以待!”對盧多遜之言,劉皇帝最終給出了一個顯得不那么積極的回答。

    胡漢矛盾,民族問題,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解決的了的,尤其西北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歷史遺留問題太過嚴重,不要說短短數(shù)年,就是放大十倍,放寬到百年,能夠得到徹底解決嗎?

    對此,劉皇帝的態(tài)度是保留的,族群之別,地位之差,利益糾葛,文化沖突,攤開了來講,就是一團亂麻。甚至于,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未必能夠得到改善,反而會更加嚴重,這些都是未料之事。

    不過,盧多遜有這個想法與打算,劉皇帝自然還是支持的,漢文化的包容與同化能力,也是值得信任,也許就有意外的收獲與結(jié)果呢?

    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可以解決制造問題的人,那樣多簡單干脆。不過,真采取那種“一勞永逸”的辦法,那么河西就不會有新的問題了嗎?顯然,那將是必然的。

    偌大一個帝國,總會有問題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往往接踵而至。如今的河西乃至大西北,胡漢問題乃是治政安民、穩(wěn)固疆土的主要矛盾,但至少是擺在明面上的,并且引起了朝廷與官員們的重視,可以隨時防備、及時反應……

    看得見的問題,往往沒有那么得可怕。

    盧多遜雖然機敏,但也難以真的揣測清楚劉皇帝的心思,他并不知道,劉皇帝看待這些事情,已經(jīng)站在一個十分深刻、極其高遠的角度。

    感到天威難測的同時,盧多遜仍舊體會到了劉皇帝表露出的支持之意。注意了下劉皇帝仍舊平靜的面龐,盧多遜繼續(xù)道:“陛下,臣欲于河西深入推行漢化,以求歸治,除了陛下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支持!”

    “有什么要求,就大膽提嘛!”抬眼朝向盧多遜,見他這副主動樣子,劉皇帝輕笑道。

    “謝陛下!”盧多遜一作揖,而后說道:“無外乎錢糧罷了!臣替河西百姓請愿,希望能減少一些稅賦,留足錢糧,以資發(fā)展……”

    “河西這幾年,可有大災大荒?”見盧多遜不客氣,劉皇帝卻平淡地反問了句。

    “這……”立時察覺到了皇帝語氣的變化,盧多遜聲音低了些:“未曾?!?/br>
    “無災無荒,為何要減免稅賦?”劉皇帝語氣緊跟著更加強硬了:“河西雖然置道歸治不長,但過去的這些年,已然實行過安撫政策了。根據(jù)開寶稅制,西北諸道兩稅配額,已然有過調(diào)整,河西更有重點關(guān)照。

    論偏遠,論窮困,比河西不如的也有,朕若是允了今日之請,予以額外優(yōu)待,那來日其他道州同樣上請,這個要減稅,那個要免賦,朕如何回應?

    國家財稅降低了,中樞支配的錢糧缺少了,朝廷如何維持,軍隊如何供養(yǎng),那些利國利民的工程設(shè)施如何修建……”

    雖然自當政以來,劉皇帝數(shù)度此詔下恩旨,減少百姓負擔,提高黎民生計水平。每逢災害,減免受災害州縣稅賦更是常有的事。

    然而,若是仔細剖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愛護百姓,體恤黎民,其中有很大程度都是為了樹立人設(shè),以收買人心。

    劉皇帝的惠民政策,從來都是一步一步來的。拿減輕稅賦這一項來說,往往是在國家財政良好,抑或百姓負擔到一種接近危險的程度,方才果斷大方。

    當年他初繼位,實行乾祐新政,就廢除了大量的苛捐雜稅,但那都是些過于不合理乃至荒誕的稅法,比如結(jié)婚、出殯、乞討等等。而在正稅方面,也只是象征性的減少,讓人看得著希望罷了。

    僅王章實行的“省陌”、“省耗”二法,就從百姓手中剝削了大量的錢糧,賺取了大量“差價”,也是持續(xù)了近五年,到收取淮南之后,方才調(diào)整。記住,是調(diào)整,不是廢除,稅收過程中造成的省耗,一直都是由納稅人買單的。這點到開寶七年,都沒有實質(zhì)的改變。

    國初的艱難,財政的拮據(jù),如今想來,都覺不可思議,當初是怎樣熬下來的?可以講,大漢前期的發(fā)展強大,就是靠著內(nèi)部剝削,挖掘潛力。

    在乾祐時代的前十年,大漢百姓的日子用艱苦還形容,是沒有什么疑問。直到對外戰(zhàn)爭的不斷勝利,天下漸成一統(tǒng),內(nèi)部造血能力也逐漸恢復正常,方才開始改善。

    而大漢百姓迎來真正的好日子,還得是進入開寶年之后。當初制定的那一系列開寶新政,才是真正的惠民、愛民。

    在稅收的問題上,劉皇帝也素來是理性的,少有因為你一請,我一奏,倒倒苦水,就是輕易允諾的。這也算是他一貫以成的風格了,如非必要,非成例,絕不輕易降稅。

    這也是對駁回盧多遜奏請的根本原因,不能因為河西偏遠困難,軍事意義重大,就表現(xiàn)得偏私,畢竟對河西的稅收,財政司在制定每年配額時,對其優(yōu)待就已經(jīng)考慮進去了。劉皇帝玩平衡,可不只在中樞朝堂,對地方道州也是一樣。

    感受到劉皇帝的態(tài)度,盧多遜先是愕然,稍做思考,就低頭告罪了:“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治罪!”

    “朕何時因言問罪了?”劉皇帝大度地擺了擺手,盯著盧多遜,帶著少許鼓勵道:“你主政河西,為治下百姓謀福,是當為之事,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僅僅盯著河西這一地,最好能夠放眼全國,縱覽全局。格局嘛,不妨放大些!”

    聽此言,盧多遜原本有些消沉的心情頓時一掃而空,默默咀嚼了一番話,當即應道:“陛下教訓得是!是臣眼界狹小了!”

    心中還不免自責,他盧多遜的目標可是要入朝拜相的,看來,這眼光還是得放得更高更遠,著眼于未來。但是,如果河西任上干得不好,沒有出彩的政績,又如何能夠入朝呢?

    盧多遜的心理活動開始豐富起來了,素來利落的他,難得有些遲疑。

    “不過,你有更化改新以固疆土的想法,朕自然是支持的。這樣吧,朕此番西巡,感西北百姓生計艱難,官員治政不易,回朝之后,當著財政司調(diào)撥一部分錢糧,以實倉廩,用以改善!”劉皇帝又這么說道。

    “謝陛下!”盧多遜當即拜謝,眉開眼笑。

    相比于減稅政策,或許這種專項錢款支持,對地方官府更有利,這樣他們治政辦事可用資本可就多了,也更實在了。

    “臣還有一請!”

    “說!還有什么要求,一并講完了吧!”劉皇帝忍不住瞥了他一眼。

    “臣覺得,想要推動漢化,轄下需要一批干吏,需要更多可用之人,這也是河西官府最為欠缺的,當下河西官府,許多人都身兼多職。希望能夠再分遣人一批人才,河西雖然偏遠,卻是做事出成績的地方……”盧多遜道。

    “很好,不論治國治政還是治軍,首重人才!”劉皇帝道:“你把河西各官府的缺額報上洛陽,朕會著吏部落實的,新一批的觀政學士,也到外放的時機了!”

    “不過!豐州那邊的事,也給朕提了醒,大漢如今對各級官吏人數(shù)配額,并不適應所有地方!河西也是地廣人稀之處,人員給派給你,但是,可不要造成冗員浪費!”劉皇帝直接表明態(tài)度。

    聞之,盧多遜當即表態(tài):“陛下放心!臣必使人盡其用,斷不容許有人浮于事、虛耗朝廷俸祿的情況發(fā)生!”

    見其狀,劉皇帝捋著他被風吹得有些張揚的胡須輕笑道:“很好!”

    對盧多遜的保證,劉皇帝當然是認可的,對盧多遜為官的一些風格,他可是了解的。就在西幸河西之前,他就聽過一番李崇矩關(guān)于盧多遜的匯報。

    此君,并不是個善人!其心性之傲,劉皇帝也是早就見識過的。

    從考中進士開始,盧多遜也有將近二十年的官宦生涯了,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能力、經(jīng)驗、手段都是飛速提升。但有一點,并沒有多少的改變,便是那股傲氣,他一直是自負才情的,哪怕有早兩年被安排在三館當圖書管理員,也只是讓他稍加收斂罷了。

    如今,他升任河西布政使還不足一年,但其為政處事的風格卻越顯鮮明了。為達目的,不顧一切,甚至不擇手段。

    論能力,盧多遜絕對是大漢數(shù)得上的能才干吏,做事果斷,作風強勢,而在他手下為官做事的人,無不受其鞭策,大感壓力。有官員曾口吐怨言,為盧多遜所知,后來一番炮制,搞得不只官丟了,連河西都待不下去,只能灰溜溜地帶著家人搬立姑藏,躲得遠遠的,才可安心……

    他既然放了話,劉皇帝相信他絕對會落到實處。至于私德方面的事情,盧多遜那不算良好的官聲口碑,則不是劉皇帝最在意的事情。

    從本心來講,劉皇帝也并不期望,甚至不樂意大漢的官員都是那種“道德典范”,大漢官場也需要盧多遜這樣的人!

    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

    針對河西事務(wù),君臣二人在這關(guān)樓內(nèi)已經(jīng)談了不少了,劉皇帝談話的興致明顯也沒剩多少了,盧多遜雖然察之,但還是忍不住開口喚道:“陛下!”

    聞之,劉皇帝注意力也從那迸濺的火花中轉(zhuǎn)移開,再度投向盧多遜,見他小心翼翼的樣子,不由擺了擺手:“盧卿是言猶未盡?。∵€有什么話,直接說吧,朕聽著!”

    “謝陛下!”盧多遜趕忙表示道。

    長在地方,少有與皇帝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若不是此番劉皇帝西巡,大概也只有等到將來回朝述職之后了,因此,盧多遜還是很重視與劉皇帝的談話的。如今就君臣二人,自然要說個痛快。

    稍微組織了下語言,盧多遜繼續(xù)道來:“臣此前放出豪言,要率領(lǐng)河西官民,再現(xiàn)往昔之繁榮,但臣實則也清楚,這并不容易,甚至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實現(xiàn)的。

    河西內(nèi)部的問題,臣當著手緩圖,逐步改善解決,但外部的掣肘,卻非河西一道所能左右了!”

    聽其言,劉皇帝頓時提起了興致,問他:“你所言外部掣肘,指的是什么?”

    迎著劉皇帝審視的目光,盧多遜道:“陛下,千百年來河西之盛,除了本地的水土文化之外,更主要的,還在于其地利。走廊綿延千里,當東西交通聯(lián)系之要沖,各國商旅縱橫,往來密切,交流頻繁,由此催生了河西的輝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