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jié)
他很年輕。 江逾白有一句勸告,說到了柴陽的心坎上——放下現在的擔子,他才能飛得更遠。 * “柴陽團隊集體辭職”的新聞,迅速占領了科技領域的頭版頭條。 由于“江科軟件”是一家誕生于北京,成長于省城的互聯網公司,省城的《晨間日報》甚至做了個專欄,為讀者梳理了一遍“江科軟件公司”的發(fā)展史。 《晨間日報》的記者還采訪了柴陽,詳細地記錄了柴陽的心路歷程。 為了搞懂柴陽的心理活動,林知夏就在大學門口的報刊亭里買了一份《晨間日報》。她把報紙帶回辦公室,逐字逐句地品讀,神情漸漸變得凝重。 柴陽在報紙上公開宣稱,“量子計算”就是一個噱頭,互聯網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一定要看清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不要被一些炒作起來的概念迷惑。 柴陽還說,他會帶領團隊,進軍直播行業(yè)。他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里,直播將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行業(yè)熱點。 林知夏合上報紙,雙手按住了柴陽的照片。 柴陽辭職就辭職吧,為什么還要損一下“量子計算”? 林知夏的量子科技公司才剛成立不久——這家公司對外的大名是“ptsic量子實驗室”,由于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全部畢業(yè)于世界級名校,且有頂級互聯網公司提供的底層技術平臺……“ptsic量子實驗室”的業(yè)內名聲還算不錯。 然而,柴陽那一句話,就把“ptsic量子實驗室”送上了風口浪尖。 林知夏沒有生氣。 她只是有一點困惑。 柴陽并不了解這個行業(yè),也沒讀過林知夏的論文,他怎么就能認定“量子計算”是一個炒作起來的虛假概念呢? 林知夏平靜地思考了一會兒。 她的學生們倒是立刻炸鍋。 同一棟大樓的“量子前沿實驗室”里,徐凌波一邊跑數據,一邊謾罵道:“這個柴陽,我真的醉了,我遇到自己不懂的東西,恨不得把嘴巴縫起來,他倒好,在《晨間日報》上把我們林老師的公司損得一文不值?!?/br> 方怡雯也“呵”了一聲。 詹銳附和道:“別別別別管他?!?/br> 整個實驗室里,只有方怡雯、徐凌波和詹銳三個人。 在同門師姐和師弟的面前,徐凌波忍不住講出心里話:“柴陽才二十七歲,就比我大幾歲,嘴上都沒個把門的。他接受采訪,還罵人家的量子公司是噱頭……我靠,我們學校剛和這家量子公司簽了合作協(xié)議。他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扇了我們學校一耳光。” 方怡雯說:“他很大膽。” 徐凌波撓了撓頭發(fā),頗為煩惱地傾訴道:“哎,柴陽先不說了,本科生還在鬧,好多人吵著要退課,林老師的那門課……” 講到此處,徐凌波忽然住嘴。 因為,林知夏走進了實驗室。 “早上好,同學們。”林知夏和他們打了一聲招呼。 “早上好啊,林老師!”徐凌波高聲回應道。 林知夏在cao作室里找到了一份記錄實驗數據的文件——這是她博士兩年的成果匯總。她拿著文件,繞著實驗室轉了一圈,視察了每一位學生的工作。隨后,她說:“你們要相信自己的研究方向,你們都很聰明,也很努力,未來屬于你們每一個人?!?/br> 學生們紛紛點頭。 林知夏為他們鼓了一下掌。 她抱著文件,走出實驗室,在校門外攔下一輛出租車,直接趕到了“ptsic量子實驗室”的辦公大樓。作為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與高級顧問,林知夏的辦公室被安置在頂樓。 不過,林知夏很少露面。 前臺小姐見到她都是一臉驚喜:“您好啊,請稍等,要我?guī)湍B接內線電話嗎?” 第156章 公關 林知夏解釋道:“你好,我今天是來開會的,我提前打過電話?!?/br> 前臺小姐做了個“請”的手勢,還把林知夏送到了電梯門口。 林知夏和她攀談幾句,從她的三言兩語中推測出公司的運營狀況并不好,每天的訪客寥寥無幾。不過,江逾白從沒和林知夏提過這些事。 林知夏能猜到江逾白的心態(tài)。他只想為她出謀劃策,不想占用她的時間。他在短短一年之內,成功地組建了一個職能完善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現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包括運營、客服、市場、產品在內的多個部門,第一代產品將在今年十月份面世。 這個節(jié)骨眼上,柴陽突如其來的批判和抨擊,就讓林知夏猝不及防。 林知夏清楚地知道,江逾白為“ptsic量子實驗室”投了很多錢,耗費了很多心血。 此外,創(chuàng)業(yè)團隊里的成員幾乎都是林知夏的親朋好友。 如果柴陽繼續(xù)貶低“量子計算”行業(yè),那么,公司的名譽就會受到影響,連帶著林知夏的親朋好友都面臨著被公眾質疑的風險。 林知夏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 她要和柴陽正面硬剛。 * 柴陽年紀輕輕,白手起家,被譽為“90后創(chuàng)業(yè)神話”,網友們對他的關注度極高。他的微博粉絲多達一百萬,還有一個相當活躍的微信公眾號。 《晨間日報》的采訪新聞剛出來不久,柴陽就在微信和微博上發(fā)表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堅持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哪怕你要付出代價?!?/br> 這條微博下,最熱門的一條評論是:“柴哥,水太深了,懂得都懂,你做人太直?;ヂ摼W行業(yè)一年比一年浮躁,沒人愿意沉下心來做東西。你在江科軟件的派系斗爭里輸了,再過十年,你回頭來看,今天必是你勝利的起點。” 還有一位網友說:“我算半個業(yè)內人士!量子計算不是科學!是炒作出來的噱頭!只有柴哥敢講!力挺柴哥!給我點贊?。 ?/br> 柴陽回復了這位網友一個“噓”的表情。 柴陽的這一舉動,引發(fā)了林知夏的不滿。 他噓什么噓! 林知夏又沒有不讓他講話! 他分明是在針對“ptsic量子實驗室”。 “ptsic量子實驗室”的公關部門反應迅速,公關最講究時效性——他們在今天早晨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林知夏也出席了。她在這場會議上慷慨陳詞,當場拿出了應對方案。 眾人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最終進行了投票表決——林知夏的方案脫穎而出。她要為公司撰寫一篇公關文章。 公關部的部門經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jiejie,看起來非常精明干練。這位經理對林知夏說:“林教授,你寫完初稿,我們就幫你潤色?!?/br> 林知夏抱起筆記本電腦:“好的,我很快就能寫完?!?/br> 經理又說:“柴陽去做直播了,直播行業(yè),流量第一,面子第二?!?/br> “是的,”林知夏一邊敲鍵盤,一邊和經理聊天,“柴陽的直播網站才剛起步,沒有用戶基礎,他現在很需要流量。” 經理掏出手機:“我加過柴陽的私人微信……” 林知夏接過她的手機,翻查柴陽的朋友圈。 柴陽昨天才剛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那是一張團隊聚會的合照,柴陽站在最中間的位置,而他的左手邊,聶天清赫然站立。 從肢體動作上來看,柴陽與聶天清一定是較為親密的朋友關系。 這又是怎么回事? 聶天清為什么會認識柴陽? 林知夏的內心冒出了許多疑問,但她的打字速度反而越來越快。她火速完成了一篇簡短的公關稿,闡明公司的職能和項目類型,還放出一段豪言壯語:“ptsic的第一代產品即將發(fā)布,歡迎廣大網友關注,我們邀請您成為‘產品檢驗官’,您的親身體驗,勝過一切語言?!?/br> 公關部的同事們反復林知夏的文章,紛紛夸贊她思路清晰,文筆簡潔。 不過,也有人表示擔憂:“林教授,你確定咱們公司的產品經得起大眾的考驗?” “我確定,”林知夏回答,“你們放心?!?/br> * 林知夏給公關部吃了一顆定心丸。 公關經理發(fā)表完那篇聲明,柴陽竟然在微博上轉發(fā)了原文。他含沙射影道:“時間會證明一切。” 林知夏微微蹙眉。 她幾乎可以確定,柴陽目前的反應都是為了造勢,為了流量。 林知夏的心情有些復雜。她翻閱柴陽的微博評論,忽然發(fā)現了一位名叫“秋秋升職加薪”的男網友的辱罵:“嘩眾取寵的小丑?!?/br> 林知夏帶著一分懷疑,點開這位男網友的頭像。她讀完他的全部微博,百分百肯定了他的身份,就私信了他一句:“是你嗎!林澤秋?” 他秒回道:“你他媽的人rou我?” 林知夏懵了一秒,立刻發(fā)送語音:“是我,哥哥?!?/br> 林澤秋打出一串省略號。 片刻后,他說:“你不要理柴陽,好好做你的工作。” 林知夏說:“好的,你也是,我們一起加油。” 鑒于林澤秋的網名是“秋秋升職加薪”,林知夏就把自己的微博名字改成了“夏夏披荊斬棘”。她在這個瞬間發(fā)現了一個事實:“其實你也挺喜歡自己的小名吧?秋秋,秋秋?” 林澤秋仿佛憑空消失,再也沒回復她一個字。 * 與此同時,在林知夏組建的“量子編程”微信群里,大部分群成員的情緒都是空前高漲。段啟言甚至把柴陽的聲明一字一句地分析了一遍,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柴陽就是個混子。” 林知夏沒有談論柴陽。她問段啟言:“你的工作定下來了嗎?” 段啟言本科畢業(yè)之后,任職于一家金融機構,但他并不適應金融行業(yè)的環(huán)境,再加上北京的生活壓力比較大,他干脆就辭職了。 段啟言扛著行李,回到了省城,恰好省立一中正在招聘競賽老師,待遇從優(yōu),還能解決住房問題。 段啟言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參加了省立一中的招聘會。他原本以為,他作為北大的高材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脫穎而出,省立一中的諸位老師們哭著求著也會讓他留下來教書——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那場招聘會,堪稱藏龍臥虎,段啟言的競爭對手竟然是清華畢業(yè)的數學系碩士。 求職市場的競爭,真是越來越激烈。 段啟言接受了三輪面試——最后一輪面試上,他還見到了自己的高中班主任。 面試結束后,班主任找他聊天,問起同學們的現狀,段啟言重點介紹了林知夏,班主任頻頻點頭,卻說:“林知夏是好學生,你也是好學生,各有各的路,不做虧心事,就是成功人士?!?/br> 省立一中的招聘結果尚未公布。段啟言又記起了班主任的話。他心里冒出一絲感慨,就聯系了江逾白:“周末有空嗎?咱們聚聚?” 江逾白拒絕了他:“這周末我有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