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出軍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要毀約、總統(tǒng)寵妻太高調(diào)、修煉從斗破蒼穹開始、權少貪歡:撩婚99天、愛在明月夜、溫情總裁,學長寵妻太高調(diào)、此生,我偏不嫁你!、早安,冷傲老公、千金歸來:帝少,請小心、刁蠻萌妻:總裁大人惹不起
皇帝挺直腰板來,說他決定讓太上皇任燕城軍營的統(tǒng)帥,眾愛卿意下如何。 皇帝自己都有點虛,燕城原本的統(tǒng)帥是陳楓,陳家軍在北疆也是赫赫有名的了,人家干的好好的,皇帝把人家挪走了,讓自己親爹上,這不是扯蛋嘛。 他本想讓他爹在陳楓手底下當個副帥,陳楓和他爹是好友,也能顧著他爹一些,但娘說陳楓和他爹以前是同門師兄弟,怎么能讓他爹屈居人下呢,當什么副帥,要當就當統(tǒng)帥。 那陳楓的統(tǒng)帥被撤了,總不能讓他降職吧,隔壁桐城的統(tǒng)帥是太后的繼父,也不能把陳楓挪過去吧,京里也沒缺了,泉州是太后的女婿在那兒,皇帝想來想去,便把陳楓放去了遼東鎮(zhèn)守。 遼東是相對安穩(wěn)的地界,不像沿海和北疆都有戰(zhàn)事,陳楓去那兒了可不就是養(yǎng)老了,但這對于陳家的家主來說,無異于架空了。 陳家原本滿門將帥,但今上繼位后,忌憚陳家一家獨大,一直在壓制他們,如今陳家除了陳煜掌管軍幾大營四分之一的虎符外,就剩陳楓在北疆為帥了。陳楓在北疆本來是執(zhí)掌燕城和桐城帥印,先是白駙馬過去分了桐城的兵力,現(xiàn)在太上皇空降過去直接把他踢走了,這是什么意思?饒是他和太上皇太后多年的交情,也不由得要多想了, 皇帝在朝上說了這個決定,果然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太上皇是金玉之軀,豈能以身犯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梁并非無將帥,哪里要勞動太上皇御駕親征呢?!?/br> 蕭藝沒做過皇帝,直接從王爺跳到太上皇了,說御駕親征好像不太對,但現(xiàn)在這么個情形,他們也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古以來太上皇不多,要去帶兵打仗的太上皇更是聞所未聞。 皇帝道:“父皇母后體諒朕治國不易,想為朕戍守邊疆,保家國/安寧,朕感念父皇母后恩德,豈有不應之理。” 朝臣道:“太上皇和太后年事已高,北疆苦寒,哪里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二圣該去的,陛下若感念父母恩德,合該讓太上皇和太后在宮里頤養(yǎng)天年含飴弄孫才是?!?/br> 做父母的給兒子打江山是沒錯,太上皇若是個正常人,想去就讓他去唄,可他是個傻子呀,傻子怎么帶兵。皇帝不能因為想孝順親爹就把燕城軍營當玩具送給他爹玩了。 這事皇帝也知道自己沒理,所以好聲好氣地和朝臣商量,要是他占理,那還不義正言辭,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議,退朝。 “父皇母后春秋正茂,母后修葺濟慈堂興建女學,發(fā)展商業(yè)引入資金,為大梁的民生做了許多貢獻,父皇也不甘落后,他不懂民生,但他有一顆保家衛(wèi)國的心,母后也支持他,朕作為兒子豈有不支持之理,父皇為燕城統(tǒng)帥,母后為軍師,一同駐守燕城,有父母在外頭遮風擋雨,朕也能穩(wěn)坐京城高枕無憂?!?/br> 這話說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好似他是一個只會啃老的二世祖,這么大年紀了還要父母去為他拼殺,唉,不過這個事情嘛,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誰讓他就有這么一對干勁十足的父母呢,別人羨慕還羨慕不來呢。 朝臣才終于聽懂他的意思,合著太上皇去當統(tǒng)帥,還要把太后帶上當軍師,這也對,太上皇不夠聰明,太后跟著去正好補上,那他們夫妻倆應該能勝任,可是,這于禮不合??! “陛下,北疆多戰(zhàn)事,瓦剌騎兵兇猛狡詐,若讓他們知道燕城統(tǒng)帥是太上皇和太后,勢必會用盡手段俘獲二圣,萬一二圣被俘,瓦剌以此為人質(zhì)向大梁獅子大開口,咱們豈非予取予求,到時陛下介乎為人子和一國之君之間,是要先全孝道還是先全大義?” 這也是皇帝事先考慮過的事情,他知道母親足智多謀父親武藝超群,被俘該是不能,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爹娘是有情飲水飽,他之前也不太贊成,但父母去意已決,他也說不上話。 太后和蕭藝一直躲在大店的屏風后頭聽朝會,到了這會兒,太后便在蕭藝耳邊細說幾句,讓他出去說給朝臣聽。 蕭藝先在嘴巴里念叨了一遍,才饒了一圈從大門進去,文武百官見了他皆跪下請安,皇帝也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親自下了御階迎接父親。 蕭藝很少來金鑾殿,畢竟龍椅就一把,沒有兒子坐著老子站著的理兒,但蕭藝不是皇帝,他也不能坐龍椅,因此父子兩人都站著。 蕭藝道:“諸位大臣不必擔心本王的安危,若真被俘,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必不會叫瓦剌有向大梁獅子大開口的機會,我若死在戰(zhàn)場,皇帝派兵踏平瓦剌,報了父仇便是全了孝道?!?/br> 就這一番慷慨陳詞,還真是一點兒都看不出傻樣,太上皇這些年一直跟在太后身邊,要么在外頭,要么幽居上陽宮,除了宮宴,基本不參加別的活動了,他外頭也沒什么朋友,許多人都要想,他是不是年紀增長之后變聰明了一點, 蕭藝說了這么一番話,皇帝適時表明孝心:“帥者,調(diào)兵遣將運籌帷幄是也,原也不必父皇身先士卒,統(tǒng)帥被俘除非城破,兒子堅信父皇母后可以守好燕城,必不會叫瓦剌破壞秋毫?!?/br> 蕭藝道:“這是自然,我年輕時也去北疆參加過戰(zhàn)事,身為皇室子弟,豈能貪圖安逸白食俸祿,大梁的國土,如果蕭家人都不盡心守著,還能指望旁人么?怪只怪宗室凋零,為父很是遺憾沒能給皇帝生個親手足,便只能親自上陣了?!?/br> “兒子感念父皇恩德,望父皇母后去了燕城后務必保重,兒子在后方必會備足糧草軍械,靜候父皇母后凱旋而歸,再敘一家天倫。” 好嘛,父子倆一唱一和的,這是何等的大公無私舍己為國,他們要是再阻止那可就很沒眼色了。 太后在屏風后頭偷笑,阿藝崩起臉來還是很有一城統(tǒng)帥的風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