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jié)
粉絲和偶像之間也是一樣,別看息息相關(guān),但最好毫不相干。 賀知秋看著李郁澤那邊不停地對他輸入“職場經(jīng)驗”,想象著他此時一本正經(jīng)地模樣 不禁起了玩心,笑咪咪地問:那我們之間,也要保持距離嗎? 李郁澤說:當然。 過了兩秒。 又把這兩個字撤回了。 跟粉絲的相處之道,賀知秋可能還要學習一段時間。 倒是跟李郁澤的相處之道,他似乎找回了一些曾經(jīng)的感覺。 過了短暫的休息時間,賀知秋跟周樸又要忙了。他們今天要拍整整一天的對手戲,剛剛忙里偷閑,看了會八卦。 賀知秋從樹蔭底下站起來,整理了一下戲服,又把周樸還回來的小電風扇放在自己的水杯旁邊。剛準備把手機也放過去,就聽到一聲來自微博的私信提醒。 他點開看看,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唐頌最近接了一個廣告,估計是公司拿著他的賬號群發(fā)了一條宣傳消息。 賀知秋沒有回復,突然想到了李郁澤跟他說的粉絲之道,于是就點開了自己的粉絲列表,想看一看,這些關(guān)注他的人,都是什么樣子。 當然,這個具體的樣子,頂多是看看大家的頭像還有id。賀知秋的粉絲已經(jīng)有十多萬了。如果點進頁面挨個了解,可能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前幾頁的粉絲都是剛關(guān)注他的,他這周還沒有發(fā)微博互動,所以對這些id也沒有什么印象。 周樸見他久久沒過去,催了他兩聲。 賀知秋急忙說“來了”,放下手機之前,看到了一個有些眼熟的名字。 「我可不是小心眼」 這不是……剛剛在劇方微博下面的那個熱評第一嗎? 她也是自己的粉絲? 賀知秋沒來得及多想,跑去工作了。 又過了兩天,吳雷依舊沒有進組。導演看起來也不著急。吳雷不來,就拍賀知秋的戲份。有些非必要的對手戲干脆讓賀知秋對著空氣表演,反正后期剪輯到位就行,也不需要吳雷真的在場。 周樸說,吳雷現(xiàn)在的處境有些尷尬。 即便是他現(xiàn)在想要進組,估計也要再等一段時間。 賀知秋問他為什么? 周樸又拿出手機,給他看了看熱搜。 這幾天的娛樂新聞又熱鬧了起來,吳雷的事情首當其沖,李郁澤的日常穿搭都被他的名字擠了下去。 大部分都是關(guān)于他的戀情和被包養(yǎng)的新聞。這部戲也跟著他借了不少光,還沒播出,就跟著他的名字捆在一起,上了好幾次熱搜。 賀知秋本以為這次又會換男主,但周樸說不會換。 戀情曝光這種事情構(gòu)不成負面新聞,同時被富婆包養(yǎng)那件事也沒有給出實際的證據(jù)。就算這些事情都是真的,也只有吳雷和他的團隊會忙得焦頭爛額。 資方可是最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的,隨便吳雷再爆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新聞,只要罪不至死,沒有太大的社會影響,就能免費蹭他的熱度,何樂不為? 但他如果想要進組,就必須要把這件事解釋清楚。畢竟熱度已經(jīng)上來了。被包養(yǎng)雖然沒有實錘,但是跟某個女明星談戀愛這件事可是十拿九穩(wěn)。再加上他剛接了這部同性題材改編的電視劇。 原著粉自然對他諸多不滿。 畢竟他一個異性戀還有了女朋友,那以后這cp還怎么磕? 所以很多粉絲的風向也隨著這件事情的發(fā)酵,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轉(zhuǎn)變。 基本上跟那個“小心眼”的姑娘意思一樣。 戲可以拍,劇本也不用改了。 只要拍完之后不要再讓兩個沒有感情戲的男主出來吸原著cp的血,她們就感恩戴德了。 而且口徑非常統(tǒng)一,帶著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無奈感。 這幾件事加在一起,鬧得熱火朝天。 最難熬的應該還是那個至今沒有進組的吳雷。 前有富婆猛虎,后有女友追兵,還有一群在網(wǎng)上吃瓜的群眾起哄架秧地趟渾水。 不出半天。 吳雷的團隊終于被逼得出來澄清了。周樸說,他們其實只有三種選擇,一、承認被包養(yǎng),二、承認談戀愛,三、是憋著不理,那這個劇也別想拍了。 辭演是不可能辭演的,吳雷一直需要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他不可能因為這點事情,就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yè)。 所以,最后衡量了一下,公開戀情是最不會傷筋動骨的選擇。頂多暫時脫一點女友粉,后續(xù)早晚還是會漲回來。 劇方也在這個時候跑出來蹭了一波熱度。向這部戲的原著粉保證,劇本里面既然刪改了兩個男主的感情戲,那后續(xù)宣發(fā)也絕對不會把兩個人捆綁在一起。畢竟吳雷有女朋友了嘛,他們也是有底線的。 這件事轟轟烈烈地鬧了半個多月,終于算是結(jié)束了。 賀知秋作為局外人只是看了一個熱鬧。他今天收工早,趁著換戲服的時候,穿著一件立圓領的白色中衣,綁著發(fā)髻,拍了一張自拍發(fā)到了微博上。 他的自拍水平進步了很多,雖然還是一張正臉不偏不倚地擺在鏡頭當中,但最起碼能漏出一點點身后的背景了。 相比較吳雷那邊的戰(zhàn)火連天,賀知秋的微博下面就和諧了很多。雖然也會有一些激進的原著粉跑來黑他,但大部分粉絲的關(guān)注點還是在他的照片上面。 有一些粉絲的id他已經(jīng)很熟悉了,每次發(fā)微博她們都是沖在最前面。賀知秋不忙的時候依舊會跟她們聊幾句,但不會再每一條都回了,因為確實回復不完。 這張照片發(fā)出去不到五分鐘,評論就跳出了三百多條,賀知秋簡單地看了看,基本上都是對照片的夸贊,還有個別關(guān)心他的身體,讓他大熱天的注意防曬,不要中暑了。 只有一個人的關(guān)注點比較奇怪。 賀知秋盯著那條評論看了看。 @我可不是小心眼:秋秋好好看呀,自拍的水平越來越好啦!好想知道秋秋的脖子上面戴的到底是什么東西呀?都出鏡好幾次啦! 脖子? 賀知秋眨了眨眼,立刻把手放在了領口處。因為天氣太熱,立領的中衣被他解開了兩顆扭扣,拍照的時候剛好可以看到他的脖子上面掛著一條褐色的繩編項鏈。 但具體掛著什么,就無從知曉了。他拍了這么多自拍,也確實有兩三張露著這條項鏈。 但是之前沒人提出來,也就沒有人注意到。 如今她把話說了出去,不少粉絲的關(guān)注點也就跟著轉(zhuǎn)移了,紛紛開始猜測他到底戴了一個什么東西。 等賀知秋換好衣服,再回來看評論時,這位“小心眼”姑娘又一次被頂?shù)搅藷嵩u的前幾位。 她還在評論里面跟別人互動,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單獨拿出來看,可能沒什么問題。 可是把她說的所有的話全都連在一起,就非常具有引導性了。 她覺得這條項鏈非同一般,就讓大家也覺得,這條項鏈在賀知秋的自拍中出現(xiàn)過這么多次,肯定非同一般。 賀知秋又看了一會兒,把這位姑娘的評論發(fā)給了李郁澤,問道:這種就是帶節(jié)奏的意思嗎? 十分鐘后。 李郁澤才回:我也不懂。 第39章 他說不懂,也可以理解。 畢竟帶節(jié)奏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 拿“小心眼”姑娘舉個例子。 沒有誰能夠肯定地說,她一定是在刻意地引導別人。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主觀意識比較強烈的人絕對不會去考慮過多的客觀因素。 她可能也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吸引了一些可以跟她產(chǎn)生共鳴的人。 直到跟她有共鳴的人越來越多,這件事就會形成一定的話題性。 而這個話題越來越大,就會發(fā)展成為某個熱點事件,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進行討論。 人多了,想法自然也就變多了。 如果某個人的想法與她的背道而馳,那么在那個人的眼中,她所發(fā)表的任何言論,都有可能被視為指向性明顯的帶節(jié)奏。 除非,這件事本身就是這位姑娘制造的。她作為幕后黑手,想要在這件事情上面得到一些利益,或者是別的什么東西。 但賀知秋覺得,是他自己想太多了。 畢竟這條項鏈確實在照片中出現(xiàn)過好幾次。 她可能真的只是看得比較仔細,單純的想要知道繩子上面到底掛著什么而已。 第二天。 一直沒有露面的吳雷終于帶著三四個助理進組了。 他看起來十分疲憊,頭發(fā)沒怎么打理,情緒也很暴躁。頂著一雙黑漆漆的熊貓眼,時不時就會對工作人員發(fā)出不耐煩的呵斥,連好脾氣的導演都不停地搖頭。但說又不能說,據(jù)說吳雷能走到如今這一步,背后還是有人推波助瀾的。具體是誰也不好講,反正不去惹他就對了。 他的第一場戲就是跟賀知秋拍的,因為情緒不到位,連續(xù)cut了十幾條。賀知秋拋出去的戲也接不住,反過來還要大吼大叫地質(zhì)問賀知秋一個新人到底會不會演? 賀知秋看了看導演。 導演那邊也很無奈,只能讓吳雷先去休息,繼續(xù)拍賀知秋自己的戲份。 今天是一場雨戲。 連日的暴曬,剛好碰上了一個陰天。 等雨是等不來了,劇組租了水車,為了節(jié)約費用,打算在一天之內(nèi)把劇中所有的雨戲全都拍完。 賀知秋剛剛已經(jīng)陪著吳雷拍了兩個小時了。結(jié)果一條都用不了,全部都要重新來過。 沒有了吳雷在片場亂發(fā)脾氣,大家的進度都快了很多,只是雨戲難拍,賀知秋也還沒有到達一條就能過的精湛水平,所以還是拍了很長時間。 他穿著濕噠噠的戲服一直忙到下午,到了晚上收工,就有點著涼了。 周樸從別的演員那里幫他借了一點感冒藥。 賀知秋吃下去之后覺得精神好了很多,也沒怎么在意。回到酒店例常跟李郁澤聊了一會兒,順便說了說晚上的盒飯終于不咸了。 李郁澤最近不忙,昨天剛剛從某個頒獎典禮的現(xiàn)場飛回a市。雖然他不太想去,但是必要的工作還是得接。 他一個人在家,找了個支架支著手機跟賀知秋視頻。餐桌上放著一桶剛剛泡好的泡面,看起來可憐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