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jié)
我雖然對這方面也不精通,但若是我去了之后自然不會給將軍添亂,凡事我都聽她的,這樣至少能夠從根本上減少一些問題。 而且據(jù)我所知每年前線的物資是分兩次送去的,而現(xiàn)在馬上開春了,今年的物資卻還沒有送過去,而現(xiàn)在馬上又要開戰(zhàn)了,物資的需求量更大,這件事最是耽擱不得。 現(xiàn)在宛臨的發(fā)展你也是知道的,這一批的物資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是有能力集齊的,我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將東西準備好,并且押送去前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平遠將軍的糧草負擔。 當然,這也是我的底牌了?,F(xiàn)在所有人都知道宛臨有錢,而且女皇此前也對宛臨心存猜忌,打宛臨秋風去支援前線這種事情她想來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而且太女那邊此前就一直想要籠絡平遠將軍,這個時候也當是愿意讓我過去的。 你是平遠將軍唯一的子嗣,我娶了你,在人脈上本就具有優(yōu)勢,如今我既然投到了太女那邊,那我若是和平遠將軍相處的好,太女自然也是得利的一方,此事上她自然也會幫襯我的。 軍器監(jiān)那邊這次還不知道打算送多少的武器去前線,看女皇這態(tài)度,怕是數(shù)量上會有所縮減,我以送糧食的名義前去,還可以在糧食中摻雜進各種的武器,這些糧食是直接進倉庫的,我本身就是監(jiān)軍,我不說徹查應該是沒人會注意到此處,這也是最便捷安全的將武器彈-藥送去前線的方法了?!?/br> “妻主?!笔捑粗穆曇袈詭Я藥追炙粏?,眼眶有些發(fā)紅,這般出錢出糧出武器彈-藥,幾乎是傾全部之力了,而她從中能夠得到的卻是寥寥,她冒著生命危險作出這樣的事情雖然說是為了國家、為了宛臨、但更多的應該是為了他。 為了他,所以不想讓前線的戰(zhàn)士出事,不想讓平遠將軍出事。 蕭敬之一向算是理性之人,成婚這些年來很少見他這個樣子,謝宸安上前抱住他,“怎么了?就算是我去前線做監(jiān)軍一般情況下也不可能讓我去戰(zhàn)場迎敵的,我不會有危險的,沒事的。” 兩人又聊了片刻,便是蕭敬之也不可否認謝宸安的這個想法的確是很好,這么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前線的問題。 他最后沉吟道:“我跟妻主一同去。” 謝宸安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最后笑道:“好?!?/br> 不過最后蕭敬之卻沒有讓謝宸安自己寫奏折去宮里,雖然這事兒謝宸安沒什么可避諱的,以他們二人的夫妻關系,如今平遠將軍出事,她自然是應該出力的。 但是女皇的猜忌之心太強,此前便因為謝宸安將宛臨發(fā)展的太好而對她心存顧忌,邊關眾將也一直讓她難安,此次之所以不愿增兵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謝宸安此舉雖然是理由充足,但仍舊是難免會讓女皇多心,既然這樣倒是不如讓別人去開這個口。 這樣的話謝宸安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不被猜忌,而后續(xù)若是出現(xiàn)什么問題,她也可以用被迫前往的這一點來做推脫。 第161章 女皇和太女的反應果然和之前謝宸安與蕭敬之所想一般無二, 在有人提出讓謝宸安做監(jiān)軍并負責部分糧草的時候,女皇和太女幾乎同時同意了。 如此能省一部分糧草裝備,同時還能打壓一下宛臨, 對于女皇而言自然是不錯的, 不過這監(jiān)軍一事卻也不光是如此簡單。 謝宸安這個身份做監(jiān)軍那自然是足夠了,不過女皇的本意是監(jiān)視前線動向,若是前線有變化的話隨時向她報備,這樣的事情她自然不會交給謝宸安來做, 于是著意派人和她同行, 在名義上做她的副官。 女皇的旨意很快就下來了,里面家國天下說的豪氣干云, 然而實際意思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女皇這次雖然讓宛臨負責大部分的糧草,但卻也沒有做得太絕,這次帶著詔書來宛臨的隊伍之中除了準備帶往前線的火-藥和火雷子之外, 還帶了將近整體所需數(shù)量的一半的糧草。 顯然女皇雖然是在對外的事情上一直腦筋不太清楚, 卻也因為有著前車之鑒,知道前線的糧草拖不得,怕謝宸安一時間湊不齊這么多的糧食, 從而耽誤了啟程時間。 不過跟著詔書一同來的除了糧草之外還有一個人,此人名叫曹涵宇,女皇派她來給謝宸安做副官,不過這副官一職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自然是大家都清楚的。 謝宸安領詔書的時候面上不動聲色, 也只吩咐人將押送糧草的侍衛(wèi)們和這曹涵宇帶去休息, 不過等她回到宛臨王府之后就又把詔書反復看了兩遍,而后忍不住對著蕭敬之抱怨道:“既想要好處又想派人監(jiān)視我和前線動向, 還真是哪方面的便宜都想占。” 這樣的事情也是避免不了的,不過謝宸安只要占著這監(jiān)軍的位置, 這副官便壓不過她去,而前線刀劍無眼,這人若真是個只會惹麻煩的,那自然也有處置掉這人的辦法。 不過當然,這些就沒有必要跟謝宸安詳細的說了。 蕭敬之只安慰了謝宸安幾句,而后便和她商量起了后續(xù)各方面的事情。 馬上又要到春天了,等到春天一到,工部那邊應該就會派人到宛臨來修建人工運河了,這仍舊是宛臨境內現(xiàn)在最大的事情,之后他們兩個又要一同離開宛臨,關于這方面的事情總還是要詳細的交代下去的。 不過好在周負工程經(jīng)驗豐富,而這關于宛臨人工運河的事情從去年就交到了她的手上負責,這方面的事情她還是有一定經(jīng)驗的,而且又有著江泉和于造的幫扶,想來應當不會出什么事情。 主要這件事是由工部來負責的,工部也是需要像宮里交差的,在各方面自然不敢過于懈怠,這也是讓謝宸安能夠放心的原因之一。 而后續(xù)工部這些人到宛臨之后的接待問題交給馮清和蘇迎就行,她們做事也都是很妥帖的,應當不會出什么問題。 剩下的農(nóng)業(yè)、商業(yè)都繼續(xù)按部就班的發(fā)展就成。 而都尉司這邊,謝宸安這次打算帶去前線一部分的人手,都尉司這邊的人馬從來都沒有實戰(zhàn)過,讓她們真的上一次戰(zhàn)場也未必是什么壞事。 她們跟沙場血戰(zhàn)出來的士兵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沒有對敵經(jīng)驗,若是有一天真的宛臨到了困境,兩軍交戰(zhàn)之時她們也未必能夠發(fā)揮的好,既然這樣倒不如讓她們提前歷練一番。 當然宛臨本身也是需要都尉司護衛(wèi)的,所以這邊的人手具體留下多少,后續(xù)還是要讓杜恒她們那邊自己拿主意才是。 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這次的錢財、糧食和武器調動方面…… 因為這些都是大數(shù)額的調動,總需要花費一點兒時間的,所以此前做下去前線的決定的時候謝宸安和蕭敬之就召集眾人商量了此事,而后將其中具體的事情都分配了下去,所以雖然詔書這個時候才下來,但他們也不至于說是這個時候才手忙腳亂的開始準備這些。 這次謝宸安考慮的更多的其實是武器彈藥方面的事情,女皇現(xiàn)在擺明態(tài)度是不愿意給前線增兵,宛臨的這點兒人馬在這方面起不到關鍵性的作用,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最能提升整體戰(zhàn)斗力的便是彈藥了。 幾年下來宛臨的彈藥儲藏已經(jīng)可以說是十分豐盈了,謝宸安打算把此前研究出來的那些信-號-彈、照-明-彈、煙-霧-彈、催-淚-彈、火-藥、火雷子、狼牙棒、迷-幻-彈、火銃、袖箭、暴雨梨花針,全都帶去前線。 從蕭敬之此前探的情況來看戎國這次是一心攻打大饒,可謂是做了完全的準備,她們人多勢眾,面對這樣的情況彈-藥數(shù)量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 最后謝宸安幾乎搬空了一半兒的兵工廠。 與此同時杜恒那邊都尉司的人也已經(jīng)篩選完畢,杜恒幾人商議后覺得這次可以帶六成的人馬去前線歷練,而剩下的四成人馬則留下護衛(wèi)宛臨。 宛臨現(xiàn)在各方面的防御已經(jīng)很完備了,加上有兵工廠里各種武器的支持,縱使發(fā)生什么情況,這些人留下守城也是足夠的了。 這次伍洋負責留下護衛(wèi)宛臨的安全,而杜恒和郭山則帶領剩下的士兵跟他們一同去往前線。 兩人臨行之前又將宛臨內的大小官員全部召集到一處將所有的事情都吩咐了下去,同時讓她們無論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出來,如此在解除了所有的后顧之憂之后謝宸安帶著蕭敬之和杜恒、郭山、曹涵宇一行人,帶著數(shù)量龐大的糧草和武器踏上了去往前線的路。 而這時邊境那邊的戎國人也終于忍不住出兵了。 說起來戎國人也是失算了,若是女皇真的就此駕崩,那這大饒內部便會先因為爭皇位而鬧起來,此時派兵出征那的確是最好的時候,然而現(xiàn)在女皇已經(jīng)平安無恙,這樣的話她們所期待的場景就根本不會發(fā)生,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對戰(zhàn)大饒其實不見得真的能夠從中拿到什么好處。 關于這些戎國人,謝宸安也不知道她們是怎么想的,只覺得她們當真是滅大饒之心不死,每隔幾年就要鬧騰一番,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一勞永逸之外還真的是沒有什么別的好的辦法了。 女皇要是肯多出一些人和武器再態(tài)度堅硬些,那這些戎國人指不定早就已經(jīng)被打得不敢再有這樣的心思了,只是這說到底也只是假如罷了。 女皇的態(tài)度這么多年來都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改變,這個時候想要改變她的態(tài)度那是難上加難,也就只能根據(jù)目前的情況來做與之相對應的事情了。 這次女皇雖然安然無恙,邊境沒有產(chǎn)生絲毫的動搖,讓戎國人的心愿沒能實現(xiàn),但戎國的士兵人數(shù)和充足的武器彈藥,仍舊是給前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面對著這樣的情況,這次蕭戰(zhàn)選擇了被動守城,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 戎國人一連幾天攻城,雖然未曾攻破城池,卻也給邊境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后續(xù)是要開城門迎戰(zhàn)還是繼續(xù)死守,目前來看仍舊是一個問題。 眾人行至半路的時候得到了這個消息,謝宸安聽聞此等的消息之后便有些坐立不安,倒是蕭敬之還算是鎮(zhèn)定自持。 蕭敬之給謝宸安分析了一下他們現(xiàn)在到前線那邊還需要的時日,又分析了蕭戰(zhàn)這次的作戰(zhàn)方法和城池的防御能力,得到了蕭戰(zhàn)絕對能夠堅持到他們到達的結論。 謝宸安聽言才放心了些,不過臨近前線的時候謝宸安的心中倒是又升起了另外一種擔憂。 謝宸安雖然此前在平遠將軍府內也跟平遠將軍打過照面,而且也跟她聊過幾句,但是她和蕭敬之成婚的時候平遠將軍已經(jīng)去到了前線,而后她跟蕭敬之成婚這么多年,她也只是給平遠將軍去過信而已,真的說見面那卻是一次也沒有過的,這個時候不免有些緊張忐忑。 第162章 眾人一路走著, 越到邊境之地便越是荒涼,四周已經(jīng)變成了戈壁和荒漠,周圍少有人煙, 四周蒼涼空曠, 帶著一種說不出的雄渾之感。 這是謝宸安第一次見到這等的景色,眾人多半也是。 成朝關是大饒境內最大的一關,它和戎國的國境直接接壤,數(shù)年來時常爆發(fā)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 這里是蕭戰(zhàn)的成名之地, 也是她這二十多年來一直鎮(zhèn)守的地方。 無數(shù)的邊關將士埋骨于此,這里的沙堆之中不知浸染了多少的獻血。 謝宸安牽著蕭敬之的手, 一同看著車窗外的落日,在這等的場景之下,心中不知怎么突然就有了一種悲壯的感覺。 眾人又走了幾日, 終于是到了成朝關關內。 入關之后總算是有了幾分人氣, 不過這里跟其他的地方還是不能比的,顯得額外的荒涼和蕭條。 蕭戰(zhàn)一早兒得到了眾人過來的消息,這個時候已經(jīng)親自騎馬帥人過來迎接了。 謝宸安在蕭戰(zhàn)行禮的第一時間就匆忙把她給扶了起來。 蕭戰(zhàn)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 意外的見到了隨行而來的和歸寧、時夏站在一起,偽裝成侍從的蕭敬之。 母子兩個人視線交匯片刻,而后十分有默契的對此緘口不言。 蕭戰(zhàn)一路帶領著眾人進了軍營。 軍營內現(xiàn)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眾人見到他們一行人之后都只是跟著行禮, 而后便又各自去忙了。 謝宸安跟蕭戰(zhàn)交代了一下這次帶過來的糧食和武器, 而后由蕭戰(zhàn)查驗這些東西入庫。 有著曹涵宇在身邊,很多的話都不方便明說, 于是謝宸安只是給蕭戰(zhàn)使眼色。 蕭戰(zhàn)其實此前已經(jīng)收到了蕭敬之的信,這批糧草到底是什么情況她已經(jīng)是心中有數(shù), 于是檢查的額外潦草,在查驗過后便直接將所有的東西入庫了。 他們一行人之中護送糧草的侍衛(wèi)并不多,主要的其實還是都尉司的人馬,這成朝關軍營之中最多曾容納過幾十萬士兵,現(xiàn)在的人馬跟當時相比相差甚多,所以很多的地方都空置著,安排下這些人手自然是不成問題。 眾人安頓好之后又跟著邊關眾將士一同吃過了晚飯,席間謝宸安見過了蕭戰(zhàn)的另外幾位副將。 謝宸安對于這些守護邊關,血戰(zhàn)沙場的將士們有著一種從骨子里的敬重,她對待幾人的態(tài)度都是客氣至極,倒是讓幾人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其實她們在得知女皇又派監(jiān)軍過來的時候都有些義憤填膺,后續(xù)聽到派來的人是宛臨王,想到宛臨王這些年的名聲,又想到她和平遠將軍的關系,眾人反應這才好了些,而今見到謝宸安之后,倒是難得沒有對她抱有什么成見。 邊關的將士多半都是糙漢,都是大口喝酒大碗吃rou的人,謝宸安跟著她們一起,不知不覺就喝的稍微多了些,不過她到底是惦記著晚上要帶蕭戰(zhàn)再去倉庫查驗那些武器,所以到后來的時候便控制著酒量,倒是沒真的醉得太厲害。 飯后,為了不引起注意,謝宸安與蕭敬之一起回了住處。 蕭敬之拿過了醒酒湯遞給謝宸安。 謝宸安意識還算清醒,算不得真的醉了,不過她一喝酒就喜歡纏著蕭敬之,這次也不例外,她沒從蕭敬之手上接那醒酒湯,反倒是將他整個人給拉到了懷里。 蕭敬之倒也不曾拒絕,只維持著平衡,盡量不讓醒酒湯灑出來。 謝宸安實在是喜歡蕭敬之,她將頭埋在他頸邊嗅了嗅,而后在上邊落上了一個輕吻。 “妻主,一會兒還有事呢?!?/br> 謝宸安還記著這事兒,倒也沒想真的做點兒什么,只是忍不住想和蕭敬之親近親近。 她將頭放在蕭敬之的肩膀上,“你和平遠將軍難得見面,今日當著這么多人都沒能說話,一會兒處理完武器的事情你要不抽時間和平遠將軍單獨相處一段時間,如此也好敘敘舊。” 蕭敬之如今是喬裝前來,他的身份不方便暴露,在這等的情況下他和平遠將軍自然是不能在明面上有太多的接觸,也就只能私下里多見面了。 蕭敬之應了一聲,他原本也是這樣想的。 謝宸安囑咐道:“你趁機幫我多說點好話呀?!?/br> 不光是蕭敬之,就連謝宸安剛剛在一眾將士的包圍之下都沒能和平遠將軍說什么私底下的話,所以倒是不太能看得出她對自己的態(tài)度。 她此前一直對兩個人的這次見面有些惴惴不安,而今見了面卻也沒能有所緩解,仍舊是感覺有點兒緊張的。 蕭敬之笑道:“我娘她是很欣賞妻主的,妻主放心就是了?!?/br> 蕭敬之這些年來與蕭戰(zhàn)之間的往來通信其實很多時候都會提到謝宸安,提到她建設宛臨,也提到過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和生活瑣事,所以蕭戰(zhàn)對他成婚之后的生活一直很放心,連帶著對謝宸安也有著很強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