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準備撤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前未婚妻[穿書]、穿成反派作死未婚妻[穿書]、我,還能搶救一下嗎?[穿書]、她真漂亮、皇后是朕的小青梅、陛下重生追妻記、始亂終棄了師尊后、袖中美人、梁醫(yī)生又在偷偷套路我、暴力輸出女配
也難怪姜維會突然地鳴金收兵呢,以現(xiàn)在的形勢,蜀軍必須要趕緊地采取應對措施才行,否則的話,陷入到了晉軍的包圍之中,不能說一定會全軍覆滅,但至少損失會無比的慘重。 本來是以多打少的優(yōu)勢局面,但瞬間隴西風云突變,司馬倫率十萬大軍殺到,形勢慘遭逆轉(zhuǎn),蜀軍馬上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姜維火速地召諸將回營,就是準備與諸將商量一下解困的辦法,如果繼續(xù)攻城的話,無疑于坐以待斃。 雖然說姜維對這次北伐充滿著信心,渴望能有所建樹,但這一突然其來的變故,不得不讓姜維的計劃中止。 不過司馬倫的大軍還遠在近百里之外,尚不會構(gòu)成直接的威脅,姜維還是有機會突圍的。 而且面對困境,姜維要遠比一般的人沉著冷靜,畢竟多年來和魏軍的交鋒,姜維時時都處于一種劣勢的地位之中,打逆境之仗,姜維比任何人都有經(jīng)驗。 傅僉立刻道:“末將愿率一支兵馬前去救援祁山堡?!?/br> 傅僉是蜀漢將軍傅肜之子,當年夷陵之戰(zhàn)時,劉備為陸遜所破,撤退之時,遭遇吳兵的追擊,幸得傅肜死戰(zhàn)斷后,劉備方才有機會逃往了白帝城。傅肜被吳兵所圍,浴血廝殺乃不得脫,吳將勸降,傅肜大罵道:“吾乃漢將,安肯降吳狗乎!”于是戰(zhàn)死。 劉備感其忠勇,將年幼的傅僉收在府中恩養(yǎng)之,并封為了左中郎,長大后,進入軍中,得到了姜維的賞識和提撥,現(xiàn)任奮武將軍,成為了蜀軍之中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此次北伐,姜維便令其為副先鋒,與蔣舒一道,輔助夏侯霸,現(xiàn)在聽聞祁山那邊告急,便自告奮勇地欲率兵前去救急。 不過姜維卻沒有答應,祁山堡那邊雖然地勢險要,但留守的兵馬不多,只有數(shù)千人而已,而且大多還是負責押糧運草的輜重隊伍,戰(zhàn)斗力很是一般,如果真得遭遇到十萬晉軍的圍攻,祁山堡肯定是沒辦法保住的。 那邊傳來消息的時候,晉軍已經(jīng)抵達了木門,距離祁山堡也不過二三十里的距離,以晉軍的速度,須臾即至,只怕是此時此刻晉軍已經(jīng)拿下了祁山堡,那怕傅僉帶兵返回去,也是無濟于事的,想從十萬晉軍手中重新地奪回祁山堡,那無異于虎口撥牙。 所以姜維權(quán)衡了一下,認為重奪祁山堡的希望極為渺茫,現(xiàn)在蜀軍只有趁著晉軍還沒有合圍之際,火速地向狄道那邊轉(zhuǎn)移,跳出晉軍的包圍圈,這樣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而司馬倫的大軍一旦北上,與郭淮的軍隊形成合圍之勢,蜀軍則危矣。 姜維征戰(zhàn)多年,經(jīng)驗自然是遠比其他人要豐富的,形勢有利的時候,要果敢出擊,擴大勝果,形勢不利的時候,不能糾結(jié)得失,而要及時地止損,避免損失擴大。 姜維深知,以蜀國的軍力,是不足以跟魏軍拼消耗的,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這樣的勝仗,沒有任何的意義,魏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戰(zhàn)爭資源厚實無比,就算他們損失再多,也能彌補回來,但蜀國不一樣,損失了的,就沒有了,所以姜維多年以來,一直奉行一個原則,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不管是勝仗還是敗仗,保存實力才是第一要務。 既然祁山堡失守,此次北伐又化為無功,所以姜維也就沒有任何的糾結(jié),而是主動地向狄道方向轉(zhuǎn)移,從那兒返回蜀地。 對于這次的失敗,姜維也沒有太大的在意,反正從諸葛亮開始的五伐中原,到自己這邊九次出征,其實都沒有成功,再多一次失敗也無所謂,只有兵馬尚存,下次還是有機會的。 姜維很快便定了向西轉(zhuǎn)移的計劃,不過此刻廖化尚在上邽,姜維必須要等到廖化撤回來之后,才能起兵,否則將廖化的五千人馬扔下不管,陷入晉軍的包圍之中,只怕是兇多吉少。 在接到消息鳴金收兵之際,姜維就已經(jīng)出快馬去通知廖化撤軍了,相信廖化在接到撤軍的命令之后,也會在第一時間向冀縣方向撤退,姜維現(xiàn)在所做的,也只是需要去稍等半日的時間,便可以和廖化進行會合。 至于在南安的張翼,則正好在蜀軍的撤退路線上面,姜維只需要派人去支會一聲,讓張翼做好準備,等到大軍一到,相偕撤退便是。 撤軍的方案一定,各部將領(lǐng)便各自回營,趕緊地做好撤軍的準備了,先前蜀軍的狀態(tài),還是大舉進攻的模式,此刻突然要撤退,自然事務要繁忙的多,等廖化前來的時候,他們也正好進行收拾準備,等廖化一到,便可以立刻出發(fā)了。 姜維則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連續(xù)地派出多路的斥侯,前往祁山方向去打探消息,時刻密切關(guān)注著晉軍的動態(tài),一旦司馬倫提前北進,姜維也好隨時做出做出調(diào)整。 如果形勢緊迫的話,姜維甚至會不惜斷尾求生,那怕舍棄掉廖化的這一支人馬,也絕不能讓整個大軍都深陷絕境之中。 廖化撤回來倒是比較準時,他本來對上邽只是佯攻,牽制上邽的守軍去救援冀縣和防止郭淮向東逃竄的,此時他處于上邽的外圍,在接到了姜維的命令之后,廖化便火速地撤軍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已經(jīng)趕到了冀縣城下,與蜀國大軍相會合。 這個時候,祁山那邊的消息也傳了回來,比較詭異的是,司馬倫的大軍只是進占了西縣,并沒有向祁山堡發(fā)起進攻,而且進駐西縣之后,司馬倫就按兵不動了,絲毫沒有北上冀縣的打算。 這讓姜維是一頭的霧水,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姜維還真沒有遇到過像司馬倫這樣的對手,明明有能力攻取祁山堡,切斷蜀軍的糧道,卻只取了西縣,并沒有拿下祁山堡,盡管西縣也是在北上的通道之中,但卻沒有像祁山堡那樣的要害位置。 這司馬倫的葫蘆里,究竟賣得什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