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jié)
賈詡有點郁悶,你林允文自己怎么不來,非讓我這把老骨頭來,可恥! 正如賈詡所預料的一樣,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袁軍幾度嘗試奪取齊山山寨,聲東擊西用了,虛實相合用了,趁夜偷襲也用了,無一不被高順瓦解。 盡管山寨上的呂軍死傷了一些,可袁軍的傷亡顯然更慘重。 山下的袁軍營寨內(nèi),袁譚在來回踱步,帳內(nèi)眾人則是低著頭不說話。 這幾天來,袁軍在齊山上折了一千六百多人,每次都只能攻到距離山寨一里左右就無法再推進了。 哪怕他們分三路進軍,效果也不大,主要是山勢太險了。 唯一得到的好處就是這種進攻態(tài)勢下,趙云晚上不敢來了,他要保持著精力防備可能到來的血戰(zhàn)。 問題是,不把齊山上的營寨給平了,大軍就要永遠受制于人,難受啊。 “公子,按照目前的對壘態(tài)勢,齊山是勝負的關(guān)鍵所在,只有先退出當前位置,讓齊山優(yōu)勢蕩然無存,方可再覓勝機啊。” 其實,田豐的這個建議無可厚非,站在他的角度上看,這樣的選擇是不需要猶豫的。 可惜的是,他不是袁譚,不會明白袁譚心里的憂慮。 身在青州想穩(wěn)住自己的世子之位,從來便是報喜不報憂的,一旦這退下來,袁尚還不知道要在袁紹面前說多少‘好話’呢。 再加上他兩名忠實的擁護著審配和逄紀配合之下,袁譚不能接受這種事情發(fā)生。 “正因為齊山是勝負關(guān)鍵所在,所以你們只需要想辦法奪回齊山便可,其他不必多言!”本就吃了虧的袁譚對田豐一再提及此事終于心存不滿了。 “如果按照目前齊山上的屯軍,哪怕我們大軍一擁而上也無甚作為,除非能把寨中兵力吸引走一部分?!壁w睿親自帶兵沖過一次,對那里的情況最為了解。 “寨子里一共就那么四五千人,想來是經(jīng)過了周密算計,豈能輕易分兵?!碧镓S一甩衣袂冷聲道。 “元皓先生所言確實,寨子軍士皆領守寨重任,輕易是不可能出來的,除非……” 這一聲‘除非’把所有人的胃口都吊足了,就連田豐都忍不住轉(zhuǎn)過頭來看著他,“除非外面有足夠能吸引到他們出寨的餌料。” “先生何意?”袁譚來了幾分興致。 “還有三天就是十五月圓之夜,即時皓月當空,山腳下的一應情況都是躲不過山上呂軍的眼睛,這是他們的優(yōu)勢,未必不能反過來利用這種優(yōu)勢?!?/br> 辛評頓了頓,看向袁譚,嘴角勾勒一抹狡黠,“不過,可能需要公子調(diào)度將士們配合。” “請先生名言!”見得辛評這般興奮,不像是一個提議,絕對是個有把握的方略,當即從帥椅上站起走到了他的面前。 待得辛評將計劃和盤托出后,袁譚眼中閃過一抹異彩,隨后眉頭微微發(fā)緊,“雖有些犧牲,可這一切倒是值當?!?/br> 轉(zhuǎn)而看向了趙睿,“趙將軍,按著先生之策,山寨里的呂軍至少會有一半被引誘出來,剩下的兵馬應該在兩千至兩千五百人,你需要多少兵馬才能趕在呂布增援前拿下齊山山頭?” 趙睿低頭沉思了片刻,如果只是面對兩千余人把守的齊山,按著先前的戰(zhàn)損和阻擊鋒芒來盤算……趙睿抬眼道:“兩萬兵,必可在天亮前拿下齊山山頭!” “好!” 袁譚走向帥椅,重新坐下后鏗鏘道,“我撥你兩萬大軍,這三日內(nèi)他們無需參戰(zhàn),好生休養(yǎng),三日后的月圓之夜,務必一鼓作氣拿下齊山!” “請公子放心,如不勝,末將甘當軍法!” 辛評的建議,確實算的上滴水不漏了,這一點田豐也沒找出什么問題來。 可是,作為保守派的他,還是覺得這樣的舉動過于輕率了。 沒辦法,他知道自己拿不出破敵之策,袁譚是不會聽從自己建議的。 但愿,辛評的辦法行得通吧。 從大纛上看,林墨現(xiàn)在是在大營而不在齊山,這一手cao作憑那幾個武將肯定看不出什么端倪。 待趙睿走后,袁譚又看向了韓莒,“將軍,接下來幾天的事情尤為重要,煩請你親自帶人上山,記得讓將士們在沖山的時候務必舍生忘死,若是被看出了端倪,只恐先生之計會前功盡棄。” “可能……需要選出敢死隊?!表n莒有些為難的說道。 “無妨,盡可去辦?!边x敢死隊嘛,無非就是補貼上要高很多,錢能解決的問題在袁譚看來都不是問題。 “喏!” 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詡破計,翻云覆雨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北國軍攻寨的勢頭愈發(fā)的兇猛。 第一天趙睿就帶著敢死隊在齊山東面猛沖,盾牌兵和弓弩手拼了命的往前壓,呂軍將準備好的滾石、檑木紛紛投下,不斷殺退北國軍,這一戰(zhàn),北國軍折了八百多人,比之先前的任何一天都要多。 第二天,趙睿又是一大早就帶著人攻擊東面的山頭,相比于第一天,第二天的攻勢并不見減弱,但滾石、檑木已用大半,除了拼命用箭雨傾瀉而下,將士們還得貼身rou搏了,甚至連高順都參與了進去,最后戰(zhàn)斗以袁軍陣亡六百多人作為落幕。 直到第三天的時候,北國軍的鋒芒才終于有一絲衰敗的跡象,盾牌兵都不敢貿(mào)然上前,推進的十分緩慢,更多的時候只是為了給己方弓弩手爭取一箭之地的距離,形成對射的情況。 但終究是仰射對俯射,吃虧還是北國軍吃虧。 見到北國軍退走,呂軍將士如釋重負,很多人選擇直接原地躺下大口喘氣,一副天塌下來當被子蓋的模樣。 向來注重軍容的高順也只是從他們身旁走過,將受傷的軍士攙扶到寨子里去包扎,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 他清楚,連續(xù)三天的作戰(zhàn),高強度的防守加上精神高度緊張,對于任何一支隊伍都是很嚴峻的考驗,能堅持下來就不容易了,不能要求太高。 便是精銳如陷陣營,在這等強度下也會出現(xiàn)后續(xù)乏力的情況,遑論尋常部曲。 “這種程度的進攻,再來多幾次,只怕齊山要失陷了?!笨粗鴿M營傷兵,趙云的態(tài)度自是不樂觀的。 從最初幾天的嘗試下進攻,到這三天玩命式的沖鋒,齊山軍寨折損了兩百多人,傷兵逾四百。 對比與袁軍的傷亡人數(shù),這種比例當然是極高的,問題就在于齊山軍寨里兵力只有五千,沒法進行輪換,時間一長會出現(xiàn)軍力危殆的情況。 畢竟,對方分出十幾撥人來進攻,可你從頭到尾只有這一營人防守,耐力上肯定會出現(xiàn)疲乏狀態(tài)。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面癱的高順深吸了一口氣,徐徐道:“這幾日的進攻明顯是組建出來的敢死隊,但這樣的進攻就算是袁軍也不可能連續(xù)保持?!?/br> 趙云點了點頭,贊同道:“如今,他們稍作休整,想來過幾天就會開啟第二輪敢死隊沖擊,只要撐過了這第二輪,袁軍軍心受挫,必定只能望關(guān)興嘆了?!?/br> 這一點,二人意見是一致的,換句話說,接下來的第二輪進攻是最大的挑戰(zhàn),熬過去了,齊山大寨便會穩(wěn)若泰山。 可是最難的也是這一點,因為沒有滾石和檑木,光憑箭矢實在太難擊退扛著盾牌的亡命之徒了,以至于敢死沖鋒的第二天,高順都需要親身參戰(zhàn)。 為了凝聚軍心,高順和趙云兩人只能在軍營里一遍一遍的巡視,這是要告訴將士們,主將與你們同在。 有效果,但不算特別大。 “報,有情況!” 并州狼騎里的陳昭跑了過來,“北面山崗巡視的弟兄發(fā)現(xiàn)了運糧隊,繞過前方山巒再進十幾里地便可抵達袁軍大寨!” “走,瞧瞧去!” 高順當先而行,趙云則是看向陳昭,“你快去請賈先生!” “喏!” 兩人快步跑到了北面山崗上,齊山可不低,站在這個位置可以俯瞰整個戰(zhàn)場,加上月圓之夜的皎潔月光映照下,可見度極高,雖說不至于像白天一樣能清晰的判斷出對方的人數(shù),但基本情況也能做出個大概判斷。 遠處的這支運糧隊目測不下百架糧車,護糧隊里有騎兵,但判斷不出來人數(shù)。 “連續(xù)的強攻,袁軍糧草消耗一定極大,這是從后方糧草大營剛剛運過來的支應?!备唔槾蜓劭粗较拢剜治?。 “不若由我?guī)艘话鸦馃诉@些糧草,只要毀了這批糧草,他們再等第二批糧草的時間里弟兄們也能得到休整,而且,北國軍的勢頭也會因此停滯。” 末了,趙云又補充道:“這些日子北國軍都是從東面山頭進攻,我一會從西面下山,應該不會有埋伏。 遠是遠了些,但并州狼騎的速度,肯定可以在他們回營前趕到!” 高順沒有立刻表態(tài),可是內(nèi)心已經(jīng)動搖,山下起碼有個幾萬石,雖說毀了這些糧草對于富庶的北國軍不至于形成致命打擊,但肯定會如趙云所說,遲緩他們的兵鋒,也為軍寨里的弟兄贏得休整時間。 急匆匆趕來的賈詡探頭一看,捻著胡須沉吟不語。 北國軍的富庶是出了名的,這才開戰(zhàn)幾日,就算每天幾萬人都吃三頓飯也不可能把隨行糧草吃光,分明是想賺我們出營下山罷了。 圍點打援……用糧草吸引我們的人,然后再伏擊? 這個可能有,但這么大動靜不可能只為了賺一兩千人,最終目的應該是齊山才對,所以軍寨里的人一出去,應該很快會攻山了? 但,他們之間肯定需要某種信號進行聯(lián)絡才能判斷出大軍是否已經(jīng)出寨。 具體是怎么聯(lián)絡的呢…… 而且,應該還有另外一層,攻山之后可能是想將溫侯的部曲吸引過來救援,袁軍再行伏擊。 這么說來,這里頭含了三重計策,所以,這幾天敢死隊的強攻都是為了這一刻吧,手筆不小呀。 簡單梳理了一下賈詡就有點慌了,今晚肯定是總攻了,不僅要退敵,還得想法子知會溫侯,兩件事辦砸了任何一件都不好交代,不過還是先想怎么退敵吧,小命要緊。 “怎么樣賈先生,是否讓子龍去燒了這批糧草?”眼看著糧車緩緩挪動,時間耽擱久了,再想行動只怕也來不及了,高順不由提醒了一句。 賈詡身子一顫,頓時有一些沒能完全捋清楚的線索就弄明白過來了,火燒…… 頓時眸子閃過一抹異彩,好火啊,一舉三得啊。 又能茍命,又能退敵,還能通知溫侯,溫侯或許不清楚,但允文什么人,一看到大火肯定明白意思的。 “好好好,就這么辦?!辟Z詡頻頻點頭。 “那就辛苦子龍跑一趟了?!?/br> 高順剛說完,趙云還沒行動呢,賈詡便道:“這種小事就沒必要讓子龍去了,讓一屯長帶三十人下山即可。” “三……三十人?”趙云懷疑自己聽錯了,撓了撓頭茫然看著賈詡,你看清楚沒有啊,人家護糧隊怎么也不會少過兩千多人,三十人過去給人送點軍功嗎? “三十人就夠了,多了也沒用啊。” 賈詡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二人往回走,“時間緊迫,如我所料不錯,北國軍應該馬上就要攻寨了,我們要快些準備?!?/br> 二人一臉懵逼,什么啊,我們不是在討論去山下燒糧然后緩解山寨壓力嗎,你過來看了一眼,就說北國軍要攻山了,真的假的呀? 疑惑中,二人趕忙跟上去問個究竟。 …… 山下,袁軍今夜出動了大批的精銳,兩萬人在山腳下集合,蓄勢待發(fā),只等信號便采取行動。 文丑帶著先登營和大戟士,埋伏在了呂布趕來救援的必經(jīng)之路上,只要對面敢來,別看只有區(qū)區(qū)千余人,收拾他幾千人絕對不含糊。 就連韓莒都帶了一營人馬埋伏在了齊山另外一側(cè),只等山上奇襲部隊出來偷襲燒毀那些糧車后他們便沖出將這群人斬殺。 韓莒不擔心對方會燒了那些糧車,反正上面壓根就沒有糧草,不過是辛評下的魚餌罷了,甚至有必要的話,他們在剿滅了這支部隊,自己都要點燃糧車,因為趙睿帶領的兩萬大軍還等著這個信號行動。 這樣的安排,袁譚是信心滿滿的,在辛毗的計劃里,連續(xù)三天的攻寨,齊山上的呂軍已經(jīng)疲乏到了極點,這個時候糧車出現(xiàn),為了緩解山寨壓力,他們肯定會冒險下山,自詡來去如風的那批騎兵怎么會害怕北國軍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