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jié)
鏗! 袁譚的長槍沒有如愿刺進袁尚的身子,一柄長槍把袁譚的殺招蕩開,“主公快撤,末將攔住他!” 就算是袁尚這樣的庸主,身邊也是有愿意為他死戰(zhàn)的部下,這些親衛(wèi)跟了袁尚有年頭了,受得他不少恩惠,此時紛紛擋在袁尚的前面,與袁譚糾纏。 “將軍保重!”死里逃生的袁尚來不及傷感,雙腿猛夾馬肚開始狂奔。 袁譚幾度要去追,都被這群悍不畏死的親衛(wèi)給攔了下來,他們的戰(zhàn)力其實不強,架不住愿意為袁尚死戰(zhàn)啊,哪怕用血rou之軀也要攔下袁譚。 “袁尚!你不配為袁家子弟,今日后,這北國再沒有你的立身之地了!”追又沒法追,袁譚只能怒罵宣泄著這些年壓抑在心頭的怒火。 然而,并沒有什么作用,他弟弟心態(tài)可好了。 袁尚帶著一群人狂奔而逃,身后,是將士們的慘叫,是敵軍叫囂的吶喊,還有不絕于耳的袁譚賞格,恍惚間似乎還能聽到袁紹怒其不爭的悲戚。 隨著袁尚逃走,那桿凝聚軍心的大纛轟然倒下,除了部分死忠于袁尚的將士,局勢已經是一面倒的情況,不再是廝殺,而是開始追擊、抓俘虜了。 …… 依著袁譚的軍令,韓莒是要配合呂布攻克袁尚的中軍大寨,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收攏敗軍,從而一戰(zhàn)把他打垮。 甚至有可能在袁尚趕回來前,吃下中軍寨后,還能分出兵馬在幾處當?shù)揽诜鼡?,擒殺袁尚?/br> 不過呂布不同意,你打不打中軍寨是你的事,我反正要先破副寨,再去中軍。 拗不過呂布的韓莒只能同意,畢竟他帶來的兵馬不算多,就兩萬人,如果袁尚寨子里有埋伏,很容易吃虧的。 進攻副營簡直不要太輕松,里頭除了看管輜重的軍士,也就剩下幾百巡夜的哨騎了,才剛剛沖進去,都沒遭遇抵抗,他們就很干脆的投降了。 呂布直接下令放火燒寨,韓莒那頭,有軍士在哄搶輜重,攔都攔不住,最后還是韓莒下了狠手斬殺了幾十人才止住了這股勢頭。 終于,兩座副營都燒起了漫天大火,中軍寨里的審配心下大驚。 從對方的旗幟來看,分明是呂布和袁譚的人,他們出現(xiàn)在這里,意味著這一切都是陰謀啊。 換句話說,袁尚帶著十萬大軍跑去袁譚軍寨那就是送死,外圍伏擊的兩萬人最后只怕也要成為袁譚的俘虜了。 審配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這里已經是袁尚唯一的歸途了,若是這中軍寨都被攻破,北國的大業(yè)就真的徹底完了。 審配這么想,是因為他對袁尚確實忠心耿耿,寧死也要為袁尚留下一線生機。 可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跟你一樣的想法。 尤其今夜這一戰(zhàn),袁尚近乎是把稍微能打一點的部隊都調了出去,留下來的人多是沒有什么戰(zhàn)斗經驗的弱旅,見到兩座副營燃起沖天大火的時候,他們也明白自家主公多半是兇多吉少了。 一時間,人心惶惶,軍心動蕩,他們唯一寄望的就是袁尚能戰(zhàn)勝袁譚,盡管看起來這個念想有些不切實際。 “文向,你帶一百并州老弟兄護著允文在此地等著?!眳尾贾噶艘幻⒅堇球T的百夫長后看向了林墨,彼此無言,只是點了點頭,呂布就拖著方天畫戟轉身離去。 徐盛護著林墨退到一旁的山林之下,手里揚著鐵索連環(huán)刀,還貼心的跟他交換了戰(zhàn)馬。 徐盛的坐騎可是孫權的玉龍白駒,速度快到飛起,有這匹馬在,加上自己還領了一百并州狼騎,饒是遇上大股的袁軍,脫身也不會有什么麻煩。 “末將早就聽說溫侯手中方天畫戟,胯下赤兔寶馬,馳騁天下,未逢敵手,還是讓末將跟在一旁見識見識吧?!?/br> 韓莒很鬼精,呂布建議各領兵馬從不同方向殺入,他不同意,非要大家一起從東寨殺入。 不過這回倒是學聰明了,沒有再動不動就是公子怎么說公子怎么明令,而是說想開開眼,伸手不打笑臉人,呂布雖然心里不滿也只能由著他。 想想這也不奇怪,當初在安豐的時候,劉備就是這么被賣了的,袁譚的謹慎還是有道理的。 可那東寨轅門還不及城門寬,一次僅容五騎并行,要等四萬大軍全部進去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 心想袁尚中計,加上兩座大營被毀,此刻敵軍定是膽戰(zhàn)心驚,也就不講究任何的陣型,下令讓所有人直接沖進去。 身旁的軍士開始從寨沿的柵欄處或爬或鉆的涌了進去,呂布則是領著五百并州狼騎從轅門處沖入。 這種毫無章法的進攻方式讓韓莒有些不敢置信,這就是天下第一的呂奉先帶出來的兵馬? 不過見得呂布已經帶人沖入,顧不得許多,也令得大軍放手廝殺。 殺入寨子里的呂布并沒有急著去中軍帳斬將奪旗,只是在錯落的軍帳里游走廝殺,遇得小股敵軍,沖上前去把他們殺個七零八落。 這種打法速度不會太快,可后續(xù)跟上的步卒則會推進的順利很多,也沒那么容易中伏。 反正自己只是答應幫袁譚沖破袁尚的中軍大寨,可沒說具體要怎么打。 韓莒剛剛沖進去,就丟了呂布的蹤影,以為他奔著中軍去了,便是帶著麾下千騎一路沖鋒。 眼看要到中軍帳時,兩邊射來密集的箭雨,直接射翻了百十騎,將得他們的隊伍中間截斷。 審配站在那桿‘袁’字大纛下,抽出寶劍大喝道:“殺敵!” 伴隨著這一聲吆喝,袁尚的軍隊從帳篷里沖了出來,兩軍開始貼身rou搏。 盡管韓莒的攻勢被擋了下來,可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呂布的選擇才是正確的。 因為將士們并沒有那種被埋伏的猝不及防,從焚燒兩座大營開始,他們就知道,中軍大寨里頭肯定是會遇到不小的阻滯。 反倒是袁尚的軍隊,見得副營被焚燒,確認主公多半是中計了,有些神思不屬,心思不定,便是打個伏擊,也有些猶豫不決。 加上原本戰(zhàn)力就不強,兩軍碰撞在一起后,完全沒有形成埋伏應該有的威懾力,連對方的沖鋒勢頭也只是堪堪擋下而已。 “擋我者死!”韓莒見勢,越殺越歡,駕馭著戰(zhàn)馬在亂軍中來回奔騰,同時大喊著自己的名字鼓舞士氣,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rou眼可見,埋伏的軍隊竟然被對方正面逼的節(jié)節(jié)敗退,這種情況一點也不意外,大軍作戰(zhàn)拼的就是那一股猛勁,也因為如此,才凸出了猛將的重要性。 如今像樣一點的猛將全部都被調離,想穩(wěn)住軍心士氣,只有一個辦法。 審配舉目四望,忍不住獰笑了起來,“沮公與,我雖與你不合,卻也敬佩你的膽略!” 這一刻,他想到了為袁紹斷后的沮授,一介儒生也敢執(zhí)三尺青峰直攖典韋許褚的鋒芒,心頭感慨萬千。 今日,他要效仿沮授的壯舉,拔出腰間寶劍,沖上前去開始跟將士們并肩作戰(zhàn),嘴里也在大喊著自己的名字。 他是要告訴將士們,我與你們一起在血戰(zhàn),不要害怕。 但這在韓莒看來,簡直就是個笑話,從來文死諫武死戰(zhàn),一介腐儒跑來戰(zhàn)場,我便是成全你戰(zhàn)死沙場的夢想吧。 他揮動長槍,朝著審配殺去,只要宰了他,袁尚軍肯定會如決堤之壩,轟然倒塌。 眼看便是要殺到跟前的時候,一枚金翎箭從遠處射了過來,精準的穿透了韓莒的面頰,余勢還將他帶飛了出去。 好箭法!這是誰射的,此戰(zhàn)若能退敵,他當居首功! 能在亂軍之中精準的射翻敵將,而且還有如此大的勁道,審配沒想到自己軍中還有這樣的能人,下意識就順著箭矢射來的方向看去,想著退敵后要為他請功。 只一眼,審配的目光就呆滯了。 他不認識那人,但見他騎著高頭大馬,頭戴紫金冠,身披吞頭獸面鎧,一襲百花大紅袍在風中獵獵作響,手中方天戟尚在滴血,這儀容,這裝束,就是傻子也認得出他是什么人啊。 他……他怎么把韓莒給殺了? 原本還懷有一絲希望敵將陣亡,軍心動蕩趁著機會一波反殺把他們給打出去,結果來了一個更狠的男人。 呂布收回寶雕弓,握著方天畫戟殺了過來,身后并州狼騎貼身跟隨。 他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樣喊著自己的名字來壯大聲威、提升士氣,誰人見了這裝束不喊上一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啊。 韓莒的死,的的確確是造成了不小的震動,有人甚至開始想要退走。 只不過呂布一出現(xiàn),戰(zhàn)斗就變成了一邊倒的趨勢,他縱馬跳入袁尚軍陣中,方天畫戟大開大合,戟影重重,殺的他們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后面的并州狼騎沖來,袁譚軍趕忙讓開一條路,深怕?lián)趿怂麄兊臎_鋒勢頭。 方一接觸,便如滾滾雷霆擊枯木落葉般酣暢。 伴隨著中軍帳旁的‘袁’字大纛被呂布一戟砍翻,戰(zhàn)斗,不再有任何的懸念。 袁譚軍大營外圍,戰(zhàn)斗早就結束了,不過追殺、收俘虜反倒是更加費時,因為大家又不是默契的朝著一個方向跑,逃命的時候,有時候是不分東南西北的。 而袁尚大營里,雖然大纛已倒,不過小股的戰(zhàn)斗還是在持續(xù),一時半會顯然無法結束。 這個過程中,天早就大亮了。 在袁營后的一處山崗處等候的趙云,手握亮銀槍站的筆直,目光如鷹隼搜尋獵物般注視著前方的入口。 “將軍,都快到巳時了,這里雖是袁軍敗逃的必經之路,可這一戰(zhàn)下來,少說也有上萬敗兵潰逃,如何尋得袁尚啊。”一旁的百夫長有些急躁了。 “允文說,誰跑在最前頭,就抓誰,按他說的辦就是?!壁w云頭也不回的說道。 “這……能行嗎,袁尚身為北國之主,怎么可能如此貪生怕死?!?/br> “這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照辦便是。” 其實趙云自己也有點擔心,按林墨說的,誰是第一個從驛道出現(xiàn)的,多半就是袁尚了,這種說法讓人無力吐槽。 好歹是四世三公的北國之主,哪能這么沒出息啊。 可要是對面來人太多,自己這幾百人,顯然不可能全部都抓起來的。 也就是賭一把而已,但愿袁尚真的像林墨說的那樣怕死吧。 好在記下了畫像,如果真的出現(xiàn),他還是有把握抓住對方的。 “來了!”但見遠處沙塵滾滾,趙云沉聲一喝,身后三名百夫長立刻向后揮手示意,令的眾人立刻上馬。 “來人不多,快,隨我殺下去,擒住那為首之人!”趙云指著跑的最快、披頭散發(fā)之人。 三百騎射,從山崗上蜂擁而下,朝著那人猛撲了過去。 第二百一十七章 過河拆橋?不,釜底抽薪! 從袁譚軍寨里逃出來后的袁尚,本來是想著趕忙跑回己方大營,這一仗雖然慘烈,但如果收攏了全部敗軍,還是能夠湊個六七萬人的。 畢竟那可是十二萬大軍,就是伸直了脖子讓袁譚砍他一個晚上也砍不完啊。 可是,還沒跑回軍寨,就遠遠看著了兩座副營燃起的沖天大火,心知情況不妙的袁尚,甚至都沒敢靠近中軍寨,只是讓身旁親衛(wèi)策馬去查看,一探之下果然是淪陷了,便不要命的朝著清河縣的方向跑去。 十幾萬人啊,固然不可能都死絕,但大寨丟了,那些敗兵因為不能餓著肚子跑出幾百里外,唯一的活路就是向袁譚投降。 一夜之間就把十幾萬人都搭了進去,別說是在北國,就是放眼歷史長河也堪稱是恥辱系列榜上有名的存在了。 袁尚內心有羞辱感,但不多。 一夜的逃命,涼風吹面,讓他清醒了不少。 他想起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