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節(jié)
呂軍可不敢追擊,任憑他們大搖大擺的離開。 現(xiàn)在,他們肯走就謝天謝地了,真怕對方玩一出魚死網(wǎng)破,文丑和顏良甚至都不懷疑自己的兩萬五千人拼光不見得是一定能贏。 現(xiàn)場,一片狼藉。 天邊,已經(jīng)泛起了魚肚白。 看著江東軍的身影消失,好些軍士都是身子一軟,直接癱倒在地了。 魯肅看著眼前的一幕,擦拭著臉頰上的鮮血,只覺得心中無比的悲涼,他不敢想象,要是沒有昨天的那封信將會是怎樣的一副場景。 “沒事吧?”文丑策馬來到顏良身旁。 “該死,拿雙戟那家伙好生了得,便是單打獨斗我也沒信心勝他,旁邊還有個小將助戰(zhàn),險些就見不著兄長了。”顏良捂著左臂創(chuàng)口,心有余悸。 “江東軍,厲害?!蔽某罂粗鴿M地橫七豎八的尸體,己方明顯多于對方,感慨搖頭。 …… “可恨,他們竟然早早料想到了我們的夜襲,到底是怎么得到消息的!”回去的路上,天已大白,孫策看著身后將士,折了近半,心中無比郁悶。 今晚雖也算是大勝了,可與自己預(yù)期的一戰(zhàn)擊潰對方相差甚遠。 而且,對方這樣的部署,明擺著就是提前做了安排,如果不是因為時間緊張,他們沒辦法在寨子里挖陷阱、設(shè)溝壑,只怕折損會更嚴重。 “此事,我也覺得奇怪。”周瑜皺著眉頭。 照理說,就算魯肅用兵再是謹慎,最多就是安排多一點巡哨的兵馬。 可對方是全員武裝啊,那分明就是知道夜里會血戰(zhàn),這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會是什么人…… “難道是壽春城里跑出去的人?”呂蒙狐疑猜測。 “不可能,德謀把壽春圍的水泄不通,就是夜里也在四門外安排了兵馬盯梢,他們出不來的!”韓當(dāng)直接否定呂蒙的猜測。 這事想不明白,但他們也沒往己方出叛徒的路子上去猜測,畢竟,這些人都是跟著孫策出生入死的。 一擊不中,對方有了準備,再想下手可沒這么容易了。 回到霍縣的時候,經(jīng)過清點,這一戰(zhàn),折了五千二百多人。 若是擊潰了呂軍,倒也值當(dāng),問題是,大寨猶在,很麻煩。 更麻煩的事也來了,太史慈跑進來,拱手道:“主公,城里在傳言林墨已經(jīng)回到彭城,組織兵力救援,聲稱在本月底內(nèi)將我等趕出淮南!” “什么?” 聞言,眾人一驚,皆是面面相覷。 馬騰兵敗的消息確實傳回來了,可他回來的也太快了吧。 月底,那也就是說,他已經(jīng)帶人進入盱眙一帶了嗎? 隨軍的有誰,呂布來了嗎? 一想到呂布,孫策的腦海里就浮現(xiàn)廣陵城下那雙永遠波瀾不驚的眼神。 “區(qū)區(qū)沙礫,不及我半分……”這句話說完,一計飛踹,能把自己踢的在地上犁出數(shù)丈距離。 該死,畫面感太強烈了! 孫策敢拿淮南三郡下手,自然是做好了心理準備面對呂布,可那也不是現(xiàn)在這副模樣啊。 此時大軍尚未消化三郡之地,勉強攻破了魯肅,只怕也無力招架林墨和呂布。 一個智極近妖的謀士,一個武力無雙的猛將。 不是,他們這個時候就回來,難道不怕剛剛到手的司州不穩(wěn)嗎,從徐州調(diào)兵馬來,就不怕曹軍發(fā)難嗎? 這跟諸葛亮先前猜測的完全就不一樣,孫策感覺自己被忽悠了。 該不是他們自己擔(dān)心呂軍從安豐越過安陽山去進攻江夏,才刻意讓自己當(dāng)了槍頭吧。 各種心思憑空而出,小霸王感覺情況很不妙。 撤軍嗎…… 雖然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可孫策都覺得太不應(yīng)該了,劍已出鞘斷無收回的可能。 淮南三郡對于呂林重要,可是對于自己更重要,這是進軍中原唯一的希望,斷不能讓! “公瑾,你有什么想法?”孫策望向了周瑜。 不管是以武將的身份,還是以謀士的身份,周瑜在軍中的地位,都不是諸葛亮、魯肅能比的,甚至賈詡也無法相比。 江東軍中,自孫策下,包括程普、韓當(dāng)這些老將都服周瑜。 昨夜一戰(zhàn)就是最典型的實例。 “我們收到關(guān)中戰(zhàn)報的時候,呂軍是在七月中戰(zhàn)勝擊潰的十部聯(lián)軍,就算林墨馬不停蹄的趕回徐州,要召集兵馬最快也需要一個月才能做好準備,斷不可能現(xiàn)在就進入到了盱眙,這只怕是林墨的攻心之計而已?!?/br> 周瑜說完,眾人神情凝重,隨后又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不過,林墨回彭城之事只怕不假,說到底,誰也沒想到關(guān)中十部的十幾萬兵馬會在數(shù)月間就被他全部收拾了。”看過戰(zhàn)報,只是知道林墨用了離間計,可具體怎么用的,周瑜并不知曉。 但內(nèi)心深處,對于他的手段還是很驚嘆的。 后面這番話孫策倒不關(guān)心,不過前面的話讓他心里松弛了不少。 思忖片刻后,沉聲道:“呂軍連日行軍,又中疲軍之計,加之昨夜血戰(zhàn),短時間內(nèi)軍力定然無法恢復(fù)。 我意,趁他們軍力疲乏,又無險可依的情況下,舉壽春軍寨之兵,一鼓作氣拿下他們,只要這股兵馬被吃,劉曄那點兵馬,根本擋不住我們?!?/br> 聽來很莽。 可事實證明,下意識的想法有時候往往是最快捷有效的。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后,點頭道:“還有,請主公書信曹cao,告知蕭關(guān)兵馬已被我軍牽制在淮南,邀他進攻徐州,事成后我們只要廣陵一隅?!?/br> “曹cao?” 孫策眉頭緊蹙,“他會答應(yīng)嗎?” “一定會的!” 周瑜斬釘截鐵,“呂林得司州后,豫、兗二州就成了被三面夾擊的態(tài)勢,若他再不趁機反擊,往后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如今,他已得益州,唯是浮空山下劉備尚與夏侯淵對峙,若他能主動撤回南郡,讓出武陵,雙方罷兵不難。 說到底,劉備是疥蘚之疾,呂林才是心頭大患,這個道理,曹cao懂的?!?/br> 這番分析下來,孫策便有了信心。 曹cao,他有絕對的理由揮軍中原,這一仗他們兩人是在所難免的,而自己主動牽制一支呂軍的話,就等同于正面分擔(dān)了曹cao的壓力,總好過自己一人對付呂林吧? 至于安豐,能拿就拿了,現(xiàn)在拿不到,問題也不大,城里不過幾千兵馬,又被九江和廬江從中間切斷了與徐州的聯(lián)系,不過是孤城罷了。 念及至此,孫策堅定道:“來人,持我虎符到大寨,調(diào)集一萬五千軍,今夜子時前務(wù)必抵達霍縣,休整一日,明日再攻雙河溝!” “喏!” 周瑜的大方略是絕對正確的,利用最強大的曹cao來分擔(dān)己方的壓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擋住呂林大軍的進攻。 而且,只有吃下了魯肅手里這支兵馬,才有可能讓壽春城里的守軍放棄抵抗,淮南幫這群人,才有機會投效自己。 這一次,壽春城外的大寨,江東軍出寨可就是大白天了。 城關(guān)走馬道上的劉曄看著這一幕,心頭有些焦慮。 侯爺此番欲攻心退敵穩(wěn)軍心,可孫策似乎心意已決,非要吃下魯子敬帶來的兵馬不可,這樣下去,他們必敗無疑。 可我現(xiàn)在集結(jié)城內(nèi)兵馬,也不過四千多人,又無悍將在手,便是想沖破江東軍寨去救援也辦不到啊。 劉曄很苦惱,他現(xiàn)在除了能趁著江東無法圍城了把消息傳遞給魯肅外,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他也很明白,一旦魯肅兵敗,這壽春城根本守不住的。 更加清楚,林墨的援軍,短時間內(nèi)是到不了的。 腦子里有無數(shù)的想法,詐降,又或者是圍魏救趙,可到最后,都覺得不夠成熟。 平心而論,孫策這次帶來的兵馬精銳程度本就不是尋常軍隊能對付的,加之魯肅連日趕軍,時間又如此緊迫,連設(shè)防布陷阱都來不及。 唯一的辦法,就是撤走。 只要他們這支軍隊沒有完全被打散,終歸還是能對孫策形成一定的威懾力,也算是為林墨爭取時間吧。 另外一頭,他也清楚,曹cao隱忍多時,一定會嗅到這千載難逢的戰(zhàn)機,只要孫策能拖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曹軍必會在中原掀起大戰(zhàn)。 這盤棋,無論是眼前的局面,還是整體的大局看,似乎都對己方很不利。 允文啊,我能做的,就是死守壽春,但愿你能早一些趕到。 否則,淮南兩郡一旦淪陷,徐州必將腹背受敵,屆時你該如何收拾殘局啊。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最關(guān)鍵的救場,神來之箭 昨天夜里一戰(zhàn),傷亡用慘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各部兵馬統(tǒng)計上來,陣亡五千七百三十二人,輕傷三千三百,重傷一千六百余眾。 傷亡人數(shù)過萬了啊。 要知道,他們可是伏擊方,打成這副模樣,也算是丟盡了臉。 當(dāng)然,說是伏擊,其實并沒有來得及挖溝壑、布陷阱,充其量就是帶給對方短暫的驚慌。 關(guān)鍵問題在于,江東大軍尚未出動啊,昨晚來人不過萬眾之師罷了,一旦孫策把寨子里的兵馬都調(diào)集過來,這寨子根本遭不住他們?nèi)σ粨舻摹?/br> 中軍帳內(nèi),坐在帥椅上的文丑,掛著傷的顏良,還有掬著手的魯肅,無不是黑著臉。 因為剛才的擔(dān)心,不是長他人志氣,而是實實在在發(fā)生了。 劉曄派來斥候急報,親眼看到江東兵馬離營,而且大軍綿延壓境,方向是朝著霍縣去的,想是匯合休整后就要大舉進攻了。 “從壽春到霍縣,也就五十里路,按腳步算,今晚子時左右就能抵達,休整一夜,明天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進攻,我們都……” 文丑苦澀的嘆了口氣,“監(jiān)軍,不能把軍隊都打光了,否則如何向侯爺交代啊,不若向東撤走吧?!?/br> 就連顏良這樣的好戰(zhàn)分子,這回都沒開口反駁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