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jié)
得,那一桌好菜只能他們自己消化了。 兩邊買下的店面和院子都空了,之前是過年, 廖清歡不好意思趕人。但現在年都過了, 老李和林老板娘倆家也不好意思繼續(xù)住下去, 收拾收拾自己的陳年家當, 倆家人都搬走了。 店面連著院子,都歸了廖清歡。具體花多少錢,劉紅星還問了一嘴, 廖清歡只說比平時買貴不少。 但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錢什么的不是問題, 只要能買下來就行了。 這樣一來的話, 店面面積擴大了三倍, 院子如果打通, 也擴大三倍。 廖清歡沒想把圍墻全拆了,而是打算在墻上開門。一家人主要還是住在中間這個院子里,兩邊則要做成后院包廂的樣式。 院子中間她想著要好好規(guī)整一番,就像以前那些大官的庭院,亭臺樓閣, 風景如畫。 這樣的想法想要實踐,就得去找專業(yè)的設計師了。 近幾年海城發(fā)展得挺快,到處都在搞開發(fā)。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繁華地區(qū)就建起了許多高樓。 在這樣的基礎上,搞設計的搞建筑的也多了起來。 想找專業(yè)設計師,那是好找的,但想找能設計出她想要風格的設計師,就有點不是太好找了。 廖清歡現在肚子越發(fā)的大了起來,索性精神頭不錯,找設計師還挺有勁的。 等聯(lián)系好穩(wěn)妥的設計師,又是找木匠。 大價錢請了幾個老木匠,就安排住在旁邊的院子里,再讓人從南城那邊拖來木料,加班加點的干。 前面吃飯的客人不知道可不知道酒樓要擴大,照常進店吃飯。 至于新廖家酒樓那邊,廖清歡暫時沒空去管,這邊的活就讓她忙不脫了,哪有空管那么多啊。 說是說不管,實際上還是惦記著,她手頭就慢慢的調整新菜式,覺得口味可以的,再記錄下來,幾個月的功夫,光是菜品這一塊就寫了一個厚本子。 但這些不是都能用的,還有大部分需要調整。 好在那邊劉紅星等人經常會過去看看,味道方面還可以。許多客人都以為那是他們開的新店,這方面廖清歡也沒否認,確實是新店,但不是她開的而已。 廖清歡這邊邊忙碌邊等著卸貨的日子趕快來臨,陸長纓那邊則開起了公司。 原來他是做軍用的,現在改做民用。軍用那一塊主要做防護,轉民用后做的還是防護這方面。 紅外線他很了解,帶出來的鄭楚華等人都跟著他,幾個人順順利利的開起了公司,開辦了工廠。 廖清歡并不算太清楚他那邊要做什么,但知道他把以前一個小項目運用了過來,做什么紅外線感應器之類的。 陸長纓簡單的跟她講過,說這種東西無論是安裝在公司家門口還是機場車站,都能有效的檢測到人身上有沒有攜帶危險的器械。 尤其是車站機場,若是安裝了這樣的東西進行檢測,能避免很多的危險。 他的想法很多,廖清歡雖然不明白,可她覺得陸長纓實在是太厲害了。 他做的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只圖掙錢的小東西。他考慮的是安全,治安等等方面。 如果他想掙錢,能做許多掙錢的東西,而不是費時間費精力的去做這些。 在陸長纓跟她說過沒多久,海城的各大車站地鐵機場等就開始用上了他們工廠做出來的紅外線感應器。 據鄭楚華所說,用了這些之后,各處安檢的速度比以前要快很多,同時檢測到危險物品也非常多。能藏在身上的小刀片,放在鞋底的削筆刀,還有一些攜帶在身上的汽油等等東西。 在他們沒能進站的時候,就被檢查了出來,無論是不是用來做危險事的。只要檢查出來,那就一律沒收。 以前是人工檢查,雖然仔細,但檢查確實費時間。有時候還是有紕漏,現在就不擔心紕漏了。至少他們這個站點進去的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因為這個,海城日報專門做了報道。 采訪陸長纓沒成功,變成了采訪現在的公司副總張興國。 張興國原來在國營大廠,但近些年國營廠子效益著實不好,張興國上面還有廠長等人,他沒太大的話語權。 見陸長纓和鄭楚華他們要搞廠子搞生產,他一拍腦袋,就直接辭職跟著下海了。 搖身一變就成了廠子的副廠長還有公司的副總。 反正就是個副字,和他在國營大廠一樣。 張興國那張嘴能叨叨,報紙上關于他的采訪那叫一個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慷慨激昂的做出一副我們就是為了發(fā)展而努力的人。我們就是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國家變得更好。再介紹介紹廠子里的產品,什么安全科技未來等等詞匯全用上了。 這報紙一發(fā)行,海城好些人都湊熱鬧買小型的紅外線感應器裝在家門口。 別說,因為這種家用的會連著提示系統(tǒng)。還真有人家靠著這個發(fā)現了試圖撬開家門入室偷竊的小偷。還有一戶人家半夜家里著火了,一家子人睡得好好的,濃煙太大被感應到提示鈴開始狂叫,把這一家子都吵醒了。連滾帶爬的跑出去,一家人都活了下來。 這幾件事都上了新聞,一下子就推動他們公司這種家庭感應器賣得更火了。 陸長纓也用上了大哥大,天天拿著個巨大的大哥大,但他的大哥大不是用來搞業(yè)務的,主要是沒事給家里打電話。廖清歡都習慣了他現在一天天沒事打個電話過來,倆人扯一些有的沒的。 也不知道陸長纓想的是啥,天天都回來睡一張床的人呢,還老是要打電話。 陸長纓公司發(fā)展得蒸蒸日上,那錢用日入斗金來形容都算輕的了。除了專門研究紅外線這一塊,還有其他業(yè)務,比如他們又和廣城那邊的通訊業(yè)務溝通,似乎又想插手到通訊業(yè)務里面了。 有幾次他們的大伯哥,也就是陸凜的兒子還到家里來吃了飯,吃完飯后就和陸長纓到書房去聊什么。 神神秘秘的吧,廖清歡也沒問。 她是知道那大伯哥現在外地做書記的來著,一個比較偏遠的城市。 一直到春末,廖清歡這肚子開始疼了。 因為生過倆孩子,這第三胎廖清歡雖然忙,卻也沒累著,身體好的情況下孩子生得順利,推進產房沒兩個小時就生出來了。 是個兒子,小名就叫小包子。 小包子不像jiejie嗓門那么大,也不像哥哥剛出生那會活潑,他就是很安靜的孩子。 不怎么哭,不怎么鬧,就算是拉臭臭在身上了,也只是哼哼兩聲,提醒下大人他拉臭臭了。 這么個乖孩子把廖清歡心都給疼壞了,當然了,他爹陸長纓也喜歡極了。 小弟弟的出聲最高興的大概就是小丸子和小圓子,小丸子寫了一篇五百字長作文,來夸她的小弟弟有多可愛。小圓子則把自己的糖藏在小包子的搖籃下面,這是他最喜歡的零食了。 等出了月子,家里就請了一個保姆,專門帶孩子的。 廖清歡也能放下其他的事情,專心的到新廖家酒樓那邊,把新菜式事情提上日程。 那邊的廚師都是林碗他們徒弟的徒弟,叫廖清歡都得叫一聲師祖,這又是師祖又是老板,小徒孫們個個都聽話得很。 既然是要做新廖家酒樓,菜品和廖家酒樓是不一樣,基本都是廖清歡自己研發(fā)的菜式。 這些菜式徒孫們沒做過,廖清歡就把自己的菜譜發(fā)下去,一個徒孫重要學習兩道菜,兩個月后,她要在這邊舉辦秋彌宴,邀請?!酢跞藗?,來品嘗這個全新的宴席。 目的,也是為了正式推出新菜品。 秋彌宴是廖清歡想的,兩個月后也差不多是秋天了,總要想個正經的名頭來邀請客人吧。來個文雅聽起來還高端的宴席名,這不也就好請人了。 這事定下了,當晚廖清歡就下廚,拿幾個自己比較得意的菜品,讓徒弟們家人們都嘗嘗味道。 所謂新菜品,還真是全新的組合,譬如那秋梅燉老鴨。 用的是非常酸口的梅子,廖清歡自己腌制的,之前她孕期就比較喜歡吃,偶然想著拿它來入湯。 從風味上與酸蘿卜老鴨湯類似,但這酸味并不相同,酸蘿卜的酸是那種純酸,而秋梅則是甜酸。燉出來的老鴨湯帶有梅子的酸,又有梅子的清香。 鴨rou酥爛,同時也帶著梅子的香味,入口非常舒適。 這是廖清歡比較滿意的一道湯品了,除了秋梅老鴨湯之外,還有rou桂紅燒rou、砂鍋小排骨、酸湯銀鱈魚等等。 在請?zhí)l(fā)出去之后,廖家酒樓推出的秋彌宴,一下子就成了海城熱議的話題。 作者有話要說:來了來了,小包子出來啦感謝在2020-12-04 22:23:16~2020-12-06 21:29: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catty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155章 廖清歡其實一直不大清楚, 自家酒樓在海城的知名度如何。 就比如很早以前,那會海城各大酒樓飯店林立,出了名的, 基本都是那些西餐廳。 海城人愛時髦嘛, 又能接受新事物。什么去西餐廳喝喝咖啡啦, 吃吃牛排啦, 他們就先很多人一步體驗。 廖家酒樓做菜好吃,那確實是好吃,但僅僅只是挑口味的喜歡到這邊來吃。 如果是談事情,見朋友,還真不會選擇廖家酒樓。 畢竟這是個吃飯的地, 大家很容易被美食吸引注意力啊, 真要談事情可沒那么心情談。 在廖清歡的認知里, 到酒樓吃飯的, 就純粹是愛美食的。 要說多出名,還真沒有。 廖家酒樓也就占上了年份久味道好口味正宗這幾樣,屬于口口相傳的老字號。 但那都是以前了, 現在,就完全不一樣。 廖家酒樓上了幾次報紙, 這名號早就傳遍了全國。 還有這樣的口號, 說什么京城有烤鴨, 海城有廖家。 這廖家酒樓在整個酒樓老板包括員工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 很悄無聲息的成了海城的招牌,也成了外地人必須打卡的一家酒樓。 甚至要是問海城本地人,到海城吃什么? 上廖家酒樓?。?/br> 等廖清歡意識到廖家酒樓現在有多出名的時候,廖家酒樓在她的安排下,偏門做了個大展臺, 隔著一層透明玻璃,這展臺里面有灶臺有蒸籠有煎餅鐺。幾位幫廚在里面忙活著,專門用來做蟹黃小籠包蟹殼黃這些容易帶走的小吃。 而買下來的兩處店面連著院子,也都裝修好了,在客流量日漸增多的時候,正式開始接待客人。 前面的展臺緩解了許多的壓力,尤其是那些來海城旅游的客人,他們沒時間趕場子一般來海城玩的。沒法花那么長的時間去排隊,買幾個小籠包這種特色美食嘗嘗,裝在油紙袋里直接拿走,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真正來吃飯的客人不怕耽誤時間,少了些外地客人來搶座位,他們還更開心。 酒樓里安裝上了電話,廖清歡學著陸長纓他們公司的做法,給酒樓印上了名片,寫上了聯(lián)系方式。 還推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電話定座。 但電話定座只針對后院包廂,對消費有要求的,必須消費滿多少才能定,可不是隨隨便便來個電話就能定的。 前面照常接待散客,唯獨后面是針對尖端消費人群的。 新廖家酒樓推出秋彌宴,這首先送上的請?zhí)?,就是定后院的那些客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