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書迷正在閱讀:梟門邪妻、史上最牛道長、深情相約、死神使者、難瞞、微甜時(shí)戀你、人間春風(fēng)、眷戀你、都市圣騎錄、我靠見鬼發(fā)家致富
卻只見彌生和尚不知從哪掏出來一把小刀,往手掌一劃,熱血瞬間涌了出來,自他的五指流下,滴落入河水中。 聽得嘶啦一聲,那血落水的瞬間,便有一片白光擴(kuò)散開來,所過之處,那骷髏頭便化為烏有,連帶著那橋上的迷霧。 兩岸清晰開來,對面的人,橋上還在對打的人,河里還飄著的尸體。 幻像破了。 有百姓在歡呼:“大師真的顯靈了!” “大師真的顯靈了?!?/br> 彌生和尚退了回來,低頭喃:“阿彌陀佛。” 上官金宇的神色卻沒有好看道哪去,他依舊陰沉。 顧稚初的視線卻一直落在橋上,那上面上官連城和一個(gè)蒙面灰衣人打得正歡。 那個(gè)灰衣人……顧稚初并不面生。 兩人身手都不凡,幾道劍光閃過便惹得眾人注意齊刷刷的盯著橋上的兩人。 你來我往,那長劍只看得到隱隱劍影一閃而過。 嘶嘶破風(fēng),兩劍相碰,發(fā)出刺耳的聲音,而那執(zhí)劍身影快得眨眼就不見了。 上官連城劍如閃電,步步不退緊逼,身形輕如盈燕,對著那灰衣人一刺又一刺。 但是那灰衣人明顯不慌不忙,見招拆招,厲害得很。 只是顧稚初看著看著神色便古怪了起來,她眼睛只盯著那蒙面灰衣人,死盯著,到最后眼里有惱怒之色。 有幾個(gè)人瞧著瞧著也覺得不對勁了,包括那上官金宇。 葉青眉頭皺得緊:“那人使的是顧家劍法沒錯吧……” 他的聲音有些不確定,可但凡是見過曾經(jīng)那顧家人使劍的…沒一個(gè)認(rèn)不出的,顧家劍法以快出名,通常在你眨眼瞬間便割你喉嚨了。 “這個(gè)刺客怎么會顧家劍法……”上官虹喃聲在道。 “是吧,真的是顧家劍法?!?/br> “顧家人不是死絕了嗎,這人是誰?。俊?/br> 幾個(gè)武官在私語,神色都有些古怪。 江單抬首望顧稚初,低聲問:“那人是誰?” 問完又覺得這話問得傻,那刺客蒙面,遮的嚴(yán)實(shí),顧稚初怎么會知道。 顧稚初咬牙切齒:“一個(gè)沒有臉的丑八怪?!?/br> 江單吃驚:“你還真認(rèn)識?” 她當(dāng)然認(rèn)識,假扮她二哥顧之恒,還扮到這眾人面前來了,她覺得一股怒火在胸腔壓不住了。 夏昌驚呼:“看刺客手上那把黑劍!是生前顧之恒的隨身佩劍!” “好像是!” “是顧之恒嗎?他不是死了嗎?” “是啊……” 眾人議聲又起,都是吃驚又不確定,想那顧家顧之恒被人割了腦袋高掛城樓之上是天下皆知的事,如此又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呢? “裝神弄鬼!”上官金宇怒斥一聲,眼神陰狠。 他朝那橋上的人下令:“瑾瑜王!必將他拿下?!?/br> 上官連城剛同那刺客對擊一掌兩人被那強(qiáng)大的內(nèi)力被彈開了,穩(wěn)住身子后他側(cè)首望上官金宇,應(yīng):“是,皇上?!?/br> 那灰衣人望著他,兩眼如霜,脫劍而去,那劍如閃電,他的身影隨劍,晃如人劍合一,對著上官連城迎面就擊。 上官連城腳下一滑,便退邊擋著他的劍。 “連城,你當(dāng)真要抓我?” 那微挑帶著清意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上官連城一愣,眸里有一瞬間的吃驚,對上那灰衣人的眼睛,他的眼睛不再如霜,而是在笑。 臂上一痛,他出神瞬間那劍便擦著他的手臂而過,留下一道血痕。 那灰衣人同他擦肩而過,身子不停,飛向半空。 上官連城手中的劍飛出追擊他,那灰衣人卻回了個(gè)身,準(zhǔn)確的夾住眼前的劍,只見他兩指輕輕一轉(zhuǎn),那劍便斷了兩半。 而他的身影便憑空消失了,在眾目睽睽之下。 “消失了……有妖怪!” “這是妖怪!” “大吉的日子有妖怪來搗亂了!這是不詳之兆啊!” 圍觀的百姓被這駭人場面給嚇到了,一下子通通跪下了,連磕頭。 上官金宇掃了一圈跪著的百姓,心中不禁惱怒。 開口:“沒有妖怪!你們?nèi)o朕起來!” 那些百姓卻不聽他言,不斷在磕頭念著什么要完了,不詳之兆啊! “誰再跪著!格殺勿論!”他沉了聲道。 皇上話語一落,那些禁軍便亮出了兵刃。 眾人嚇了一跳,全都站了起來,只是望著那上官金宇的眼神卻不是敬仰,只是畏懼。 “阿彌陀佛?!睆浬蜕行辛顺鰜恚瑩P(yáng)聲:“各位施主,皇上說得沒錯,這一切只是幻像,別慌別慌!” 那些百姓一番sao動,在低聲議論著什么。 彌生又道“皇上是天子,有帝皇之氣庇佑,所以長安城內(nèi)是不會有妖孽出現(xiàn)的,大家莫被蒙騙?!?/br> “大師所言當(dāng)真?”有人問。 “小僧不打誑語?!?/br> 上官金宇掃了一圈眾人出聲:“只是有心懷叵測之人混入長安,使用雕蟲小技意擾亂長安寧靜,你們不必慌亂,朕絕對不允許有人在景興作亂,必將這些惡徒抓出來?!?/br> 這皇上一出語,那百官帶頭,齊刷刷跪了一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稚初退了人群后,冷冷的望著眾人,最后將那視線落在那下了橋的上官連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