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書迷正在閱讀:暖君、廠督他偏寵我[重生]、王妃嬌養(yǎng)手札、玄學大師被迫成為團寵后、逆鱗(禁忌 1V1)、昏君天天抄我作業(yè)(穿書)、穿成反派的我靠沙雕茍活、請給我一個擁抱、我的任務(wù)是惹火男主[穿書]、神明家的人類幼崽
陳姜朝床后的墻壁看了一眼,道:“一文工錢嫌少不?” 廖氏立刻搖頭:“不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掙錢你掌著就是,娘沒有想要?!?/br> 墻壁上,一個綠瑩瑩的鬼臉慢慢探了進來,小心翼翼地看看陳姜,又轉(zhuǎn)眼看到廖氏手上正做著的黃絹花,鬼眼里兩團小綠火蹭地燃燒起來。 “娘啊,這么漂亮的絹花,我要,我也要??!” 陳姜對著房頂翻了個白眼,黑狗血半天就失效了? 影子飄進屋來,趴在廖氏膝蓋前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絹花,氣鼓鼓地道:“為啥要給杜春兒那個大傻蛋,她長得又黑又矮又胖,根本不配戴那么好看的花,居然還戴了兩朵,你們腦殼都壞掉了,有好東西不自己留著,給那丑鬼戴出去顯擺,氣死我了!” 陳姜明白了,影子是看見杜春兒在村中嘚瑟受了刺激,這才不顧狗血威脅憤而歸家的。 無論影子如何不甘嫉妒,絹花也沒她的份。舅奶奶不跟來唆使,陳姜也無心再把她趕出去,放任她跟著自己訴說杜春兒的種種劣跡。 陪廖氏做了一下午手工,聽了一下午的壞話,放出去的杜春兒不負她望,在傍晚時分就引來了好消息。 第一個上門的是李二妮,影子的另一個臭味相投的小閨蜜。她雙眼紅腫卻難掩興奮,一枚一枚艱難地數(shù)了五文錢,買走了一朵和杜春兒一樣的絹花。 第二個上門的是房家媳婦劉氏,她對陳姜今天展示的那朵艷黃絹花情有獨鐘,八文買走了。 絹花只有黃藍粉三種素底,陳姜放出來的都是直接用繡線簡單點綴的,另有幾朵她親自動手剪了新尺頭配多種顏色的,準備留待上鎮(zhèn)再賣。 晚飯前后,偏僻的茅屋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過來串門兒,有人聽了陳姜關(guān)于不掙熟人錢的鬼扯,喜滋滋地掏錢買了心儀的;也有人就只是過來瞧瞧,打探打探他們?nèi)绾闻d起做生意的念頭。 廖氏受了陳姜囑托,做絹花時并不背人,誰想看就給誰看。閑話家常時只言自家事,半句不提老宅。 晚上睡覺時,陳姜給廖氏算賬:“一朵花兩文底,一文針線,一文工錢,就算四文本錢,賣出去六朵,送出去一朵,少的掙了一文,多的掙了四文,一共掙了十七文錢。” 廖氏欣喜:“六朵就掙了十七文,還有二十四朵,這生意做得?!?/br> 陳姜搖頭:“太少了,我就沒打算掙村里人的錢,賣個好而已。把做生意貼補家用的風聲放出去,省得我以后出來進去的有人說閑話?!?/br> 廖氏一想是這個道理,忙道:“姜兒,你一個姑娘家不好拋頭露面,不如明日叫你哥去賣絹花吧?!?/br> “他是這塊料么?”陳姜不同意,“各人有各人的分工,我已經(jīng)想好了,你們聽我安排就是。” 影子一下午功夫又恢復(fù)了本性,在一旁聽得直撇嘴:“聽你安排,你算老幾啊你?!?/br> 廖氏沒對陳姜的霸道作出回應(yīng),卻見她突然站起來大聲道:“我的黑狗血呢?睡前必須潑一潑!” 影子尖叫一聲,嗖地從窗戶里飛出去了。 翌日陰天,太陽沒有露臉,清風徐徐難得的涼快,陳姜與陳百安背著二十幾朵成品絹花去了鎮(zhèn)上。 雖不如逢集那般熱鬧,小鎮(zhèn)日常的人流也不算稀少。主街道路修得平整,兩側(cè)店鋪攤檔如常營業(yè),鎮(zhèn)中居民買菜的遛街的嘮家常的一派祥和景象。 鳳來鎮(zhèn)二十幾年前還不叫鳳來鎮(zhèn),這改名典故源于前朝,亡國皇帝的繼妻袁皇后祖籍就在這里。據(jù)說袁皇后在京城長大,也沒回過故里,只因當了皇后,除了袁氏一族雞犬升天外,家鄉(xiāng)也與有榮焉,前朝皇帝親自下旨給改了“鳳來”的名字,以示尊榮。 陳姜和陳百安一人抱著一只大rou包子啃,專注地聽鐵匠鋪的年輕鐵匠齊師傅唾沫橫飛侃大山。 兩人找了半天,沒發(fā)現(xiàn)合適的空檔,只有鐵匠鋪兩邊還有擺攤的地兒。 斜對著張記糧鋪,右邊被個賣包子菜粥的早點攤占了,他們就想占住左邊。雖然打鐵爐子刀勺鏟斧的和絹花一點也不相配,可陳姜覺得這種反差感更能襯托出絹花的美。 買了四個包子,送給齊師傅兩個,他大手一揮表示隨便擺,于是三人就愉快地一起吃了早飯?;鶎觿趧尤嗣駴]什么食不言的習慣,齊師傅吃著包子聊著天,應(yīng)陳姜的提問,順便就說了說鳳來鎮(zhèn)的來歷。 “那也不該叫鳳來,該叫鳳去,”陳姜抹抹嘴道:“皇后是從這兒出去的,鳳來多別扭啊。” “老百姓哪知道皇上咋想的,讓叫啥叫啥,不過如今來啊去的都無所謂了,袁家九族都……”齊師傅并手成刀,在脖子上拉了一下。 陳姜有點感興趣:“這么說,咱大楚也算是新朝呢,我們鄉(xiāng)下人都不知道這些?!?/br> 齊師傅舉了三根手指:“三年多了。別說你們,咱鎮(zhèn)上縣里也不知道啊,沒動兵沒動刀的,悄么聲息就變天了?!?/br> “咳咳……”鋪子后頭傳來一聲咳嗽,一個蒼老的聲音道:“牛子,跟小孩子扯啥呢,干活兒去!” 陳姜對著齊師傅笑笑,識趣地從鐵匠鋪退了出來。 到一旁空地翻了竹筐底朝上,鋪上從家里帶來的竹青毛布,一朵摞一朵的擺上絹花,拉著陳百安辨認:“黃色的十八文一朵,粉色的十五文一朵,藍色的十二文,誰來問都這個價,一文錢不給還,記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