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1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病名為愛[娛樂圈]、舔蜜、我養(yǎng)成了最后一位神明、時少,你老婆A爆了、這功德,我要了、皇位與忠犬[重生]、渣女翻車之後 NP、末路、傅先生和傅太太(高H,1V1)、極晝(骨科)
這可不僅僅是面子問題,狼王不能表現出疲態(tài),要不然就會面臨無休無止的挑戰(zhàn)者。 等到方知府剛進內宅,蘇澤就提著禮物來到了門口。 “蘇兄!” 于宗遠立刻迎接了上去,于宗遠先向蘇澤行拜禮,蘇澤又向于家拜壽,蘇澤將一只他親手制作的木匣送給了于宗遠。 于宗遠只覺得匣子非常精致,他問道:“蘇兄,這是?” 從明中葉開始,士人風氣逐漸奢靡,登門送禮的時候都會有人唱禮。 所謂唱禮,就是大聲喊某某某送了多少什么東西。 唱禮人高呼一聲:“長寧衛(wèi)蘇公子贈水晶白糖一盒!” 白糖價格不菲,這段時間長寧衛(wèi)產高品質白糖的消息也在南平縣傳開了,蘇澤這封禮物也算是不錯了。 于宗遠親自引蘇澤進了后宅,自然有小廝奉上茶飲和干果。 蘇澤也感慨于指揮使府中的闊綽,今天為了慶祝指揮使夫人的壽辰,戲臺上都綁上了紅色的絲綢。 小廝奉上的茶碗也都是景泰藍的茶具,這種獨特藍色的釉面技術大成于景泰年間,原本是宮廷的供物,后來逐漸在民間也流行起來。 光是這么一盞茶具就要好幾兩銀子,這延平府于家的富庶可見一斑。 也不知道這其中多少錢是喝兵血來的,多少錢是和倭寇走私來的。 蘇澤放下手中的茶碗,突然覺得于府內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府內歌舞升平,可以說是往來多豪門,于家為了壽宴一擲千金。 而府外則是倭寇要侵東南,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四處匪盜不止。 這種奇怪的分裂景象,從于府放大到整個大明都是如此,權門和普通百姓仿佛是生活在兩個世界。 就在這個時候,來客也基本上都到了。 只看到戲臺之上絲竹之聲響起,于夫人身穿朝廷命婦的誥命服,親自向眾位賓客答禮。 緊接著于指揮使宣布壽宴開始,絲竹之聲逐漸大了起來,生旦凈末丑開始登臺獻唱。 游園驚夢是《牡丹亭》五十折戲的最精彩的一折,牡丹亭雖然也是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故事,但是融入了鬼神的劇情。 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 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除了劇情跌宕之外,杜麗娘也有別于傳統(tǒng)的大家閨秀設定,她勇于追逐愛情,骨子里卻蘊藏著對傳統(tǒng)禮法的叛離意識和對殘酷現實的反抗精神。 這是晚明浪漫主義戲劇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說是明代戲劇的頂峰之作。 游園驚夢又分為“游園”和“驚夢”兩個部分,講述的是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當扮演杜麗娘的正旦唱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在場眾多女眷都陷入到沉思中。 年少慕艾,誰不像是杜麗娘那樣,有過年少傾慕之人呢? 方若蘭跟在她母親身后,聽到這句唱詞,也不由的癡了。 能夠寫出這樣唱詞的人,又在什么地方呢? 方若蘭是跟隨方知府來的,被安排在二樓正對著戲臺的閣樓上。 而蘇澤等普通賓客,則安排在一樓的正堂和花園中,方若蘭站在母親身邊向下看去,在角落中看到了身穿粗布儒衫的蘇澤。 方若蘭的心如同被揪住了一樣,非是深情之人,又如何寫下如此的戲文呢? 就是不知道蘇澤情之所往,到底是何方佳人呢? 高閣之上,拓湖先生何良俊和好友延平府大儒陳默群也在座,拓湖先生眉頭蹙起。 他本來是不想來參加于府家宴的,但是聽說了于家要上演蘇澤的新戲,拓湖先生愛戲如癡,這才應邀前來。 在場眾人之中,也是以拓湖先生最懂得戲劇。 無論是故事還是唱詞,這出戲水平之高,都是何良俊所從沒見過的! 上次見到蘇澤,那家伙竟然還說自己不通戲??! 何良俊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可是如此好的戲文,卻偏偏韻腳不工整,許多部分根本不符合南曲的規(guī)則! 這又讓提倡曲律的拓湖先生非常的別扭。 可是想到蘇澤才二十二歲,何良俊眉頭舒展開,對著陳默群說道: “后生可畏??!延平府要出戲劇名家了!” 黃時行的牙都要咬碎了,他賠了幾百兩銀子的報紙已經攪黃了,如今就連他的鐵桿跟班,都在偷偷向《拍案驚奇》投稿。 黃家雖然財力豐厚,但是黃時行也只是年輕一輩中最杰出的子弟,也不可能任由他這么造錢下去。 最近宗族中已經有了風聲,要收回黃時行購買的印刷坊,改為盜版印刷《拍案驚奇》,然后販賣到了其他府縣賺錢。 聽到這個消息,黃時行更是氣得吐血,今日他來于府賀壽,就是為了挑蘇澤戲文中的刺。 可是這出《游園驚夢》唱完,風頭怕是要蓋過拓湖先生改編的《杜十娘》了。 而且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出《游園驚夢》只是一出折子戲,這是整個一出長劇中的一段戲。這出折子戲就如此精彩,整出戲又是什么樣的巨著啊? 黃時行已經有了預感,這出戲只要出全了,就是蘇澤名揚福建的日子! 黃時行看向坐在角落中的蘇澤,更是嫉妒的要噴出火來,看到同齡人揚名,比他印刷坊虧損還難受! 等到游園驚夢唱完,臺下靜默無聲,眾人都沉浸在戲中久久無法自拔。 直到有人喊出一聲“好”,眾人這才紛紛喝彩。 主座上的指揮使夫人只覺得今日大漲了臉面,先讓人賞賜戲班眾人,接著又要讓兒子于宗遠去請?zhí)K澤,今天這出戲可是讓于夫人在府縣貴婦之中大漲了聲望,這份賀壽禮正是于府最需要的。 只可惜花開易折,在這烈火烹油的時刻,總是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發(fā)生,擾了指揮使夫人的壽宴。 于府之中,歡笑晏晏。 遠在寧波抗倭的俞大猷,此時卻一臉沮喪。 知兵的張經就任七省經略總督后,提拔俞大猷為副將,命令他整頓兵馬抗倭。 不過張經自從上任總督之后,就經常被朝廷言官攻擊,他到任浙江三個月沒有動靜,更是被言官攻擊為“養(yǎng)寇自重”。 到了這個月,張經實在是頂不住了,倭寇攻占寧波普陀,張經連下軍令,讓俞大猷率部出擊,奪回普陀。 俞大猷知道大明軍隊缺糧少銀,之前又被倭寇打怕了,他還沒整軍完畢,普陀又是山城,進攻不容易。 但是張經對他有重用之恩,俞大猷也知道朝廷局勢,只能硬著頭皮出戰(zhàn)。 俞大猷率軍前往討伐,將士們攻至半山,倭寇突然開城門殺出來,俞大猷軍措手不及,武舉人火斌等三百人被殺。 這火斌也不是普通人,他祖先火真,是洪武年歸順大明的蒙古人將領,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 靖難之役時,跟隨燕王朱棣起兵,攻打真定,并以先馳突耿炳文陣營,獲大勝,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勞,封為同安侯。 永樂帝登基之后,火真出塞作戰(zhàn)失利身死,永樂皇帝褫奪了他侯爵,改火家為寧波觀海衛(wèi)世襲千戶。 火斌和俞大猷一樣參加了世職軍戶才能參加的武舉,如今效力于俞大猷麾下,對倭作戰(zhàn)十分英勇。 可沒想到在普陀山半山被倭寇所殺,據說火斌被圍之后誓死不降,被倭寇活活斬成多段,死前依然痛罵倭寇不止。 俞大猷痛失愛將,可是他還來不及悲傷,普陀山之戰(zhàn)兵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師。 朝廷要對俞大猷議罪,嚴嵩一黨迫不及待的要將張經這個七省總督提走,換成他們的自己人主政東南。 兩派爭執(zhí)不下,最后嘉靖皇帝拍板,免去俞大猷世襲軍職,但是還讓他為副將,讓俞大猷戴罪立功。 俞大猷接到朝廷旨意,手下諸將義憤不已,之前軍議俞大猷就上書總督張經,此時并不是攻倭的好時候,兵馬錢糧都不充足,俞大猷接受命令出擊,才中了倭寇埋伏。 俞大猷止住部將的不滿情緒,只是平靜的接受了處分,這些年的作戰(zhàn)已經讓俞大猷明白,自己雖然是一軍統(tǒng)帥,但是有些仗不僅僅要算軍事,還要打政治仗。 張總督就任兩個月沒有寸功,朝廷已經對他非常不滿了。 皇帝還能讓俞大猷繼續(xù)帶兵,那就還有立功的機會。 俞大猷坦然的接受了旨意,重金賄賂了宣旨的太監(jiān)后,俞大猷回到書房,拆開了從福建寄來的信。 打開書信,這是長寧衛(wèi)寄回來的信,林默珺將近況告訴俞大猷,當然沒有說自己女兒身繼任百戶的事情。 接著信上附上了鴛鴦陣的陣法圖,以及鴛鴦陣的訓練方法,俞大猷看完眼睛一亮! 這正是對付倭寇的好陣法??! 俞大猷如獲至寶,將鴛鴦陣反復研讀,更是覺得精妙無比! 這邊浙江的局勢隨著普陀之戰(zhàn)而岌岌可危,已經登陸外海的鹿大王接到消息,襲擊了福建海道衙門巡海的戰(zhàn)船,三艘福船失聯,怕是兇多吉少了。 更可怕的是鹿大王手下一支倭寇在建陽附近登陸,已經連續(xù)攻陷好幾個村落,進逼建陽城。 福建都司衙門的緊急軍情送到于府,方知府和白知縣也都得到倭寇入寇的消息。 歡宴在氣氛最火熱的時候被攔腰打斷,身為延平衛(wèi)都指揮使,于宗遠的父親全身顫抖。 方知府和白知縣也臉色慘白。 福建雨季天氣實在多變,瞬間烏云密布,只看到屋外轟隆一聲,暴雨如柱一樣落下,就仿佛天上開了一個口子,雨水從天傾的地方漏了出來。 東南雨傾。 何人可試手,補天傾? 本卷完 下一卷就要離開南平了,肥鳥也有些沒底。 不過劇情也是要推進的,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明天繼續(xù)保持八千字更新!求票! 倭亂 第132章 風將起,雨綿綿 窗外下著雨,蘇澤坐在衛(wèi)學的教室中,小蘿卜頭們的讀書聲混合著雨聲,和窗外的蛙聲相和,頗有一種“聽取蛙聲一片”的童真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