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納蘭玉往九王府去過信,希望見陳潘一見。 宗懿答應(yīng)了。 宗懿一大早就從軍營出發(fā), 來到周家巷子接了陳潘后便去殊玉宮見納蘭玉。 因為宗懿已經(jīng)盤算好了,如若昨晚父汗與母親沒住在同一處, 他把完顏旻擱在后面見,那么宗懿就可以有理由早一點離開殊玉宮。 待宗懿領(lǐng)著陳潘來到殊玉宮,完顏旻果然與納蘭玉在一處,兩個人才剛一起用過早膳。 宗懿很高興可以一次性解決完所有的問題,他領(lǐng)著陳潘恭恭敬敬給完顏旻和納蘭玉行禮, 陳潘拿出自己為二人縫制的填充了各類中草藥的護(hù)膝和腰封,給完顏旻和納蘭玉呈上,并告訴他們, 這是自己親手做的。 完顏旻手拿那做工精良, 針腳細(xì)膩的護(hù)膝很高興, 撫掌大笑說九哥兒真有慧眼,身邊的女子個頂個的都很有本事。 納蘭玉也高興,笑意卻不達(dá)眼底。她輕飄飄地提醒完顏旻,九郎是王爺, 按照祖制,不應(yīng)該納一個女俘為側(cè)妃,可汗是不是應(yīng)該查一查陳家的祖上才對? 陳潘還在堂下站著,納蘭玉便直接稱呼人家女俘,還要完顏旻去調(diào)查陳潘。如此說話很顯然就是沒有把陳潘和她才送上來的禮物放在眼里。 場面當(dāng)時就有些尷尬。 宗懿輕笑一聲打破了這冰凍似的氣氛,他沒有直接反駁納蘭玉,只是告訴完顏旻,說陳姑娘出身卑微,父汗就算查也查不出什么問題。兒臣之所以給陳姑娘這么高的份位,完全是為了感謝她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兒臣的背后勤勤懇懇的付出。 納蘭玉坐在上首,閑閑地聽著,臉上掛一層莫可名狀的笑。 完顏旻倒是不在乎,他反過來勸宗懿:出身不是問題,什么賤民、什么貴人,其實都是人們心中的偏見。漢人女子也有真豪杰,九哥兒你看你的十二姨娘,出身依然平凡,但并不妨礙她成為我女真的大英雄。 宗懿默默地聽著,不停的點頭稱是。 “蓮姨娘又要給本汗立功了!”完顏旻說到興頭上,激動的站了起來: “明天她就要送靈州王回臨安,本汗還要親自送她,讓這天下的漢人們都看看,看看我女真的氣度,我完顏旻的胸襟,配不配得上這千里江山,當(dāng)不當(dāng)?shù)闷鹨宦曋性熳樱 ?/br> “……” 宗懿有些愣,以為是自己沒休息好,剛才耳鳴了。 “父汗說什么?”他抬起頭來問完顏旻。 “嗯?鎮(zhèn)海大將軍沒同你說過嗎?”完顏旻也愣。 “說什么?她沒有跟兒臣說過靈州王的事?!弊谲泊稹?/br> “噢!”完顏旻一揚手,“本汗也疏忽了,想著她就你府上的人,你定然會知道,反倒給烈哥兒說了一聲。靈州王咱留著也沒用,不如讓他回去,也好收攏天下漢人的心。鎮(zhèn)海大將軍主動請纓要送靈州王歸鄉(xiāng),本汗答應(yīng)了……” 宗懿驚呆了,他呆呆的望著完顏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汗!十二姨娘不可以走!”宗懿咚的一聲跪地,一臉崩潰的表情。 陳潘低著頭,木頭似的站著,神魂似乎已經(jīng)離家出走了。 納蘭玉從旁看著,眼底的墨色更甚。 “十二姨娘為何不可以走?”完顏旻不悅,他認(rèn)為宗懿的占有欲也實在太強了些。不過要他的姨娘替帝國辦個差,大驚小怪成這樣,已經(jīng)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圍,這種不正常的行為往往意味著性情的偏執(zhí),完顏旻非常不喜歡。 宗懿支吾了半天,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編,總不能直接告訴完顏旻,說十二姨娘就是游二,她這一走,多半就一去不回了。 眼看宗懿說不出句所以然來,完顏旻不耐煩了,擺擺手想攆宗懿出去,他最見不得人吞吞吐吐了,優(yōu)柔寡斷,沒個決策力。卻聽得一旁的納蘭玉幽幽地開口了: “十二可是有什么隱情,九郎不方便說?” 宗懿一驚,趕忙擺手道:“沒有,沒有隱情,兒臣只是……兒臣只是舍不得她走……” 納蘭玉噗嗤一聲笑,眼底閃爍的是飽含逗弄意味的光:“我兒可是才三歲?要不要跟著你姨娘一塊去呀?” “……”宗懿大窘,臉漲成了紫茄色。 一旁的陳潘依舊保持著原來的動作呆站著,頭也垂得更低了。 眼看自己兒子的娘們氣又上來了,完顏旻火冒三丈,愈發(fā)堅定了要委派十二姨娘南下執(zhí)行任務(wù)的決心。 “好了好了,你快起來吧!”完顏旻揮揮手,“一會跟本汗一起去內(nèi)閣,今天有內(nèi)閣的議事會,你也聽聽,提點意見。晚上隨我去兵部,兵部尚書提了一批新的軍官,咱們一起去兵部審一審?!?/br> 完顏旻臨時決定給宗懿加派點任務(wù),磨練磨練他的男子漢氣概,今晚完顏旻就是要折騰到宗懿回不了府。省得他天天纏著女人,見不得別人與他的女人說話,也見不得女人為帝國入仕。 宗懿的這些“壞習(xí)慣”在完顏旻看來,都是腐朽又落后的,得改,畢竟女真已經(jīng)走出大漠幾十年了。 …… 興化,是福州最靠近南海的一處小城。 這里長年來只做內(nèi)陸與過路船只的貨品交易,給往來經(jīng)過的海上船只補給,提供港口,和與南海深處,一處名叫琉球的小島之間進(jìn)行溝通與交流。 興化城很小,是由一處小漁村發(fā)展起來的。因這里的居民大多數(shù)都從事捕魚和海上貿(mào)易,所以整個興化城都彌漫著一股濃厚的海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