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之后由著莊子里的婢女帶著她去泡了溫泉,臉上敷了一層白乎乎滑膩膩的東西,瞧著這東西姜氏原本是不愿意敷在臉上的,只那婢女笑道:“奶奶,這東西是用糯米粉跟蜂蜜和牛奶調(diào)制成的,長時間的敷面能夠讓皮膚白皙細膩,這可是您擦任何粉脂都比不上的。” 姜氏猶如了半響,還是讓這婢女幫著她敷了面,等到一刻鐘后讓婢女幫著凈了面,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臉,發(fā)覺真是光滑了不少。又讓婢女端了銅鏡過來,瞧著面上滑嫩了不少,心中也不由的欣慰了起來。 之后無聊的時候姜氏就找人下下棋,跟她對弈的是個姑娘家,長的清麗,面容白皙,皮膚又滑又嫩的,一頭黑發(fā)并未挽起,只用只跟綢帶松松綰綰的扎在腦后,兩人下棋的時候經(jīng)常是一語不發(fā),只默默的對弈。 等這樣持續(xù)了兩日,每天姜氏都能看見那姑娘,心中也不由的好奇了起來,第二日在對弈的時候忍不住開口問道:“看姑娘應(yīng)該是比我小,就冒然的稱呼姑娘一聲meimei吧,這幾日都能瞧見meimei,不知meimei是哪家的姑娘?” 跟著姜氏對弈的正是在莊子里住了好幾日的牡丹,聞言,不由的笑道:“我是沈家三房的姑娘,不知jiejie是?” 姜氏笑著說了自己的身份,兩人這一說上話,就熟了許多,兩人聊的多了,牡丹也就知道姜氏的事情了。姜氏是平陵望族王家的兒媳,原本姜氏才嫁入王家時夫妻感情也算是好的,只是新鮮勁一過去,王家大爺王彥就很少來姜氏的房中了,姜氏心中氣惱,想著才成親時彥對她的甜言蜜語,說這輩子只愛她一人,如今不過才幾年而已就忘記了當(dāng)初的話了,因此每次彥過來,她總是氣惱,給王彥臉色看,王彥也越發(fā)不愛來她房中了,兩人的關(guān)系也是越來越差。 牡丹知曉后,勸慰姜氏不少,姜氏也漸漸解開了心結(jié),心想著自己已經(jīng)有了兒子,為何非要那心思放在男人身上,對女人來說,夫君從來不是女子的出路,只有孩子才是女人的指望。 等到幾日后姜氏離開的時候兩人已經(jīng)是很親密的好友了。 姜氏來的時候,面容凄苦,面色有些發(fā)黃,等到離去的時候春風(fēng)滿面,面容白皙嫩滑,透著健康的紅潤,整個完全像是變了一個樣。等回去的時候,王彥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的都怔住了,當(dāng)天就歇在了姜氏的房中。姜氏對彥的態(tài)度也變了,不再像以往那樣哭哭啼啼,反而看開了,他愛來不來,許是這股子怠慢和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王彥反而對姜氏越發(fā)的稀罕了,整個月都歇在姜氏的房中,當(dāng)然,這只是后話。 姜氏回去后就把莊子的好處告訴了幾個玩的好奶奶和姑娘們。 姜氏的面色是騙不了人的,那些奶奶姑娘們自然也都相信那莊子是真的不錯了,結(jié)伴而行去了莊子上小住一段時日了。 眼看著莊子的生意越來越好,戲班子那邊也是火熱的不得了,天兒都到了深秋了,殿下依舊還是沒有回來。 牡丹沒有等回殿下,卻等來一個其他的消息,太皇太妃來到了平陵。 這消息一出,讓平陵的姑娘們都有些激動了,太皇太妃是殿下的生母,如今到了平陵自然是住在王府里頭,這都多少年了,太皇太妃都沒來過平陵,如今過來只怕是為了殿下的婚事。 太皇太妃的到來讓平陵的姑娘們翹盼著,太皇太妃也果然沒讓這些姑娘們失望,來的第二天就給平陵的官家小姐和世家望族的小姐們發(fā)了帖子。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只要年紀(jì)滿了十五,不過十八都收到了這帖子。 作者有話要說:下午炸了一下午丸子,要過年了,好忙啊,家里大大小小的衛(wèi)生還要做,好多事兒啊。 ( >﹏< ) 我能保證日更,多的這段時間就不敢保證了。 在跟大家說聲元旦快樂。 ☆、第92章 牡丹看著手中的燙金帖子,有些發(fā)怔,又有些苦惱。是啊,她差點把太皇太妃給忘記了,她知曉殿下跟太皇太妃的關(guān)系不是很好,因此也一直沒在意過太皇太妃,如今太皇太妃突然到來肯定是為了殿下的親事,這是先讓平陵的閨秀們都過去給她看看眼吧, 念春在旁邊看書,扭頭過來看了眼牡丹手中的帖子,又發(fā)覺牡丹愣愣的,不由的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笑道,“姑娘,你是擔(dān)心太皇太妃看中別的姑娘家了?你放心,就是她看中了,殿下也是不會娶的?!?/br> 牡丹回神,搖了搖頭,把手中的帖子放在了桌面上,道:“我不是擔(dān)心這個,我知曉殿下的心意,也知曉殿下肯定不會聽從太皇太妃的安排,我只是擔(dān)心在這種情況下,會給殿下添亂。我聽聞宣帝把各地稅收又漲了不少,好多庶民受不住這高額的稅收,已經(jīng)往各王的封地里遷移了。來到殿下封地的庶民最多,這時候……”這時候殿下怎么會有心思放在這上面。 哎,這太皇太妃就是個喜歡添亂的主,更何況若無意外,這還會是她將來的婆婆,也不知……牡丹搖了搖頭,沒敢繼續(xù)往下想了。 念春的眉頭也皺了起來,顯然是在擔(dān)心這事。 牡丹卻知曉這樣還沒完,真正讓宣帝失去民心的是幾個月后的雪災(zāi),幾個月后,衛(wèi)國的槐州會有一場很大的雪災(zāi),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宣帝沒有派遣官員去救災(zāi)也就算了,那高高的糧稅他也沒降,在這樣的災(zāi)年,一般的平民百姓如何交的出這高昂的糧稅。之后宣帝就越發(fā)不得民心了,后來多多少少又發(fā)生了一些事情,民間便開始推舉宴王殿下為帝,在之后就是連連的戰(zhàn)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