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書迷正在閱讀: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紅、才會相思(骨科1v1、sc、he)、向陽
費正清對于中國北方民族總結(jié)如下: 一,蠻族一般在政局混亂時入侵中國北方。 二,蠻族政權(quán)往往得到漢人指點和效忠。 三,蠻族騎兵進入中原后就喪失了縱橫草原的戰(zhàn)斗力。 四,大量漢族官吏被任用。 五,入侵者往往采用漢人政治制度。 六,這些異族往往以其長城外的發(fā)祥地為根據(jù)地,以此爭取不被漢人同化。 七,朝廷以下各級政府多為漢胡二元結(jié)構(gòu),其中除去主管者外多為漢人。 八,其他少數(shù)民族往往加入政府。 九,異族統(tǒng)治者通過武力維護統(tǒng)治,派親兵防御國都和其他重要地區(qū)。 十,對中亞各族分而治之。 十一,由于漢人多,異族統(tǒng)治者吸取中國文化一些特點。 十二,異族或最終被漢族同化,或被趕出中原。 游牧民族帝國如風,中原王朝輪番興替,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百年皇圖霸業(yè),過眼煙云! 第十八章 烈士與漢jian的一步之遙 橫掃華北后,皇太極將兵鋒對準了大明在遼西僅存的錦州。松錦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此時的明朝已經(jīng)腐敗到了極點: 彼(指明朝)文武大小官員,俱是錢買的。文的無謀,武的無勇。管軍馬者,克軍錢;造器械者,減官錢。軍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實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時,反趁勤王,一味搶掠。俗語常云: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如篦子。兵馬如此,雖多何益!況太監(jiān)專權(quán),好財喜諛,賞罰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頭。上下里外,通同扯謊,事事俱壞極了。(《張文衡請勿失時機奏》,《天聰朝臣工奏議》卷下) 在皇太極眼里,是時候?qū)|西明軍發(fā)動致命一擊了,1640年秋,皇太極率軍圍錦州,挖壕溝、壘墻做長久圍困的架勢。1641年薊遼督師洪承疇率軍十三萬增援錦州,屯兵錦州南面的松山(遼寧凌河南),他的部下就有日后的一代梟雄吳三桂,參戰(zhàn)部隊除了洪承疇本部外,還有關(guān)寧鐵騎一部,總之最能打的他都調(diào)來了??紤]到雙方的戰(zhàn)斗力和兵力,皇太極下令繼續(xù)圍困錦州,不得主動出戰(zhàn),等待敵軍進攻。洪承疇采取且戰(zhàn)且守的方針,避免過早同清軍主力進行野戰(zhàn)決戰(zhàn),而是在加強各要點防御力量的同時,以寧遠為基地,以松山、杏山為依托,與錦州守軍協(xié)同,不斷向圍城清軍反擊,以消耗、疲憊敵人,而后再相機尋求決戰(zhàn),解錦州之圍。清軍在鎮(zhèn)守錦州的祖大壽外面,洪承疇在清軍外面,雙方就這樣大打沒有,小打不停。 1641年六月洪承疇突然打破平靜,率大軍向松山北崗挺進,這個舉動大大出乎清軍意料,多爾袞沒有設防,十萬人突然撲過來,被打個措手不及,激戰(zhàn)中洪承疇所部勢極壯,用兵亦奇,多爾袞大駭。 多爾袞身先士卒,揮舞著馬刀與一名明軍騎兵搏斗,對方長刀幾次險些砍中多爾袞,都被他靈敏地躲過。這時多爾袞的衛(wèi)兵用馬槍向?qū)Ψ嚼呦麓倘?,多爾袞也趁勢一刀砍在明軍騎兵的肩膀上,這名士兵從馬上栽了下來。多爾袞趁勢發(fā)起沖鋒,明軍漸漸支撐不住,許多人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向松山退去,少數(shù)人被清軍糾纏住,無法脫身。這時炮聲再次響起,明軍不顧戰(zhàn)場上還有沒撤退的自己人,便開始用紅夷大炮猛轟,八旗兵被炸得血rou橫飛。多爾袞見勢不妙,想要撤退,這時一顆紅夷大炮的炮彈在他身旁爆炸,強大的氣浪使他從馬上重重栽下來 多爾袞醒來時已經(jīng)在清軍帳篷中,這次炮火的彈片可能擊中了多爾袞的胯下,此后多爾袞終生沒有生育能力了。差點被炸死,心有余悸的多爾袞被迫師退六十里。 戰(zhàn)敗消息傳來,皇太極怒了。一年都沒動靜,突然有大動作,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他決戰(zhàn)即將到來,于是他立即率軍前往松山,他下令滿洲、蒙古十五歲以上所有人從軍,空國以往,與明軍決一死戰(zhàn)。但此時皇太極突然流鼻血了,得了重病,他的各位弟弟都勸他緩行,皇太極說:行軍打仗貴在神速,朕如果有翅膀能飛的話早就飛到戰(zhàn)場了,怎能緩行?軍情緊急,皇太極騎馬一邊流鼻血一邊用碗接著,兩天接了幾十碗。 皇太極趕來了,他指揮若定,對各路兵馬說: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敵人聽說朕御駕親征后嚇得逃走了!倘上蒼保佑,敵軍不逃,朕定讓你等破敵如縱犬逐獸! 皇太極面對的敵軍除了吳三桂的關(guān)寧鐵騎外都不太能打,而他自己的十二萬人戰(zhàn)斗力都跟吳三桂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疇卻突然發(fā)動攻擊,攻占制高點乳峰山,占得先機,洪承疇十分得意,此時他的武官說:占據(jù)高地,固然有利,但我軍糧食少,要提防清軍抄襲后路。洪承疇說:老子扛槍那陣你還玩尿泥呢,這還要你提醒?(《崇禎實錄》卷十四) 那么洪承疇在沉寂了一年之后,率大軍帶著僅能維持三天的糧食,突然挺進,究竟是為什么呢?要知道洪承疇一向用兵謹慎的。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明朝同時要對清國和李自成、張獻忠農(nóng)民起義軍用兵,財政上捉襟見肘,崇禎讓兵部尚書陳新甲趕緊結(jié)束在東北的戰(zhàn)爭,好省錢,陳新甲便不斷催洪承疇出戰(zhàn)。但洪承疇之所以出戰(zhàn),不僅因為國防部長嘮叨,還因為沒錢撐下去,不打不行。但洪承疇不愧為名將,他想出了妙計;只帶三天干糧出征,趕好了打一棒子,打完就跑,也不怕對手斷后路。如果見勢不妙,立馬就跑,回來還能說是糧食不夠了才跑回來,對上面也有交代,真比猴還精??上膶κ质腔侍珮O,皇太極看出了門道,就在洪承疇出發(fā)第二天,他派兵斷了洪承疇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