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不忠關(guān)系(禁忌h)、女主拿反派劇本(虐男,nph,骨科)、熟人作案、春夏秋冬(兄妹骨科)、同桌真好jian(futa)、巴黎情欲日記(紀(jì)實,NPH)、他是王(軍婚 高h(yuǎn) 1v1)、許你萬事勝意、給暴戾Alpha當(dāng)撫慰劑、晴欲
“哪有,爺爺讀書好,我可喜歡跟爺爺讀書了?!鄙蜢右幻腌娀硇】蓯蹧_著沈爺爺?shù)?。“再說,您孫子讀的好,還不是您當(dāng)爺爺?shù)慕痰暮谩薄?/br> “爺爺知道我們幺兒孝順,但讀書一道好就是好,拙就是拙,實事求是才是正理,爺爺水平在這里,你要以后只想考個童生一直跟著爺爺也無妨,但你要想要走的遠(yuǎn),從小就得打好基礎(chǔ),你如今已經(jīng)九歲,四書卻已經(jīng)學(xué)的差不多了,再跟著爺爺卻是不成的?!闭f到這里,沈老頭臉上充滿驕傲。 “我已經(jīng)決定過些天就將你送到鎮(zhèn)上私塾里去?!?/br> “那爹那里?” “你爹那里我去跟他說,知道你擔(dān)心什么,這束脩還不用你來cao心,你如今要做的就是好好去學(xué),別讓你爹的錢拿出去連個聲都沒響。” “孫兒知道了,孫兒以后定要考上舉人給爺爺爭光!”其實他想說考上進(jìn)士的,但說了爺爺也不會信,畢竟寒門想出個進(jìn)士何其艱難,反而舉人還是可以想一下的。 果然聽了這話,沈爺爺臉上的皺紋都笑出了花,連聲說好。 果然到了傍晚吃飯的時候,沈爺爺便在飯桌上宣布要送他去鎮(zhèn)上里私塾上學(xué)。 話音剛落,飯桌上陡然安靜下來。還是他娘李氏突然反應(yīng)過來“去鎮(zhèn)上,這么遠(yuǎn)??!幺兒還這么小,來回這么遠(yuǎn)的路”說著還擔(dān)憂的看著自己。 “娘,我能走的,我不是還跟著爹去過鎮(zhèn)上的嘛?!?/br> “這可有!有好幾里路呢,這你來一回你可吃不消。” “他二爺爺家里不是有牛車嗎,我待會兒去跟他說?!彼麪敔?shù)馈km然跟他弟早年鬧的不好,但親弟弟打折骨頭還連著筋呢,又是順路,這點忙不會不幫。他二大爺如今就趕著牛車到鎮(zhèn)上幫著運東西,偶爾也拉些人掙些外快。 “去私塾是要掏錢的吧,這錢?”張氏忍不問道?” “哪里有你說話的份”李氏怒斥 其實張氏看著他公公都沒吭聲就知道事先肯定是同意的,心都涼了半截,但還是開了口。 最后還是他爹出聲道“壯壯5歲以后也跟著爹讀書,有天分也跟他叔一樣供!錢從公中出”壯壯是兩年前大嫂生下的兒子,小名壯壯,大名沈安,因為這兒子來的不易,家里難免溺愛了點,小家伙現(xiàn)在還是只肥包子,胖乎乎的可萌了。小胳膊的rou一戳一個坑,肥嘟嘟的大臉可愛極了。 “還有咱家家底也不厚,供不了你們多少年,二十歲還沒中秀才,公中就不在出錢,想繼續(xù)讀書就自己想辦法!” 李氏想說點什么,但看當(dāng)家的臉色,沒敢說些什么,李氏如此,張氏更是了,她一向怵這個公公?,F(xiàn)在更不敢吭聲了。 別看他娘平常咋咋呼呼的,家里大小事情都是他娘做主,但實際上一旦他爹出聲,家里除了老太爺是沒人敢反對的。而老太爺平常除了孫子讀書這件事,其他家里事也都不參與,佛系的很。 所以說,家里幾乎是他爹的一言堂。這就是這個時代這就是一家之主的威嚴(yán)。 不過他爹一向公正,即便心里對他有所偏愛,但做事大面上從不偏著誰,不像他娘,偏心的明明白白,即便有了大孫子,也沒動搖小兒子在她心里的地位。 這才是大嫂偶有不滿也只是陰陽怪氣的說他幾句,也是家里矛盾沒有爆發(fā)的原因。 洛水鎮(zhèn)上開課授徒的一共有三家私塾,最終還是由他爺決定把他送去徐秀才那里。 這個徐秀才據(jù)說四十來歲,前些年已經(jīng)放棄了考舉人,便開了家私塾授課??峙赂鸂敔斒钦J(rèn)識的,因為他清楚的看到他爺爺在提起徐秀才那一瞬表情真是復(fù)!雜極了。 這天清晨,早早起來梳洗過后,背著他哥給他打的小書箱,穿著他娘剛給他做的新衣裳,一路跟著爺爺?shù)搅舜蹇凇?/br> 二爺爺已經(jīng)在那里等著了。見了他們便笑著開口道“大哥來了,呦,幺兒這一年可長高了不少吧,真是精神,白白凈凈的跟大戶人家的小公子也沒差了” 對于孫子,沈爺爺總是得意的,但還是謙虛道“就是白凈些,哪里能跟大家公子哥比?!?/br> 說著便趕著車往鎮(zhèn)上去,越往鎮(zhèn)上去,沈爺爺?shù)谋砬樵綇?fù)雜,弄的他都開始腦補爺爺跟徐秀才的種種恩怨情仇了。 另一邊趕車的沈二爺也在想他大哥,當(dāng)年他大哥何等意氣風(fēng)發(fā),十幾歲便中了童生,這大大戶人家不算什么,但在農(nóng)家,那真是祖墳里冒了青煙了,外面多少人羨慕他家,家里也都指望著他大哥能改換門庭??上а剑荒暧忠荒?,隨著他大哥一次次落榜,家里甚至都開始賣田地來維持開銷了。外人怎么嘲諷的暫且不說,家里人都已經(jīng)絕望放棄了,可他大哥放不下,最終兄弟幾個鬧成這樣子。要不是侄子出息,他大哥現(xiàn)在日子指不定如何呢?,F(xiàn)如今又開始指望孫子了,他在鎮(zhèn)上也算有見識的了,整個洛水鎮(zhèn)有幾個秀才?而童生也就名聲好點,丁點實際用處都沒有,那些小吏們都不會買賬。有那些錢還不如踏踏實實多買幾畝地。可惜他大哥看不透這個理。 想著來之前老婆子的話“幫忙送個人還行,要借錢可是沒有的啊,這讀書啊就是無底洞,這錢借出去可就拿不回來了。” 唉,無論怎樣也是親大哥,想想當(dāng)年每回從鎮(zhèn)上回來總是記得給他們兄弟幾個帶些零嘴,還手把手教他們認(rèn)字。等到他大哥在幺兒這兒受了挫,他們這些當(dāng)兄弟的還得好好勸著點。 沈煊是不知道他二爺爺心中復(fù)雜的心思的,眼看都要到鎮(zhèn)上了,也不知道徐秀才人怎么樣,據(jù)說古代先生可是一個不滿意就打手板的,他爺爺雖然也嚴(yán)厲,但是他少有偷懶,也算機靈,又是親孫子,他爺爺也就做個樣子訓(xùn)斥一下,免得他驕傲了,還沒朝他動過手呢。想想也是忐忑的很 好在沒給他多少胡思亂想的時間私塾已經(jīng)到了。 第5章 徐秀才 到了徐秀才家門口,他爺爺先是遞了拜貼。不一會兒,大門打開,便看到一個看起來四十余歲的中年文士快步走了出來,身穿著白色長袖儒士服,頭帶文生巾,清瘦的身材顯得很是文雅。 那文士先是對著沈爺爺微躬下身子道“沈叔,有勞您在外等候,是侄子的不是?!?/br> “是老朽來的突然,這怎能怪你?!?/br> 沈煊隨著爺爺被請進(jìn)了門??蛷d里只聽爺爺?shù)馈斑@次貿(mào)然前來,便是為了我這個孫兒,他在讀書上還算有些天賦,便想拜去侄兒你的門下。”說著便是一聲嘆息:“你父親和我都折戟在了秀才這道坎上,但老沈膝下還有你這個出息兒子,也該沒有遺憾了?!?/br> “沈叔真是折煞我了,區(qū)區(qū)秀才,哪里算是出息呢?!?/br> 然后對著沈煊道,“這便是令孫了吧,看著是個懂事的,沈叔福氣還在后頭呢?!?/br> 又問道“不知書讀到了哪里?” “四書五經(jīng)已經(jīng)學(xué)過了” 哦,徐秀才驚了一瞬,便道“我且問你幾句?” “樂民之樂者” “ 出自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鄙蜢涌焖俅鸬健皹访裰畼氛?,民亦 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釋義如何?” 這句話意思是國君以老百姓的快樂為快樂,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愁為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是孟子對齊宣王的柬言。 徐秀才點點頭又接連考教了好幾句,見沈煊回答流利,而一些超出范圍的,也干脆搖頭答不會。心下滿意,面上不露,只對下人道“先帶世侄下去吧?!?/br> 等沈煊出去后,徐秀才對沈爺爺賀道,“世侄甚是聰穎,您老教又的好,以后我可又多了個伶俐的弟子?!边@便是要收下的意思,沈爺爺喜道 “聰!聰穎實在算不上,不過有幾分刻苦罷了?!?/br> “沈叔不要謙虛了,小小年紀(jì)便能如此自持,總是錯不了的” 這邊沈爺爺跟徐秀才敘舊,另一邊沈煊便見到了未來的師母王氏還有孫子徐洲。 只見仆從跟王氏說了幾句,王氏便沖他溫和的笑道“這便是沈世侄吧,長的真是精神”旁邊徐州緊接著喊到“沈世叔” 沈煊便趕緊上前拜道“伯母,徐士侄”許是看出他不自在的樣子,王氏便讓徐洲帶到他院子里轉(zhuǎn)轉(zhuǎn)。 徐州看起來比他還要大兩歲,已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徐秀才獨子早逝,徐州自小便是徐秀才親自教養(yǎng)長大的,學(xué)問自是不錯,待人接物很有一套,起碼跟他沒一會兒就聊開了。徐州還給他科普了鎮(zhèn)上的情況,主要是可供游玩的地方還有哪家書店書籍最是齊全等等,臨走前甚至還約著有空一起去踏青。 走的時候還早,爺爺先帶他去買了硯臺和筆墨,充做拜師禮。還不是最上等的,也一下子就去了將近五兩銀子,心疼得他倒抽一口冷氣,再次意識到這古代貧家子讀書的不易。 一年光是束脩便是二兩銀子,加上上筆墨紙硯的花費,更甚者還要給師長送各種節(jié)禮,再加上買書的花費,他在鎮(zhèn)上總也要吃飯的吧,這又是一筆。他家還好有他爺爺?shù)呐f書,目前不必在掏錢買,但其他的也是一筆不菲的花銷。怕是一年沒個十兩銀子根本打不住,這根本不是普通莊戶人家能負(fù)擔(dān)的起的。他家狀況或許好點,但也不會好在哪里去。 等他到了鎮(zhèn)上,先去看看能不能先弄到抄書的活計,練了這么些年字用他爺爺?shù)脑捳f“雖無甚風(fēng)骨,好在端正秀氣?!背瓡鴳?yīng)該還是可以一試的。 回去還是坐二爺爺?shù)能?,他見沈爺爺手里拿著像是禮品的東西,臉上也有著笑意,便道“這是成了?” “是啊,明天便正式來拜師了,以后都!都要麻煩二弟了。” “大哥你這就見外了,一大家子有啥可麻煩的,且都順著路呢。” 回到家里,爹娘大哥都還聚在正屋里,普一進(jìn)來,他娘便趕緊來問情況了,簡單講了后。他娘便一副我早知道的樣子“就知道我們幺兒最是聰明,哪里有不成的理?!?/br> 他爹便接著道“去了,就得好好讀書,跟你那些同學(xué)交往也多注意點,得分清哪些人能交往,哪些就留個面子情,可別跟著學(xué)些亂七八糟的行徑?!?/br> “兒子知道了,兒子今天見到了夫子家的孫子,人很是和氣。” “既是夫子家的孩子,應(yīng)該就錯不了,好好跟人家相處”。他爹評價道 “明天我這里沒事,幺兒拜師,我這個當(dāng)?shù)目偸且诘模隳昙o(jì)也大了,來回一趟不容易,還是在家好好休息?!鄙驙敔攧傁敕瘩g,但看著沈爹不容置疑的眼神,腿上也是酸疼的很,想到幺兒他爹估計也看見他在揉腿了,也不敢吱聲。 沈煊也看到后,趕緊過來幫沈爺爺敲腿,“爺爺今天真是辛苦了”說著也是悲從心來,他爺爺多大年紀(jì)了,身子骨也不甚健壯,平常連門都不常出,這幾天又是去找二爺爺幫忙,又是為著他拜師忙前忙后,都是為了他讀書科考。 他又怎么忍心讓老人家失望。 今天見了徐秀才才知道他爺爺和徐秀才的爹在年輕時都在同一家私塾讀的書,又是同樣沒能過了秀才的坎,但徐老爹早早的選擇培養(yǎng)兒子。現(xiàn)如今,人家已經(jīng)是秀才了。而爺爺這邊有希望的還沒長成,為了他的學(xué)業(yè)還要求到人家頭上。他爺爺心里定是有想法的。 恐怕這些年來他爺爺對他爹也不是沒有愧疚的,如今見了徐秀才,更是覺得難以面對他爹。 他爹多精明的人啊,怕是也察覺出了什么,心里多半也復(fù)雜的很,但這父子倆之間的心結(jié)卻也不是這么好解的。 第6章 同窗 第二天的拜師很是順利,讓他想不到的是,他爹跟徐夫子還挺能聊的,畢竟小時候也是一起玩過的小伙伴,不過長大后畢竟走的路不一樣,交集自是越來越少。再加上他爺爺對這方面比較敏感,兩人也是許久未曾聯(lián)系。好在二人也都是健談之人,很快便沒了生疏感。 敬了師傅茶后他爹就婉拒了夫子的挽留,又叮囑了他幾句便走了。 他被帶到夫子家里的一處小房間內(nèi)。房間內(nèi)也不過四人,只兩排座位。也都是十來歲的樣子,他看了一眼,徐州也是赫然在列??粗咽钱?dāng)中年齡最最小的了。 “這便是你們的小師弟沈煊,以后就跟你們一起讀書?!毕嗷ソ榻B后,考慮到他個子比較小,便被安排在了最前面,跟徐州一起。 見他過來,徐州還偷偷沖他眨了下眼睛,又立馬正襟危坐,一臉嚴(yán)肅的看書。變臉之快,差點讓他繃不住笑出來。 ? 有徐州在,他很快就融入了“科舉班”的小圈子里。這時他才知道,原來他這個小班里面都是夫子考教過后正式拜師了的,也都是來年可以下場一試的科舉儲備人員,估計被進(jìn)度也都相差不大。怪不得他剛來的時候幾個師兄表情很是驚訝。估計把他劃到了天才那波。 另一邊的確是參次不齊,多半是送進(jìn)來識得幾個字便要回家去的。當(dāng)然也有一心讀書的,水平到了也能升進(jìn)來的。 這個時候他不免慶幸,好在沒分到另一個班上,要不然學(xué)生水平相差那么多,夫子講課是不可能單單考慮你一個人的進(jìn)度,多有不便之處。關(guān)鍵是他可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供揮霍。想想他一年讀書的花費,時間是什么?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這難道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由來?古人也是很實際的呢!囧╯▂╰ 目前為止,他們班也就五個人,他如今已經(jīng)取代徐州成為年紀(jì)最小的了,當(dāng)然也是最矮的。心塞 說實話,這年頭能讓孩子讀書科舉的家境起碼都是不錯的,像他們班五個人,除他之外,最差的也是家里也有著近百畝地的小地主,便是陳師兄陳啟明!明,也是我們中年紀(jì)最大的一個,已年滿十六,據(jù)說今年已經(jīng)下了場還通過了縣試,可惜的是府試沒能中榜,卻也是來年希望最大的那個。 這天,幾人來到鎮(zhèn)上最大的書店“集賢齋”據(jù)徐淵所說這里是鎮(zhèn)上書目最全的書店,許多他家里沒有的書都能從這里找到,總店設(shè)在府城,這里還只是其中一個分號。 原來古代也是有連鎖店的。 幾個人看書的間隙,他便去找了這里的店長詢問抄書的事,掌柜是個看起來挺和氣的中年人,也沒因他年紀(jì)小直接拒絕,便讓他寫了一段字??催^便同意道“公子這般年紀(jì),這字便已有幾分火候了,平日里定是下了功夫的” “承蒙掌柜抬愛,小子要改進(jìn)的地方還有很多”沈煊趕緊道。 見他謙遜有禮,中年人更添幾分欣賞。最后約定他先試著抄寫三字經(jīng),一本兩百文,當(dāng)然筆墨要自己準(zhǔn)備,紙張則由店里出。 出了店沈煊心算了下自己平日里要有將近一個時辰練字,可以用他練字的時間抄書,還能省一筆費用,在加上寫一本三字經(jīng)大致只要半個月,刨除筆墨費用他一月能有 300文的收入,一年便是四兩銀子,最起碼他的紙筆費不用家里再出了。 見他一路上心情不錯,徐洲便問道“師弟為何如此高興?” “掌柜的允我?guī)椭瓡嶞c潤筆費?!鄙蜢与y掩興奮 “師弟字跡工整,方圓皆備,怪不得能被掌柜看中?!毙熘葙澋?/br> “吾等讀書人應(yīng)以讀書為重,怎能因小失大?!闭f話的是他二師兄,名喚高良才,家里是在鎮(zhèn)上開布莊的,很是有幾分家底,且對他小小年紀(jì)便能在入了科考班也不甚服氣。但因著沈洲的緣故,再加上他學(xué)問常受先生夸獎,到?jīng)]鬧出什么事。這時便忍不住開口道。 “師弟不過農(nóng)家出身,靠著家中長輩辛苦耕作才能在這里讀書,當(dāng)需勤儉一二,高師兄家境富裕,自是不必如此” 說實話他沒覺得家貧有多羞恥,前世他為了給外婆減輕負(fù)擔(dān),初中便幫著同學(xué)跑腿,寫作業(yè)。要是再有顆玻璃心,!那日子還真就別過了,更別說考高中甚至大學(xu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