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吵架的是她追星認識的好朋友。 她們是在粉絲群里聊天認識的,對方比她大一些,是一個念高二的jiejie。因為性格活潑又很溫柔體貼,群里有很多人都喜歡她,龔卿柔也不例外。龔卿柔經(jīng)常會因為寫作業(yè)熬夜到半夜,她也是,兩個人就這么慢慢地聊上了。 最開始,她倆的話題總是圍著羅筱轉,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便發(fā)散到了各自的生活。她們開始分享身邊發(fā)生的點滴小事,會在熬夜的時候催對方早睡,還會一起抱怨為什么華夏的學生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寫作業(yè)寫到牛都崩潰。 雖然她在現(xiàn)實中是孤獨的一個人,但在網(wǎng)上卻有真心的朋友——龔卿柔時常這么安慰著自己。 “我想報帝都的大學……小柔呀,以后你也考帝都的大學吧,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玩了啊!一般開演唱會都會設帝都站的,我們還可以一起去看螺螺?。 ?/br> 興許對方是隨口說的,龔卿柔卻當了真,那幾天甚至連老師都吃驚于她高漲的熱情。 而就在剛才,那個說要和她一起去看羅筱的演唱會的女孩子,把她拉入了黑名單。 “我不明白你怎么到現(xiàn)在了還在說這種話,我追星是追星,但我不腦殘啊……對不起,我真的粉不了一個打胎狂魔,我搞不懂你為什么那么信他,離真是放了證據(jù)出來的,你呢,你有什么證據(jù)?我覺得我跟你當不了朋友了,就這樣吧。” 看著自己發(fā)出去那句“因為照片上的人就是我”旁邊代表著“拒收”的鮮紅感嘆號,龔卿柔的情緒麻木得接近遲緩——她應該感覺悲傷的,這是她最好也是唯一的朋友,她還想為了實現(xiàn)兩個人的約定去考帝都的大學。 她應該要覺得悲傷的。 不,她必須要覺得悲傷,這樣才像是受到刺激以后應有的情緒反應啊。 但事實上,她什么感覺也沒有。 喪失食欲,喪失活著的實感,所有的思維和情感都仿佛浸入刺骨的冰水里,緩慢地被寒冷凍結。 我好痛苦。 痛苦。 非常痛苦。 她聽見耳邊響起放學的鈴聲,看著說說笑笑手挽手離開教室的同學,卻覺得自己所有的力氣都被剝離干凈了一般,只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話題的熱度還在不斷上升,圍觀的群眾肆無忌憚地用耳中惡毒的句子攻擊著她最喜歡的人,她看著都會覺得生氣,如果讓哥哥看到的話,他該有多傷心呢。 她好怕別人誤會他,他明明是個那么溫柔的人。 直到值日生問她:“小柔,你還不走啊,我要關燈了。” “……我這就走。” 她的聲音輕得像是一縷即將散去的煙。 ………… “難道最后真的要靠籌錢和營銷號對打嗎……” 提出了無數(shù)個方案,又一一盡數(shù)否決,兜兜轉轉了一圈,羅翠花無奈地發(fā)現(xiàn)——歸根結底,還是錢不夠的問題。 可惡啊,要是有錢的話,她直接就可以把羅筱砸上前三的位置,哪還有那么多需要cao心的事! 越是底層和草根,在這種金錢搏斗的場合,越是沒有出頭的可能。她本以為靠著粉絲的呼聲,羅筱可以成為平民的奇跡,但現(xiàn)在看來,是她想得太簡單了。 別人只需要花點錢買通營銷號,便可以輕松對羅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就在羅翠花感到一籌莫展時,她突然收到了許多的消息提示,疑惑不解地打開群聊,定睛一看,是一張截圖—— —————— 我是汴州褚海中學三年級四班的龔卿柔,也是所謂的“羅筱女朋友”,但我想澄清的是,我并不是他的女朋友,我只是他的粉絲。 沒有什么流產(chǎn),也沒有什么打胎,哥哥只是幫我喊了車送我回學校,還讓我不要翹課去看他。寄信也是因為我說想要去看他的舞臺,所以哥哥給我寄了兩張門票。但是很對不起,因為我很缺錢,所以把它們賣掉了,現(xiàn)在只剩下手機相冊里的照片能證明這件事了。 我拿不出什么證據(jù)證明我真的只是他的粉絲,我想我去死的話,你們應該就可以相信我說的話了吧。 真的很對不起連累了哥哥,我愿意以死謝罪。 以及,一個小小的心愿,求求你們不要再攻擊我哥哥了,他真的很好,是我見過最好的人。 —————— 羅翠花眼前一黑。 看群里還在不斷地彈出“翠姐,怎么辦”的消息,她一拍桌子,怒吼道:“什么怎么辦,報警救人啊——!!” 第230章 “……你怎么啦?” 看到身邊的同事眼神奇怪地望來,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tài), 將隱隱作痛的手收回, 低聲含糊地說了句“沒什么”。 大概因為平時她便習慣于一個人不言不語地呆在角落,二人關系并不太親密,同事也不好多說什么, 只是瞟了她一眼便收回了目光——這倒是讓她略略松了口氣。但等她把精力集中回電腦屏幕,一股讓人頭皮發(fā)麻的焦灼感便重新襲上心頭, 只感覺太陽xue突突直跳。 她幾乎不敢想象這件事如果擴散出去, 最終會演變成什么樣。如果當真走到最糟糕的情況, 輿論可不會管她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選擇自殺的,他們只會扣上吸引人眼球的標題,大肆地狂歡——“未成年少女因追星引發(fā)口角憤而自殺”, “初中女生追星追至自殺, 原因竟是想替偶像自證清白”,“迷戀當紅流量偶像,初中女學生荒廢學業(yè)走入絕路”, 更聳人聽聞的標題她也想不出來, 但想來那些擅長筆桿子的人只會取出比這夸張上百倍的標題,而事實如何, 似乎也并不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