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53節(jié)
司馬光見他不語,稍稍有些失落道:“怎么?就無話可說呢?” 張斐點點頭道:“司馬大學(xué)士教訓(xùn)的是,是我錯了。” 這一番話確實懟得他無言以對。 尤其是最后一句話,他之前能夠在公堂上抗?fàn)?,還真不是律法所允許的,全都是儒家給的。 如果要完全尊法,根據(jù)現(xiàn)有的法律,許遵當(dāng)時有一百種方式治他。 呂公著也一樣。 為什么給他機會,不就是因為他們都公正廉明, 大公無私,而這都是儒家思想給的。 就這? 司馬光都愣住了,這才剛開始,你別認慫了,那多沒勁。 哥的氣場都已經(jīng)打開了,這收不住??! 張斐突然認錯,司馬光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他老對手王安石,是從不認慫的,可以跟他爭到天昏地暗。 很沒勁! 司馬光氣都氣不起來了,很是郁悶道:“你先說說你的看法。” “我不說了。” 張斐是直搖頭,“我說了又被你教訓(xùn)?!?/br> 司馬光嘖了一聲:“你在公堂之上,不是很能辯嗎?” 張斐道:“公堂之上是講法,講德可不是我擅長的?!?/br> 司馬光怒其不爭道:“你不知道用法來反駁我的德嗎?” 張斐很是委屈道:“我之前是打算用法來反駁你的德。但問題是……我也不能否認,若沒有儒家道德,我確實上不了公堂爭辯?!?/br> 司馬光郁悶壞了,這就好似前戲做足,剛剛進入一個來回,突然亮起紅燈…… 要命。 司馬光擺擺手道:“你就當(dāng)老夫沒有說過這一句話?!?/br> “啊?還能這樣? “你……” 司馬光深吸一口氣,道:“你就說說你對藏富于民的看法?!?/br> 張斐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得,“不說。說了又會被你教訓(xùn)的?!?/br> 司馬光怒了道:“我就聽聽你看法,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N宜抉R光也不是那么執(zhí)拗的人?!?/br> 你還不是?張斐眼眸一轉(zhuǎn),道:“我若說了,你不能罵我?!?/br> “不罵?!?/br> 司馬光道:“老夫從不罵人?!?/br> “也不準(zhǔn)教訓(xùn)我?!?/br> “不教訓(xùn)?!?/br> 司馬光又補充一句道:“你說得不對,我總得糾正你吧?” 張斐傲嬌道:“那也得等我說完再糾正我?” 司馬光好氣好笑道:“今兒老夫才發(fā)現(xiàn),與你討論問題,就這么費勁?!?/br> 張斐辯解道:“司馬大學(xué)士你博覽群書,學(xué)識淵博,我就讀過一本《宋刑統(tǒng)》,當(dāng)……當(dāng)然費勁啊!” 司馬光在這一刻,無比懷念王安石,道:“行行行,你說,等你說完,我再糾正你?!?/br>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br> “說!” “哎!” 張斐點點頭,這才言道:“司馬大學(xué)士的藏富于民,就是寄望于將財富集中在那些深受儒家教育,有道德,有責(zé)任的人手中。但問題就在于道德是無法組建起一個國家……” “誰……” “等我說完?!?/br> 張斐立刻道。 司馬光放下手來,“那你快點說?!?/br> “是?!?/br> 張斐點點頭,道:“這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家一定是建立在律法上面的,雖然立法思想是脫胎于道德,但既然已經(jīng)脫了,那就得分清楚。而司馬大學(xué)士之前說我以偏概全,其實最以偏概全的,就是以偏概全自己?!?/br> “你……” “我還沒有說完。” “……你說?!?/br> 張斐又道:“就法律而言,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是不能用害群之馬和以偏概全來作為理由的。 方才司馬大學(xué)士提到地主過得不好,百姓過得更苦,是這么回事??蔀槭裁磿@樣?主要不是說朝廷不講道德,而是說朝廷不遵守律法。 可見輕徭薄賦,藏富于民,是一定要基于律法之上 ,而不能說基于道德之上。因為道德是個人自我約束,而律法是公權(quán)約束個人。 司馬大學(xué)士就不可能做得到,將財富都集中在那些有德之人手中,有一個韋愚山,就一定會有第二個。這純粹就是在賭,個人利益可以賭,但是國家利益是萬不能這么做的,我方才引用宋襄公的故事,其實也就是想說明這一點,國家建設(shè),是必須要有章法的?!?/br> 司馬光問道:“你說完了沒?” 張斐道:“差也差不多,我只是想說,律法已經(jīng)給予那些人特權(quán),還要違法,就很過分了,應(yīng)該嚴懲?!?/br> 司馬光直點頭,道:“你方才說道德是個人約束,律法是公權(quán)約束?!?/br> 張斐點點頭。 司馬光又問道:“那我問你,是人在法上,還是法在人上?” 張斐不做聲了。 司馬光道:“你若不將個人約束好,誰還講法。那些人偷稅漏稅,我比你更清楚,我也想讓他們交稅,可你若用法去約束他們,我告訴你,不是人沒了,而是法沒了。 那王介甫變法,是必然要失敗的。 若想要治國,唯有重視儒家教育,培養(yǎng)出一批如范公、包公一樣的君子之臣,如此才能制止這種現(xiàn)象,可見這德要比法重要?!?/br> 人治還是法治? 人治。 那是人重要,還是法重要? 肯定是人重要。 如今的法,就是一個橡皮泥,什么形狀,是得看什么人捏。 碰到許遵。 起飛! 碰到王鴻。 完蛋! 就這么簡單。 不愧是寫寫資治通鑒的男人,看得可真是透徹啊!在這一點上,他確實要勝過王安石啊。張斐眼眸一轉(zhuǎn),是直點頭道:“對對對!司馬大學(xué)士教訓(xùn)的是,唉……我這都是吃了沒讀書的虧啊!” 司馬光笑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我沒有看過別的書,就看過一本宋刑統(tǒng),所以老是產(chǎn)生錯覺,總認為這法在人上。導(dǎo)致很多事情,我就總是想不明白,不交稅就違法,違法就得受懲罰,多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原來如此?!?/br> 司馬光打趣道:“這就是你老是闖禍的原因?!?/br> “這么一想,還真的是?!?/br> 張斐連連點頭,又道:“司馬大學(xué)士也不愧是翰林學(xué)士,這一番解釋,張斐是茅塞頓開,若朝中大臣人人都如范公一樣,那么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不敢做出違反道德之事,天下太平矣?!?/br> 司馬光撫須笑道:“孺子可教也?!?/br> 就是這么回事。 如果當(dāng)官的都是范仲淹,真不需要變法,天下自然太平。 由此,也可以推論出他們藏富于民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如果財富都集中在如范仲淹這種君子手中,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國家也絕逼長治久安。 基于這一點,這民肯定也不是指普通百姓,而是指那些鄉(xiāng)紳地主,因為普通百姓沒讀過書,也不懂得忠孝禮義廉恥,怎么可能成為范仲淹。 “不對呀!” 張斐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么。 司馬光問道:“什么不對?” 張斐撓著頭道:“方才是說問題是出在人在法上,那就還是法的問題,那么解決的方式不應(yīng)該是將它變成法在人上嗎?” 司馬光神色猛地一變。 張斐并未注意到,撓著頭,自顧言道:“如果說培養(yǎng)一批如范公的一樣臣子,人人謹守道德,那么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不敢輕易違反道德。 可是……這守德比尊法要難 多了,欠錢不還,不一定違法,但一定是違反道德。如果朝中大臣都尊法的話,那是不是可以說……” 說到這里,他偷偷瞄了一眼司馬光。 只見司馬光面無表情地盯著他,見他瞟來,立刻道:“你倒是說下去?。 ?/br> 張斐嘿嘿道:“我讀書讀的少,還望司馬大學(xué)士能為我解惑?” “行了!這回你贏了。” 司馬光站起身來,拍拍屁股,慢悠悠地往外面走去,感嘆道:“妙言至徑,大道至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