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66節(jié)
司馬光沒好氣道:“朝廷如今可沒錢,那王介甫變法為得是什么,不就是想為國斂財嗎。” 張斐搖搖頭道:“不需要朝廷花錢支持,只需要給予我們制度支持。” 司馬光不解:“制度支持?” 張斐點點頭:“我希望官府將法律援助納入審理環(huán)節(jié)之中,也就說,如果有一方請不起珥筆,那么官府將指派珥筆免費為他們爭訟,而小店將會提供茶食人和珥筆,官府是不需要花一文錢。” 旁邊的許芷倩聽得一臉困惑,“這有何區(qū)別?” 司馬光連連帶頭道:“倩兒說得是,你這有何區(qū)別?” 既然是免費,那就有人付出,官府不需要付出,付出不還是你,不是多此一舉嗎? 張斐笑道:“區(qū)別可大了,一個是強制性的,而一個是非強制性的。我是可以免費為他們打官司,但我到底沒有這個義務(wù),我是可以拒絕的,而法律援助,是義務(wù)性的。 再者說,小店打開門到底是做買賣的,可不是做善事的,免費也會傷害到小店的利益?!?/br> 司馬光還是不理解,問道:“如果說珥筆和茶食人是官府找的,那或許不同,但你方才也說了,都是你店里派去的人,你也可以不派,這不是一樣嗎?!?/br> 張斐解釋道:“雖然這人是我派去的,但那到底是屬于法律援助,要來小店請人爭訟,還是要收費的,這就可以將兩者區(qū)分的非常清楚。其次,也不一定非得是小店里派人去,其它書鋪也可以派人去?!?/br> 司馬光呵呵道:“誰會愿意?” 張斐笑道:“我相信大家都會愿意的?!?/br> 司馬光道:“你憑什么這么肯定?” 張斐呵呵笑道:“因為到時我只會派一些新人過去歷練,我保證其它書鋪也一定會效仿小店,將新人派去歷練?!?/br> 司馬光氣憤道:“豈有此理,你拿人家的訴訟來為自己練兵?” 許芷倩也是直點頭。 張斐笑道:“是這么個意思,但是對于那些請不起珥筆的人,這有總比沒有要好吧!而且,可能比一些收費的還要好。” 司馬光直搖頭道:“你小子休要給老夫下迷魂湯,你當(dāng)老夫不知道你那點小意思。如果官府的引入法院援助。 首先,這等于是變相承認珥筆的合法地位,在審理的過程中,必須要有珥筆。 其次,這也讓所有人都知道,免費的不好,還得花錢請你們這些大珥筆。” 哇,這老頭)轉(zhuǎn)得這么快嗎,我繞了這么大一個彎,還是沒有把他給繞了進去,真是費勁。張斐暗自嘀咕一番,又道:“司馬大學(xué)士此言差矣,如果說免費的比收費的好,誰還愿意花錢?如果都賺不到錢,也就沒有人當(dāng)珥筆了。 而我之所以說,免費的可能比收費的還要好,也就是因為錢。我派去的雖然是新人,但是他們?nèi)粝氤蔀槭召M的珥筆,就要積累自己的名氣,就必須要拿出成績來,他們一定會拼盡全力去為人爭訟。有些珥筆收得錢不多,可能不會那么盡力。” 說到這里,他又看了眼許芷倩,“我最初也是打算讓芷倩去免費幫人爭訟,因為她不缺錢,又有一顆熱心腸?!?/br> 他又指向門外,“可事實已經(jīng)證 明,她一個人根本幫不了什么忙,她也不可能讓別人跟她一樣,不求回報,盡心盡力去幫別人。 天下熙然,皆為利往,若是想要幫助更多人,就必須要金錢去激勵他們。想成為張大珥筆嗎?很簡單,拿成績出來說話,我能夠有今日,最初也是免費幫人打官司?!?/br> 方才還不太認同的許芷倩,此刻不免也沉思起來。 她以前一直認為,幫人就不應(yīng)該索要回報,否則的話,那還叫什么幫人。 但她到底只是一個個例。 不是每個人都像她一樣,不愁吃穿,并且家里人還都支持她。 關(guān)鍵她一個人實在是能力有限,打一樁官司,就得花費好些天,還得承擔(dān)各種風(fēng)險,這又能夠幫多少。 相比起世上的冤情,真是杯水車薪啊! 而張斐的法律援助,完全就是利益推動,跟良心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但不得不承認,這確實能夠幫助更多人。 司馬光思索一會兒,道:“但是這么一來,會興起爭訟之風(fēng),同時也增加官府負擔(dān)?!?/br> 養(yǎng)這么多官,還怕負擔(dān)?這一點就屬你們大宋最搞笑。張斐笑道:“我倒是覺得這一筆買賣,朝廷是大賺?!?/br> 司馬光錯愕道:“朝廷大賺?” 一旦興起爭訟之風(fēng),糾紛就會變得復(fù)雜,官府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怎么也談不上血賺啊! 根據(jù)證據(jù),直接判,這多省時省力。 張斐解釋道:“若只是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增加官府的投入,但司馬大學(xué)士何不想想,這都投入在什么地方? 是在打擊偷稅漏稅,巧取豪奪,坑蒙拐騙,貪贓枉法。而這些都是在無形之中,損害國家的利益。 就朝廷的詔安政策來說,如果百姓可以通過起訴來討回公道,誰還會去造反,朝廷也不需要通過詔安來解決問題。 詔安一次的花費,可以打多少官司。 還有偷稅漏稅,若能夠揪出一塊偷稅的土地,朝廷將受益延綿。雖然在這里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但只要司法嚴明,是能夠在各個方面減輕朝廷的負擔(dān),是一本萬利。 還有,小店需要鍛煉新人,朝廷難道就不需要?讓那些年輕的官員去底層歷練,總比讓他們看書館強吧,這其實也不需要朝廷投入太多。這不是大賺又是什么?!?/br> 司馬光稍稍點頭,道:“你說得也有些道理,但此非小事,我還得慎重考慮考慮?!?/br> 說著,他又看向張斐,“其實興爭訟,所能做得也很有限,受益的還是你們這些珥筆,若真想清明治世,還得依靠朝廷法度?!?/br> 張斐連連點頭:“那是當(dāng)然?!?/br> 司馬光又道:“如今我正在忙于司法改革,我想讓你進檢察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許芷倩面色一喜,不由得看向張斐。 第二百一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在公檢法的司法建設(shè)中,唯獨這檢察院是要新設(shè)。 北宋的司法系統(tǒng),在封建時代那是最為完善的,有著自己的鞫讞分司制度,刑偵部門的話,也有比較完善的體系,只不過人員素質(zhì)方面,稍稍欠缺一些。 檢察院則是沒有的。 雖然有些部門,事具有檢察院的一些職權(quán),比如說御史臺,但不具備檢察院體系的核心。 公訴! 一般是針對刑事案件,檢察院代表國家去控告嫌疑犯。 而如今就是官府直接根據(jù)調(diào)查來的證據(jù),進行審判。 中間就沒有控訴這個環(huán)節(jié)。 比如說,在阿云一案中,張斐是直接面對法官,而不是面對檢察院,這就造成律師跟法官打?qū)ε_。 就常理而言,這是不可能贏的,判決權(quán)就在法官手里,張斐當(dāng)時是贏在,王安石在朝中支持他。 這是政治,而非司法。 如果有檢察院,就不會存在這個現(xiàn)象。 甚至可以說,檢察院是整個司法改革的核心所在。 如今開封縣正在實行的政法分離,中間若沒有檢察院支撐,中間就沒有監(jiān)督,甚至可能比現(xiàn)在還要腐敗。 缺了這一環(huán),怎么變都跟原來差不多。 而司馬光之前并不愿意張斐急著入仕,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公訴部門,張斐入朝發(fā)揮不了自己的能力。 當(dāng)然,他這里面還藏著一個壞心思,就是他料定王安石的新法肯定會出問題,光朝中施壓,是不具備威脅的,必須得民間也配合。 而打官司是一個很好的施壓手段。 如今王安石也是通過打官司,不斷取得民意的支持,在朝中輿論上也占得上風(fēng)。 司馬光打算到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但張斐提出公檢法后,他改變了想法,有了公訴權(quán),張斐入朝為官,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再加上朝中如今又有提出要詔安張斐這個法內(nèi)狂徒。 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多謝司馬大學(xué)士的厚愛,但我以為我現(xiàn)在進入檢察院,不但不能幫助司馬大學(xué)士,還會給司馬大學(xué)士增添麻煩。” “此話怎講?” 司馬光好奇道。 張斐道:“我聽說朝中最近不少大臣都舉薦我入朝為官?!?/br> 司馬光點點頭。 張斐笑道:“想必原因司馬大學(xué)士也是知曉的?!?/br> 司馬光稍稍點頭,道:“他們就是害怕!” 話一出口,他突然醒悟過來,“你的意思是,如果讓你進檢察院,他們可能會阻止檢察院的建設(shè)?!?/br> 張斐點點頭:“他們所擔(dān)心的就是我的控訴,如果我進檢察院,我的權(quán)力更大了,他們甚至?xí)z察院視為心腹大患。 而目前一切都還在建設(shè)中,這個時候,應(yīng)該減輕阻力才是。故此我認為,司馬大學(xué)士,不應(yīng)招我進去,反而應(yīng)該將我塑造成敵人,這樣更有利于司法改革?!?/br> 司馬光捋了捋胡須,思索好一會兒,向張斐笑道:“那可就委屈你了。” 張斐半開玩笑道:“到時可可不知是誰委屈?!?/br> 司馬光哈哈一笑,又道:“但是你也休想置身事外,你還是得去國子監(jiān)教學(xué)。” 許芷倩驚訝道:“他去國子監(jiān)教學(xué)?” 他一個珥筆上國子監(jiān)教那些進士? 簡直不要太離譜?。?/br> 司馬光無奈地嘆道:“我也不想,但是論爭訟的手段,朝中無人是你夫君的敵手?!?/br> 張斐謙虛一笑,突然想起什么似得,眼中一亮,“是呀!” 司馬光問道:“什么?” 張斐道:“檢察院的出現(xiàn),不就是給予我們珥筆合法的爭訟地位嗎?” 司馬光一愣,心想,對呀,這朝廷都帶頭公訴,又不給民間合法爭訟,這也說不通?。∷妓饕粫?,道:“你好好準備一下,這法律援助的事應(yīng)該問題不大?!?/br> 張斐點頭道:“司馬大學(xué)士請放心,此事我一定會竭盡全力,絕不會令司馬大學(xué)士因此受到非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