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76節(jié)
王安石直接揚手指向門前,“那就走吧?!?/br> 說罷,二人同時就往門口走去,不巧,肩膀撞在一起,當(dāng)即互瞪一眼,然后又互不相讓的擠著往大門走去,兩個人都是咬著牙根。 既然文斗不能分出勝負,那就只能武斗延續(xù)一下。 剛剛從大殿側(cè)邊行來的藍元震,看著王安石、司馬光在偌大的殿門前,擠來擠去,不肯相讓,不禁都笑出來,“哎呦!二位相公,這門可同時進出三四人,不必分先后?!?/br> 二人同時一愣,面色很是尷尬,司馬光怒哼一聲,揚長而去。 王安石呵呵一笑,抬手指著殿門,向藍元震道:“貴人有所不知,此門雖大,但是有些人心眼太小,是不容二人相過?!?/br> 藍元震只是呵呵笑著,不接這話。 王安石又是拱手道:“告辭!” “王學(xué)士慢走?!?/br> 藍元震拱手回得一禮,又斜目看著下得臺階去的王安石,“這對活冤家啊!” 一股沮喪的情緒彌漫在審刑院,這明擺著的大勝,硬生生被對方給扭轉(zhuǎn)成負擔(dān),這真的就很離譜。 “我就知道此事沒有這么簡單,那元厚之可就是王介甫舉薦去的,河中府的財政情況,王介甫應(yīng)該是早就知曉,相差這么多,他不可能還能這般淡定,還要與我們比一比,定是早有應(yīng)對之策,但也不曾想,他竟然是要移花接木,釜底抽薪?!?/br> 見過大世面的文彥博倒也不氣餒,只是略顯遺憾地嘆了口氣。 會議開始前,他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妙,因為在這期間,王安石、呂惠卿都非常淡定,可是,他們應(yīng)該早就知曉兩地的情況。 呂公著撫須道:“其實王介甫他們說得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結(jié)合這兩年河中府的情況來看,確實是公檢法有效防止了新政的弊端,從而迫使轉(zhuǎn)運司調(diào)整策略,不過也是因為轉(zhuǎn)運司調(diào)整適當(dāng),才有如此成功,二者是缺一不可,我看這功勞應(yīng)該是一半一半。若二者合作,興許是能夠事半功倍。” 他們也不知道,張斐在跟元絳打配合。 沉默的富弼,突然睜開眼道:“非也!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論的?!?/br> 呂公著看向富弼,“富公何處此言?” 富弼道:“你說得雖有道理,但二者成功之路,卻是截然不同,新政的成功,依賴于元厚之的個人能力,而公檢法的成功,則是在于這套無比精妙的規(guī)則。 你想想看,若是換做王介甫和呂惠卿,他會愿意被迫調(diào)整新政嗎?如果他們都愿意的話,也就不會鬧到今天這種地步。 公檢法的成功,可利于萬世,而新政的成功,就只是一時的,二者不可同日而語,京東東路很快就會證明這一點的。” 呂公著和文彥博都詫異地瞧了眼富弼。 自上回與韓琦爭相失敗后,富弼一直都是深入簡出,十分低調(diào),說話也是留有七分余地,是盡量不摻合朝中紛爭,但今日這番表態(tài)卻是極為強勢。 文、呂不禁心想,難道是公檢法讓富弼重拾斗志。 反倒是司馬光面如止水,只是微微看了眼富弼,問道:“那依富公之見,我們該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富弼道:“王介甫有句話說得不錯,我們只強調(diào)新政離不開公檢法,卻未有想過公檢法是否離得開新政,這著實令人難以信服。 而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在青州建設(shè)公檢法,我堅信公檢法依然能夠促使財政增長,還能令百姓過得富裕。同時我依舊認為,沒有公檢法監(jiān)督的青苗法,必然會失敗。 當(dāng)下,我們只要打好青州這一仗,必定能夠一舉擊潰新政?!?/br> 文彥博撫須笑道:“富公真是老驥伏櫪,令吾輩嘆服?!?/br> 富弼瞧他一眼:“我只是見不得那王介甫仗著智術(shù),在這顛倒黑白,倒是讓寬夫見笑了?!?/br> “豈敢!豈敢!” 文彥博趕緊拱拱手,雖然他與富弼屬同輩,只相差兩歲,但在官場中,他就屬晚輩,對于富弼,他可是非常尊敬的,又道:“既然不能任用張三,那不知此番該派誰去青州?” 司馬光皺眉道:“上回讓蘇軾、范純?nèi)嗜P州、登州,結(jié)果反而連累他們閑賦,此非他們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人手不足,這一次可不能再犯同樣得錯誤,要向河中府一樣,在青州同時建立公檢法,是缺一不可。” 文彥博道:“純?nèi)释〞怨珯z法,與其讓他在登州閑賦,就不如讓他去青州擔(dān)任檢察長。” 司馬光點點頭:“范純?nèi)实拇_是一個合適的人選?!?/br> 文彥博道:“至于庭長一職,我看那錢安道就比較適合,他曾與純?nèi)室煌c張三對簿公堂,且之后又在祥符縣擔(dān)任庭長,對于公檢法的理解,甚至要勝于范純?nèi)?,且性格剛正不阿,清廉正直,是最適合的人選?!?/br> 司馬光皺眉道:“可是錢安道與范純?nèi)赎P(guān)系密切,而皇庭和公檢法本是要相互制衡,這么安排似有不妥?” 這頭犟驢,就愛自找麻煩。文彥博好氣又好笑道:“如果君實你要避諱這一點,那你只能去制置二府條例司招人?!?/br> 司馬光不禁訕訕一笑。 其實當(dāng)初在京城執(zhí)行免役稅時,公檢法就在開封府進行一波普及,但多半都是朝中御史、大理寺判官去充任庭長、檢察長,就如錢顗等人。 司馬光當(dāng)然不會將這些人派去河中府的,首先他們還得鞏固京師公檢法制度,得讓皇帝親眼看到公檢法的好。 其次,這些人個個都是四五十歲,但是河中府必須得以張斐為核心,他們就不見得會聽張斐的,而在這方面,司馬光是想得非常細致,要派就得派一些年輕的官員去,如蘇轍他們這些后起之秀。 然并卵,結(jié)果拖到現(xiàn)在,也沒有派人去。 文彥博又道:“況且你還不知他們二人,是公私分明,等著好了,二人必然會在庭上爭得面紅耳赤?!?/br> 司馬光點點頭:“文公所言極是,這確實是我多慮了?!?/br> 呂公著問道:“那警司一職,又該派何人前去?” 文彥博捋了捋胡須,道:“是派文官去好,還是派武官去好?” 富弼呵呵道:“這就不用我們cao心,讓官家選人前去便可?!?/br> 幾人頓時反應(yīng)過來,紛紛點頭。 聽聽這名字,皇家警察,這必須皇帝是親自委派人選,不然的話,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況且,警署能夠肆無忌憚的擴張,一下招幾千上萬人,也是因為這支武裝力量,始終掌控在皇帝手中,而不是掌控在皇庭或者檢察院手中。 保守派認為自己吃了大虧,而興奮過后的革新派也覺得是功虧一簣,雖然反敗為勝,但也未能將公檢法干掉,這著實令人遺憾。 這與他們預(yù)計的決戰(zhàn)東京汴梁,還是有些差距的。 關(guān)鍵,公檢法在河中府的所作所為,令許多權(quán)貴感到非常懼怕,他們現(xiàn)在認為必須得干掉公檢法。 制置二府條例司。 王安石也立刻與一干骨干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yīng)對這場新得競爭。 “王學(xué)士,對方顯然是想要置新政于死地,下官以為當(dāng)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br> 那侍御史鄧綰向王安石說道。 王安石問道:“如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鄧綰道:“循舊制,遣御史,置刑獄司?!?/br> 在坐不少人紛紛點頭,出言支持。 “鄧御史言之有理,目前來看,公檢法耗盡財力,建樹一般,若給予刑獄司一半的財力支持,可勝公檢法?!?/br> 之前雙方雖然斗得是不可開交,但似乎只是比試拳腳,可傷人,但很難致死,就如這場比試,最多也只能證明公檢法不如新法,但不能證明公檢法是沒用的。 要干掉公檢法,必須證明公檢法用處不大,且缺點大于優(yōu)點,可是讓他們另外想一套制度取代公檢法,他們也想不出,只能證明舊制勝公檢法。 此外,刑獄司那一套,也是他們非常擅長的,他們是有信心,將事情做的更好。 他們中不少人也都認為,這舊制不如公檢法,只是在于吏治腐敗,此一時彼一時,只要我們認真干,還是能夠勝過公檢法的。 王安石微微皺眉,又看向呂惠卿,“吉甫,你怎么看?” 呂惠卿沉吟少許,道:“根據(jù)薛轉(zhuǎn)運使的來信,在江南那邊,反對新政的官員不少,在當(dāng)?shù)赝菩星嗝绶?,可能會受到不少阻礙,若依鄧御史所言,至少可獲得更多人對新政的支持。除此之外,也能夠使得制置二府條例司的政令變得更加通達,是有利于新法?!?/br> 要興舊制,這就給予他們調(diào)派人馬的機會,就可以借此增加制置二府條例司在各地的勢力。 王安石似猶豫不決,“此事容我再考慮考慮?!?/br> 鄧綰道:“王學(xué)士,這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事已至此,若還仍由他們掌控司法,只會置新法與險境。在河中府,公檢法是處處刁難新法,若非元學(xué)士能力出眾,只怕新法早就被公檢法給破壞了?!?/br> 其余人也是在旁煽風(fēng)點火,希望王安石能夠鞏固御史、刑獄司的權(quán)力。 王安石是緊鎖眉頭,“我知你們所憂,但是我也得考慮官家的態(tài)度,這樣吧,改日入宮面圣,我會與官家談?wù)劥耸??!?/br> 會議結(jié)束后,呂惠卿與鄧綰來到自己的休息室。 “看來王學(xué)士對于張三還是非常信任的,即便我們都支持,王學(xué)士還是猶豫不決。”鄧綰撫須道。 呂惠卿瞇了瞇眼道:“公檢法雖妙,但這把刀到底是握敵人手里得,一旦張三變節(jié),亦或者張三被罷免,那情況就會對我們極為不妙,我們不能將新政寄托在一個珥筆身上?!?/br> 說到這里,他看向鄧綰,“你安排人上奏提及此事,就說公檢法耗費財力,但所得甚少,能否堪當(dāng)重任,猶未可知,同時又導(dǎo)致各地司法官員懈怠政務(wù),朝廷在未有確定公檢法可行之前,應(yīng)給予各地司法官員支持?!?/br> 鄧綰不禁眼中一亮道:“吉甫此招甚妙啊!” 可緊接著,他又馬上道:“但如果對方順勢要求在全國推行公檢法,那可如何是好?” 呂惠卿哈哈笑道:“這你大可放心,那司馬牛絕不會這么做的?!?/br> 在呂惠卿暗中cao作下,很快,革新派就率先對保守派發(fā)起新一輪攻擊,上奏皇帝,表示各地司法官員,因公檢法,而開始懈怠公務(wù),原因很簡單,反正都要被取代,就是努力干活,也得不到升遷,那就還不如躺平。 同時,又攻擊公檢法的缺點,就是增加財政支出,目前尚不知真的可行否。故此要求朝廷給予地方司法支持,激勵他們繼續(xù)上進。 這立刻得到廣大官員們的支持,他們紛紛表示這公檢法不如舊制,要給刑獄司這么大的財政支持,他們能夠干得更好。 這其實也不是他們睜著眼說瞎話,確實是現(xiàn)實需求,因為公檢法普及太慢,同時又是要全盤取代舊司法制度,這必然會使得地方司法官員躺平,這邊還未去,那邊又不干活,這肯定是不行得,要知道司法系統(tǒng)在宋朝可是非常重要的。 文彥博一瞧,對方動了殺心,趕緊規(guī)勸司馬光,趁機提出在全國普及公檢法。 可是司馬光是堅決不同意,因為他認為以目前他們的實力,是根本做不到,貿(mào)然普及,只會得不償失,害了公檢法。 甚至連趙頊都親自詢問司馬光,他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但司法之事,朕是交予你管,你看怎么辦吧。 結(jié)果司馬光表示公檢法根基尚淺,無法全面普及。 他這么一說,趙頊只能做出決策,下令給予地方司法支持,并且又將此重任交予王安石。 王安石則是將這項任務(wù)交予開封府知府曾鞏。 而這個決策,將會給予制置二府條例司更多的人事決定權(quán),同時讓地方司法給新法提供極大的支持。 這差點將保守派的官員氣昏過去,本是唾手可得的大勝,卻變得自己站在懸崖邊上,岌岌可危。 而且,對方這回是真的要至他們于死地,也就是要借用舊制反噬公檢法。 但他們也沒有辦法,無能為力,呂惠卿這一招確實比較狠,他們說得都是實情,也沒法反駁。 他們也只能寄望于青州大勝,以及京東東路青苗法的弊端暴露出來,引發(fā)民怨。 雙方又開始新一輪博弈,不過已經(jīng)從之前的點到即止,到如今拿上兵器,意在殺死對方。 而相比起東京汴梁的刀光劍影,此時的河中府,那真是歲月靜好,一派繁榮景象。 但見各大酒樓、茶肆,紛紛在掛上“酒”字,或者“茶”字,其實以前也掛,但如今這個招子,就是代表著賣酒營業(yè)資格證,但凡掛此招子的,都是由官方擔(dān)保,是屬于合法營業(yè)。 而張斐則是將葉祖恰安排到河?xùn)|縣,主持大局,現(xiàn)在縣里面的訴訟,九成九是送到河?xùn)|縣,由葉祖恰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