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70節(jié)
當然,鄉(xiāng)賢治國最終也沒有真正推動起來。但對失敗的原因,總結的是中國傳統(tǒng)已經(jīng)不適合于當前的時代了,不能泥古,諸如此類。卻沒有人真正去說,那本來就不是中國的傳統(tǒng)。與此類似,有大量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都是一些流學于外的人,或蒙騙或半知半解,從外國學來的。然后再有一群鼓吹者,在一邊搖頭晃耳,找著歷史依據(jù),說著中國文化的燦爛。 首先要明白,這些傳統(tǒng),這些文化,大部分都是因為地理的局限,技術的不足,政治的限制,宗教信仰影響,這樣那樣的原因,才形成了習慣。這代表了歷史,代表了人民的向往或者無奈。后人應該明白古人為什么形成這些習慣,用與不用,則根據(jù)自己需要與否來決定。 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改,主張這樣的文人就酸腐了。文化應該是在發(fā)展中,人民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最后經(jīng)過文人的升華,獲得廣大人民認可。 歌言志,詩歌最早也是勞動人民自然而然的詠唱。最后經(jīng)過文人的不斷發(fā)展,最后才成熟。等到失去了生命力,自然有詞、雜劇等出現(xiàn)。 文人應該深深扎根于人民,知道人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快樂和悲傷,他們的無奈和向往,才能保持生命力。如果只是埋頭于故紙堆中,或轉(zhuǎn)頭向外,就失去了生命力,就酸腐了。 從這個意義上,文化就不該是傳統(tǒng)的。而是應該從傳統(tǒng)中吸取養(yǎng)分,表現(xiàn)自己的時代,才能生機勃勃。傳統(tǒng)的文化,本該就存在于歷史中。 至于另外一種,在外國看了些西洋景?;氐阶约簢?,說你這也落后,那也不行,什么沒有集體精神,什么醬缸文化,什么不團結,就與文人不沾邊了。 王宵獵明白,現(xiàn)在炒的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只要自己堅持,只要自己發(fā)展起來,炒的青茶最終會流行。而且會有人總結出理論,自然就有新的茶文化出來。自己再發(fā)展一些發(fā)酵茶,同樣會有人來說發(fā)酵茶的好處。自然而然,根本不必擔心。 文化這個詞,本來應該是非常莊重的,代表了一個國家人民的精神面貌。只是在前世,中國的文化面對西方,實在太過弱小,很多時候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 第156章 軍隊是根本 明日高升,灑下萬千光輝。伴著桌邊的燈火,把這一方小天地照得亮亮堂堂。 酒菜很快端上來,擺在了桌子上。沒有很多花樣,這個時代講究簡單實惠。一個紅燒的肘子,一個rou炒芹菜,一個rou炒菌子,一個蒜薹炒rou,一個嫩藕片炒rou。還有一盤地皮菜炒雞蛋,一個韭菜雞蛋。一條精心制作的松鼠鱖魚,一盆精心燉的雞湯,還有一個春筍燉排骨。 酒是軍中自己釀的。分作兩種,兩個酒壺裝了。 王宵獵道:“現(xiàn)在的人們大多善飲,釀酒是不小的花費。前些日子,我發(fā)現(xiàn)釀酒之后的酒糟里面依然有酒。讓人拿個甑蒸了,竟然還蒸出不少酒來。只是這酒與普通的酒相比,烈得太多。不是特別愛喝酒的人,只怕喝不了。不過軍中的漢子,倒是喜歡這酒。” 一邊說,一邊拿起酒壺,給汪若海和閭勍兩人各倒了一杯。道:“兩人嘗一嘗,可合口味?” 牛皋善飲,最喜歡這種烈酒。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小碗??谥械溃骸坝媚切┬”豢谶M肚嘗不出味來,實在煩人。我還是用碗好些,喝起來痛快?!?/br> 眾人都倒了酒,一飲而盡。 酒一下肚,汪若海和閭勍兩人便都紅了臉。不等放下酒杯,都劇烈咳嗽起來。 閭勍用手扇著嘴巴道:“好烈!這酒實在太過烈了些,哪里喝得!” 一邊的牛皋道:“太尉,若是愛酒的人,最喜歡這個味道。一碗下肚,如同肚子里著了火,不知道多么舒服!冬季練兵的時候,若得閑了,喝上一碗,真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聽了這話,眾人不由一起笑了起來。 中國的傳統(tǒng)酒,認真來說,應該是以黃酒為代表的米酒。白酒作為獨特工藝的蒸餾酒,大部分時間只是流行于民間。不過與黃酒比起來,白酒更加便宜,可以節(jié)約糧食。建國之后,由于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現(xiàn)實條件,白酒迅速發(fā)展,成了中國酒的代表。 王宵獵前世見到的白酒,已經(jīng)是高速發(fā)展數(shù)十年的產(chǎn)品,與歷史上的白酒不可同日而語了。真正歷史上的白酒,哪里會有那樣的酒香和味道? 酒糟里蒸酒,在流行米酒的地方還有類似的白酒,稱為米香型。在中國南方,還有幾種以大米為原料的白酒,其余絕大數(shù)白酒都在北方,以及四川和貴州的山區(qū)。 中國白酒的特點,是固體發(fā)酵,固體蒸餾,天下獨此一家的,與蒸餾器沒有多大關系。有的人認為白酒技術是外來的,無一例外都在分析時忽略掉這個惟一性。天下獨一家的技術,要從哪里學來?建國后為了進一步降低白酒的成本,有了用食用酒精和固體酒糟串香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地方都有的用紅薯釀的白酒。紅薯便宜,但不能用來釀中國白酒,只能釀成食用酒精之后串香。再后來,又有了用食用酒精直接勾兌的固液法,成本就更便宜了。 白酒的度數(shù)高,用的原料雜,與米酒相比,是比較便宜的。對于底層勞動人民來說,喝白酒比米酒便宜一些。王宵獵制白酒的目的,就是因為要降低酒的成本。當然,時間久了,制造的白酒多了,其中自然而然會出現(xiàn)好酒名酒。畢竟就連直接蒸餾酒精的,還有價格昂貴的世界名酒呢。 為汪若海和閭勍兩人換了米酒,幾個人飲酒吃rou。 菜是家常菜,不過廚師經(jīng)過王宵獵調(diào)校,做的滋味出色。而且這個年代,哪怕是宮廷中喝酒的下酒菜也經(jīng)常是湯餅之類,哪里這么精致? 喝了一會,汪若海放下筷子,看著天上的月亮道:“一輪明月,三五好友,幾個小菜,痛快飲上幾杯,這豈不是神仙般的日子?可惜國家不幸,外有金兵入侵,內(nèi)有jian臣作亂,實在讓人輕松不起來?!?/br> 王宵獵道:“監(jiān)院不必擔心,苗劉二人無大作為,想來很快就會被平定的。要擔心的,終究還是北邊來的金兵。說實話,現(xiàn)在的金國地廣萬里,百姓數(shù)百萬,非是以前的小國可以比的。朝廷若是不能痛下決心,整理國事,怎能與之相抗?” 閭勍道:“我觀金人,極是能吃苦耐勞,而且悍不畏死。兩軍相交,金軍往往選精銳之軍,身披重甲,往來沖突不絕。有時從早至暮,一日數(shù)十合,實在不好對付。” 王宵獵道:“都說金人能吃苦,打起來不怕死,難道我們漢人就不行了?論起吃苦,百姓一年辛勤勞作,難道不能吃苦了?說不畏死,被金軍奴役,生不如死,那個時候難道就不怕了?說到底,還是軍隊訓練不精,制度粗陋,獎罰不行,才有今日的局面?!?/br> 閭勍聽了連連擺手:“制置,這種事情你不信不行。就是國朝,以前征兵,也是陜西、河北。為什么要那里人?他們自小生長邊地,熟悉地理。而且善騎馬射箭,能練成精兵。其他的地方,即使按照兵樣征來,也難練成精兵。事實就是如此,有什么辦法?” 王宵獵道:“兩漢之時,西拓西域,北平大漠,天下莫不臣服。那個時候,怎么邊地的兵就不行了呢?哪怕是晉室南渡,南朝之兵,也有很長時間強過北方,又是為什么呢?說到底,還是自己不能練出精兵來。只要下功夫,總能夠練出精兵的。” 聽了這話,閭勍不由搖頭。自己是一輩子當兵的人,怎么會不了解這些?不管論身體條件,還是手中的武器,禁軍不比金軍差??v然是少馬,駐守城池的時候,還是擋不住金軍進攻。幾年戰(zhàn)事,這已經(jīng)是事實,不承認有什么用?上了戰(zhàn)場,就是不如金人。哪怕將士存必死之心,那也就真死了。 王宵獵自然是另一種想法。由于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不同地區(qū)的人,確實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地方的人,確實好勇斗狠,悍不畏死。不過對于軍隊來說,到了這一步,戰(zhàn)斗力也就不能指望了。 從獨立反遼開始算起,金朝打仗一二十年了。他們的訓練或許不精良,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卻豐富。連戰(zhàn)連勝的戰(zhàn)績,同時給了金軍信心。以女真人為骨干,各種降將、以及被征服的兵力為輔,金朝確實有非常強大的戰(zhàn)斗力。這個時候,舊的金軍骨干還在,新征服的地方錢糧人力不缺,正是金朝最強大的時候。 那又如何?正是要在金軍最強的時候迎頭撞上,戰(zhàn)而勝之,才是王宵獵追求的。正如新中國剛建國不久,便就出兵朝鮮,與處于巔峰的美軍大戰(zhàn)一場,才讓世界認識了新中國。到了越南戰(zhàn)爭,美軍已經(jīng)開始衰落了,那時候再與之戰(zhàn),就沒有了朝鮮戰(zhàn)爭的震撼。 強大的動員,科學的訓練,正確地指揮,以宋朝的強大國力,沒有理由打不敗金國。 北宋敗于金國,首都被占領,皇帝被俘虜,這種巨大的恥辱不能過多找理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軍隊不行,禁軍打不過金軍。軍隊為什么不行?有新舊兩黨相爭的原因,更多的是軍隊自身問題。 不是因為將領貪生怕死,不是因為士卒貪財惜命,而是制度上的總體問題??傆械娜?,把軍隊的戰(zhàn)斗力歸結到士兵身上,或者是將領身上。說他們懦弱,說他們貪財,說他們膽小怕死,說他們不敢與敵斗爭。這是不全面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問題。 兩宋之交,有多少將領血灑疆場,死戰(zhàn)不退。有多少士卒與敵戰(zhàn)斗,不死不休。又有多少城池被圍困,缺吃少喝戰(zhàn)斗到底的。不能只看到戰(zhàn)場逃跑、投降的人,還要看到戰(zhàn)場上英勇戰(zhàn)斗的人。 王宵獵記得,前世離自己較近的對外戰(zhàn)爭是抗日。命令一下,從臺兒莊到隨棗,有多少將軍與士兵在沙場上為國捐軀,眉頭也不皺一下。但結果呢?中國卻是不斷地敗退,甚至到了全世界都對法西斯展開反攻的時候,還有豫、湘、桂這樣的大潰敗。 是沒有將軍還是沒有士兵?面對筋疲力盡的日軍,依然不堪一擊。這就是軍隊整體不行。哪怕將領和士兵再努力,也只能有一些局部亮點,無法改變戰(zhàn)爭大局。 在這個時候,想別開天地,必須要訓練出一支不一樣的軍隊。沒有善戰(zhàn)的軍隊,就沒有一切。 第157章 不一樣的早餐 第二天一早,王宵獵到官廳里,處置了日常事務。吃了早飯,洗漱罷了,來見汪若海和閭勍。 見禮畢。王宵獵道:“兩位初來新野,我?guī)е銈兯奶庌D(zhuǎn)一轉(zhuǎn)如何?這里雖然是小地方,景色卻還好。而且三國時先帝曾在此屯兵,至今留有不少傳說?!?/br> 汪若海道:“如此最好。若只是在房間里面閑呆著,我們又何必到這里來?” 三人出了城門,王宵獵道:“除了新野城,還有四座衛(wèi)城。東邊是邵凌的軍營,西邊則是牛皋的軍營,兩人接收新兵,各自訓練。北邊是新兵營,南邊則是制作鎧甲兵器的地方?!?/br> 聽了這話,汪若海不由道:“如此大的手筆,要花多少錢!” 王宵獵笑道:“實不相瞞,我的軍中實在是缺錢。建這幾座城池,都是從附近州縣招民夫,只供給他們吃飯就好。幾個月時間,建起這幾座城來?,F(xiàn)在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等到秋后,再招民夫來建就是了。我仔細算過,糧食還是供得起?!?/br> 汪若海道:“百姓耕種田地,一年哪里得閑?你這樣招人起來,難免會誤了農(nóng)時。” “監(jiān)院說得過了?,F(xiàn)在我的治下,凡是鄉(xiāng)村百姓,除了一畝三斗的田稅,就是每年力役五十天。我仔細問過了,以前各種差役、力役,普通百姓一年何止五十天!對于百姓們來說,現(xiàn)在這樣,正是他們想要的?,F(xiàn)在治下百姓最擔心的,是收了糧食后,是不是真的一畝只收三斗?!?/br> 汪若海是傳統(tǒng)官僚,對于地方百姓的負擔能說個大概,具體的就說不清楚了。劉禹錫《陋室銘》云無案牘之勞形,對于許多官員來說,案牘工作讓人煩躁,自該交給吏人。治下一年收稅總額不錯,已經(jīng)是不錯的官員。具體怎么分配,許多人就說不清了。 聽王宵獵分析了一番稅賦。汪若海道:“一下減如此多的稅賦,哪里來的錢糧養(yǎng)軍?” 王宵獵道:“監(jiān)院,一畝收三斗,若是一縣有二十萬畝地,就有六萬石。算一算,軍中怎么會缺糧草呢?一丁一年有五十力役,多少大事做不起來?” 汪若海略一算,不由點頭。想了想,又覺得不對。道:“若如此,以前收的稅也沒有多少,怎么百姓生活如此之苦?本朝收稅至重之地,如宣州、歙州,一畝也不過一兩斗而已。那里都是上品水田,豈是這里可比?你一畝收三斗,百姓反而覺得并不多?” 王宵獵道:“原因很簡單,我只收糧,不收錢。俗話說谷賤傷農(nóng),谷貴也傷農(nóng)。為什么?因為對于農(nóng)民來說,賺一文錢也難。官府收錢,哪怕不多,攤到農(nóng)民的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你不收錢,那手里的錢從哪里來?沒有錢,只靠糧食豈能養(yǎng)兵?” 王宵獵道:“要賺錢,當然是從工商稅里面來。而且,辦一些有把握的產(chǎn)業(yè)官營,每年可以賺出大把錢來。官府不收錢,農(nóng)民自會把糧食、布帛賣掉換成錢,再買東西花出去。這其中的學問,可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清楚的??偠灾?,不從農(nóng)民手里收錢,對國家大有益處?!?/br> 汪若海聽了,看看身邊的閭勍,不由搖了搖頭。這是什么謬論!官府不從農(nóng)民手里收錢,反而能收到更多的錢,不是胡說。 王宵獵也懶得跟他們解釋,只是笑了笑。 之后一千年的發(fā)展,經(jīng)濟理論還是有些用處的。第一產(chǎn)業(yè)、第二產(chǎn)業(yè)、第三產(chǎn)業(yè)的劃分,對于經(jīng)濟規(guī)劃有很大作用。農(nóng)業(yè)是保障社會平穩(wěn)運行的,政府收入并不從這里來。不但不從農(nóng)業(yè)收錢,后世許多政府還對農(nóng)業(yè)進行補貼。政府的收入,是從工商業(yè)和第三產(chǎn)業(yè)來。 并不是說在農(nóng)業(yè)社會,這個理論就講不通,只是不像工業(yè)社會那么明顯罷了。組織得當,官府貨幣類收入,一樣可以不從農(nóng)業(yè)中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末的時候,清朝賠款太多,把關稅抵押了出去。由英國人管關稅,收的錢比以前清朝的整個財政收入多多了。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工商業(yè)不發(fā)達,管理不規(guī)范,官府不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竭澤而漁,等等。如王安石變法時,號稱把所有賺錢的商業(yè)都收歸國有,由于管理粗放,實際對工業(yè)業(yè)造成了很多破壞。管理的辦法,是后人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 眾人先到北城。只見大量新招來的軍人,軍裝都不齊,在大校場上統(tǒng)一做cao。 閭勍道:“制置,不見軍中這樣練過。這些軍人在做什么?” 王宵獵道:“新兵營中,主要是練士卒身體,讓他們遵守紀律,練習軍陣,及學習刀、槍、弓、弩等兵器使用。熟練之后,再編入各軍,由軍中進行訓練。這些新兵,每日早起都要跑五里,回來之后進行放松,再用早餐?,F(xiàn)在是他們放松的時候,馬上就要用早餐了。” 看看天色,汪若海道:“現(xiàn)在太陽初升,用早餐還是早了一些。” 王宵獵道:“不算早了。與平常的百姓不同,軍營里面都是一日三餐,不然吃不飽。若是晚上還有訓練,還要加個夜宵。士卒格外辛苦,首先要讓他們吃飽?!?/br> 汪若海和閭勍聽了不由都吃一驚。這個年頭,能保證士卒吃上飯已經(jīng)不錯,如此仔細,王宵獵軍中算是頭一份了。而且大多數(shù)軍隊,都是由士卒自己做飯吃,軍中只發(fā)米而已。 僅從吃飯上,就知道王宵獵軍中如何情形。保證士卒吃飽穿暖,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是不容易。特別是軍官沒有其他收入,總免不了貪士卒的糧餉,吃穿都要打折扣的。 那邊士卒放松完畢,排隊進了餐廳。 閭勍道:“既然剛好碰上,我們便也進去吃一餐。今早害酒,起來的晚了些?!?/br> 說著,三人進了餐廳。 到了打飯的地方,就見幾個大木盆,裝了三種吃食。油條、包子和水煎包,排放整齊。士卒每人端兩個大碗,到了跟前,選了吃食,打飯的人給他們放大碗里。 到了跟前,閭勍問王宵獵道:“這黃黃的,是什么吃食?以前沒有見過?!?/br> 王宵獵道:“這是油條,白面做的,在油里炸過,香脆可口。太尉可以拿兩根嘗嘗。” 閭勍點了點頭。命打飯的拿了兩根油條,又要了兩個包子,兩個水煎包。這個飯量,比一般的士卒還大,讓王宵獵在后邊看了嘖舌。 拿了主食,再到后邊,又是兩個大盆。一大盆里白白嫩嫩,另一大盆里是小米粥。 這兩樣閭勍認識,在襄陽的時候就喝過豆腐腦了,滑嫩嫩極是可口。打了一大碗豆腐腦,再后面又是兩個大盆。一個里面是煮熟的雞蛋,另一個里面則是鹵了的雞蛋。 每一個士卒取一個雞蛋,放到自己碗里,到一邊坐著吃。 閭勍取了茶葉蛋,端著兩個大碗,到了一邊。 餐廳里都是長條桌,長條凳。雖然粗糙,但卻非常整齊。等王宵獵和汪若海也拿了吃食,三人到了一個角落里,一起坐下。 把大碗放在桌子上,閭勍不由嘆了口氣:“制置,我從軍數(shù)十年,第一次見如此吃飯!若是軍中都如此,誰不效死!制置如此帶軍,日后必成大器!” 汪若海道:“看今日的吃食,就知道制置為何對自己的軍隊如此自信!只是,這樣吃飯,每日里要花多少錢?你收入不多,真地撐得下去?” 王宵獵道:“我希望我可以撐下去。說實話,只要組織得力,以數(shù)州之地,養(yǎng)一兩萬人,這樣吃還是可以的。只是有一點,軍中的軍官不能跟其他軍隊一樣,想什么意外之財了?!?/br> 閭勍是帶軍的人,一聽就明白,點了點頭。 拿起油條,咬了一口,閭勍只覺得香美無比,不由連連贊嘆。油條這種東西,對于很少吃油炸食物的人,是難得美味。不過連吃幾頓,很容易膩。 連嚼兩根油條,喝了一大口豆腐腦,閭勍連呼過癮。 汪若海把雞蛋敲碎,細細扒了,對王宵獵道:“制置,軍中每日都有雞蛋么?” 王宵獵點頭:“不錯,軍中每日要保證每個士卒都有一個雞蛋?,F(xiàn)在由食堂做飯,說實話,不管怎么管理,其實都很難做到人人都吃得到。軍中便就規(guī)定,每天早上每人都有一個帶殼的雞蛋。有殼在,不管怎樣這個雞蛋還是吃得到的?!?/br> 汪若海和閭勍連連點頭,都道是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