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族無名 第308節(jié)
車隊緩緩地靠近轅門,眼看著轅門緩緩打開,不少人呼吸粗重了一些,為首一人對著身后打了個手勢,有人悄悄舉起一張弩弓,對著天空射去。 “咻~” 響箭聲很刺耳,遠處的樹林中有了sao動,但下一刻,看著緩緩打開的轅門后,那一排排弩手,為首的將領(lǐng)面色陡然一變,厲聲喝道:“動手奪門!” “噗噗噗~” 一排排弩箭射出,沖向轅門的曹軍將士接連倒地,轅門上的將士也開始放箭,兩百名曹軍,最終沒能沖破箭網(wǎng)的覆蓋,有人開始逃竄,營中將士立刻向外追去。 在陳敢和校尉愕然的目光中,就在雙方追逐之時,那一輛輛糧車上覆蓋的稻草突然炸開,一名名身手矯健的曹軍從那車架上跳下來,對著涌過的漢軍將士便是一陣兇狠的廝殺,這些追擊的將士猝不及防之下,頃刻間被斬殺了不少,陣型一亂,那些曹軍將士卻是二話不說,直沖轅門而來。 “關(guān)門!”陳敢目光一冷,厲聲喝道。 “我們的人還在外面!”另一名校尉皺眉道。 “此乃軍令!”陳敢厲喝道,遠處的樹林中,已經(jīng)有大量的曹軍朝著這邊沖來,只要跟營外這些曹軍僵持片刻,那轅門便有失守的可能。 校尉無奈一嘆,下令關(guān)門,同時命還在營外的將士迅速后撤,陳敢自部下手中接來一張長弓,彎弓搭箭,不斷射殺著追擊的曹軍將士,也算是盡可能多的保護一些將士撤回營中。 “轟~”轅門關(guān)閉,被關(guān)在營外的漢軍將士四散逃亡,陳敢則令人立刻射殺營外殘存的曹軍將士。 一場廝殺,營外曹軍將士眼見奪門無望,迅速撤走,轅門上的將士迅速用繩索將殘存的將士接回大營,這第一次交鋒,漢軍成功守住了轅門,敵軍的奇襲被破,從樹林中殺出的曹軍見狀,想要強攻,奈何這營寨建設(shè)的太過堅固,而且營中守備充足,曹軍未能成功攻入大營,只得無奈退走,一次危機暫時解除,但陳敢卻察覺到不妥,雖然官渡緊鄰前線,偶爾也會有曹軍的散兵游勇出沒,但這么不聲不響的讓大批軍隊潛過來明顯不對。 在確定曹軍退走之后,陳敢立刻給余昇寫信,告知此事,同時又派人前往中牟一帶探查,看看中牟是否還在。 次日,官渡以東五十里處,一座廢棄的鄉(xiāng)莊中,郭嘉接到官渡破營失敗的消息之后,立刻帶人從此處撤走。 “軍師,為何不謀中牟,卻反而謀官渡?”跟在他身邊的樂進不解的看向郭嘉,為了攻占官渡,廢了不少心思,如今卻以失敗告終,樂進覺得有些不值。 “為何?”郭嘉嘆道:“官渡此地頗為重要,若能取得此處,中牟便陷入前后夾擊之境,更易攻破,而且官渡在手,我等可趁河面兵鋒之際攻入陽武,亦可西進直逼滎陽,此處一旦落子,滎陽以東這些城池皆難動彈,只會被我軍一一拔除,可惜,這余昇太過謹(jǐn)慎,令我功虧一簣!” 從撤回來的奪門將士口中,郭嘉大概知道了過程,從這些人的描述中,對方再他們靠近轅門的這段時間,至少對了兩次暗號,可惜這邊一次都沒對上,郭嘉費盡心思得到的令牌,還沒用就已經(jīng)失效,這讓他頗為無奈,這余昇……不愧那鐵臂將軍的稱號。 “那如今該如何?”樂進也是無奈道。 “等等看?!惫嗡妓髌毯笮Φ?。 “等?”樂進詫異的看向郭嘉。 “你若是那余昇,知道我軍繞過中牟,突然出現(xiàn)在官渡,你會做何想法?”郭嘉反問道。 樂進想了想道:“中牟已破,或者……軍中有jian細?” “將帥離心,乃是兵家大忌?!惫涡χ仡^看了一眼道:“走吧,這場仗,有的打!” “喏!”樂進一臉佩服的點點頭,該說不愧是軍師嗎?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算到了敵人的反應(yīng),換做自己的話,恐怕此時已經(jīng)疑神疑鬼了吧? 余昇確實生疑了,陳敢的反應(yīng)讓余昇頗為贊賞,但確如郭嘉所言,余昇第一時間開始懷疑自己身邊有內(nèi)鬼,否則對方的兵馬怎么能夠越過前方防線,直接出現(xiàn)在官渡? “元直先生如何看?”余昇扭頭,看向徐庶問道。 大戰(zhàn)將臨,為免前線有失,陳默特意將徐庶派到余昇這里協(xié)助余昇。 “敵不動,我不動。”徐庶微笑道:“將軍雖然防御謹(jǐn)慎,但對方大軍要想越過將軍耳目卻也不難,此乃離間之計?!?/br> “請先生明示。”余昇皺眉道,他沒想出自己有何漏洞。 “對方如何來的,庶確實不知,但要避過重重耳目,來到官渡,以將軍的布署來看,除非官渡、中牟兩處大營將士全部反叛,對方可能借河道渡河而來,是以未被察覺。”徐庶思索道。 手下兩處要地的將士全部反叛,真要這樣的話,那余昇也該自裁謝罪了,這得多無能?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指點?!庇鄷N點點頭,沒再這個問題上繼續(xù)深究,轉(zhuǎn)而開始研究完善自己的布防。 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 官渡的戰(zhàn)斗只是一觸及分,在無法突襲拿下官渡的情況下,直接攻打官渡反而會遭到來自中牟、陽武方向的夾擊,于曹軍而言,直接強攻官渡并不明智。 而一旦曹cao全力來攻,引起的必然是陳默這邊的主力應(yīng)對,所以真正引起戰(zhàn)端的反而是在平原,曹cao命大將臧霸率領(lǐng)青州兵配合呂虔向西而進,進取清河一帶,若以冀州為戰(zhàn)場的話,曹cao的目標(biāo)顯然是將陳默的地盤切成兩段,如同當(dāng)初陳默占據(jù)鄴城,切開袁曹一般。 而陳默這邊駐軍的是武義和徐晃,武義沒有動,他得屯駐東郡,防備河面冰封之后,可能來自兗州的進攻。 徐晃則率高覽在清河一帶與臧霸、呂虔展開交鋒,戰(zhàn)火幾乎蔓延到整個清河郡,雙方兵力加起來足有近七萬,清河一帶血流成河。 同時開戰(zhàn)的還有南陽,曹氏大將曹仁親自領(lǐng)兵與張遼在魯陽一帶發(fā)起交鋒,不過這邊畢竟只是牽制,意在聯(lián)合劉表,讓劉表主攻南陽,打的倒是不如和激烈。 但陳曹之間的戰(zhàn)爭,至此算是全面爆發(fā),一場波及整個中原,決定天下走向的戰(zhàn)爭,在漢授七年的冬天,終于爆發(fā)了。 荊州,襄陽。 “玄德公,楚王身體抱恙,不便見客,玄德公請回吧。”王威從王府中出來,看著等在門外的劉備等人,抱拳一禮道。 “王將軍,可曾告知中原戰(zhàn)起?”劉備皺眉問道。 “已經(jīng)告知,只是楚王如今實在不便見客,請玄德公見諒。”王威搖了搖頭,肅容道。 “唉~”劉備輕嘆了一口氣,帶著眾人轉(zhuǎn)身離開,跟著伊籍來到伊籍府中。 “兄長,這怎生是好?”張飛看著劉備,皺眉道,為了趁此機會發(fā)兵南陽,他們可是已經(jīng)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準(zhǔn)備了數(shù)月,只等這陳曹大戰(zhàn)爆發(fā),趁機攻占南陽以為劉備立身之地,一切都如諸葛亮預(yù)料的一般,甚至連雙方爆發(fā)戰(zhàn)爭的時間,都跟諸葛亮推測的差不多,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劉表卻病倒了。 這可真是時候! 劉備聞言無奈一嘆,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先奪南陽,再謀荊州,而后坐擁荊州,養(yǎng)兵修戈,坐觀中原雙雄相爭,最好能夠牽制雙方,莫讓雙方過早分出勝負(fù),待雙雄疲敝,劉備這邊兵精糧足之際,伺機圖謀川蜀,而后進取關(guān)中以為王業(yè)之基,這是諸葛亮為劉備規(guī)劃的戰(zhàn)略,如果成功,不管最終陳默和曹cao誰輸誰贏,真正的贏家都是劉備。 誰知道這第一步,就遇到了問題,劉表若不愿出兵,僅憑劉備那不到萬人的兵馬,守住荊州門戶尚可,但要想進取南陽,沒有劉表的支持根本做不到,張遼可不是白給的,更別說張遼手下的將領(lǐng)雖然沒多少出彩的,但也沒有那種太差的,指揮起來更是得心應(yīng)手,沒有足夠的兵力,想要以取巧的方式攻入南陽根本不可能。 如今曹仁來攻,正是南陽最薄弱的時候,按照諸葛亮的算計,只要劉表能支持五萬兵馬,再加上劉備麾下這些精兵猛將,借勢拿下南陽完全不是問題。 但現(xiàn)在看來,這五萬兵馬怕是借不到了。 第一步便在自家這邊受挫,實在叫人心亂。 “機伯可有高見?”劉備看向伊籍,詢問道。 “玄德公有所不知,今日之事,恐怕非是楚王不見,而是有人從中作梗!”伊籍嘆息道。 至于是誰,伊籍沒說,劉備也沒問。 能在這個時候控制王府,并且讓王威出面的人,除了劉表之外,也只有一個,那便是蔡夫人了。 “兄長與楚王都是漢室宗親,如今楚王病重,難道連見上一面都不可?”關(guān)羽皺眉道。 “玄德公莫要著急。”伊籍聞言嘆了口氣,看著劉備溫言勸道:“眼下這陳曹交戰(zhàn),波及整個中原,這一仗恐怕得打許久,或許楚王病情有所好轉(zhuǎn),能夠重新理事,屆時再去請兵也不遲?!?/br> 劉備聞言點點頭,這個時候連門都進不去,也只能寄希望于劉表能夠盡快康復(fù)了。 眾人又商議一番之后,劉備告別了伊籍,帶著關(guān)張二將離開襄陽,渡河回到樊城,直接去見諸葛亮。 “孔明,王兄如今病重,我等卻無法得見,如之奈何?”見到諸葛亮之后,劉備有些無奈的嘆道。 “主公且默憂慮?!敝T葛亮將一封書信遞給劉備,微笑道:“且看看這個!” 劉備聞言,接過竹箋看了看,眉頭皺的更緊了。 孫策在柴桑屯兵,這個時候不是該攜手共伐中原么?孫策這是何意? “孫郎怎如此短視!?”劉備放下竹簡,皺眉道。 “非其短視?!敝T葛亮搖了搖頭道:“江東最善水戰(zhàn),有長江天塹在此,曹軍難以傷他,但此前孫家數(shù)次渡江都無功而返,蓋因江東水軍雖可縱橫江淮,但這江北之地終究不似江東那般水道縱橫,而且江北之地,多平原,少丘壑,江東軍縱然善戰(zhàn),但卻缺乏騎兵,登岸之后,難與曹軍相抗,謀奪荊州,而后以荊州為基取南陽、下洛陽,才是孫家如今之策?!?/br> 劉備聞言皺眉道:“國賊未除,又生變故,唉~” “主公莫憂,于主公而言,江東來襲,卻也非是壞事,或許反更利于主公?!敝T葛亮微笑道。 “此言怎講?”劉備聞言意外道。 “那孫策素有勇名,雖曾敗于呂布之手,但亮觀荊州,若主公不出,其余將領(lǐng)皆非其敵,若孫策來攻,蔡瑁必不愿主公插手軍務(wù),到時候不論誰人領(lǐng)兵,必??!”諸葛亮篤定道。 不是荊州沒有良將,而是荊州良將不掌兵權(quán),掌兵權(quán)的大將,卻非孫策對手,而孫策為此戰(zhàn)顯然謀劃已久,雙方一戰(zhàn),正給了劉備可趁之機。 “孔明是要備在其戰(zhàn)敗之后,奪取兵權(quán)?”劉備笑道。 “最好不要,那蔡瑁對主公頗有戒備,主公可先聯(lián)絡(luò)大公子,以大公子名義臣蔡瑁戰(zhàn)敗之際奪取兵權(quán),但莫要出戰(zhàn),只需請叔至陪大公子鎮(zhèn)守江夏,主公則率部屯兵江陵即可。”諸葛亮笑道。 江夏乃江東水軍西進必經(jīng)之路,而江陵卻是整個荊襄兵馬糧草囤積之所,只要占據(jù)這兩處地方,就等于拿住了軍中命脈,到時候再趁機奪了蔡瑁軍權(quán),到時候,莫說五萬,十萬人馬都能拿出來。 “屆時只需遣一員上將守住江陵,主公便可率軍北上,直取南陽!” “孔明!”張飛突然插嘴道:“何不趁此機會,一舉滅掉那孫策?” 諸葛亮聞言,幽幽的看了張飛一眼,還真敢說,孫策若是如此好滅,劉表早就占據(jù)江東了,何必等到現(xiàn)在? 當(dāng)然,話不能如此說,容易滅自家威風(fēng)。 “如今我軍便是得勝,也難趁勢吞并江東,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北伐,不好與江東結(jié)下深仇,倒不如先穩(wěn)住局勢,北伐南陽,待奪得南陽之后,伺機與孫氏結(jié)盟?!敝T葛亮不疾不徐的解釋道。 “那孫策不過一小輩爾,聽說當(dāng)年差點被呂布打死在江夏,這等后輩,有何可懼?”張飛不屑道。 孫策當(dāng)年在江夏差點被呂布打死的事情,如今在荊州可說人盡皆知,劉備等人后來,也沒與孫策交過手,但呂布的話,雖然厲害,卻也沒厲害到那種地步,所以本能的,張飛覺得孫策不行,對其多少是有些輕視的。 劉備思索片刻后,搖頭道:“翼德休要胡言,如今當(dāng)以大局為重,先取南陽,再說其他?!?/br> 事實上,諸葛亮的意思已經(jīng)很明白,他們要取的可不只是南陽,趁此機會拿下荊州實權(quán)才是諸葛亮真正的目的,只是這些話,不好明說,但劉備卻是聽出來了,雖然心有猶豫,但眼下實在是千載難逢之機,也是決定天下局勢,劉備未來運數(shù)最關(guān)鍵的一步,劉備不想錯過。 “喏~” 張飛見兄長有些不快,只能悻悻的點點頭,感覺自從這諸葛亮來了之后,自家兄長對這孔明有些過分看重了,感覺比對陳宮都要好,這讓比較重感情的關(guān)羽和張飛有些為陳宮鳴不平。 “孔明,現(xiàn)在我等該當(dāng)如何?”劉備重新看向諸葛亮,詢問道。 看著張飛那不爽的目光,諸葛亮也有些無奈,微笑道:“主公只需繼續(xù)cao練兵馬,等待時機便可,依亮愚見,江東來犯,應(yīng)當(dāng)不會太遠。” “好,便依孔明之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 江東,柴桑大營。 孫策看著眼前的荊襄地圖,當(dāng)年他拿過一次江夏,可惜因為呂布的原因,最終失了江夏,這些年來,孫氏對于取荊州還是拿江淮始終有些搖擺不定。 去江淮,意味著江東必須放棄水軍的優(yōu)勢,在一馬平川的曠野上跟精擅平原作戰(zhàn)的曹軍交鋒;而取江東,很大程度上,等于是放棄了中原,尤其是眼下陳曹全面開戰(zhàn)的情況下,給孫策選擇的機會只有一次。 而取荊州,相對容易一些,而且荊州有漢水環(huán)繞,更有縱橫水道,而且還有山川防守,若能連南陽一起拿下的話,只憑荊州和揚州兩州,孫策便有據(jù)險而守,跟中原對抗的能力,哪怕得不到南陽,只要江夏、南郡這兩郡得手,對孫策來說也比在江東偏安一隅強。 根據(jù)周瑜和魯肅給孫策提出的策略,先取荊州,西進巴蜀,再聯(lián)合西涼羌族以及許多不滿陳默暴行的義士吞并關(guān)中,這是最適合江東的戰(zhàn)略,若進取中原,光是防守,江東就得投入大半的精力。 在國力上,孫策雖然擁立了劉基,建立了江東朝廷,但把江東和荊州綁一塊兒,都不是如今陳默和曹cao任何一家的對手,如今二虎相爭,如果能在陳默和曹cao決出勝負(fù)之前,先下荊州,那就先一步占據(jù)了地利,接下來可觀陳曹之爭,若雙方兩敗俱傷,則趁勢攻打南陽,若陳默勢盛,則先一步攻占巴蜀,但中原,不能輕動。 孫策此前幾次攻略廣陵、淮南等地,之前還可說陳登厲害,但陳登死后,哪怕孫策偶然攻占了一些地方,也很快便會被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