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關于坦克的討論
古德里安面色沉重地看著眼前的報告,說實話他對結果相當?shù)氖?。黑豹坦克并沒能達到他預想的那種高度,在同俄國坦克的交鋒中幾乎全部損失殆盡。而請注意,這僅僅是幾天的時間而已。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黑豹坦克并沒能獲得預想中的技術優(yōu)勢,作為當前最先進的德國坦克,它并不能一邊倒的屠殺俄國坦克。 “我們需要更好的坦克!”這是古德里安看完報告之后說的第一句話,而第二句就是:“黑豹還是不夠強大!” 不過也有人覺得古德里安這種評價太過分了,比如大德意志裝甲步兵團的上級第46裝甲軍軍長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馮-菲廷霍夫-謝爾就認為:“我認為黑豹還是一種很不錯的坦克,在面對t-34和t-35時,建立了相當?shù)膬?yōu)勢,可以單方面的將其屠殺之。我們必須要看到黑豹僅僅相當于我軍的t-34和t-35,在黑豹上面同t-54抗衡的還有我們最先進的重型坦克。我認為黑豹已經(jīng)很出色了,面對t-54的敗績,是中型坦克對上重型坦克的必然劣勢而已……” 只不過古德里安并不接受這樣的說法,誠然,黑豹在德軍當中的地位只能算中型坦克,而t-54在俄國人那邊是重型坦克,中型對重型當然要吃虧。但在古德里安看來這僅僅是文字游戲而已! 通過對被摧毀的t-54的檢測,古德里安已經(jīng)知道,這種坦克僅僅只有35噸,而黑豹是多少噸?超出人家近十噸。你丫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型坦克? 反正在古德里安是不好意思說黑豹是中型坦克的,更關鍵的是,根據(jù)他所收集到的信息,俄國人的t-34和t-35也在進行改進。比如在此次戰(zhàn)斗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種裝甲和火力更加強大的t-35。這種坦克裝備了原本t-54才使用的100毫米滑膛炮,而且前裝甲也大大增強,在正常交戰(zhàn)距離上可以抵御黑豹的攻擊了。 這一情況說明俄國人也沒有坐著睡覺,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開始著手改進自己的坦克。要知道t-34和t-35的最初起點就很高,在這個高起點下進行改進,一則簡單快速,二則效果更好??梢哉f俄國人完全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線繼續(xù)生產(chǎn)t-34和t-35的改進型號。 再看看黑豹和還在設計中的新型重型坦克,這是完全不同于之前三號和四號坦克的存在,必須重新組織生產(chǎn)線,必須讓工人重新熟悉生產(chǎn)工藝,這么說吧,在1943年以前,基本看不到黑豹和新型重坦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可能。 而這就意味著俄國人依然將占據(jù)戰(zhàn)場上的裝甲優(yōu)勢,不管是數(shù)量上還是質(zhì)量上都能讓德國裝甲兵喝一壺的。反正古德里安的心中時沉甸甸的,如果不能取得裝甲優(yōu)勢,那遲早俄國人將要重新奪回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當排山倒海一般壓過來的t系列坦克出現(xiàn)的時候,恐怕就是德國戰(zhàn)敗的那一天了! 所以哪怕其他德國將領認為黑豹性能不錯,但古德里安卻要說,這遠遠不夠!德國必須做到更好,否則,那只能再次面臨失?。?/br> 心急如焚的古德里安在這天晚上給狼xue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他再次疾呼,必須給裝甲兵更好的坦克,黑豹的性能遠遠不夠好! 實話實說,古德里安這是好意,也是一個清醒的軍事家做出的正確判斷。但在這個世界上,好心往往會辦壞事,比如這次,他就做錯了。 哪里錯了呢?那就是他不應該給狼xue施加更大的壓力。尤其是有些神經(jīng)質(zhì)的小胡子在看到了他的報告后,是大發(fā)雷霆。對于小胡子來說,最不喜歡聽到的就是德意志的坦克不如斯拉夫蠻族。對他來說,德國的武器必須做到世界上最好,必須秒殺斯拉夫豬玀。 所以在看到古德里安的報告之后,他立刻怒氣沖沖的質(zhì)問裝甲部門,問為什么沒能給德意志的軍人們提供世界上最好的坦克! 在小胡子的直接干涉下,黑豹坦克差一點就腹死胎中,按照小胡子的想法,既然黑豹是個垃圾,那么完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有能全面壓倒斯拉夫坦克的戰(zhàn)車才能走上戰(zhàn)場。 但是這樣的命令對德國裝甲部隊來說,無疑是災難。本來他們所使用的坦克就遠遠落后于t-34和t-35,好容易才盼來了黑豹,但是元首卻要將黑豹槍斃。這就意味著新坦克需要更長的研發(fā)和投產(chǎn)周期,意味著他們需要繼續(xù)等待。而現(xiàn)在德國裝甲兵實在是等不起了,再等下去,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更加先進的t系列坦克涌上戰(zhàn)場,那時候還怎么打? 好在德國也不是沒有明白人的,在上上下下的反對聲中,元首終于勉強同意黑豹只做少量改進就投入生產(chǎn),但是他要求立刻上馬一種能全面奪取戰(zhàn)場上裝甲優(yōu)勢的超級坦克,這就是虎王。 在元首的強烈堅持下,虎王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裝甲怪物,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力都要達到讓全世界瞠目結舌的程度。當然,虎王的重量也會達到讓全世界目瞪口呆的程度。 德國人發(fā)瘋了,而這一情報立刻就通過情報系統(tǒng)反饋給了英國和蘇聯(lián)。英國人對此暫時沒有太多的感覺,對他們來說,還沒有見識過德國坦克的厲害。他們對德國坦克的印象還停留在閃擊法國時的交手上。那時候的德國坦克最厲害的不是技術性能,而是一干戰(zhàn)術天才的指揮。 在英國人看來,德國坦克的質(zhì)量也就是那么回事,面對本國的丘吉爾都沒有優(yōu)勢,所以沒必要太擔心。 英國人的反應很安逸,但俄國人的反應就完全不一樣了。戰(zhàn)場上繳獲的黑豹立刻就被打包裝車不分晝夜的運回了車里雅賓斯克的坦克試驗場。在那里,蘇聯(lián)最好的技術專家立刻對黑豹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和實彈射擊。 這場測試由裝甲兵總監(jiān)費得連科大將親自掛帥,調(diào)查委員會親自檢測了俘獲的三輛黑豹,并考察了戰(zhàn)場上被擊毀的另外7輛黑豹,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實彈測試則由科茲洛夫高級技術中尉親自cao縱t-34-76進行。 在這次實彈射擊中,科茲洛夫在100米的距離上向一輛行走裝置被摧毀的黑豹正面車體發(fā)射了30發(fā)穿甲彈,其中,首上裝甲20發(fā),結果無一例外全數(shù)跳彈,無一貫穿。首下裝甲10發(fā),僅僅在原本就被摧毀的主動輪附近造成一處貫穿,令包括費得連科大將在內(nèi)的調(diào)查委員會無不震驚! 最后委員會得出了摧毀黑豹的方法:14.5毫米反坦克槍在100米距離內(nèi),射擊黑豹坦克底盤側面的垂直裝甲;45毫米火炮發(fā)射超硬合金彈頭高速穿甲彈,射擊除車體正面以外部分的裝甲;76毫米火炮發(fā)射穿甲彈,射擊除車體正面以外的裝甲,85毫米高射炮發(fā)射穿甲彈,射擊坦克正面以外的裝甲。 這么說吧,委員會認為紅軍現(xiàn)有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發(fā)射現(xiàn)有的穿甲彈根本無法擊穿黑豹的正面。想要搞定黑豹,只能射擊黑豹的側面和后面。 說實話,這一結論震驚了軍 委,因為按照這份報告,一旦德軍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黑豹坦克,那紅軍辦法不多,除了裝備100毫米滑膛炮的t-54能夠在正常交戰(zhàn)距離摧毀黑豹,其余的坦克就只有送菜的份。 也就是說,紅軍的反坦克能力必須馬上提高,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份報告李曉峰也看到了,不過他對這份報告的評價卻不是太高,費得連科的調(diào)查委員會還是給裝甲兵留了面子。因為他僅僅向軍 委反映了黑豹的防御力,而沒有反映黑豹的攻擊力。 如果費得連科將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的實彈射擊數(shù)據(jù)給軍 委看看,那就不僅僅是震驚了!而這位費得連科大將之所以沒這么做,原因非常簡單,維護本軍種的利益而已。 因為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打t-34數(shù)據(jù)實在是太不好看(或者說太好看了)。這么說吧,kwk42 l70完全可以在1000到1500米的距離上摧毀t-34-76。尤其是t-34-76車體正面那個碩大的駕駛員出入艙口和車體機槍防盾,那就是阿喀琉斯之踵,只要中彈那必然玩完。 那位那位裝甲兵總監(jiān)為什么不提這個話題呢?原因非常簡單,說不得。此時,軍 委已經(jīng)被黑豹的技術性能給驚訝了,有想法立刻改進現(xiàn)有的坦克。而之前裝甲兵總監(jiān)可是對改進現(xiàn)有坦克興趣缺缺,認為紅軍裝甲兵在戰(zhàn)場上的優(yōu)勢較大,完全不需要改進。所以黑豹的出現(xiàn)讓裝甲兵總監(jiān)局是很尷尬的。 此時如果讓軍 委知道,在黑豹強大的火力面前t-34不堪一擊,那樂子可就大了,軍 委恐怕會認為t-34已經(jīng)沒有價值了,應該換一種更好的坦克來對付黑豹。 那這種更好的坦克是什么呢?是t-54,也可以是t-54的縮小版t-35。畢竟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t-54表現(xiàn)出了無以倫比的優(yōu)越性能,幾乎是單方面的虐殺黑豹。直接用t-54一統(tǒng)天下無疑是個很有誘惑力的想法。 而t-35的性能雖然跟t-34相差無幾,但是t-35的模板更好,而且北方工業(yè)已經(jīng)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t-35的改進計劃。此時改進版的t-35a已經(jīng)小規(guī)模的進入紅軍服役,是此次作戰(zhàn)中紅軍中另一種能在正常交戰(zhàn)距離上抗住黑豹雷霆一擊并擊敗對手的坦克。而此時的t-34是個什么狀態(tài)?還是老樣子,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改進。 如果讓軍 委的領導們知道了這一點,那他們會怎么選擇?恐怕沒有人愿意在t-34上浪費精力,直接量產(chǎn)t-35停產(chǎn)t-34吧! 這讓裝甲兵總監(jiān)局會很難堪,也讓總 參謀部很沒面子,要知道,在幾個月之前,圖哈切夫斯基可是要求停產(chǎn)t-35集中全力生產(chǎn)t-34的。幸虧當時李曉峰抵制了這個建議,保留下了t-35,否則現(xiàn)在紅軍裝甲兵就要倒霉了。 不過就算如此,裝甲兵總監(jiān)局還是很尷尬,所以在這個當口,干脆就不提黑豹的火力過于強大,只談黑豹的裝甲問題。頂多就是在決定了改進t-34之后,在加強火力的同時再增強防御。 應該說裝甲兵總局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卻不一定行得通,誰讓李曉峰是穿越來的,很清楚黑豹以及后來的虎王火力有多恐怖。所以在審閱裝甲兵總監(jiān)局的報告之后,他立刻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據(jù)說,我們的t-34跟黑豹的交換比很難看?” 費得連科有些尷尬,支支吾吾的想岔開話題:“黑豹依靠堅實的裝甲確實給我軍坦克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但是我們英勇的坦克手是可以克服這個問題的,我們有堅定的信念……” 李曉峰卻毫不猶豫地打斷了他:“我現(xiàn)在不是跟你談信念問題,而是跟你談技術問題。費得連科同志,請你告訴我,黑豹坦克的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性能究竟怎么樣?” 費得連科越來越尷尬,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應付:“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的性能還是很不錯的,能夠給t-34和t-35造成威脅。但是根據(jù)我們的檢測,該炮制造成本頗高……” 李曉峰又一次打斷了他:“什么叫性能不錯?什么又叫能給t-34和t-35造成威脅?費得連科同志,請你不要顧左右耳言他,現(xiàn)在軍 委想知道的是,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能在多遠的距離上摧毀我們的坦克!至于什么成本問題,那是德國人該考慮的,而不是我們!” 費得連科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如果有可能他真心不想回答李曉峰的任何一個問題,但問題是沒有這種可能,他必須如實的回答這些問題。 費得連科看了看圖哈切夫斯基,后者的表情也相當不好看,可見此時圖帥也是比較尷尬的。猶豫了半天,見圖哈切夫斯基沒有任何表示,費得連科才硬著頭皮說道:“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能在1000米的距離上有效的摧毀t-34和t-35的正面裝甲……” 李曉峰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當然,他很清楚費得連科在數(shù)據(jù)上還是注了水的。kwk42 l70 75毫米坦克炮完全可以在1200米的距離上打爆t-34,而t-34想要威脅黑豹卻必須很近很近。 不過李曉峰也不準備繼續(xù)給費得連科難堪了,反正他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現(xiàn)在裝甲兵總監(jiān)局無法糊弄事情了,而他將給t-35爭取到更好的優(yōu)先權。 所以他很快就說道:“同志們,從費得連科同志的剛才的話中,我們應該知道了,現(xiàn)在情況很嚴重。我們的t-34和t-35已經(jīng)喪失技術優(yōu)勢,為了打贏這場艱苦的戰(zhàn)爭,我們必須要對現(xiàn)有的坦克進行改進了。t-34需要立刻增強防御和火力,而t-35則需要全面停產(chǎn)之前的型號,轉而全力生產(chǎn)t-35a!” 圖哈切夫斯基不自覺的抖了抖眉毛,他有些驚奇,按照他對某人的了解,這么一個千載難逢的用來攻擊他的機會某人不應該錯過才是,可是剛才某人基本就沒有談過這個話題,反而是就事論事的說坦克的改進問題,難道某人轉性了,準備放他一馬? 李曉峰怎么會放水,對于圖哈切夫斯基的瞎指揮,他是相當惱火的,如果今天就能撤掉這個家伙,他絕不會等到明天。但問題是,這不可能,托洛茨基不會允許。 這一次之所以不提裝甲兵總監(jiān)局的問題,不痛打落水狗,原因很簡單,沒有必要了。根據(jù)李曉峰的了解,托派的核心小圈子已經(jīng)完全對圖哈切夫斯基絕望了,已經(jīng)做好了換人的準備,此時此刻正在緊鑼密鼓的培養(yǎng)華西列夫斯基。 對托派來說,圖哈切夫斯基僅僅是扶正華西列夫斯基之前的過渡而已,一旦時機成熟,圖哈切夫斯基立刻就會被放棄。既然圖哈切夫斯基注定了要完蛋,那他何必再這個已經(jīng)注定了要倒下的人身上花費太多的功夫。 現(xiàn)在要集中火力干倒圖哈切夫斯基不是不行,問題是不值得。這會兒對圖哈切夫斯基喊打喊殺,托派自然可以坐地起價,那時候要付出的政治代價太大。還不如等托派自己都忍不下去主動放棄圖哈切夫斯基的時候在搞事,那時候就輪到他喊價了。 是的,李曉峰一點兒都不急,所以對圖哈切夫斯基的攻擊都是點到為止,反而可以獲得一個顧全大局的好名聲。就比如這一次,連費得連科都必須承情,哪怕是李曉峰當眾讓他有點下不來臺,但畢竟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不是。 軍 委的會議結束了,結論也是非常簡單,t-34-85可以走上繪圖板了,另外t-35a在t-34-85誕生之前獲得了極高的優(yōu)先權。不過李曉峰并沒有滿足,而是囑咐人妖老哥:“要立刻加快t-54a的研發(fā)工作,重點是改進火力和火控!” 一場圍繞坦克的斗爭就此開展了,不管是德國還是蘇聯(lián)都在加快更先進坦克的研制,在未來,更強大的鋼鐵怪獸將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究竟誰才是陸戰(zhàn)之王,必須要分出一個高下。 不過在此時,李曉峰卻顧不上坦克問題了,會議結束不久,他就登上了專機匆匆地飛往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