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所以才有這次相看。 一見果然如說,甚至各方面都比傳話還好些。 周家當(dāng)然也很滿意。 一看張清敏就是大家閨秀,行規(guī)有矩,言行脫俗,氣質(zhì)清素如菊。 雖略略有點清高,也是讀書人家之貴。 細(xì)心的王氏倒是略略擔(dān)心了下,這女孩的那點小嬌氣,以后到了周家,遠(yuǎn)不如她娘家的舒適會不會習(xí)慣。 可又想到張家家教必是嫁雞隨雞,這種擔(dān)心也就一閃而過了。 至于周霖,看到他在事后有人說起時,他再次微紅的俊臉,足以說明他的滿意。 姝眉又為大哥高興又有點小遺憾,沒能看到現(xiàn)場版。 相看結(jié)果既然兩家皆滿意,便對親事達(dá)成默契,等八月秋闈周霖金榜題名后就過明路。 萬事俱備,只待八月榜花香。 三房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除了姝眉和霽哥兒陪趙老太太留在上都,其他人不久后就返鄉(xiāng)陪三爺父子備考去也。 姝眉心里對得罪七王爺?shù)膿?dān)憂,也被這離愁別緒和周霆小報沖沒了。 據(jù)周霆這個路透社消息:楊毅和七王爺早就一起回京了。 接下來姝眉的小日子就是這樣度過的: 和兩個堂姐或是談詩品花,或是裁衣刺繡。 照顧弟弟,承歡祖母膝下。 和大伯母學(xué)管家,和教養(yǎng)mama學(xué)規(guī)矩。 偶爾去別人家做客。 只是這偶爾的做客,居然差點給姝眉帶來一樁糟心親事。 要說這事還和楊毅沾點邊。 大爺周紀(jì)春的一同袍也姓楊,也是從四品武官,和楊毅家七拐八拐的連了宗。 周楊兩家女眷平時也有走動。 這個楊家的正房夫人萬氏只有一女,因久無子,把一姨娘所生庶子記在名下充嫡。 萬氏不傻,記在自己名下的庶子姨娘難產(chǎn)而死。 那孩子從小在她身邊養(yǎng)大,并不記得生母,跟自己親生的也差不太多。 這小子也爭氣,念書比他的庶長兄和兩個庶出弟弟都出色。 才十四歲就中了秀才,在附近小有才名。 因此雖是以庶充嫡,親事上也是比較有市場的。 萬氏在周家大姑娘婚禮上就注意到姝眉。 她覺得姝眉雖然家世不高,可也差不太多,很有發(fā)展?jié)摿Α?/br> 姑娘本身也上得了臺面,不算太委屈她兒子。 關(guān)鍵是好掌控,娘家不在跟前,跟前的伯父家暫時沒有男丁。 兒子雖是從小養(yǎng)大,畢竟隔著肚皮,萬一娶個不好掌控的媳婦,吹吹枕邊風(fēng),自己養(yǎng)了這么久,豈不白忙活了? 于是她和周大奶奶張氏含蓄的透了口風(fēng)。 張氏和老太太一分析,覺得這門親事倒可以考慮幾分。 周家不過只是幾分考慮,楊家那邊卻不知怎么就走漏了風(fēng)聲。 被當(dāng)事人之一楊家那假嫡子楊二曉得了,因此引起了一場風(fēng)波。 第十五章 楊二犯二 李七尋氣 四月的櫻花盛極一時,卻似來不及枯萎,便瞬間隕落。 遍地都是殘紅碎玉,無風(fēng)亦紛紛。 偶爾拾起一絲文藝范兒的姝眉,正手握大哥臨行時特意給她淘來的玉笛。 因抽條越發(fā)纖細(xì)的身形,翩翩獨立在花樹下。 她正沉浸在回憶現(xiàn)代笛子曲《亂紅》中。 此情此景恰合此意。 緩緩舉起玉笛,放到唇邊…… 花樹下的少女,站在漫天飛舞的花雨里,身姿纖細(xì)空靈,笛聲清幽感傷。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不遠(yuǎn)處的花叢后,不知何時有兩人靜靜佇立,聆聽良久。 周姝安癡癡沉醉妙曲中。 周姝靜心情卻復(fù)雜的多一點。初見這個樣樣不輸于她的小堂妹,一直在家里最受寵的她,是有點小小危機感的。 又想到她不過是鄉(xiāng)下來的,多少又有點小輕視和小排斥。 相處下來后才發(fā)現(xiàn),這堂妹性情隨和豁達(dá)卻不懦弱謙卑,和她在一起時很舒服。 平素除了針線上略略出色,其他方面都不顯眼。 今聽她一曲,才知以往她只是低調(diào)的不顯山不露水而已。 江南水土養(yǎng)人,本就不輸于她們姐妹的膚色更加水潤瑩白,更不用說本來就比她們出色的容顏。 此時景美,曲美,人更美。 她有祖母偏疼,母親也明里暗里多次稱贊。 卻從不在姐妹中掐尖兒張狂,連姝靜都自認(rèn)同樣情況下,自己做不這么好。 一曲終了,姐妹兩相攜而出。 姝安對著姝眉贊了又贊,還追問這首曲名和出處。 姝眉一一答,并承諾回頭給她抄一份曲譜。 姝靜贊了幾句后,給她提了個建議, 大姐姝顏來信,說是半月后京都皇家要舉行一次大型賞花會。 她給姝靜和姝眉尋了兩張?zhí)?,邀她兩去參加花會,期間有各種才藝表演。 姝靜建議姝眉到時候就吹這個曲子,一準(zhǔn)技壓群芳。 姝眉趕緊笑辭:“這樣的大場面,自該兩位jiejie去,我又哪里上得了臺面?” 姝靜頑皮一笑:“你問二姐,她敢去不?” 姝安的臉一紅,作勢要打她。姝靜嘻嘻笑著跑開。 姝安拉過姝眉的手:“別聽你三jiejie亂嚼蛆。這帖子本就是大jiejie替你尋的。連你三jiejie去,都不過是為了給你作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