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來的將軍穿了 第3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從廢柴贅婿開始、我把驚悚boss當寵物養(yǎng)[無限]、最強暴君系統(tǒng)、只婚不愛:戚總的百萬小嬌妻、我成了皇帝、戰(zhàn)爸歸來、炎黃神眷、史上第一宗、婚然天成、他的克星[校園]
“好,謝謝。”又得了個信息,看來工業(yè)卷以后也要贊著了,多了不但可以抵自行車票,還可以抵手表、收音機吧? 說到收音機,李蔓陡然想起一件事,爺爺給小蔓兒買的收音機,被季墨雅失手摔在地上,磕壞了外殼,拿去縣里修,人家說修不好,得換,目前他們沒有相同的外殼,得等采購下次去省城買一個回來。 現(xiàn)在不知道有沒有買到? 休息了,得過去問問。 …… 四張工業(yè)卷,換了兩張煙票,買了兩盒中華,然后李蔓又買了半斤奶糖,一塊洗臉洗澡用的香皂,一盒洗衣服用的皂液,一只25瓦的燈泡。 李蔓想要瓦數(shù)再大點的,奈何,這已是商店里最大的瓦數(shù)了。 拿著東西回去,周師傅帶著個徒弟已經(jīng)將線牽好了。 李蔓把燈泡連同煙一起遞了過去。 燈泡周師傅接過去,爬上□□就給裝上了。煙推了幾次,見李蔓給的誠心才收下,隨之拋了一盒給徒弟。 裝好燈泡,兩人開始踩著□□,拿著工具按照李蔓畫的形狀在垛木壁上開窗。李蔓抬腕看了下表,該上班了,拿出挎包里的本子、鋼筆,跟兩人說了聲,便放心地走了。 李蔓到辦公室,車永成埋頭寫著什么,江會計和陳兵在對倉庫的帳,白芹和豐高朗在前面幫忙還沒有回來。 默寫了遍商品目錄和價格,看了看,只有一個價格寫錯了,默念了兩遍,記住了。李蔓抬頭看了下對面,白芹和豐高朗還沒有回來,想來門市那邊還忙著呢。 想了想,李蔓起身跟江會計說了一聲,去了門市。 這會兒顧客不多了,營業(yè)員輪流去食堂吃飯,白芹和豐高朗就幫忙頂著。 李蔓看了圈,稍熟一些的衛(wèi)生紙柜臺的女營業(yè)員換了人,應(yīng)該去吃飯了,煙酒柜臺的鄭同志還在。 腳步一轉(zhuǎn),李蔓走了過去:“鄭同志,我?guī)湍憧磿海闳コ燥埌???/br> 白芹眉頭一皺,揚聲道:“李蔓,你剛來,商品都認不全,搗什么亂啊,趕緊回去把目錄上的商品認認,再背背價格?!?/br> “我都記下了,”怕白芹不信,李蔓點著拒臺里的煙酒道,“短中華,0.62元/盒,大前門,0.39元/盒,海濱,0.23元/盒,金魚,0.15元/盒,葵花,0.09元/盒,福牌,0.065元/盒,散裝瓜干酒,0.60元/斤,”頓了頓,李蔓接著又道,“竹葉青,3元/瓶,零賣0.27元/斤……” “你、你都記住了?”白芹震驚道。 李蔓:“總共沒幾頁紙?!?/br> 一眾營業(yè)員,咋舌! 有人不信,隨手一指自己的柜臺,“李同志,火柴多少錢一盒?” “兩分?!?/br> “食鹽呢?” “一毛三,一斤?!?/br> “醬油呢?” “兩毛一斤。” …… 鄭同志豎了豎大拇指,主動道:“李同志,來來,我給你說一遍,付賬的流程,卡片的寫法?!?/br> 李蔓過去,聽他說了一遍,點了點頭,表示記下了,怕他不信,又復(fù)述了一遍。 “行了,李同志,這兒就交給你了?!编嵧菊f著,掀開隔板,走了出來。 李蔓一口應(yīng)下,進去放下隔板,站在柜臺前當起了營業(yè)員。 來買煙酒的不少,有紅旗農(nóng)場的知青,有哈尼族、拉祜族和傣族的漢子或老人。 李蔓笑容親切,待人溫和,取貨寫卡利索,哪個族的話還都聽得懂,并能接上幾句,一時間好評如潮。 一個半小時后,鄭同志吃完飯,休息夠了,過來接班,去劉麗那拿卡對著貨點了一遍,忍不住贊道:“李同志,你怎么做到的?賣的貨都要跟我上午11點那會兒持平了?!?/br> 雖不如他12點至2點賣的多,可也了不起了,要知道李蔓過來接手時都2點半了,2點半到4點,趕集的人不是正在準備回去,就是已經(jīng)回去了。 “運氣好吧?!崩盥崎_隔板,出來道,“你忙,我回去了?!?/br> “唉,等等?!编嵧菊f著,忙掏了幾顆糖遞了過來,“謝禮,收下吧,要不然下次我都不好意思請你幫忙代班了?!?/br> 一分錢一顆的水果硬糖,他給了四顆,對于鄭同志來說,還真不值當什么,要知道,酒煙柜臺的營業(yè)員,工資可是全門市最高的。 相對的,這個位置也不是誰都能站的,要么有人脈,要么有能耐。 想明白了,李蔓伸手接了,“我剛來,工作不忙,中午你要替班,跟我說一聲?!?/br> “好哩,那明天中午麻煩李同志了?!?/br> 李蔓愕然,這人還真會順桿子往上爬:“……好?!?/br> 大家哄笑,白芹沒好氣道:“鄭納,你可真夠摳的,李蔓為你賣了那么多貨,就給了幾顆糖,還想繼續(xù)使喚!” “就是、就是,鄭納,你人脈廣,李同志剛來,人家?guī)土四?,你不幫忙討換個凳子或是小桌什么的?” 其實會計室過來,是義務(wù)幫忙,大家這么說,既是打趣,又是真想讓鄭納出點血,誰讓他工資那么高,還想借李蔓多撈點獎勵呢。 作者有話要說:原來的“服務(wù)員”錯了,商店門市應(yīng)該是“營業(yè)員”,這章改了,前面我寫修修。 小天使們晚安。 感謝在2021-05-19 22:17:39~2021-05-20 17:43: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蘿莉秀秀是御姐3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番茄醬30瓶;甜妞09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32章 四顆糖,李蔓給白芹、豐高朗一人一顆,自己剝了一顆吃,三人含著糖從門市出來,往辦公室走去,路上,豐高朗好奇道:“李同志,你會好幾個民族的方言嗎?” “也就附近民族的方言能聽懂,會說幾句?!蔽麟p版納畢竟不是白族的聚集地,從小學(xué)起,她身邊就多了漢族和傣族的小朋友,到了初高中,又增加了哈尼族、彝族和拉祜族,雖然人數(shù)都不多,可每次分班總有那么一兩個。 一個班里相處久了,一些簡單的對話還是會說的。 “這就很厲害了!”白芹道,“交流起來,不用在你比劃我猜了,減少了很多麻煩?!?/br> 來南猛壩商店買東西的,多是附近村寨的少數(shù)民族和前面紅旗農(nóng)場的知青,知青還好,交流順暢無阻礙,消費也不低,可相對的他們買的東西也單一,吃喝穿。 不像少數(shù)民族群眾,什么油鹽醬醋、五金農(nóng)具、鋼精鍋、手電筒、長筒雨鞋、結(jié)婚用的床單被面毛巾枕巾、散裝煙酒等,品種多樣,商店人旺氣旺,才能一擴再擴。 可就是這么一幫顧客,他們卻常常疲于應(yīng)付,主要原因是交流起來有障礙。不是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就是他們聽不懂營業(yè)員帶了蘇北或是滬市口音的詢問。 “是啊,若是能聽懂他們說什么,就不會拿錯東西,裁錯布的尺數(shù)了,”別看才在門市待了三四個小時,豐高朗便對此深有體會,“李同志真的很適合營業(yè)員這個職位。” “會計也不錯,我挺喜歡的?!崩盥f完,轉(zhuǎn)而疑惑道,“那怎么沒有在附近村寨招營業(yè)員?” “咋沒找,問題是,一個村寨也沒有倆讀書的,有個小學(xué)畢業(yè),不是在大隊當隊長就是會計,初中畢業(yè)都能去縣、鎮(zhèn)當干部了。你看咱商店不遠有所小學(xué),是不是覺得讀書不難?”白芹搖了搖頭,“附近的孩子離家近,上下學(xué)還好,可就這樣,小學(xué)畢業(yè)的也沒有幾個,更別說去縣一中讀初中高中了?!?/br> 窮啊,一年下來,學(xué)費書本費加起來,對一個家庭來說可不低。供一個孩子,一家都得勒緊褲腰帶。要是再去了縣里,食宿又是好大一筆。而且現(xiàn)在上初中也不是誰都能上,要推薦,看出身、看表現(xiàn)。 再有一點,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遠見,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有那個讀書的時間,大人更想讓孩子多打一捆柴,多放幾只羊,增加點收入。孩子們呢,光一個普通話,就讀得他們腦殼疼,還有什么平舌音、翹舌音,太難了!相比讀書,他們更喜歡滿山撒歡地跑,摘些果子,捉只野雞貼貼饑餓的肚子。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一個,路難行。 哈尼族村寨在林海,彝族在海拔幾千米的地方,出來上學(xué)何其難啊! 還有些村寨在大山深處,幾乎于世隔絕。 而不識字、不識數(shù),卡片不會寫,數(shù)目點不清,來了還不是凈添亂。 豐高朗:“其實還有一個辦法,我們可以請人來教我們學(xué)習(xí)傣語、哈尼族語和拉祜族語啊。” 白芹失笑:“學(xué)一門外語都難,你還要大家學(xué)幾門!好,就算大家愿意學(xué),誰來教呢?你要知道,便是同為傣族,生活的地區(qū)不同,語言也是有所差別的。” “李同志啊。” 李蔓一愣:“我?!” 豐高朗點頭:“嗯?!?/br> “別、別,”李蔓忙擺了擺手,“我就會幾句簡單的日常用語,口音跟他們還有些不同,哪能教人啊?!?/br> “其實,”李蔓繼續(xù)道,“沒有你們說得這么嚴重,大家在門市待久了,便是不會說,也能聽懂幾成。” 這倒是真的,特別是有些老員工,不但聽得懂,還能跟老鄉(xiāng)攀談幾句呢。 “哦,對了,”李蔓主動轉(zhuǎn)移話題道,“豐同志你跟著誰???做什么工作?” “我跟著車同志,從事日用商品倉庫保管和調(diào)拔,聽車同志志說,有時也要到縣百貨公司采購?!?/br> “哇,”李蔓贊道,“挺好的!”采購啊,可以經(jīng)常去縣城。 豐高朗咧嘴一笑,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我也覺得挺好的?!?/br> 說話間,幾人踏入了辦公室。 “白芹,”江會計拿了一撂本子遞給她道,“東西核過了,沒問題。” 白芹接過,分了一半放在李蔓辦公桌上道:“你看一下,上月的物價變動和商品調(diào)撥都在這里了。” “好。” 李蔓拿起一本日用商品,翻開看了遍,基本上浮動不大,又拿起了一本五金農(nóng)具…… “當當……” 下班了。 李蔓將本子還給白芹,由她鎖進后面的文件柜里,拿著竹筒就往簡易房趕。 遠遠地,李蔓就見窗開好了,在靠頂?shù)牟课?,開的挺大,還給裝了竹制的紙糊格窗,下面支著根木棍,窗戶半開。近了,門口的石頭已經(jīng)搬走,換了個一米多寬,五層的木制□□。 門關(guān)著,周師傅和徒弟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走的。 李蔓推門進屋,不用拉燈,屋里就很亮堂,左右看了看,地面很干凈,開窗掏出的木屑都給清理了。 放下竹筒,李蔓抱著椅子往窗下一放,站上去,伸手取下木棍,窗格便緩緩合上了,再一推又開了,試了幾下,李蔓才笑盈盈地跳下來,揣上錢票,拿上碗筷快步去了食堂。 包谷稀飯,糯米團,青芒果配了辣椒,還有一個野菜湯。 “小蔓,”白芹招手道,“這邊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