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不可思議的結(jié)盟
元放鶴沉默了一下,他隨意地打量了一眼宗政無憂,卻被她眼中堅定的目光而遲疑了一下,這是一種志在必得的眼神,元放鶴笑了一下。 想必使節(jié)也清楚昭國現(xiàn)在和燕國結(jié)盟有多么不現(xiàn)實,想要讓昭國相信北國,需要互換人質(zhì)并且先給昭國一年的稅收展現(xiàn)一下你們的誠意。元放鶴道。 宗政無憂看到元放鶴臉上帶有深意的笑容,心中頓時五味陳雜,一年的稅收的話,是讓目前天災(zāi)頻發(fā),收成不足的北國好幾年也喘不過來氣。 這個條件太苛刻了,四分之一的稅收,或者勝利以后,給貴國一半北國的藩鎮(zhèn)如何?宗政無憂道。 元放鶴打著扇子,笑道: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畢竟燕國的虎狼之師,我也見識過。為了讓燕國保證自己不會再滅亡北國以后,立刻趁勢滅掉昭國,我也只能如此了。 宗政無憂道:那北國方面有什么抵押?如果,如果我們給昭國一筆巨額的稅收,而昭國在燕國和北國之戰(zhàn)中反水,那我們也就得不償失了。 元放鶴把扇子收了起來,出來一個黃門太監(jiān),道:陛下,御史大夫過來找您,說有要事稟報。 使節(jié),我現(xiàn)在還有要事處理,其他的事情就以后再行商議吧。元放鶴說著就揚長而去。 宗政無憂的眉毛輕挑,她已經(jīng)看出元放鶴剛剛收起扇子的行為是在放暗號,因為宗政無憂的要求元放鶴一時難以回應(yīng),所以打算回去跟昭國一方的臣子先行商議。 不過,這倒也是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昭國一方已經(jīng)開始考慮要不要和燕國結(jié)盟的事情,宗政無憂松了一口氣,便走出宮去。 巖夏城的寒冰已經(jīng)解凍,一些綠色的枝椏已經(jīng)從地里冒了出來,宗政無憂想起自己從現(xiàn)代來到古代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些日子里,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太多。 春夏秋冬,轉(zhuǎn)瞬之間又是一個輪回,宗政無憂從花叢里折斷一個剛剛發(fā)出萌芽的嫩枝。 姑娘,這花是太穆皇后生前所種,不能隨便折的。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讓宗政無憂停止了手上的動作。 宗政無憂回過頭去,大量說話的那人,只見他身著一襲黑色的朝服,衣領(lǐng)上逢著金線,頭上戴著高高的朝官,看來此人應(yīng)該不是宦官,而是一個高官顯貴。 是我一時沒有注意,請大人勿怪。宗政無憂拱手對那人行了一個禮。 那名男子笑道:我自然不會怪罪你,不過這柳枝可是陛下生前最喜歡的太穆劉皇后生前所種,陛下平日待之如同最珍貴的物事,平日里經(jīng)常來此悼念。這回還好只是被我看到,如果被別人看到大做文章…… 宗政無憂心中一凜,她沒想到自己隨手就犯了這么大的過失,她平常也是把燕國的宮廷當自己家后花園,每日隨便采摘些花草存放起來,現(xiàn)在在昭國她就隨手這么做了,現(xiàn)在才知道差點釀成大禍,宗政無憂錘了一下腦袋。 多謝公子提點,以后必不會再犯。宗政無憂道。 那名男子不再糾纏這個話題,道:姑娘身著紅衣官服,如果我猜得沒錯,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燕國使節(jié)宗政無憂吧。 宗政無憂的雙手,道:正是閣下。請問公子尊姓大名? 男子輕輕笑道:吾乃淮安王元鳳時。 宗政無憂又感到自己又認錯了人,尷尬地笑道:臣又冒犯殿下了。 男子笑著看了一眼宗政無憂,道:無妨。然后便繼續(xù)入宮趕路,宗政無憂卻被男子剛剛的一眼看得有些發(fā)憷。自己剛剛還覺得這元鳳時是一個如沐春風的人,可是宗政無憂卻敏銳地從元鳳時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很銳利的東西。 這是一種刺探吧,宗政無憂的臉上冒上了汗珠,心想對于皇家來講,或許墨藍玉和拓跋羽這種天真之人才是異數(shù),大概大多數(shù)人就像太史煌一樣,步步心機。 昭國這個地方,并非燕國和北國這種鮮卑游牧民族,而是正統(tǒng)的南方中原民族,對于儒教有著深厚的繼承,相對于燕國和北國有很多規(guī)矩,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但是激烈的斗爭仍然是存在著的。 元鳳時來到了宣室殿,看到元放鶴正在沏茶。 兒臣參加父皇。元鳳時道。 元鳳時,是元放鶴的長子,母親只是一個卑微的宮人,生下他以后就已經(jīng)去世,他并不受到元放鶴的寵愛,但是因為他一直非常賢能,所以朝臣稱述他的很多,這些稱述之詞,也讓元放鶴注意到他,有事情經(jīng)常與元鳳時一起商議。 平身吧。元放鶴道:剛剛燕國使節(jié)宗政無憂過來談跟我談結(jié)盟之事,我本來想把她幾句話打發(fā)了,不過她說可以先行給昭國一年的稅收。對于此事,你怎么看。 元鳳時略微思索了一番,便道:燕國人狼子野心,鼠目寸光,現(xiàn)在雄踞關(guān)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還兼并了云國,目前是四國之中最強的一方,燕國的這種情形與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何其相似。現(xiàn)在我們對它虛與委蛇,坐視它做大,日后恐怕…… 元放鶴聽及此處,思索了一下,又搖了搖頭,道:你所言確實有理,但是……元放鶴欲言又止。 元鳳時看出了元放鶴的意思,就是他想要得到燕國許諾的利益,但是又想要背棄燕國,這話自然不好直接說出口。 父親的想法是可行的,不過燕國一方肯定也會有所防范吧。元鳳時道。 元放鶴嘆了一口氣,道:是啊,要不就和燕國和親看看吧。 元鳳時道:這是一個好主意,但是是要和公孫閻和親,不是和燕國的傀儡皇帝和親。 元放鶴捋了捋胡須,笑道:這是自然,不過為了穩(wěn)妥起見,我看還應(yīng)該派去一個人質(zhì),你看派誰比較好呢。 元鳳時心中一動,元放鶴現(xiàn)下已經(jīng)生育了三個兒子,他是庶出的長子,其他兩位皇子都是太穆皇后所生的兒子,對于元放鶴來說,或許只有他們才算是愛子。而自己只是一個注定作為陪襯的庶子。 元鳳時曾經(jīng)給昭國的軍事出過很多計策,后來卻受到元放鶴的猜忌,被元放鶴命令快點就蕃離開巖夏城,元鳳時當時心中很是失望,但是仍然心甘情愿地來到了封地,幾年之內(nèi),元鳳時就興商業(yè),勸農(nóng)桑,把那個地方治理地井井有條。哪怕災(zāi)年也沒出現(xiàn)過饑荒。 如果元鳳時是一個嫡子多好,那樣就不用被猜忌了。元鳳時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