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夢醫(yī)師 第16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魔尊徒弟不對勁、分手后我被小狼狗盯上了、冒充萌新后我掉馬了、穿成亡國公主后、蓄謀沉歡、抱我、喂養(yǎng)一個綠茶小夫郎、風情萬種(NP、高H)、寫前男友rou文的下場、初戀怎么這么甜啊
或許我這個解釋有些牽強,但他給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仔細想來,或許因為他的咳嗽已經(jīng)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所以我心理才會有傾向性的評價。 光靠猜測是一件毫無意義的行為。 我假裝什么也沒有發(fā)現(xiàn),把身體坐正,心想如果他真的是梁家偉本人,待會兒一定會露出更加明顯的破綻。 客車這個時候已經(jīng)駛離了那條最難走的小窄道,開到了主干一點的路上,速度也加快了許多。 感覺客車司機好像都為此松了一口氣,看來被這段路搞得頭疼的人不止有我和林若兮。 此后又過了幾分鐘,林若兮也醒了過來。 由于之前做了那個不好的夢,看到林若兮醒過來,我甚至有點害怕,心說,林若兮該不會真的像夢里那樣,突然就失去了記憶吧? 然而醒來后的林若兮先是對著我笑了笑,隨后就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 這個舉動實在太惹人愛了,仿佛往我體內(nèi)打了一針催情劑,令人心神蕩漾。 我把她摟過來,也忍不住朝她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林若兮說的沒錯,經(jīng)歷了這么多事,我們倆的感情反而變得更深了。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愛情經(jīng)不起平淡,卻經(jīng)得起風雨。往往是越折騰的愛情,越加堅固。 這種現(xiàn)象用心理學(xué)也能解釋,其實是一種“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yīng)”,心理學(xué)上也稱之為“禁果效應(yīng)”。是指兩個人在進入一段戀愛關(guān)系之后,如果這段感情受到了外界某種因素的阻撓,阻撓的力量反而會促使戀人更加堅定地捍衛(wèi)自己的戀情。 不僅是西方,中國也有很多愛情故事有“禁果效應(yīng)”的痕跡。 最為典型的要數(shù)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兩個人的愛情受到女方家里的種種阻攔,最后不僅沒有斬斷兩個人的愛情,兩個人反而殉情而死,最后變成蝴蝶,雙雙飛入九霄。 類似的故事還有白蛇傳,惹人討厭的法海想盡一切辦法破壞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反而令兩人的愛情故事成為千古佳話。 還有牛郎織女的男女主人公,兩人中間隔著一條銀河彼此遙遙相望,一年只有在七夕節(jié)這一天的晚上才能見上一面,互訴衷腸,愛情卻并未打折扣。 禁果效應(yīng)如果進一步解釋,其實是一種逆反心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主心理和逆反心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是靠著自主心理去做事情。當戀情受到外界阻撓時,不管這種阻擾力量是人,是時間亦或是環(huán)境,當我們不得不做出某種違背自主心理的選擇時,就會因為自主性被限制而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 阻撓的力量越大,逆反心理就越強。 這其實是人在面臨得不到或者即將失去的恐懼時產(chǎn)生的最自然的反應(yīng)。 可愛情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即便我能通過心理學(xué)來解釋我和林若兮愛的如此強烈的原因,我對她的愛卻沒有打一絲一毫的折扣。 然而我們倆所處的空間實在有限,不方便做一些更加親密的舉動,因此簡單地親一親后,兩個人都自我控制了一下。 林若兮忽然湊到我耳邊說:“親愛的,你猜我剛剛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 看她一臉神秘的樣子,我好奇心被勾了起來,問道:“夢到了什么呀?” 林若兮說:“我夢到咱們倆反過來了。” “反過來了?什么意思?” “就是失憶的那個變成了你,而我則成為了那個處在痛苦中的人。” 說完這句話,她又湊過來親我一下,然后語氣溫柔地說:“所以我現(xiàn)在完全能體會你當時心里的難過,好心疼你??!” 我會心一笑,小聲說道:“至少等到了好的結(jié)局,之前的辛苦就沒有白費。” 林若兮微微蹙起眉頭:“如果我一直都沒有恢復(fù)記憶呢?你怎么辦?” 這個問題簡直為我量身定做,因為我不知想過多少次。 我表情認真地說:“我會獨自一個人走完一生?!?/br> 林若兮先是表情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眼圈接著就紅了。 我擦掉她隨后流下來的眼淚,對她笑笑說:“不要再為這件事難過了,我們倆現(xiàn)在重新走到一起,任何事都別想把我們再分開。” 林若兮也表情堅定地點頭。 她忽然問:“對了,讓我恢復(fù)記憶的人是梁家偉那個古怪老頭吧?” “當然?!?/br> “這么說,我應(yīng)該要感謝一下他,不過看來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br> 林若兮話音剛落,客車司機就來了句:“前面有個休息區(qū),你們要不要去上個廁所。” 林若兮立刻就問:“還有多久能到?” 司機稱:“繼續(xù)開的話,大概還有個二十分鐘吧?!?/br> 我聽了不由咋舌,花甲子村居然離鎮(zhèn)上如此之遠,已經(jīng)開了那么久的路,居然還要二十分鐘。 看來我和林若兮昨天的選擇是對的,如果不坐車靠走的,估計又要昏死在馬路邊。 “我去一下吧?!绷秩糍庹f。 “好嘞。”客車減慢了速度,緩緩?fù)T诹寺愤叀?/br> 后面坐著的中年人似乎比我們還要著急,車幾乎剛停穩(wěn),他就快步從我們的身邊走過,從打開的車門下了車。 我本想找出點破綻,卻根本沒看清什么。 然而我轉(zhuǎn)過頭來看林若兮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她的表情有些不對勁。 “怎么了?”我小聲問。 林若兮把我拉過去,在我耳邊輕聲低說:“梁家偉沒有死,剛剛下去的那個人就是他!” 第307章 社會性死亡 萬萬沒有想到,我剛剛猜測的事情,居然被自己心愛的女人輕而易舉的實錘了。 不過與此同時,我也疑惑心四起,但沒有立刻在車里詢問,而是先和林若兮一同下了車。 所謂的休息區(qū)和高速上的服務(wù)區(qū)不同,之前是一個頗具規(guī)模,比較集中的汽車修理廠,但由于某種原因,這里很多店都不做了,只剩下零星幾家還在干,反而成了一條無盡馬路上臨時休息的地方。 前往這里衛(wèi)生間的路上,我四下看了看,沒有看到剛剛下車的中年人,然后問林若兮,她為什么一口咬定那個人是梁家偉。 “因為他的手。”林若兮有些激動地說,“那個人右手的拇指少了半截。我曾經(jīng)被那只手用匕首抵住脖子,印象太深刻了,化成灰我都認得!” 這么說,和我同坐一輛車的人的確是梁家偉。 我之前還有些納悶,如果梁家偉是吳海洋的父親,大概也就五十出頭,怎么會老成這樣? 看來梁家偉之前在村子里是一種形象偽裝,這樣的話,如果有人拿他之前的照片到村子里去找他,大家都會說沒有見過,他則會趁機開溜,或者像之前對付我和林若兮那樣,在小木屋那里設(shè)好陷阱企圖滅口。 林若兮忽然問我:“你覺得他為什么又會從村子里跑出來,是覺得這里不安全單純的逃跑還是怎么?” 我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卻搖了搖頭道:“說不好,這個人的脾氣很難摸透,實在難以揣測到他的真實想法?!?/br> 林若兮去衛(wèi)生間的時候,我也進入男廁,打算找一找那個人,但沒有發(fā)現(xiàn)他。不知對方是隨便找個地方解決了還是怎么。 我和林若兮再度回到車上時,中年男人已經(jīng)坐到了車上,腦袋上仍舊頂著帽子。 我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如果梁家偉的身體情況真如他自己所說,已經(jīng)即將燃到盡頭,那么他繼續(xù)逃跑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 或許他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危險,不想無動于衷,這次逃出來,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救他。 不過這些想法都是毫無意義的猜測,不管他是什么目的,暫時我想不到他跑出來對我們是否有利,眼下我們還要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的。 到了鎮(zhèn)上,汽車在指定地點停車,司機得知我們倆要去交警隊,告訴我們倆大概的位置,走路只有十分鐘的腳程。 中年男人在我們問路的時候下了車,不知道要去哪里。 我和林若兮已經(jīng)顧不上他,快步趕去交警隊。 找到那里時,林若兮很快被確認了車主的身份。但要把車順利取出,還需要走一些流程。 我趁著這個時間立刻取出車上的手機,萬幸還能開機。 打開手機后,我快速給李博學(xué)撥了個語音通話。 等待他接通的時候我還在想,那些特別方便的聊天軟件看來也有弊端,之前沒有語音通話,我們和人聯(lián)系都是打手機號,常聯(lián)系的人的號碼都能背下來,現(xiàn)在這種背號碼的能力不知不覺就被閹割了。 而手機聊天軟件又不能隨意在陌生手機上登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了手機,甚至都沒有辦法和熟悉的人保持聯(lián)系。 電話接通后,我立刻焦急地問起吳海洋的情況。 李博學(xué)稱吳海洋的狀態(tài)還算穩(wěn)定,我聽后立刻松了一口大氣。 但他之后又加了一句:“不過你們還是快點回來,醫(yī)生說他身體某些指標不太好,可能會在幾個小時后出現(xiàn)異常?!?/br> “然后呢?”我問。 “然后就會危及生命!” 我感覺腦子瞬間酥了一下。 掛斷電話,我把情況告知了林若兮。 好在車子很快就取了出來,盡管車身有幾個地方受損,但是勉強還能開。 我和林若兮于是立刻折返。 或許由于偷車賊已經(jīng)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開車回去的路上,林若兮沒有聊和自己愛車有關(guān)的話題。 她先是和我聊了一會兒吳海洋,稱皮特張那個人不靠譜,所提供的辦法也未必可行,所以我們倆要做好會失去吳海洋這個朋友的心理準備。 氣氛一下子傷感起來。 林若兮接著又說起了我們倆之間的事兒。 或許是因為傷感的基調(diào)已經(jīng)定了,她在聊起我們倆的事情時,也顯得有些悲觀。 “你覺得咱倆什么時候公開關(guān)系比較合適?”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我正在用心思考的時候,林若兮嘆了口氣:“我和李博學(xué)結(jié)婚這件事搞得人盡皆知,如果我毫無緣由的和他離婚,而和你走到了一起,估計大眾不會理解,我沒準會被貼上婚內(nèi)出軌,甚至蕩婦之類的標簽,被社會性死亡的。” 聽到“社會性死亡”這幾個字,我頓時冒出一身冷汗。 社會性死亡這個詞其實很早就出現(xiàn)了,但最近幾年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 社會性死亡背后的力量,其實就是網(wǎng)絡(luò)暴力,是一種最為可怕的輿論暴力。 多年來,因為被社會性死亡,而輕生自殺的人并不鮮見,甚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被社會性死亡的人就算心里十分強大,不會選擇自殺,也會被迫逃離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鄰居,被“人rou”,被“網(wǎng)暴”,令人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