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當(dāng)天與暴君有了咒力、[頭文字D同人]秋名山車神重生了、兄弟,來份82年的沙雕、在影帝成名前懷上他的崽、極拳暴君、氪金戀愛法則、影帝總想和我組cp、我把真愛換了一千億、教練他又甜又純情[電競]、早知道我就不裝了
作者有話要說: 心中默念三遍:趙云是攻趙云是攻趙云是攻 第100章 月色極為皎潔。 寒冬早已過去,廬江春天的夜,既不陰寒,也不濕熱,正是一年最好的時候。 凌寒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他并沒有困意。 不僅不困,心里反倒有一種煩悶感。 他便用右手撐著下顎,擱在石桌上。視線放空,聆聽著遠(yuǎn)處似有若無的蛙叫聲。 已經(jīng)解決掉了揚州的叛徒。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向諸侯們復(fù)仇了。 袁術(shù)并不需要放在心上,什么時候出兵都沒有問題。 至于北邊的曹cao與袁紹——就在今日中午,凌寒收到了徐州發(fā)來的最新軍事情報,曹cao幾乎無損地打敗董卓,收服了西涼兵。 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是因為董卓麾下的第一大將呂布反戈,出其不意地斬殺了董卓。 除了呂布以外,郭汜似乎也與曹軍早有勾結(jié)。 而另一位大將李傕,則是在董卓被呂布?xì)⒌舻耐瑫r,選擇向呂布投降。 少數(shù)對董卓忠心耿耿的西涼人,如李儒華雄等人,盡數(shù)被斬殺。 盡管識破了王允的美人計,可董卓依舊死于呂布之手。 漢獻帝也還是落到了曹cao的手里。 看起來與歷史一致。 但凌寒心知肚明,此時的曹cao,軍事實力卻與歷史上官渡之戰(zhàn)前完全不同。 即使不能燒掉袁紹的烏巢,也未必會輸。 現(xiàn)如今,曹cao已經(jīng)離開東郡,屯兵于兗州西北邊境,準(zhǔn)備與袁紹大戰(zhàn)。 等到對方打敗袁紹,吞并袁紹三州之地,將會更為強大。 因此,對凌寒來說,偷襲東郡,不僅僅是報仇,而且還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師弟還不睡么?” 趙云不知什么時候回來的,凌寒毫無所覺。 他望向趙云,頓了頓道:“全柔……” 趙云答道:“已經(jīng)伏法?!?/br> 凌寒點了點頭。 他原先十分痛恨這個叛徒,可得知了對方的理由之后,反而沒有那么憎恨了。 當(dāng)然,對方做出了那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留下性命的。 趙云又道:“方才我聽糜先生說,全柔在揚州雖沒有其他族人,卻有一個五歲的兒子?!?/br> 凌寒想了想道:“好好安頓他吧。過一些時日,我會開設(shè)書院,到時候送他進去讀書。” 趙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原本也認(rèn)為師弟應(yīng)當(dāng)不會將那名稚子一并處死。 但,送對方去讀書,又是另一回事了。 凌寒并不覺得一個小孩子會對自己造成什么威脅。 等他讀了書,明白父親為什么會死,如果仍然敵視自己,那只能說明自己的教育太過失敗。 事實上,正如凌寒所預(yù)料得那樣。 很久很久以后,全琮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將領(lǐng)。 他并沒有因為父親之死心生反意,反而因為受益于書院,竭盡全力維護書院的地位,與那些想要瓦解書院、繼續(xù)壟斷知識的世家頑固分子作堅決抵抗。 或許是夜深人靜的緣故。 凌寒因為全柔的事情,產(chǎn)生了一絲遲疑。 他忍不住問道:“在師兄看來,我做得對么?” 想要戰(zhàn)勝曹cao本身就不簡單。 更何況,對方的陣營里也有一個穿越者。 眼下自己所施行的改革,弊端還在自己控制的范圍以內(nèi),獲得的益處也大于弊處。 可要是繼續(xù)做下去,比如開設(shè)書院,一定會繼續(xù)引起世家的不滿,消耗己方的凝聚力。 其帶來的益處,需要許久之后才看得到。此時此刻,它幾乎有害無益。 然而另一方面,在戰(zhàn)爭時期,外部矛盾遠(yuǎn)遠(yuǎn)超過內(nèi)部矛盾的情況下,改革的阻力是最小的。 如果什么都不做,等到戰(zhàn)爭結(jié)束,自己再想要打破世家在政治上的壟斷,難度無疑會增大數(shù)倍。 這是一個難在當(dāng)下,還是難在未來的抉擇。 趙云道:“師弟所做的一切,皆于百姓有益,自是無錯?!?/br> 凌寒聞言笑了笑:“那可未必?!?/br> “此刻,揚州百姓比起從前的確好過許多,如果我能打敗所有諸侯,讓天下百姓都能像揚州百姓一樣,這對他們來說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br> “但是,如果我想要使揚州百姓生活得更好,繼續(xù)做更多的變動,那就可能使得我遭受失敗?!?/br> “到那時候,百姓們便連現(xiàn)在的日子也過不上了?!?/br> 趙云微微擰眉。 他并不覺得師弟的做法有何不妥,只是一時也想不到該如何反駁。 就在凌寒以為對方不會回答,站起來準(zhǔn)備回屋休息時。 趙云驀地開口道:“師弟的所思所做,天下有識之士都會看得到,感受得到?!?/br> 凌寒微怔。 他沒有回頭,聲音卻十分堅定:“謝謝師兄?!?/br> 兩日后,孫策秘密來到了廬江。 孫策雖然以驍勇聞名,卻不是有勇無謀之輩。當(dāng)他從弟弟那里聽說,長沙王隱瞞行跡,寧可造成人心混亂也不愿暴露自己還活著的消息時,他就意識到,殿下是有北上攻伐之心了。 他不知道長沙王殿下究竟在北方遭遇了什么。 可是,如果五方諸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劫殺殿下,想必應(yīng)該做好了萬劫不復(fù)的準(zhǔn)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