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8)
書迷正在閱讀:cao她止渴(1V1,H)、我的戀人讓我san值狂掉、男歡女愛(高干,高H)、寵妻不膩:顧少,超給力、嫁雙生、在林先生心上開一槍、【架空民國NP】暗娼、薄荷糖(h)、迫嫁王妃【短篇高h(yuǎn)】、被迫還俗后(1v1,SC)
這些細(xì)節(jié)看起來不起眼,甚至粗心一點兒都客人都注意不到,但沈魚還是這么要求了。 一下子多了這么多新店員,難免有老客好奇打聽,這才直到沈記要在市中心開分店了。 沈魚趁機(jī)打了波廣告,把新店地址和開業(yè)時間都說了一下。 有的不住附近的,聽到這個消息紛紛高興起來,尤其是離分店更近的,當(dāng)然更愿意去離家近的地方吃飯。 兩家店味道一樣嗎?有客人問,這種就是特別在乎味道口感的。 沈魚當(dāng)即保證:當(dāng)然一樣,一模一樣的配方,連辣椒油都是一樣的,您直管去試,要是味道不對,您來找我。 行,有小老板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是啊是啊。 客人們笑起來,有腦子轉(zhuǎn)得快的,又問:那分店開業(yè),有九折嗎? 這一問,可激起其他客人的興趣了。 當(dāng)初開業(yè)三天九折,就有好些客人沒有趕上,后來聽說了,懊惱不已,覺得自己虧了。 現(xiàn)在一聽還有機(jī)會,可不就激動起來了。 有。沈魚當(dāng)成承諾:以后但凡沈記的店,開業(yè)三天,一律九折。 好!店里的客人齊聲叫好,一個個躍躍欲試,不管是不是住附近的,都不打算錯過這次占便宜的機(jī)會。 九折啊,哪怕坐公交車去,來回要一毛錢車費,可只要吃得超過一塊錢,就賺回來了。 吃兩塊,賺一毛,吃三塊,賺兩毛,吃得越多,賺得越多。 這么一算,真的是吃到就是賺到呢。 jian商沈魚再次發(fā)動打折技能,成功吸引了一波客源。 店鋪那邊進(jìn)行得也很順利,沈橋辦事還是很靠譜的,他提前了解過房價,也跟沈魚商量過可以接受的價格區(qū)間。 賣房的人本來以為,他會著急,可沈橋真的不急。 他見慣了大場面,不管是看房子還是談價格,他表情都淡淡的,沒什么波動,完全看不出他怎么想的。 哦,也能看出一點兒。 他打心眼里覺得這些房子不值那么多錢,也看不上這些房子,真的,除了沈魚喜歡,找不到任何優(yōu)點。 這種挑剔中帶著點兒嫌棄的態(tài)度,讓那些房主一個個忐忑不已。 這是看不上?是不是價格喊高了?會不會不買了呀。 可不買了,下一個想買房子的,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更何況都住一條街上,鄰居要賣房,完全瞞不住,都能聽到一點兒風(fēng)聲。 再有,沈橋去看房可是光明正大,誰都看得見。 他們是不知道沈橋打算全買,想破腦袋都想不到這一出,誰家有錢這么造,干點兒啥不好,買一堆不能吃也住不過來的房子,還能一家人一人住一套不成。 所以他們把彼此當(dāng)競爭對手,沈橋沒來的時候,互相打聽報價,隱瞞自己的要價,甚至編個假的騙人。 賣個房子,跟上演低配版宮心計似的。 沈橋一點兒都不著急,他看出來了,里面大部分都是真心想賣的,價格也報的實在。 但是因為其他家還沒商定,這幾家他也沒有給準(zhǔn)話,免得再生變故。 他不著急,就輪到別人著急了。 等沈橋過去再談價,早就跟競爭者們斗過一場的房主們,都沒敢喊高價,基本上就是壓著自己的底線來怕喊高了沈橋就買別人家了。 結(jié)果沈橋聽完,特別淡定地說:成,那今天就一起去辦過戶吧。 房主們:??? 等弄清楚沈橋是打算把這些房子都買了,那些老老實實報價,一開始價格跟最后價格沒什么差別的房主還好,本來也沒打算宰人。 那些一開始喊了高價最后迫于競爭降價的,現(xiàn)在可就后悔了。 當(dāng)場就有兩個房主反悔要加價,不加就不賣了。 沈橋也不著急,甚至連個眼神都懶得給他們,他答應(yīng)沈魚給多買幾套,具體買多少沈魚又沒要求。 而且就算沈魚自己來了,以他的性格,也不會慣這種坐地漲價的。 不賣就不賣唄,沈橋直接喊上其他愿意賣的,去辦過戶。 他態(tài)度太輕忽了,真的是一點兒都不在意那兩個漲價的,于是本來還有幾個動搖的,那點兒飄忽的心思瞬間被沈橋淡漠的眼神給殺沒了。 算了,這個價不錯了,再貪心,就該跟那兩個張大嘴巴一臉不知所措的家伙一起留下了。 最后他們看出沈橋是真不打算買他們的房子了,這兩人才急了,匆忙跟上去,縮著脖子,小聲說之前開玩笑的。 沈橋依舊沒什么表情,沒有說話,但也沒有拒絕他們。 這是沈魚完全不熟悉的沈橋,他不知道,他心目中溫柔得不得了的沈橋,不在他身邊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這樣。 冷漠、疏離,連表情都少有,更別說笑了。 沈魚要上學(xué),有時間了還要忙其他瑣事,房子這邊完全交給沈橋來處理。 沈橋也沒讓他失望,一開始打聽房子的時候,有七家想賣房。 其中五家是真心想賣,還有兩家是湊熱鬧。 后來來回幾次看房談價,一條街上的鄰居,難免互相打聽。 聽到那個報價,漸漸就有人心動了,最后又有幾家動搖。 最后真正談下來的一共九家,都是五十來平的套房,比沈記總店的房子新一些,而且畢竟在市中心,價格當(dāng)然更貴。 最后談好的價格是從一千一到一千三不等,因為有的房子維護(hù)得更好,還有一開始報價就比較誠心,沈橋就沒有多還。 九套房子,花了沈魚一萬出頭。 這可不是小價錢了,相當(dāng)于一口氣花光了一個萬元戶的家底。 但是對沈魚來說是值得的,這些房子的價值肯定不止一萬,遠(yuǎn)超一萬。 因為還剩了一萬塊,再加上這段時間麻辣燙店一直都有收益,陸陸續(xù)續(xù)又?jǐn)€了一些。 沈魚就跟沈橋說,如果那條街上還有愿意賣房的,就繼續(xù)買。 沈橋: 行吧,你高興就好。 房子買好就安排裝修了,麻辣燙店要重新布置格局,當(dāng)員工宿舍的房子就暫時不用大動,收拾一下買點兒家具進(jìn)去就行了。 兩邊齊頭并進(jìn),沈魚那邊員工培訓(xùn)做好了,定制的桌椅板凳也送來了。 之前天冷,沈魚家底也薄,冬天就只準(zhǔn)備了圍裙袖套和帽子。 現(xiàn)在天暖了,而且他現(xiàn)在有錢,就把員工制服也給安排上了。 選的是溫暖的橘黃色,據(jù)說這種顏色是最刺激食欲的顏色,上衣下褲,春季是帶外套的。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四月三十號,勞動節(jié)前夕,沈記麻辣燙分店開業(yè)了。 分店的開端可比老店順利多了,因為早就有老客人等著開業(yè)三天九折的福利,所以開業(yè)第一天就有人等著。 路人發(fā)現(xiàn)一直有人往那個方向聚集,還以為有什么熱鬧看,迷迷糊糊就跟著過去了。 等好不容易擠進(jìn)去,啥玩意兒?就開個新店,怎么這么多人! 而且這個麻辣燙,聽都沒聽過。 覺得上當(dāng)受騙浪費時間的,就走了,有些好奇的,就留下了。 等第一鍋底湯燒開,店員特意將大門打開,熱辣激烈的香氣飄出來,走的人就少了。 許多人一邊咽著口水一邊往里走,看見里面的菜單,不由嫌貴。 有想走的,卻看見另外一些人,搶著往里沖,嘴里還念叨著打九折要多吃點兒。 新客人:? 他們猶豫著重新去看墻上的大菜單,一時間懷疑是不是自己看錯了,他們怎么搶得像不要錢一樣。 貴是貴,可是真的太香了,沒聞過的香。 陸陸續(xù)續(xù)就有人試著去點一些食材,想嘗試一下,然后老店開業(yè)的一幕重演。 店員們忙得腳不沾地,幸虧在老店干過幾天已經(jīng)上手了。 不過畢竟是新員工,而且人實在太多了,還是出了一些小岔子。 但問題不大,余嬸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有經(jīng)驗了,迅速處理好,安撫好客人,收拾好殘局,讓店里恢復(fù)正常營業(yè)秩序。 有余嬸子在,新店除了前期一些準(zhǔn)備工作,后續(xù)完全沒讓他再花費心力。 分店的生意果然很好,前三天有打折誘惑,老客們紛紛前來光顧,導(dǎo)致總店的收益都降了一大截。 相應(yīng)的,分店那幾天的營業(yè)額高的驚人。 而且第二天就是勞動節(jié),全國放假一天,附近人流量大到可怕,比總店人最多的時候還要多。 原本準(zhǔn)備充足的食材都給提前用光了,還好楊嬸子發(fā)現(xiàn)得及時,臨時讓人去買了回來。 可是因為客人太多,人手不夠用了,沒人處理食材。 眼睜睜看著客人沒地兒坐,等不了走了,余嬸子心都在滴血。 這些都是錢??!到手的錢長腿跑了,里面還有她一份呢! 最后沈魚得到消息之后,讓老店這邊去了兩個人幫忙。 新店打折,老客們都去享受折扣了,總店這邊反而沒那么多人。 不過影響不大,等三天打折期過了,客人們依舊會跟以前一樣,采取就近原則,這正是沈魚所期望的。 當(dāng)初沈記總店開業(yè),第一天收益一千二百多塊,刨除亂七八糟支出,也有八百的凈收。 輪到分店,不得了了。 第一天毛利潤一千八百多,第二天勞動節(jié),人流量爆滿,毛利潤過兩千,達(dá)到驚人的兩千三百多。 僅僅一天而已,這還是八十年代,這種收益簡直稱得上可怕。 第三天稍微降了一點兒,但也堪堪過了兩千。 三天凈利潤加起來,將近五千塊。 余嬸子跟沈魚對完帳,回家的時候,走路都是飄的。 她拿百分之一,就是四十八塊,看起來跟沈魚沒法比,但是那本來就是沈魚的店。 三天,她掙了四十八塊多。 要是一直能這樣,一個月豈不是能有四百八? 余嬸子迅速搖搖頭,把這個念頭扔到一邊。 不敢想不敢想,人家機(jī)械廠的工人,車間主任也拿不到一個月一百塊吧,她四百八 過了開業(yè)三天,分店的生意果然如沈魚預(yù)料一般降了下來,總店收益也開始回暖。 不過分店位置確實好,之前去那一塊兒的人,都不愛往那條街走,路口太背了,不好找。 可有了開業(yè)前三天打折的引流,很多人都知道那里開了一家特別好吃的麻辣燙店。 知道位置了,再找去就容易了。 去的人多了,其他路人看一直有人往那個方向走,也會跟著過去。 而且麻辣燙的香味霸道,底湯燒開了,大門敞開,半條街都是那個香味兒,愛吃的聞著味兒就找過去了。 因此種種,分店生意平穩(wěn)后,雖然不如開業(yè)那三天,但比總店生意還要好一些。 這么好的生意,天天店里爆滿,整車整車的rou和菜往后廚拉,掛在墻上的菜單價格標(biāo)的明明白白。 就算算不清楚具體賺了多少,也知道這家沒少賺。 看在一些人眼里,難免眼紅。 某天晚上,沈魚從學(xué)?;貋?,發(fā)現(xiàn)沈橋表情猶疑,欲言又止。 當(dāng)即心頭一跳,察覺不對:怎么了? 沈橋溫聲道:出了點事兒,我先跟你說,人沒事,沒有人受傷。 他知道沈魚最在乎的是什么。 沈魚隱隱有了猜測,人沒事就問題不大,他穩(wěn)了穩(wěn)心態(tài):你說。 昨天晚上,余嬸子和楊嬸子回去的時候,遇到幾個混混搶劫。 哪怕沈橋已經(jīng)說過,沈魚還是下意識追問了一句:人沒事吧? 沒有。他抿了抿唇,低聲道:新員工里有個跑得時候摔了一跤,崴了腳。 第67章 那群小混混來搶劫,是昨天晚上分店下班之后。 因為隔兩條街有個電影院,分店晚上的生意比總店還要好一些,一般要到九點多鐘才能下班。 白天店里一直人來人往,這些小混混根本不敢動手,也就只敢趁著天黑人少,干點兒違法亂紀(jì)的事兒。 當(dāng)時一起下班的有四個人,余嬸子、楊嬸子和兩個新招的店員董梅花、吳三妮。 董梅花家跟建橋路分店只隔了兩條街,步行不到十分鐘就能回家。 吳三妮住的遠(yuǎn),后來入職之后,她聽說有職工宿舍可以住,就跟余嬸子打聽。 余嬸子問了一下沈魚,沈魚覺著晚上她一個單身姑娘走夜路,不安全,愿意住員工宿舍就住,橫豎他房子空著也是空著。 所以現(xiàn)在跟沈記分店在一條街上的員工宿舍,只住了這三位女員工。 五十平的套房,余嬸子和楊嬸子吃飯都在店里,不設(shè)廚房,三個人住寬寬松松,比這時候大部分人住得都寬敞。 昨天晚上下班后,四人一起出門,楊嬸子在后面鎖門,另外三個人都沒急著走。 余嬸子和吳三妮等楊嬸子一起回宿舍,順便陪著董梅花,等她爸或者她哥來接她。 雖然離家近,但這個時候晚上不怎么熱鬧,治安也比較一般。 兩三年前嚴(yán)打,抓緊去一批,幾年一過,街面上混混又多起來了。 沈魚因為自己在這里遇到過流浪漢們喊打喊殺,心有余悸,再三跟員工們強(qiáng)調(diào)安全問題。 而余嬸子因為每天晚上揣著錢回去,可警醒了,一直都沒敢放松過。 四個人聚在一起,那些混混原本打算,找個她們散開的機(jī)會,把這幾個女人給迅速解決了,搶了錢就跑。 可這幾人一直待一塊兒,就站在店門口亮閃閃的大燈下面門燈是沈魚讓安的,不光店門口有,當(dāng)員工宿舍的那套屋子門口也有。 混混們急死了,這些人并不是激情犯罪,而是早有預(yù)謀。 他們早就盯上了生意火爆的沈記麻辣燙,聽說總店在廠區(qū)那邊,他們?nèi)松夭皇?,沒敢貿(mào)然過去。 可這一塊兒他們熟啊,熱鬧,不管有沒有錢,無所事事的混混們都愛在這一片轉(zhuǎn)悠。 一開始,他們是打算晚上把員工宿舍的鎖給撬了,進(jìn)去偷錢。 后來找了個懂撬門溜鎖的兄弟去試了一下,這兄弟是個高手,擺弄了一會兒,真把門外面的鎖給捅開了。 這伙子兒混混激動壞了,把鎖拿下來,激動地去推門。 一推,沒推開。 再推,還是推不開。 幾個人一起推,門它就是不開。 混混們傻了,那會開鎖的大兄弟對著門縫瞅了一眼,震驚地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掛著一個大鎖頭,從里頭也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