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書迷正在閱讀:念念相許、[綜漫]良心編劇首領(lǐng)宰、[綜漫]江雪仍未暗墮、大小姐懷了我寶寶gl、金絲雀她暗戀成真、[綜漫]佐藤君今天也很普通、[綜漫]搭檔5t5說相聲后我爆紅了、[綜漫]噠宰想把這個(gè)染成綠的、今天我成人了喵[快穿]、[綜漫]因?yàn)樽鰤粑页闪饲楦序_子
“我把隆基過繼給弘兒,留在身邊,也是看宮里要有小孩子才有活力。”武皇嘆道,“宮里貼心的人越來越少了,婉兒去了弘文館修書,狄國老近來說偶染微恙告假在家,你們要常來宮里走動走動,也好讓孩子們交流交流,將來才好親近些?!?/br> 李旦和太平都低頭稱“是”,唯獨(dú)李顯擰著眉在出神,于是武皇投目過去,韋香兒悄悄掐了他一把,才把李顯掐了回來,跟著應(yīng)了一聲“是”。 武皇看在眼里卻不說,正當(dāng)此時(shí),登春閣坐落的洲渚岸邊搖過來一葉小舟,船上的舍人匆匆忙忙地跑過來,武皇剛剛坐正身子,就聽他報(bào)道:“陛下!遣去國老府邸中的御醫(yī)來報(bào),說國老病危了!” 太平公主眉頭一皺,回頭望滿桌精致的點(diǎn)心對面,一手扶著案的母親,武皇和藹的神情一掃而空,扶案的手微微顫抖,起身時(shí)侍立兩旁的二張去攙,卻被武皇掙開。武皇失神地往前走了兩步,指著那舍人道:“快!我要去見國老!” 狄仁杰的府邸內(nèi),臥房外已是跪了一地的親眷與家仆。武皇不敢相信,一個(gè)月前還在武成殿主持政務(wù)的狄仁杰竟然倒下得這樣快,他可是以六十八歲高齡還能領(lǐng)兵去打突厥的能臣,短短兩年過去,竟然衰頹得這樣厲害。 “不是說偶染微恙嗎?怎么就病成這樣了!”武皇到的時(shí)候,御醫(yī)雖已不開藥了,但榻上的狄仁杰看起來精神還好,武皇在榻邊落席,并不為他臉上用生命燃燒出的氣色而高興,她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狄仁杰見武皇親自來了,又是感動又是悲嘆:“臣不能再隨侍陛下了?!?/br> “國老負(fù)我?!蔽浠事曇舫脸粒拔覇枃?,諸大夫能否相幼君,國老說可輔成王,如今國老要先我而去,太子是國老扶上來的,國老也要棄太子而去嗎?” 狄仁杰含淚道:“陛下,臣是說眾星拱之,人君有德,沒有狄仁杰,也能成其功業(yè)?!?/br> “顯兒荏弱,我怕他將來為太子妃所制。”雖然立了太子,但武皇一刻也沒有放棄對繼承人的觀察,李顯總是在韋香兒的提醒下做事,這令她十分擔(dān)憂,“重潤是韋氏的獨(dú)子,又是天皇親封的皇太孫,顯兒制不住他,將來難免驕橫跋扈,只怕也不是國老要等的君臨雄主?!?/br> “陛下?!钡胰式苓煅书g竟然笑了,如他平突厥定朝綱一般的灑脫,“陛下思慮太過,忘記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了。太宗文皇帝把大位傳給天皇,是知天皇仁德,可以和睦兄弟,卻不知有陛下這樣的雄主出世。陛下只能做好一代的事,盡力為下一代擇一位不至于失德的天子,往后千秋萬代,請留與子孫謀吧?!?/br> 武皇一怔,覺得自己的眼眶也熱起來,與這位愛臣相對而笑,笑出從不示人的苦澀:“外朝有國老知我,內(nèi)朝有婉兒知我,我以自己為孤君,何其癡也!” “臣不能再諫了,陛下放權(quán)給首相,是臣之幸,卻也讓臣感到了陛下肩上扛著的重任。”狄仁杰長舒了一口氣,憶及入值武成殿的日子,“邊關(guān)的兵戎,百姓的疾苦,乃至鄉(xiāng)里修一段水渠引發(fā)的糾紛,郊野殺一頭牛觸犯的禁令,悉數(shù)掌于一人之手。少有人能看見武成殿的燈火,盛世之下,正是我們在苦苦支撐。每日批文到夤夜,生怕一個(gè)不小心就耽擱了大事,常有突發(fā)的天災(zāi),或是侵?jǐn)_的軍報(bào),方才和衣睡下,又要秉燭起身,三省吏員尚可排班,首相卻是一日也不得安歇。臣當(dāng)朝僅一年有余,已是重病纏身,幾至不能煎熬,想上官才人坐鎮(zhèn)時(shí),別人看到風(fēng)光,只怕比臣更苦?!?/br> 武皇瞑目,她把婉兒打發(fā)去弘文館,雖有盤算,卻也的確是不忍見她一天天消瘦下去,才讓她暫時(shí)避一避,不必來直面因立儲而引發(fā)的各種瑣事。 “臣說這些,不是要向陛下訴苦,而是知陛下苦心,不愿陛下也如臣一般艱難cao勞。陛下曾給孝敬皇帝鋪路,給故雍王鋪路,給故魏王鋪路,上官才人也是陛下一手養(yǎng)起來的,陛下培養(yǎng)起來一個(gè)良相,卻始終培養(yǎng)不出來一個(gè)明君,這不是陛下的過錯(cuò)?!钡胰式軔澣坏?,“定社稷以遺子孫,陛下已經(jīng)盡力了?!?/br> 武皇默然良久,才打破可怕的沉寂,最后問:“盡一代之力,國老去后,將薦何人代替國老輔政?”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張柬之可任?!?/br> “可任?”武皇追問。 “為后人擇良臣。”狄仁杰篤定地說,“可任?!?/br> 武皇已領(lǐng)會他的意思,不再追問。 那一天,病榻上的狄仁杰目送君王遠(yuǎn)去,作為能直言的諫臣,最后一句諫言就如最后一面,武皇不愿留下來徒增傷悲。 從狄府出來,武皇少有地去了武成殿,當(dāng)值的臣子又驚又喜,武皇示意不必在意她,徑自坐在空了許久的主位上,俯視忙忙碌碌的群臣。 這樣的議論聲,從成為皇后的那天起,武皇聽過四十五年了。在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朝局下,婉兒不在,狄仁杰也不在,在嘈雜的議論之中,莫大的孤獨(dú)竟然鋪天蓋地地壓了過來。武皇忽然覺得自己是個(gè)被排除在世界之外的人,好像武成殿上面的這個(gè)位置空著還是坐著誰都不重要,她一手打造的這套極有效率的中樞只是為那個(gè)座位服務(wù),不能交心的兒女們,各懷著心思下拜的,不過也就是無人敢坐的那個(gè)主位。 只有那個(gè)孤臣,為她的羽翼所庇護(hù),也同樣為她的鋒芒所傷害,走在她鋪好的路上,從來不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