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寵婢在線閱讀 - 寵婢 第63節(jié)

寵婢 第63節(jié)

    第86章 歸京   他心中壓著一件事,始終惦著一個……

    這日皇后出殯, 皇帝親自為其撰寫碑文,臨行之前悲慟痛呼、愴然涕下,不禁令人感慨伉儷情深、鶼鰈情濃。

    因她已死, 皇帝自覺摒棄昔日皇后種種罪孽,冰釋前嫌, 遂慷慨予以皇后最后的體面。

    皇后下葬,其女昭燕撐病而來, 對著她的棺柩久哭不止,終因體力不支昏眩過去。在場的后妃官員無不唏噓,心道昭燕公主命苦至斯, 只不知日后沒有皇后庇護, 又將會是何種際遇。

    并非皇后之死令風(fēng)向偏轉(zhuǎn), 而是秦家姐妹勢如中天, 秦貴妃接掌后宮統(tǒng)管大權(quán), 小秦妃又懷有皇嗣,倘若她能誕下龍子,那么太子之位非其莫屬, 勢必助她一步登天。

    后宮風(fēng)云變色, 人心異向,遠在邊境卻迎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比皇帝調(diào)派支援的軍隊更快趕來邊境的是從淮東而來的十萬大軍。

    貴安以東銜接淮江,淮東由鐘食鼎鳴的門閥士族所把持。太上太皇成和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 令他們與中央政權(quán)形成一種割裂狀態(tài),但隨著成元帝的登基, 雙方曾一度保持非常緊密的君臣聯(lián)系。

    但隨著成元帝的死去,當(dāng)今天子并未能夠成功降服淮東門閥,再加上國都從舊京貴安遷至現(xiàn)在的上京之后與淮江形成地理上的分裂,導(dǎo)致大成皇權(quán)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害與割裂。

    誰也沒有想到, 處于更為優(yōu)渥的地理位置并且長期獨善其身的淮東門閥竟會主動參與這場紛爭。更沒有人能想到的是,主動請纓趕赴淮東搬來救兵的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光頭小子。

    高巽借助宋崢的掩護脫離文潮的追捕逃出佛臺山以后,帶著宋崢的引薦改道去了淮江以東,求見當(dāng)?shù)卮箝T閥閥主邢氏。

    淮東與舊京貴安沿江比鄰,舊時邢氏便與先帝交好,先帝死后淮東門閥才又慢慢疏離中央政權(quán)。宋崢曾以故人之身多次返往兩地,并與邢氏閥主建立不錯的交情。

    所以當(dāng)高巽走投無路之際,宋崢為他指引明路,讓他帶著自己的計劃前往淮東,與邢氏接應(yīng)并著手進行下一步。

    后來,邢氏閥主之子邢嚴(yán)與朝廷鬧翻之后忿然辭官,宋崢應(yīng)閥主之意阻止邢嚴(yán)身先士卒沖殺前線的打算,將人引渡故土淮東,從中套取一份人情。

    而今西蠻洶洶來犯,國難當(dāng)前,淮東門閥若還獨善其身,屬實枉為大成子民。于是他們送出十萬精兵,幫助朝廷抵御外敵。一則對外攢得名聲,再則借此名目投效宋崢,亦不怕朝廷事后問究,非要安他們個結(jié)黨營私。

    淮東援兵一到,遲遲攻城不下的西蠻在前后夾擊之下不得不選擇退兵,這時困守城內(nèi)的官民們終于迎來全新的轉(zhuǎn)機,無不欣喜若狂士氣大漲。

    但鎮(zhèn)守城中的宋崢并未因為援軍趕到而松懈下來,他與高巽會師城下,立刻部署反攻西蠻,短短數(shù)天完成逆襲,逼使西蠻再次退兵,也讓整個大成軍隊軍心大震、士氣如虹。

    而隨著朝廷調(diào)派的援軍緊趕慢趕終于抵達邊境,手握數(shù)十萬大軍的宋崢以碾壓之勢在兩國交鋒當(dāng)中連戰(zhàn)連勝,并且重新奪回在此之前曾被占據(jù)的那座城池,并將西蠻打得狼狽退敗。

    這時候的宋丞已經(jīng)一戰(zhàn)成名,他的事跡傳遍大成王土,也傳入了西蠻人的耳里。正當(dāng)所有人都以為他甚至能夠乘勝追擊滅了西蠻這個自古至今的政治頑敵之時,來自上京的一道圣旨卻抵達邊防軍營,皇帝來旨召他回京。

    但這是一個極為微妙的節(jié)骨眼兒,西蠻雖然兵潰如山倒,并且大有退降之勢,但究竟是誘是實尚未可知。而大成這邊本可以緊追急上,皇帝一道圣旨卻要調(diào)走主帥,這對整個邊境大軍而言無疑是個極大的挫傷,尤其空降奇兵,誰與誰都拎不表,營中任誰均是不服。

    故此宋崢在接到圣旨之后雖未拒絕,但也沒有立即動身,反是提出條件要求改換另一員大將,由他擔(dān)任統(tǒng)帥之職。

    宋崢提出的人選,正是下獄多時的高巽之父高柏疏。

    這個條件傳回上京的同時,宋崢遞出一系列陳狀,證實當(dāng)初高柏疏被冤下獄的種種罪名皆為莫須有的構(gòu)陷,并將矛頭直指當(dāng)時前往贛江臨軍的指揮使文潮,正式為高柏疏洗清罪狀,還他清白之名。

    高大將軍本就無辜受陷,因文潮已死,手下群龍無首,竟被一掀就掀了個底朝天,皇帝為免牽涉到自己身上,他一心要召宋崢回京,于是草草結(jié)案將高大將軍放了出來。

    于是在高大將軍遠赴邊境與兒子會師之際,宋崢也將踏上歸京之路。

    安晟公主和親西蠻之時正值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jié),化為宋丞的宋崢受召回京之時卻已至數(shù)九隆冬。入城這日,京中百姓夾道相迎、萬人空巷,遙記當(dāng)初化為安晟歸京也是這副場景,但今日卻是真正意義的將士凱旋。

    可是宋崢臉上并無喜色,反因面色沉郁而令周遭人感到心驚動魄。一同歸京的還有當(dāng)初假作誘餌帶著公主翟車逃往邊境的方大人,他在被宋崢救下之后便一直隨他鎮(zhèn)守邊城,彼此在數(shù)月相處與共患難后逐漸成為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與交情。

    身在局內(nèi)更能了解當(dāng)前局勢的方大人對宋崢此行受召回京抱持并不看好的態(tài)度,皆因這段時間他已清楚看透皇帝貪婪的嘴臉與真面目,姍姍來遲的援軍已經(jīng)充分展現(xiàn)皇帝對邊城官民生死的漠視與冷酷,除此之外便連方大人都能感受到皇帝對宋崢本身的敵視感。

    尤其是在宋崢越戰(zhàn)越勇本可以有望一舉拿下西蠻之際,皇帝一改之前的推三阻四突然將他召回上京,許多人私下都說那是因為皇帝手中已有籌碼,這個籌碼足以穩(wěn)住皇帝的不安,進而忽略宋崢的威脅性。

    據(jù)說這是因為皇帝的后宮有位妃嬪懷孕了,并且那位妃嬪在太醫(yī)們傾盡所有的調(diào)理之下成功穩(wěn)胎,腹中孩子極大可能是個男孩,這意味著皇帝這一脈后繼有人了!

    如此一來,宋崢受召歸京的意味則變得曖昧不定。方大人唯恐這是一場鴻門宴,想必當(dāng)事人心中也是清楚這一點,故而重歸故土卻未表露半分喜色。

    方大人安慰說:“如今殿下之名在我大成家喻戶曉,文人墨客贊許有之,朝中官員推崇備至,身后更有淮東門閥鼎力支撐,想必陛下斟酌再三,必不敢輕動于你?!?/br>
    宋崢看他滿目憂色,長舒一口氣:“你說的對,所以我擔(dān)心的不是這些。”

    方大人不解:“既是如此,殿下又是顧慮什么?”

    他手中的籌碼比皇帝只多不少,宋崢根本不擔(dān)心皇帝召他回京另有圖謀居心不良。

    隨著熟悉的宮城逐漸映入眼簾,舊日時光歷歷在目,晦澀的黑氣漸漸籠罩周身。宋崢雙目陰翳,他心中壓著一件事,始終惦著一個人,他不知道這趟入京能否解開,更不知道他還能不能見到那個人。

    皇宮,議事殿。

    皇帝來回踱步,焦慮非常。

    周遭宮人大氣不敢喘一聲,就在剛才有人上前想勸,被盛怒的皇帝踹成殘廢拖下去了。

    沒有人敢勸阻,更沒有人敢靠近,皇帝越發(fā)焦慮,內(nèi)心的恐慌被掩藏在焦慮與怒火之下,他不自覺地咬斷指甲,再咬下去,指皮都能溢出血來。

    有人姍姍來遲,他恭恭敬敬地跪拜在皇帝膝下,大呼一聲吾皇萬歲。

    皇帝如見救星,但他沒能表露太過,隱忍地頜首罷禮,摒退所有宮人,將柳公酌拉了起來:“公酌,那個人終于回來了?!?/br>
    “陛下召他回京,不正是為了這一天嗎?”柳公酌身著長氅,雙手?jǐn)n于絨袖之內(nèi)。他體質(zhì)太差,今冬的一場大雪險些要了他的命,人仍病著,但皇帝召他,他不得不從。

    皇帝暴跳如雷:“朕等不及了,朕要立刻殺了那個冒牌貨!”

    西蠻在節(jié)節(jié)敗退之后,聽聞領(lǐng)兵大將竟是當(dāng)初西蠻假意遣回的質(zhì)子宋丞,西蠻王直覺個中必有玄妙,他派人潛入大成調(diào)查底細(xì),在得知假宋丞已成皇帝心患之后暗中與大成的皇帝取得聯(lián)系,并將真正的質(zhì)子早已死在西蠻的消息傳遞予他,意外與大成皇帝重新締結(jié)同盟之余,也希望通過挑撥離間弄死那個令西蠻節(jié)節(jié)敗退的領(lǐng)頭兵。

    皇帝在得知真相之后欣喜若狂,因為宋丞的名聲已經(jīng)蓋過身為皇帝的他,尤其宋丞手握重兵,又與淮東門閥勾結(jié),已經(jīng)嚴(yán)重威脅他的天子之位。

    兩國交戰(zhàn)數(shù)月以來,皇帝每個晝夜無法安眠,每當(dāng)前線送回捷報,他不僅沒有感到半分高興,他甚至?xí)诋?dāng)夜被噩夢纏身,夢見宋丞帶領(lǐng)大軍殺入皇宮,奪走他好不容易穩(wěn)固的王權(quán)與地位,斬下他的項上人頭。

    無數(shù)個午夜夢回,飽受噩夢苦擾的皇帝都恨不得將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宋丞千刀萬剮??呻S著大成屢戰(zhàn)屢勝,宋丞名氣越來越大,他手中握有的兵馬越來越多,皇帝開始絞盡腦汁應(yīng)該如何鏟除此人。

    西蠻王恰恰在這時候向皇帝遞出的橄欖枝,雙方大喜,一拍即合。

    西蠻假意退兵欲降,皇帝便趁這個機會召走了抗敵主將,以認(rèn)祖歸宗為名要求宋丞回京。按照皇帝的原意,他打算布下天羅地網(wǎng),待宋丞回京,立即將他趕盡殺絕。

    但柳公酌卻提出:“他如今名聲大盛,陛下殺他,沒有合理解釋恐天下人有所不服。不如借機引他歸京,當(dāng)眾揭發(fā)假冒身份,再將他誅殺于眾,名正言順,誰人還敢說一聲不?”

    皇帝醍醐灌頂,對柳公酌更加推心置腹。

    然,臨到此時皇帝卻坐不住了。

    之前人在邊境無從下手,如今假宋丞已踏入京畿之地,皇帝怕極了夜長夢多,他日夜受此折磨,早就瀕臨崩潰。如今的他只望盡快結(jié)果此人,便是注定受人唾罵又如何?大成還是他的天下,他深信沒有皇后的干預(yù)小秦妃必能替他誕下太子,他的江山后繼有人,他還有什么好怕的?

    皇帝宛若著了魔障,他于苦海拼命掙扎,他等這天等天實在太久,他不想等了!

    柳公酌靜靜看他瘋狂的表情:“既然陛下執(zhí)意于此,奴才又豈能令您失望?奴才這就命人準(zhǔn)備刺殺事宜,務(wù)必要他當(dāng)場斃命,絕不留他生還余地。”

    皇帝雙眼大亮:“唯公酌可用,朕相信你!”

    柳公酌笑著鞠以大禮。

    第87章 他回來了   宋崢回來了!他回來報仇了!……

    由于宋丞被送去西蠻為質(zhì)之時年紀(jì)尚小, 當(dāng)時又值遷都不久,宮里并沒有屬于他的宮宇,宮外亦沒有開設(shè)他的別府, 在召他回京之前皇帝顯然并沒有賜府打算,導(dǎo)致宋崢一行人回京之后竟無處落腳, 這不禁讓隨行回京的方大人及一干部眾心生不滿,便連聽說此事的普通老百姓都要為他打抱不平。

    要知道如今的‘宋丞’已是全民英雄, 理應(yīng)受到朝廷善待,更何況他年少為質(zhì)命途坎坷,難道不更應(yīng)該好好補償他才是?

    迫于民眾壓力, 接待的禮官連忙清出一處空置的府邸安頓眾士, 又表示會盡快向上稟報并落實情況, 絕不會讓他們久等。

    其實皇帝這個召‘宋丞’回京, 對外宣稱是要讓他認(rèn)祖歸宗, 并且明確表示補償之意。宋丞是成和帝最小的兒子,也就是當(dāng)今圣上的弟弟,他如今二十出頭, 論輩應(yīng)當(dāng)封王賜邑。

    但宋崢不是真正的宋丞, 并不在乎所謂的封王賜邑之事,他深知皇帝召他回京的目的絕不會是兄友弟恭,眼下他們一行人已經(jīng)抵京, 天子腳下、一墻之隔,他倒要看看皇帝究竟會如何打算。

    果不其然, 當(dāng)天宋崢等人入住的府邸來了刺客。刺客顯然沖他而來,方大人等文職參謀嚇得面唇青白,萬幸宋崢武藝不凡,手下又有能人保護, 并未造成任何損傷。

    雖然受捕的刺客紛紛以死明志未留活口,但他們還是從對方身上搜出與西蠻相關(guān)的圖紋與器具。聞訊趕至的京兆尹與新上任的大理寺卿一合計,立刻跳起來說這些刺客定是西蠻派來刺殺他的,畢竟西蠻對大成的這位領(lǐng)兵總帥恨之入骨,派人刺殺情有可原。

    方大人原是打算等宋崢?biāo)麄儼差D下來之后就回自家老宅去看看妻子兒女,哪知半途冒出刺客,愣是絆住他的去路,要走走不成:“你說這是西蠻人,便是連我也不信?!?/br>
    他抓起刺客留下的一把刀揮舞兩下,又蹲到地上掀開刺客身上的刺青:“刀上刻著西蠻涂圖族的標(biāo)志,胸前卻刺著西蠻丁厲族的紋身,便是我在邊境只與西蠻人打了幾個月的交道,都知道這兩個部族老死不相往來,絕不會有混在一起的可能?!?/br>
    京兆尹與大理寺卿被他堵得一時說不出話來,畢竟他確實不擅分辯西蠻的各個部族,此時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倒也覺得這些刺客頗為蹊蹺。

    “不用看了,都是大成人?!?/br>
    這時宋崢從里屋徐徐走出,那張臉從陰影下徐徐顯現(xiàn),很快映入眾人眼簾:“刺客說話有口音,大成南邊鑫、渦兩郡就是這個口音。對方故意假扮西蠻人行刺,就是為了掩飾他們原來就是大成人的身份?!?/br>
    京兆尹驚呆了:“你、你……”

    方大人抱以萬分同情,畢竟當(dāng)初他與京兆尹的反應(yīng)相差無幾。

    “枉我為大成拼殺前線,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宋崢淡道:“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于人心。今日之事屬實令我感到寒心,還望兩位大人盡快查明幕后指使之人,好叫我親眼看看究竟是什么人竟恨我如斯,這么想要我的命。

    若說原來京兆尹還有幾分底氣,但現(xiàn)在面對宋崢這張與安晟相差無幾的臉,登時蔫了回去,唯唯喏喏地跑了。

    宋崢回京之時騎馬入城,不少人親眼目睹他的真容,不知情者只當(dāng)質(zhì)子長相俊美,知情者卻是紛紛驚咂,一如京兆尹那般全看呆了。

    于是坊間開始悄然流傳俊美無儔的質(zhì)子畫像,盡管也已傳入皇宮之內(nèi),但皇帝卻沒有半點心情去欣賞半分,他正因刺殺失敗暴跳如雷。

    對方早有防范,防的正是自己,皇帝知道他的心思必然曝露,便是再派刺客也無濟于事。

    柳公酌進言:“左右明日他便要入宮覲見,萬莫急于一時,待明日上朝當(dāng)眾揭發(fā)他的假冒身份,屆時豈不大快人心?”

    皇帝忍了又忍,最終同意柳公酌的意思。

    柳公酌退出門外之時,京兆尹正候在門外。聽說皇帝這陣子越發(fā)歇斯底里,他雖有正事要辦,卻不太情愿進去受罪,正巧這時見到殿前紅人柳公酌,忙上前打招呼:“內(nèi)相這是要去哪?”

    柳公酌掃了他一眼,淡淡笑說:“陛下方才心情不順,碎了一整地的瓷片,我正準(zhǔn)備讓人進去收拾收拾。大人可是有事稟報圣上?您且往里請……”

    京兆尹一聽皇帝心情不順,立刻就打退堂鼓:“不急、倒也不是什么要緊事,不知可否勞煩內(nèi)相幫忙轉(zhuǎn)告?臣這手里的活兒太多了,一時忙不過來……”

    柳公酌頗是好脾氣地替他接下,京兆尹是來給皇帝稟報有關(guān)刺客疑是本國人偽冒西蠻人的事,說著順嘴提了一句質(zhì)子宋丞的相貌,話語間頗是隱晦,柳公酌細(xì)細(xì)聽著,只道一句:“都是大成的皇家血脈,長得肖似也沒什么。”

    京兆尹想說那何止肖似,但見柳公酌一臉淡然,又想這宋丞的畫像早已傳遍上京,他豈能沒見過?于是安份嘴巴,請他代為向皇帝轉(zhuǎn)達,然后安心走了。

    柳公酌尋思片晌,徑直離開議事殿,直至次日朝會都沒有向皇帝轉(zhuǎn)達。

    翌日朝會。

    眾臣臨朝,皇帝安坐金鑾殿上的那把龍椅。與數(shù)月之前將安晟公主送去和親之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截然不同,他的眼下是晝夜不能安眠的所形成的大片陰霾,眼里卻是過度緊張引起的激奮,整個人看上去十分矛盾。

    他既像是在期盼質(zhì)子宋丞的到來,又對他的出來充滿嫌惡與抗拒。

    不論如何,朝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等待宋丞的出現(xiàn)。

    這時金鑾殿外響起傳召太監(jiān)一記拔尖的嗓門,宋丞入殿!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那扇門外,一人自丹陛而來,衣袂翩然、長身鶴立。他如謫仙、面若冠玉,明明是張已經(jīng)見過的臉,但又與記憶中的明艷動人截然不同。

    皇帝雙目瞠睜,越睜越大。

    那是一張與安晟極為相似的面孔,卻能夠讓人一眼清晰分辯出兩者不同。前者嬌媚如花,后者卻如蒼穹野鷹,鋒芒畢現(xiàn),凌厲非常。

    這樣一張相似的臉,卻極難讓人將兩者等同而視。

    皇帝眼里的難以置信漸漸轉(zhuǎn)變成恐懼,或許在場的大臣看見宋丞的一剎那聯(lián)想到的是已故的安晟公主,但在皇帝眼里所看到的卻是早已死去多年的宋崢!